王妃,请自重 第129节

  伊奕懿眼帘微抬,端起酒杯遥敬丁岁安。

  她面目清冷,无论肢体动作还是神色表情,都带着股与生俱来的疏离感,偏偏那双单眼皮的眼睛看人时,总给人一种含情脉脉的感觉,每一眸、每一瞥,似乎都在故意撩拨人似得。

  若非丁岁安确定自己是头一回见她,绝对会以为自己和这名小娘有点啥故事。

  “都头,此次我一家随使团南归,一路安全,拜托了!若能平安抵达云州,必有厚报!”

  伊奕懿说罢,利落仰脖,饮尽了杯中酒。

  呐~这就是典型的贵族谈判思维,一开口就先许诺什么‘厚报、重谢’之类的。

  当初林寒酥落难时是这样,如今这个三一也是这样。

  好像人人接近他们都是为了惦记她们家那三瓜俩枣似得。

  丁岁安作为此次护卫军使,本就职责所在,他以为伊劲哉一家是担心南归途中被吴国百姓知晓他们身份、继而引起围攻.毕竟不少吴国将士死在了南昭,难保有些家属不冷静。

  便道:“贵府上下尽可放心。此战虽我大吴败了,但大吴百姓也晓得,战场上败了,便要在战场上打回来。无端骚扰贵府家眷的事,我大吴百姓做不出来。”

  这话,很没有说服力。

  毕竟前些日子,还有人骚扰王府。

  但外交无小事,不占道理也得硬拗几分道理,气势不能输。

  伊奕懿稍稍沉吟后,道:“都头,我父王担心的不是在大吴,而是进入南昭后,前往云州的路途。”

  丁岁安一怔,看着她道:“什么意思?”

  伊奕懿双唇微微抿了抿,目光下垂,似乎不习惯与男人对视,“不知都头可否知晓,我父王虽为嫡长子,但我还有两位皇叔父。”

  “哦?”

  听这意思,南昭有人不想让南顺郡王活着回到云州啊。

第129章 苦酒入喉

  十月十四。

  岁绵街,林府霁阁。

  夜子时。

  许是知晓小郎明日要走,林寒酥今日特意归府。

  但即便使尽浑身解数,依旧是她先服了。

  并且,这回输的特别惨。

  屁滚尿流那种。

  生平首次~

  “姐姐.这枚无心莲放在哪儿?”

  “嗯”

  林寒酥凤眸半阖,迷迷瞪瞪应了一声,一根指头都不愿动。

  丁岁安自顾将朝颜加工好的穿丝无心莲系在她的皓腕之上。

  经过开发,莲心咒已有了近似短信的功能,两地分别时,可以联络联络感情。

  “姐姐能起来么?”

  “起起来作甚?”

  “我换一下褥单.”

  “.”

  都一个炕上的老战友了,闻言还是不免面颊发烫,便强撑身体坐了起来,“我来换吧。”

  这一折腾,更是没了睡意。

  两人就那么偎在一起说起了话,大多时候是林寒酥在讲,丁岁安在听。

  从兰阳王府初遇讲起,一直讲到如今她在公主府如何如何虽未明说,但丁岁安能听出来,林寒酥这是给自己鼓气、也为他鼓气。

  大意是:你看,当初你我无人可依仗、周遭危机四伏都走了过来,如今越来越好,再等等,兴许两人光明正大出双入对的时间就不远了。

  林寒酥不是软儿那种话痨,可愣是说到东方天际露出了鱼肚白。

  约莫卯时正,丁岁安起床,林寒酥没像上次送他出征时起身帮他穿衣,只侧身静静望着。

  这回是真起不来了

  “姐姐,我走了。”

  丁岁安收拾妥当,林寒酥只轻声道:“去吧,一切小心,记得姐姐还在家里等着你~”

  “嗯。”

  丁岁安从窗户翻出去,轻巧一跃,身影倏地消失在晨曦中。

  闺阁内一时安静下来。

  这几个月里,无论再忙碌,每日心中总有隐隐期待抽出点空,两人便能见上一见。

  繁忙工作之余,见缝插针都成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身侧的被窝内,还残留着小郎的体温。

  这一走,快则两月,慢则三四月。

  现下,身体空了,心也跟着空了。

  林寒酥侧头看向碧纱窗,蓦地嘴巴一扁,竟像个没出息的小女孩似的,滚出两行清泪。

  辰时一刻。

  天光大亮,意欢见往日勤奋的王妃迟迟未曾起床,便来到了霁阁。

  刚蹑手蹑脚登上二楼,却见地上丢着一堆团成了团的被褥床单,意欢上前抱起准备拿下去,入手才察觉不对劲。

  再一转头,却见.娘娘侧身躺在床上,脸上都是泪水,眼睛都哭肿了。

  “.”

  意欢吓了一大跳。

  在她心目中,王妃无所不能,便是当初在兰阳王府、差点被殉的时候,也没见过王妃掉眼泪。

  她一时不知所措,只能轻手轻脚的下了楼。

  刚走出霁阁,迎面撞见张嫲嫲,意欢嘴巴一咧,也差点哭出来。

  “大早上的,怎了?”

  张嫲嫲问了一句,意欢却左右看了看,凑到张嫲嫲耳边小声嘀咕了一番。

  “哭了?”

  张嫲嫲诧异,意欢点点头,小声道:“嫲嫲安慰安慰王妃吧,其实吧尿床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

  张嫲嫲抬眸看了眼霁阁二楼,心里门清,暗道:别时难,即便如王妃,心里一旦有了人,也不免小女儿情态。

  张嫲嫲抬手接过床单被褥,“我拿去洗,你让老李套上车,带你去公主府告罪一声,便说娘娘今日身子不适,请沐一日.”

  卯时正二刻,丁岁安接上朝颜和智胜,汇合了夏铁婴、软儿师徒,赶往鸿胪寺坊南顺郡王府。

  接上他们一家,再和李秋时碰头,便要低调出发。

  带上朝颜,是因为她熟悉南昭、更熟悉重阴山,南昭还有她极乐宗同门,说不定能帮上大忙。

  带上智胜,则是因为他是个看门的.丁小郎在哪儿,丁家的门就在哪儿。

  至于夏铁婴,自然是因为上次剿杀秦寿时展现的牛批箭术。

  丁岁安请她随行,仅用了一句话,“想法子把镇国公和夏小娘诸位兄长的尸首带回来!”

  鸿胪寺坊军巡铺外,五十劲卒衣甲鲜明,整装待发。

  丁岁安任了护卫军使,自然要挑着自己熟悉的属下用。

  只不过两国事先沟通和谈事项时,南昭限制吴国护卫人数,五十为限。

  人马齐备,行往南顺郡王府。

  府外,二十余辆马车绵延,府内下人正络绎不绝的往马车上搬大箱小笼。

  人人面露喜意。

  大约是因为知晓要归国的原因。

  丁岁安见了,却头疼不止,当即拉住伊管家道:“东西太多了!以咱们这点护卫,万一遇到紧急事,逃都逃不脱!”

  伊管家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

  看样子,他可能已经劝过了。

  见状,丁岁安大步走入府内。

  府内忙乱,也没人拦他,直接来到后宅。

  却见,成群结队的侍妾正招呼各自房内下人,将妆奁、衣裳打包,甚至还有人让收拾瓷器、被褥。

  丁岁安不由火大,当即找到伊劲哉,“王爷,前几日不是说了么,最多六辆马车!”

  “哎!她们.她们东西多,一人一辆马车还装不完呐。”

  “装不完就不带!”

  丁岁安不由提高了声音。

  后宅短时一静,众侍妾抬头看了看,见是名小都头,随即又各自忙碌起来,“来来来,把这支景瓷花囊也抱上车。”

  正在此时,却见伊奕懿身着男子月白衫快步走了进来,眸光一扫,脆喝一声,“外边马车上的东西,我已命人全部卸了下来!给你们一刻钟,每人只准带一个包袱!过时不候!”

  “.”

  伊奕懿说完便走。

  侍妾们顿时停了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呼啦一下涌到了伊劲哉身旁,拉胳膊的拉胳膊、抹眼泪的抹眼泪,“王爷!一个包袱怎够呀!您管管郡主呀~”

  伊劲哉张望一眼女儿果断离去的背影,小声哄道:“哎,听她的,听她的,待回了云州,本王再给你们添置.”

  有这一下,车队瞬间瘦身了将近七成,除了伊奕懿父女单独乘坐一辆,余者侍妾、侍女统统塞进了剩下的五辆马车内。

  喊辛苦的、低声抱怨的,不绝于耳。

  却没人敢指名道姓说伊奕懿的不是.

  辰时,丁岁安和伊劲哉一同走出南顺郡王府。

  看到外面的景象,丁岁安不由一怔。

  铺前长街之上,密密麻麻站满了人.

  有皓首白发的老者,有年轻的妇人,还有被娘亲抱在怀里的孩童。

首节 上一节 129/1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