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请自重 第162节

  和你拼了!

  正在此时,却听阁内内侍尖利喊声,“陛下至~”

  “恭迎陛下~”

  大庆阁内,一片齐声山呼。

  酉时正。

  “.两国之战,于国无利,于民有伤”

  伊劲哉一番高屋建瓴的讲话后,宴席开始。

  丝竹声起,觥筹交错,表面一派和乐。

  酒过三巡,席间气氛渐松,孙蕴等南昭才俊,目光总不由自主飘向昭宁.她端坐陛下下首,仪态端庄,目不斜视,仿佛周遭一切皆与她无关,那份疏冷感反而更令人心折。

  随后孙蕴等人又总忍不住看向坐在远处的丁岁安

  谢无暇与孙蕴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虽自诩为竞争对手,但面对丁岁安这么一个外人.他们极愿意联手让对方出丑。

  谢无暇率先起身,手持酒盏,向御座方向躬身一礼,朗声道:“陛下,两国修好,实乃万民之福。值此佳期,恰逢吴国文院供奉丁都头在此,不若请其献词一阕,咏我大昭春景,贺两国兄弟之谊”

  今日宴席采用分餐制,每人一席,丁岁安的位置几乎在最后方。

  百官闻言,齐齐转头看了过来。

  却见他正在自斟自饮,似乎没听清谢无暇话语的内容。

  孙蕴适时起身,风度翩翩的朝众人一拱手,高声道:“莫非丁都头看不上我大昭文坛?既如此,小可便先作一词,咏物明志,抛砖引玉,请陛下及诸位品鉴。”

  “准了。”

  伊劲哉微微一笑,目光不自觉往下方看了昭宁一眼.后者似乎对场间发生的事没什么兴趣,正抬袖遮面、端杯饮酒。

  一旁,自有内侍迅速搬来几块六尺余的木板,立在场内。

  只待佳作吟哦出口,便抄写其上,让众人品评。

  孙蕴清了清嗓子,走到中间,面带笑容,直直看向丁岁安方向.

  “卜算子。

  风雨洗尘嚣,玉立青山峭。自是南国第一枝,不共闲花笑。

  根固在南疆,岂向北风凋?任尔东西南北狂,贞节朝天傲!”

  “好!”

  “佳作!”

  大庆阁内,叫好声轰然而起。

  席间南昭臣工大约都听到过某些传闻,皆品出这首词作中的深意,不由抚掌轻笑。

  孙蕴更是带着几分傲意,用戏谑眼神望着丁岁安。

  ‘玉立青山峭、南国第一枝’说的是谁.根本不用猜。

  只论容貌,主观性太强,不好评价;但论尊贵,如今谁能比得过昭宁公主?

  ‘不共闲花笑’的闲花也只能是草根的丁岁安了。

  ‘根固在南疆,岂向北风凋?’更直白

  赤裸裸地宣告公主属于大昭,绝不会屈服于来自北方的势力。

  最后的‘贞节朝天傲’既拍了昭宁的马屁,又暗指丁岁安痴心妄想。

  就连伊劲哉也连连颔首知道昭宁和丁岁安的事一回事,但女儿莫名其妙失身吴国小都头,若说心里全无芥蒂自然不可能。

  在得知丁岁安坚持归国后,这份芥蒂就变成了不满。

  有孙蕴作词,也算帮伊劲哉出了口气。

  只不过,下首的昭宁依旧没什么表示,只一杯杯饮着酒,瓷白脸蛋已泛起红晕。

  那厢,李秋时见孙蕴出招,自己已悄悄移步到了丁岁安身旁。

  “贤侄,能写不?能写就来一首,不能写就装醉,毕竟事关国体.”

  李秋时话音刚落,却见丁岁安抓起酒壶,直接往嘴里倒了起来。

  “.”

  李秋时随即明了.小丁这是要把自己灌醉,就不用当众出丑了。

  但他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

  “哈哈哈,丁都头这是要借酒装醉么?”

  “哈哈哈”

  谢无暇一开口,周边顿时响起一阵配合的大笑。

  却见丁岁安一口气将整壶酒灌下,打了个酒嗝,“李大人,烦请代笔~”

  “啊?这样了还行?”

  两人还没商议好,谢无暇、孙蕴等人已呼啦啦围了上来.他们这是担心李秋时替丁岁安捉刀。

  眼看到了这般地步,李秋时也只能硬着头皮让内侍送来笔墨。

  丁岁安吟一句,他写一句.

  俄顷,他身边众多南昭士子的鼓噪、窃笑,渐渐消失越来越静,面色也越来越凝重。

  上首的伊劲哉以及南昭大臣们眼瞧这诡异一幕,尚不知晓发生了何事,不由着急催促道:“怎样了?作好速速誊到字板上。”

  片刻后,凑在丁岁安近前的内侍一路小跑而回。

  蘸墨挥毫

  “蝶恋花.离南国感怀。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懿消得人憔悴。”

  “.”

  场间一度寂静。

  越发将李秋时那克制却又嚣张的呵呵低笑衬托的刺耳、烦人。

  虽说文无第一,但这首蝶恋花的意境,远在卜算子之上。

  若强说孙蕴胜过丁岁安,就有点无耻了。

  场间有名士子,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像是忽然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忽地叫道:“哈哈哈吴国文院供奉?就这?有错别字!就这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懿消得人憔悴。若是伊人的伊还说的通,丁都头却用了懿美的懿哈哈哈.白字先生!”

  “.”

  这位士子,却没等来想象中的附和之声。

  转头一瞧,所有人都在看向昭宁公主

  面色微红的‘南国第一枝’手持铜尊,神色矜冷依旧,并没有什么异常。

  可下一刻.一行清泪却毫无征兆的自眼角滚珠而下。

  清泪滑过面颊,沾染了些许脂粉胭脂泪,幻作琥珀色。

  伊奕懿大约直到脸上微痒,才意识到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落了泪,她迅速抬起大红广袖遮挡。

  但.大家已经都看到了。

  伊劲哉无声一叹.

  是夜,昭宁酩酊大醉~

第158章 你这个人

  二月初十。

  辰时正。

  “.择木而栖的道理不用朕来教你吧?吴国看似强大,实则内里盘根错节,耗的只剩了个空架子。而我大昭,如旭日初升,生机勃勃,你前有朱雀门前拥立之功,又得昭宁青睐,留在大昭,朕保你一生富贵。”

  四国馆丁岁安的住处,伊劲哉负手看向窗外雨后春景,“你再好好想想吧。”

  “谢陛下好意,外臣已经想好了”

  外间。

  李秋时和南昭鸿胪寺卿薛芳恭候门外。

  按照计划,使团本应在半个时辰前出发,却因为昭帝伊劲哉忽然微服而来,一直拖到现在仍未动身。

  面对李秋时,薛芳的表情颇为不自在昨晚,大庆阁践行宴,昭宁公主一词落泪若在平时也没什么。

  但作词之人偏偏是伤了兑古的丁岁安,前些日子,云州又有些许他和昭宁的传闻。

  昨晚一幕,无疑证实了传闻绝非空穴来风。

  比武较技输了,比文作词也没赢。

  连咱大昭的高岭之花好像都被这小子采了不免让人有些憋闷。

  ‘吱嘎~’

  正思量间,一身长衫的伊劲哉率先走了出来。

  “陛下。”

  薛芳赶紧上迎一步,他能猜到陛下今天一大早亲自来四国馆一趟,极大可能是要劝说丁岁安留下来为大昭效力。

  抛开那点妒忌心不说,这名年轻人文武兼备,确实是个人才。

  “嗯~”

  伊劲哉淡淡应了一声。

  看样子.没谈成。

  辰时正二刻。

  使团出城,在城外与吴军战俘汇合后,正式踏上归国道路。

  丁岁安数次回望,倒也没见到期望中的身影。

  坐在车辕上的阿翁见状,依然毒舌,“啧啧啧,人呐,就是贱!人家好言好语劝你留下,你不留,走的时候又不舍得。”

  “哈哈~”

  丁岁安跳上另一边车辕,和阿翁并肩而坐,“阿翁,您儿子也没找到,不如跟我回大吴吧?”

  “老子又不是女人,跟你回去作甚?”

  阿翁斜眼看过来,丁岁安哈哈一笑,随后认真的望着老头,“阿翁虽高深莫测,但终究年纪大了,儿子又没找回来。您随我回大吴,我给您养老送终。”

  “.”

首节 上一节 162/1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