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 第213节

徐远志继续劝道:“起杀心易,起慈悲心不易。若是只图报复,只怕别人觉得朝廷刻薄。”

司马考原本脸上还有些笑意,听这话后忍不住变了脸色,他愤愤地说道:“大宋养士几百年,那些文臣武将又是怎么对待大宋的。这时候他们还有脸说朝廷刻薄?”

“若是那些人再弃暗投明呢?”徐远志问道。

“弃暗投明?”司马考讶异的瞪大了眼睛,“师叔,他们背叛了一次大宋,然后再背叛一次蒙古。这……这……这种反复小人还留他们何用?师叔!师叔!你不用担心,我绝不会对百姓暴虐。他们不过是百姓,蒙古人来之前,他们给大宋纳粮交税。蒙古人来了,他们为了能够活下去,被迫给蒙古人做些事情,都非他们本意。可那些人我不能放过。”

徐远志看着自己的师侄,看到他脸上露出了深刻的痛恨神色。这也是徐远志非常担心的事情,司马考很聪明,然而太容易钻牛角尖。也就是说,他明白正义所在,却很容易迷失在利用正义发泄自己愤怒的行动中。

果然如徐远志所料,司马考带着丰沛的仇恨,恶狠狠地说道:“不教而杀谓之虐。那些当官的读书人可都是读过书的。他们都听过忠君爱国的道理,都读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杀他们,绝不是不教而诛!”

第023章 回临安(中)

赵嘉仁来过临安不少次,对于临安也算是比较熟悉。之前临安的繁荣还历历在目,此时亲眼看到的临安人口只剩下之前不到一半,整座城市显现出的已经不是萧瑟,而是荒凉。

先命人打扫皇宫,以尽快让太后杨淑妃与小皇帝住进去。赵嘉仁就到了被抢的空空荡荡的政事堂与枢密院参观了一番。从今天开始,赵嘉仁就将是这两个地方的主人。

身为大宋左丞相,赵嘉仁自然是政事堂主宰。而兼任枢密使之后,赵嘉仁则是大宋最高的军事长官。之所以让大家称自己为‘太尉’,就是因为赵嘉仁是大宋真正的太尉。与那种习惯性的尊称完全不同。

看完两地,赵嘉仁命道:“以后就在政事堂办公。”

赵太尉领着朝廷重回临安的消息迅速传到了江北的扬州,负责扬州战事的陈再兴表哥马上就送信前来。和贾似道不同,赵嘉仁对于信息的传递很重视,所以信使送来的信很快就转递给赵嘉仁。此时的赵嘉仁正在宋理宗的陵墓前,重新回填蒙古军挖开的墓地。

对于宋理宗,赵嘉仁其实没啥特别的感情。他的君臣观与员工和公司老板的关系差不多,从这个角度,赵嘉仁与大宋时代的大部分文人其实别无二致。

但是赵嘉仁与那些文人完全不同,他对于国家的理念可不是那帮文人能够比拟的。当然,这也不是赵嘉仁拥有强烈的道德观,有这样的观念,是现代民族国家的理念和TG的革命前辈们身体力行的事迹教育出来的结果。

亲自带队给挖开的墓穴填土,赵嘉仁情绪有些激动。宋理宗死后代表的就是大宋,而大宋则是华夏的延续。若不是宋理宗生前值得批评的地方太多,加上赵嘉仁对宋理宗也没什么感情,他的情绪才只是激动而已。如果是有人敢去挖了黄帝陵,赵嘉仁此时的情绪大概会因为过于强烈而只剩一个念头,那就是‘斩尽杀绝’。

蒙古掘开宋理宗的坟墓之后,除了把尸体与棺椁都给运走之外,还把所有陪葬品都给盗走了。这都是中华的民脂民膏,赵嘉仁除了心疼之外还有些遗憾,若是能追回来送进博物馆就好了。

就在此时,来自扬州的信件送到赵嘉仁这边,他让部队继续填土,自己开始读信。

陈再兴在信里面告诉赵嘉仁,在江北的阿术元帅先是与宋军对峙,一度用威力胜过以前的火炮与宋军对射。不过阿术元帅的火炮是放在大车上的,大车的个头远远胜过宋军的炮车。即便蒙古军的火炮射程有所增加,还是比不上宋军。对射中蒙古木质大车被击毁,蒙古军的努力就化作泡影。

然而之后下起秋雨,宋军也没想到蒙古军排出大阵仗的目的竟然是为了撤退。等雨停之后两三天,宋军才发现蒙古军竟然跑的无影无踪。派出侦查部队,最后发现蒙古军已经撤到了淮南西路。

得知赵嘉仁抵达临安,陈再兴就询问接下来该怎么办。

收起信,赵嘉仁心中一阵遗憾。从整体形势来看,蒙古军收缩战线,完全没有在长江下游与宋军一争雄长的打算。这对于蒙古军是个很好的选择,对于宋军可就不那么好。在这时候,赵嘉仁的部队也不过110个营,这些兵力可以与蒙古军进行会战,却不太能够对收缩战线后的蒙古军实施凶猛的追击。现在赵嘉仁只回到了江南,连长江以北的淮东路都没能完全控制。如果实施猛烈追击,搞不好就会落入蒙古人设下的陷阱里面。如果战略正确,冷兵器的蒙古军同样可以让宋军无处着手呢。

眼瞅着地上的大坑差已经填平,士兵正在进行最后的平整工作。赵嘉仁对御林军统领张世杰说道:“张统领,请杨太后与官家给理宗上个香吧。”

张世杰一愣,忍不住问道:“太尉,难倒不该对着……北边上香么?”

对这种封建迷信,赵嘉仁非常不喜欢,不过这还在他能容忍的范畴之内。所以赵嘉仁答道:“理宗乃是我华夏人,即便尸首被劫走,他的魂魄也不会跟着蒙古人走。难倒你觉得蒙古人还有妖法能够拘走理宗的魂魄不成?”说到最后,赵嘉仁的声音已经非常严厉了。

张世杰听完赵嘉仁的话,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不不不,太尉想岔了。我也觉得理宗的魂魄已经还留在我大宋的土地上。”

赵嘉仁见张世杰没有犯浑,便继续说道:“既然如此,就请太后与官家过来祭奠理宗的魂魄。”

没多久,杨太后就抱着小皇帝,在张世杰的陪同下走到已经设好的香案前开始祭拜。杨淑妃,初选入宫为美人。咸淳三年,进封淑妃。反正从长相上,绝不能算难看,甚至还能说有点姿色。

不过赵嘉仁并不是用男人看女人的视角去看杨淑妃的,他正在用权力者看待另外一个权力者的眼光打量着杨淑妃。这个女人与赵嘉仁相比,论能力才干等个人素质,她都无法与赵嘉仁抗衡,唯一有优势的大概是年龄吧。她好像比赵嘉仁小五岁,以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长的规律,这位太后有极大几率死在赵嘉仁之后。

但这并没有让赵嘉仁感到威胁。真正有威胁的就是杨淑妃毕竟是太后,这女人若是被别人挑动起什么野心,这个女人在有了野心之后再具备愚蠢的话,那很有可能在某次朝会上,杨淑妃就公开吆喝‘赵嘉仁谋逆,当杀之’。那时候即便赵嘉仁把她给弄死,他也会整的灰头土脸。

想到这里,赵嘉仁忍不住去看了看张世杰。至少这位张世杰就属于有能力穿针引线的人,而且张世杰到现在为止的行动中,好像也没什么能证明他不会穿针引线的证据。

在看着太后祭奠的时候,赵嘉仁心里面翻腾着权术的问题。等杨太后祭奠完毕,在张世杰的护送下乘坐车辇离开。赵嘉仁就在御林军以及其他前来的部队做了个小演讲。

“今日我等来祭奠理宗,有人认为理宗的尸体被蒙古人劫走,所以理宗的魂魄也被带走。我可以告诉诸位,这想法是大错特错。我等生为华夏人,死为华夏鬼。我华夏之地就是我等魂魄安眠之地。我华夏不亡,我等祖宗死后就不会无处安眠。我等死后魂魄也不会没有归处。理宗的在天之灵依旧在我们华夏的土地上。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是打败万恶的蒙古侵略者,夺回被他们劫走的尸骨。你们有信心么?”

尽管赵嘉仁自己是不信在天之灵的,而且他理想中的中国是一个唯物主义无神论掌权的中国,可面对没进行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的军队,赵嘉仁也只能先抢占对于死后世界的解释权。而且这个解释权看来得到军人们的认同,听到了赵嘉仁的问候,一众军人们纷纷喊了起来,“有!”“我们有信心!”

既然自己的解释权得到了认同,赵嘉仁便继续喊道:“很好!那么我们就唱起歌来,让理宗在天之灵看看我们的军威!”

“大刀向鞑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即便杨太后上了车辇,距离填坑的场所有段距离,嘹亮的歌声依旧能够听得清楚。看得出这位杨太后并没有为军人们的激昂情绪所感动,她对张世杰说道:“张统领,我们娘俩蒙受你照顾到现在。以后就更得拜托你照顾才是。”

听了太后的嘱托,张世杰忍住激动,用力点头,“请太后放心,只要臣在,就一定护得太后与官家周全。”

先解决了此事,赵嘉仁便带领部队返回临安。走在路上的时候,赵嘉仁心里面还是非常不理解,伯颜到底是脑子里进了什么样的水,才会做出盗走尸体的选择呢?这么做只能让大宋对于蒙古的敌意更强才对。

就在赵嘉仁在胡思乱想的时候,运送宋理宗的船依旧在行驶的道路上。自从挖掘出宋理宗的棺椁之后,伯颜就立刻下令把宋理宗的尸体随着棺椁送去大都。这一路都有水路,而且蒙古可不会给宋理宗的棺椁什么风光体面的接待。他们就是一个劲的赶路赶路,棺椁在这些人眼中也就是一件行李货物而已。

以这样的努力,等赵嘉仁填了坑,祭拜了宋理宗的在天之灵后的第三天,宋理宗的棺椁就给运送到了大都。蒙古平章郝经身为儒生,当然知道这么干是违背了儒家理念的。但是郝经却没有因为而表现出丝毫的不高兴。他心里面甚至还有些高兴。

伯颜这么做并非是按照儒家或者汉人的传统,伯颜这么做是根据蒙古人的传统。果然,忽必烈大汗接到宋理宗的棺椁与尸体之后,就昭告蒙古。一直以来与蒙古作战的宋国皇帝宋理宗已经被蒙古抓到了。作为战争挑起者的宋理宗既然被抓,宋国临安朝廷以及投降。对宋国的惩罚完成了目的。

郝经心中对这发言无比支持。无论如何,蒙古大汗踏上了下台阶。战争已经有了结束的迹象。

第024章 回临安(下)

进入了宋历十一月,北方大都的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降下雪花。路人人抬头看天,孩子们发出喊叫,而这座新兴的城市很快就银装素裹。

雪下到第二天,马车停在宫门前,郝经从车里下来,被侍卫迎进宫内。

忽必烈极为器重郝经,宫门前下车是规矩。进宫之后郝经被扶上马,由侍卫牵着马前往忽必烈身边。进了暖洋洋的房间,忽必烈已经在桌边坐着。见郝经进来,忽必烈连忙招手让郝经到桌边坐下。

桌子中间放了个铜火锅,郝经没到过21世纪,所以不认识那是常见的‘北京老火锅’的铜锅,也看不到锅底‘福州监制’的字样。最近大都皇宫内出现了越来越多南宋宫里的物件。看那精致的做工,郝经知道这是从南宋皇宫弄来的。

除了忽必烈与郝经之外,丞相史天泽也在座。蒙古人没那么大规矩,火锅已经烧热,大家就把牛肉片、羊肉片还有洗净切好的冬储大白菜给放进去。等涮熟之后,蘸着芝麻酱、蒜蓉、韭花混合的酱料来吃,三人吃的都挺开心。吃的差不多,忽必烈放下筷子笑道:“宋国做菜倒是很有一套。”

火锅烟囱顶端的风门被关上,锅里面的汤立刻就不那么沸腾。郝经知道大汗忽必烈找自己的目的肯定不是为了吃饭,他方才就赶紧吃饱,以便现在说话。

称赞了一下江南的做菜手段,忽必烈继续说道:“你们觉得赵嘉仁会割地、称臣、纳贡么?”

没提南宋的小皇帝,而是直指现在南宋的掌权者左丞相赵嘉仁。被问到这个问题,史天泽开口说道:“大汗,前几日南宋降将高达到了大都,我奉命去见他。问起赵嘉仁来,高达认为赵嘉仁当年在鄂州就极力要贾似道在与我们议和的时候不割地,不称臣,不纳贡。臣以为他现在更不可能这么做。”

首节 上一节 213/9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