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打开水门出城参与围攻……”
“这样的合围,就算是插翅也难飞啊。这些人这一次,必将被老五你给全部斩尽杀绝。”朱棣骑在马上,看着前方那一片如同修罗炼狱一般的战场,有些跃跃欲试。四面合围之下,万余贼军几乎没有丝毫反抗的能力,就一个个的含恨沉尸江底。
“老五,不如让前边留下一些贼人,你我兄弟带着近卫一起上去练练手,见见血,如何?”
“……四哥,君子不立危墙。如今胜势已定,我们要是上前去和他们硬碰硬这不是傻子嘛?若是处于绝地,才需要为将帅者身先士卒鼓舞士气。”
“万一有什么好歹,凭白给了他们反败为胜的机会……你可安分点儿吧,在这里看着就好。”朱肃断然拒绝,他可没有亲手杀人的兴趣。
“老四啊,老五素来体弱多病,爹娘又最疼老五,要是知道你鼓动他去厮杀,还不知道会怎么教训你呢。”朱樉也笑朱棣道。“不过看那常家大哥在河上,杀的确实爽快……你瞧,他的那面大旗,几乎都要将贼人的船队杀穿了。”
朱肃顺着朱樉所指看去,只见那面“郑国公常”的大纛果真已将将要杀穿敌船,身后太仓卫诸船则紧随其后,将贼人瘫痪沉浮的战船撕裂。河面上尽是大片的断木残船,以及火光和血光。
“听闻常家叔叔时人号称‘常十万’,在军中可与徐叔叔并称,其勇天下知名。常茂大哥果然有乃父之风!”朱肃亦是由衷赞道。
可是话音尚且未落,朱肃却万分惊骇的发现,常茂的那一面威风凛凛的绣金大纛,竟然在他的眼前,十分突兀的轰然倒下!
第284章 无双勇悍!
“这……怎么会!”朱家兄弟三人尽皆骇然!
常茂虽自恃勇力,但他贵为大明国公,无论是太仓卫还是他身边的那些常家的侍卫,定然都是会尽心竭力护卫他周全的。
他身边的那些常家亲兵,皆是昔日与大明第一勇将常遇春一起冲锋陷阵的悍卒。蒙元百万军中他们都能闯得,更遑论这些倭人与贼寇凑起来的乌合之众。
况且此时大明朝的武勋,也没有后来那么娇贵,便是李文忠、徐达等以谋略见长的将领,亦曾身先士卒亲冒矢石。常茂更是曾跟着常遇春和老朱身经百战,比这凶险无数倍的鬼门关也不是没闯过。
他会在这样的小场面里折了戟?
然而事实又不容他们不信:随着常茂的大纛倒下,其身后那些太仓卫的大船,亦是瞬间出现了乱象,所有战船顾不上清扫剩余的贼军残部,齐齐如同疯了一般,朝着原先大纛的所在挤了过去。
“小心!有船过来了!”夺过望远镜观瞧的朱棣,首先发现了河面上的异常。
只见一艘快船,竟然冲破了太仓卫诸船的围堵,以一往无前的气势,毫不减速的朝着北岸劈波冲来。
船头处站着一位手执铜棍的巨汉,犹自在甲板上与船上残余的明军厮杀。只见他铜棍挥舞之间,连远在岸上的朱肃,亦能通过那仿若实质的空气波动,感知到铜棍之上所蕴含的可怕巨力。
那些甲板上的太仓卫明军虽然悍勇,却丝毫不是此人的对手,纷纷如同下饺子一般被这巨汉砸下河去。
“要撞上来了!”
朱樉惊呼,只听轰的一声,那艘快船整只“砸”在了岸边的一处礁石之上。本就伤痕累累的船只,顿时四散碎裂!那名巨汉与船上的几位汉子,也是直接借势跳上了礁石。
“骑兵冲上去了!”朱棣看的目不转睛,那群人方下礁石,便正面迎上了在岸边绞杀贼人的“车悬”之阵。当先的还是那名巨汉,只见那巨汉不慌不忙,只是略微矮身,轻轻巧巧的便躲过了第一位明军骑兵当头刺来的长矛。
而后他手中铜棍高举砸出,招式朴实无华,却又如同羚羊挂角:朱肃只觉眼前一花,一声极为可怕的闷响,那铜棍,竟是隔着头盔,直接将第二位明军骑兵砸的脑浆迸裂,砸下了马来!
众无不骇然!而后,那巨汉更是一把攥住马尾,硬生生止住了这匹奔马的前冲之势。
朱樉、朱棣几人更是直接看得傻了:力能拒马,一棍千钧!
“这巨汉,是谁的部将?”朱肃感觉自己的下巴都快合不上了,这样的勇士,绝不可能屈居于那些倭寇或者张礼这样的鼠辈之下!
凭心而论,他虽然喜欢《三国》,喜欢关羽张飞这些三国猛将。但是若说现实之中有什么人能称的上“万人敌”,有“万夫不当之勇”,他
一定是嗤之以鼻的。
同为人类,大家都是两手两脚,两只眼睛一张嘴,怎么可能会有人,一个人就能顶得上一万个人?
后世的那些所谓大师,什么松鼠弹抖闪电鞭也就是名号唬人,今世他也不是没见过大明的那些号称骁勇的勇将。永嘉侯朱亮祖亦号称可万人敌,可他的身高却只不过一米七,也就脸上的横肉吓人了点,腆着的那个将军肚丝毫看不出有什么悍勇模样。
但是看着这个巨汉,朱肃却在一瞬间相信了:他也见过一些在自己面前展露武艺的强人,比如那时和张仁陈惠一起入京挟持自己的马姓大汉。但纵然是那个武艺高强的马姓大汉,也没有这位巨汉在战场上时这般的气势逼人。
朱肃有理由相信,若是这位巨汉领着军队,对自己率领的明军发起冲锋,纵然己方比他们多上数万,凭借这位巨汉的悍勇,也能杀的前线的军卒个个胆寒,足以在万军丛中,生生撕出一条血路!
虽只多出他一人,却足以抵万人之众!
此时的明军阵列,就被他杀的士气大跌:这些骑兵明明都是在北疆曾经身经百战的勇士,却没有一个人能在这位巨汉手下抵挡住哪怕一个回合。巨汉有了战马之后更是如鱼得水,顷刻之间手中铜棍,便连挑数名明军骑兵。他身后的同伴抓住机会跃上他夺下的战马,顷刻之间就变成了一支数十人的骑兵。
朱棣震惊无比,他也是生下来之后第一次,在战阵上看到这般悍勇的武将。眼见那巨汉为全部同伴夺好了战马,而后他更是一马当先,一柄铜棍,砸的车悬骑阵人仰马翻。
“老五,他冲过来了!”
眼见那巨汉竟然不急着脱围,而是和同伴们调转马头,朝着他们兄弟三人所在的大旗冲来。意识到这巨汉居然想取他们兄弟首级,朱棣更是惊的后背汗毛直竖,骇然的对朱肃道。
“老五,老四,我们快走!”朱樉当即就想拨马回避。
“不行。主将大旗移动,军心定然不稳!”朱肃却伸手直接拉住了朱樉的马缰,面色难看的看着那边正朝着自己杀来的巨汉。此时只能相信狄猛劭轩这些王卫,若是主帅大旗移动,三军气为之夺,贼人余部趁势鼓噪……甚至有可能直接攻守易势!
旋转起来的车悬骑阵威力极为惊人,那巨汉几乎凭借着他一己之力,就如同卡进不断转动齿轮之间的石子,让这车悬之阵也变得缓慢了起来。
甚至,停滞崩溃之象渐显!
“保护殿下!”骑军之中,狄猛、劭轩两位王卫统领亦是大骇,顾不上那些还在奔逃的零散贼寇了,各带着本部精锐队伍,亲往堵截此人。
“狗儿!”朱肃亦是大喝,在他身边,手持大弓的狗儿亦是张弓搭箭,“嗡”的一声,箭矢直直朝着那巨汉面门而去!
然而,不论是两位统领的阻截,还是狗儿的冷箭,都没能击杀这位悍勇无双的巨汉。巨汉铜棍挥舞之间,便将狗儿连续狙杀两位贼首的精准箭矢磕飞而去,更是数招之内,就将狄猛劭轩二将逼退,又朝前逼近了几丈。
朱肃和朱棣朱樉三人,甚至能看清此人那张缠着头巾的脸!
“所有人,保护殿下!”狄猛一边声嘶力竭的高呼着,一边咬着牙再度冲上,狗儿也弃弓持枪,高喊着向着此人迎了上去,几人将巨汉围了个团团转,一时间诸多刀枪齐下,合数人之力,一齐围攻此人。
到此时,车悬之阵亦是彻底崩溃,骑兵们再也顾不上什么阵列,什么追击封锁,齐齐朝着朱肃三人所在之处回援而来。
“大明五殿下,果然异于常人。如此情况,竟然仍不后退!”那巨汉轻而易举的逼退一众围攻上来的兵将,勒住战马朗声长笑。声音苍劲豪迈,如若洪钟。“今日却是某冒昧。若有改日,再来拜访了!”
说着,趁着明军纷纷回援阵脚已乱,他竟然大刺刺的调转马头,领着他的那些同伴,从东北角冲出一条血路自去了。
“这……天下间,竟然还有此等勇悍无双之将!”
“他究竟是谁?”
在人群的团团拱卫之中,朱肃震惊的看着那个巨汉消失在黑暗中的方向,眼神中的那抹动摇,久久都无法平复下来。
昨天有事少更了一章。在此补上哈
第285章 战后诸事
随着那位巨汉的离开,朱肃所精心策划的伏击也接近了尾声。此战战果丰硕,可称大明建国以来沿海作战的最大胜仗。苏州卫、太仓卫损失仅有战舰数艘、盘门瓮城内渡口一座(被苏州卫伏兵自行放火焚毁),伤亡士卒也仅有区区三百余人。
却斩杀倭寇并张士诚残部共计八千余众,击破船只不可计数。苏州城外河道上漂满残船废木,被点燃的关船更是在河面上燃烧不熄,持续了整整一夜。
更兼明军还俘虏贼人三千余众,夺取倭式关船四十余艘,另有倭刀百余柄,贼人抢掠来的金银细软若干……
任谁来看,这都是一场大胜。可当魏观、高启、罗贯中等人喜气洋洋的站在城门口迎接率领大军回城的三位殿下时,却发现此战的策划者、理当居功至伟的五殿下朱肃,却是十分吓人的板着一张脸。
若是再认真些看,甚至还能发现五殿下身后,仿佛正升腾起有若实质的黑色怒气……
“五殿下……这是怎么了?”知府魏观悄悄拉过了同样从城外回来的千户曹渊。
“我亦不清楚状况。”身在南岸的曹渊并不太知道北岸的情况,此时的他也是一头雾水。
“只知似乎是出了什么纰漏,常国公受了伤,亦有些漏网之鱼逃脱了出去……”
“国公受伤了?可严重吗?”魏观一急,若是常茂堂堂一个大明国公折在了这里,那么此战即便是胜了,那也是得不偿失。
“并无大碍,只是被贼人砸晕了过去。”曹渊解释道。见朱肃等人自顾自往前去了,赶紧向知府告了声罪,带着手下军兵们追了上去。听闻常茂只是晕了,魏观也是长长舒了一口气。
“怪哉,战阵之上,刀剑无眼。贼人既然能砸晕常国公,竟然没有乘势伤其性命吗?”
魏观的脑海中,一道疑问一闪而过,但朱肃以及大军已经入城往县衙去了,他也不及多想,赶紧吩咐人关闭城门,而后亲自去调拨物资粮草,犒赏酬谢三军去了。
这边厢,跨入苏州府衙的朱家三兄弟仍自思索着那巨汉的事。三人走入正堂,一言不发的在堂中的椅子上坐下。身后,垂头丧气的狄猛、劭轩、狗儿并一众王卫对视一眼,扑通对三人齐齐跪下:“我等护卫不周,还请殿下责罚!”
“责罚你们做什么?”朱肃没好气的摆摆手。“是本王疏忽大意,未料到会冒出这么个有关张之勇的勇将……”
“早知道就多带些劲弩了。”说到这朱肃就有些郁闷。因为那巨汉冲阵的关系,河上与北岸出现了空隙,有不少贼人趁势上岸逃走了。这与他斩尽杀绝的最初战略目标相悖。
“那贼子,究竟是何人。老五,他仓促之间,定然还来不及走远。我们不如发下海捕文书,定要杀了他泄愤……”
朱樉方
才被那人吓出了一身白毛汗,此时心中犹自震栗。他羞于承认此事,遂带着些恼羞成怒向朱肃建议道。
“那人那样高强的武艺,就算下了文书,又有谁能捉他?”朱棣摇了摇头,他方才亦被吓唬到了,但此时眼神中却带着几分欣赏与雀跃。“此人如此勇武,奈何从贼!若能为我大明所用……”
“他应该不是贼人的人。”朱肃摇了摇头。“那人虽然勇武,却只作寻常小卒打扮。张家余孽虽然愚蠢,但以他这般武艺,怎么可能会在其中蒙尘?”
“况且,一直跟在常二哥身边的太仓卫指挥使蔡本也说过,此人虽打伤了常二哥,却并不下杀手。只是搅的军阵大乱,随即夺路而出。后来上岸夺马之后,应该也是佯作欲取主将的架势,教王卫们投鼠忌器。一待王卫们乱了阵脚,他便毫无留恋的拨马而走。”
“这样看来,倒不像是为了贼人卖命,更像是为了脱身,迫不得已出手……”他摸着下巴,仔细思考分析着。
“唔。确实。看那人身形,似乎也有些年岁了。”朱棣亦摸着下巴。“说不定,还是个成名已久的人物。”
朱肃和朱棣又思索了一会,依然没有头绪。此时天已将亮,经过这一夜,兄弟三人已然是饥肠辘辘。饿着肚子思虑着实伤身,朱肃三人便干脆先不想那些,先命人带着医官探视过常茂,确定常茂只是昏厥,于是再各去沐浴更衣,而后再填饱肚子上床休憩不提。
战后诸事,自有魏观茹太素等苏州一众文官办理。
直睡至日上三竿,朱肃方才悠悠醒转。才刚起身,一直守在门外的狗儿便入内禀道:“殿下,魏知府等人有要事请殿下相商,如今已敬候您多时了。”
朱肃赶紧请见。一众文官对朱肃见礼后,魏观道:“殿下辛苦。本不该来扰殿下休憩,但有些事还需先问过殿下的意思,故而只能冒昧前来请见。”
“无妨。”朱肃摆摆手。“是城中诸事,有料理不妥当的吗?莫非是作为客军的太仓卫不太好安置?”
“禀殿下,城中诸事多已料理完毕。太仓卫诸军,也已安置妥当了。”魏观答道。“是有几桩要事,需要殿下拍板。”
“其一为城门……如今已封城数日,城中从外面迁来的百姓,多有人心惶惶、心系家乡者。城中每日粮草耗费,亦是甚巨。敢问殿下,何时可以打开城门,放这些百姓回家?”
“唔……”朱肃略一思考,贼寇联军,事实上已经剿灭的差不多了。虽还是有一二漏网之鱼,但估算过去,想来这些人,也不会超过百人之众。
为了区区百人的乱兵,将百姓圈在城中荒废生产,此举殊为不智。于是朱肃便道:“贼人已不复为患,今日便打开城门让他们回去罢。”
“只是,还需遣军士往来巡视诸乡镇,以防零散贼人再度劫掠的。这个你去调请太仓卫指挥使蔡本与苏州卫指挥使杨鲁。他们会同意的。”
蔡本是常家部将出身,是铁杆的太子亲信。自己是打着太子大哥的名号替他巡视苏松的,蔡本不可能会落太子的面子。而杨鲁的兵符实际上是掌握在二哥的手里,他如今自身难保,更不可能也不敢违抗。
不过此人无才无德,是不能再担任苏州重镇的指挥使了。等过一段时间给便宜老爹去一封信,直接换掉了他便是。
“你等也需晓喻诸乡镇百姓,苏松临海常有倭贼作乱,百姓们农闲时可多行操练,临敌之时或可有抵抗之力。”那些被逼作为先锋攻城而死于乱军的百姓、还有那个振臂高呼而死的书生等等,朱肃只觉仍旧历历在目。“亦要多设岗哨狼烟,若有倭贼进犯,百姓们也能早些做准备。”
“是。”魏观躬身道。朱肃能如此心系苏松百姓,他在心底,也是暗暗点头赞许。
第286章 三桩事
“第二桩事,是那三千名俘虏的事。”魏观继续道。
“此战赖殿下运筹帷幄,除却斩杀贼徒近万众之外,亦俘虏了倭人并张家残部三千余众。老臣将那三千人,全部关在了苏州卫的一处军营之中,托曹渊将军代为看守。”
“这三千人虽手无寸铁,但就这么放在那儿,却也是一桩麻烦事……”魏观整理了一下措辞。“这些人如何处置,五殿下可有论断?”
这三千余俘虏之中,约有一半是在战场之上自知逃生无望,而自行降服的贼兵。以及千余被留在城东营寨,用来故布疑阵意图迷惑城中守军的残余倭寇。在剿灭了贼军大部队后,蔡本领着太仓卫一支偏师,兵不血刃的俘虏了这战意全无的千余人。
听到魏观出言相问,朱肃眼底闪过一抹冷芒。对这些人,他其实心里早有打算了:
“在城外临近海岸处,刨出一个千人坑。将这些渣滓们全部赶入坑中,埋了了事。”朱肃摆了摆手,似乎对这些倭人万分嫌弃一般。
“坑……坑杀?”魏观一愕。他话中,虽有嫌弃这些俘虏浪费粮食,不愿以苏州城公中存粮养着这些人之意。但其实,也只是在暗示朱肃可以把这千余人带回应天,在御前请功……这三千余人在苏州,是三千余饭桶,带到了京中,却是三千个军功啊!足以扬大明国威。
“这些倭寇胆敢犯我大明疆界,难道还要对他们管吃管喝吗?”朱肃道。
“可……可是。”魏观有些文人病发作,竟然有些不忍起来。“这些人之中,也有并非倭寇的。莫非也把这些人给?”
“张氏余孽假扮倭寇,祸乱海疆,手中不知沾上了多少同族百姓鲜血。”朱肃眼神更冷,恶意更浓。“此番又与倭人同流合污,带着倭寇来犯我华夏疆界。”
“这是什么?这是汉奸啊!汉奸,往往比外族贼寇更可恨!”
想起那些被毫不留情杀害的平民,朱肃甚至有些咬牙切齿。转头对那边的高启道:“高先生,罗先生,你二人一人长于文章,一人长于话本戏剧。还请你二人写出雄文和戏剧,尽书倭贼非人狠辣之处。再将这些汉奸助倭为虐、祸害百姓的累累罪行,也写于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