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第196节

只要今日成功撕扯开一道小口子,再在日后的科举命题上彻底摒弃理学,不愁理学不自己在大明的土壤上崩溃。

在场诸多儒生,又能有多少人是当真一心钻研学问、尊奉朱子,而不是想借着书上的学问金榜题名、为官做宰的?

笑话。

黄子澄被几个他的几个同乡学子抬了下去,看样子是去寻医馆去了。那几个学子抬着已经晕厥的黄子澄,竟不敢替这位同乡多说一句,甚至连与朱肃对视都不敢。

场中只余下死一般的寂静。没有儒生想出新的辨词驳斥朱肃。

良久的沉默之后,那位平阳三老中的周如圭方亲自站起身来,说道:“看来五皇子确实也习过我儒学皮毛。不过终究所学未精。需知朱子之言博大精深,非区区数言可以蔽之。殿下未能穷理,谈何鄙薄理学?”

“博大精深,便是对的么?”见这大儒赤膊上阵,朱肃也不畏惧,直言道:“若是如此,本祭酒先前留给我徒方孝孺的那些道理,又有哪一个不是博大精深?”

周如圭一愕,他身旁名为史善德的大儒站起身道:“回五殿下,终究不同。朱子所言,乃是天理。所谓‘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天理所在,安能轻忽?”

另一位大儒郑伯璇也起身道:“善,所谓‘理则天下只是一个理,故推至四海而准’。理学乃穷究天理之道,与他道不同。便观论语,哪一句说的不是一个‘理’字?只是孔圣彼时儒学初创,未能直言罢了。”

“二程朱子继往开来,得悟天理。此正是承孔圣之学,将儒学发扬光大也。”

平阳三老全部出列,你一言我一语,开始阐述起所谓的“天理”来。什么“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什么“圣人一言一动,无不合天理如此”……

引经据典,一堆听不懂的语言,听的朱肃头昏脑涨。

“三位所言,本祭酒明白了。”朱肃寻了个他们喘气的机会,赶紧插言打断了这三个老学究。若是任他

们继续说下去,只怕还得再说上个三天三夜。“本王有个疑问:三位口口声声天道天理,言之凿凿。难道是亲眼听到了上天宣讲天道,还是看见了天上镌刻着天理?”

“孺子不可教。”周如圭冷笑道。“天道如何,非常人所能知之也!唯依托圣贤,一心穷理,方可窥见其一二……”

三个老头又开始絮絮叨叨起来。总而言之,就是一个意思:天理乃是上天赋予人世间的唯一准则,只有圣贤才有可能自我顿悟“天理”。普通人即便历经艰辛、费尽工夫亦难以自觉,只能听从圣贤之言、模仿圣贤之行,才能实现视听言动契合“天理”。

程朱如此伟大,你朱肃又算是个什么东西?胆敢质疑程朱,妄言天理?

无论任何时代,最难讲道理的都是这样自命不凡的老头子,如茅坑中的石头一般又臭又硬。况且朱肃要对付的东西又与他们自身的地位利益息息相关,自然不会给朱肃撼动理学的机会。

不过朱肃也想到了他们会怎样对付自己。毕竟朱夫子最著名的观点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只要搬出“天理”二字,无论怎么辩,这场辩斗都辩不出个所以然来。

你讲逻辑道理,人家直接搬出玄学概念来,突出的就是一个你讲你的、我说我的,二者都不在一条赛道上,你还能怎么赢老夫?

“幸好本王早有预见。”朱肃一边在心中冷笑,一边朗声道:“如此说来,三位也没见过天理。无非是照猫画虎、照本宣科,有样学样的学着朱夫子而已。”

“但你等又如何能肯定,朱夫子就得见过天理?他书中所言的天理,就一定是毫无谬误的呢?”

“无礼!”“狂妄!”“冒犯先贤!”平阳三老齐齐暴跳如雷,指着朱肃怒斥起来。

若非被詹同吕本几个朝廷官员拉着,看他们那模样,几乎就要亲自效仿孔子诛少正卯,用拐杖亲自敲碎朱老五的狗头了。

所以说,孔教能够大兴,得多亏春秋时期的少正卯没什么太深厚的背景。要是少正卯也像朱肃这样至少是个皇子,孔子说又说不过,杀又杀不得,就只能干瞪眼着坐视儒学被驳倒,学生被吸引,而后直接衰败了。

“三位何必急眼?本祭酒不过是说出心中疑问罢了。”朱肃道。“三位所说之天理,看不见、摸不着,朱子也已死去百年。若是只靠口舌之争,何时能分辨得清?”

“不过本祭酒倒是有一个速成的办法,能直接洞彻天理。”朱肃直言道,全场所有人闻言,都是齐齐一愣。

便连平阳三老也是一时忘了斥骂,什么?洞彻天理的方法?程朱浩浩千万言,都没写清楚到底什么是天理。你一个未及冠的小娃娃能懂?

“说来也简单。”面对台下诸多儒生好奇的眼神,朱肃唇角浮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要想知道有没有天理,直接上天看看不就成了?”

说着,他转向平阳三老。

“故而,本王想请三位老者,上天!”

第426章 热气球升空!

朱肃话音未落,他的身边,朱棣已经长身而起,呼哨一声,外围的人群之中,便不知从哪儿钻出一群如狼似虎的锦衣卫。

他们闯上台来,直接架起了平阳三老。

满座儒生无不大骇!

虽用了“请”字,可古往今来,又何时见过这般请法?况且请人上天……这不就是请人归天吗?

莫非这位五殿下眼见辩斗不过,就要效仿西门豹请神婆见河伯故事,直接借故将三老杀了?

“殿下,殿下三思!”吏部尚书詹同不敢直面如狼似虎的锦衣卫,只能拉住朱肃的衣摆苦劝道。毕竟曾经权倾朝野的胡惟庸胡丞相,都倒在了锦衣卫的手里。如今的锦衣卫在文官之中,那便是家破人亡的代名词。无数胡党文官还在锦衣卫诏狱中关着呢!

怎么就忘了那位四殿下,如今做了锦衣卫的镇抚……

“殿下,平阳三老乃是成名宿儒,便是陛下也敬重三分。其身寄托天下文人之望,若是有个好歹,我大明就要失却天下士子之心啊殿下!”

詹同声情并茂,声泪俱下。朱肃心中冷笑一声,这些文官就会危言耸听。还失却天下士子之心……鞑清都把你们剃成老鼠辫子了,也没见文人们抵制参加清朝科举、不给清朝做官的。

不过毕竟此人现下尚是朝中大员,代表着朝廷体面,面子还是要给的。朱肃拍了拍他的手笑道:“詹大人且放心。本王只是担忧三位老者不愿配合,因此向四哥借了几个锦衣卫的人手。”

“送他们上天,那是他们的机缘啊!万一在天上看到了什么天理天道,他们可就要更进一步,与朱子一般成贤成圣啦!”

“这……这……”詹同满面懵然,豆大的汗珠已然滴落而下。锦衣卫们旁若无人,绑了平阳三老便走,朱肃也甩开詹同,与朱棣等伙伴们翻身骑上亲卫们牵来的战马。

“三老上天证朱子之道,此乃我儒门盛世,凡欲见证者,皆随我等前来!”朱肃留下一句之后,拨马便走。场中的儒生早已炸开了锅,好好一个文会,泰山北斗一般的平阳三老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劫走了,说不定还要遭遇毒手,这叫个什么事?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本官定要弹劾此狂悖之徒!”不少与会官员暴跳如雷,外围百姓之中,也是集体哗然。不过所有人所采取的行动倒是并无二致:全都选择了跟上朱肃,浩浩荡荡的往山下涌去。

无论是想护住平阳三老也好,劝阻五皇子行事也罢,总而言之,有热闹看,是不能够错过的。

朱肃一行虽然乘马,可给平阳三老准备的,却是一辆马车。并且众人有意压着马速,并没有甩开众人的意思。

很快黑压压的一群人便来到了栖霞山山脚下的一片草地之上,只见这片草地不知何时,已经有许多

王府亲卫护卫在此处。众亲卫团团拱卫,将人群阻隔在外,护着草地上放着的一个怪模怪样的大家伙。

“那是……何物?”

“呃……是一个球?为何要系着一个箩筐?”

无论是儒生官员还是百姓,都被眼前的这玩意儿惊住了。只见草地上一个用上好绸布缝出的大球,正在缓缓鼓起。一个巨大的箩筐系于此球之上,不知何用。

“殿下。”见朱肃过来,朱肃的亲卫队正狄猛赶紧过来禀道:“已做好准备了。”

“好。”朱肃点了点头,随后吩咐身后的锦衣卫:“来啊,请三位老者进筐!”

被塞进马车的平阳三老又被锦衣卫们拎了出来,扯出了口中塞嘴之物后,直接放入了那口大筐之中。大儒周如圭斥道:“庶子小儿!如此辱及斯文,胡作非为,就不怕世间悠悠众口吗?”

另外两位大儒也是怒声而斥,声音铿锵,正气凛然。

“周大儒莫要生气。本王送你上天感悟天道,你该感谢本王才是哩!”朱肃嘻嘻笑道,丝毫不以为意。见他这模样那些追来的儒生百姓们也明白了:这位五殿下是莫非要用这箩筐,把三位大儒给送到天上去?

可是……要怎么送?绑上炮仗点火发射?还是组个回回炮给抛射出去?

这不还是送人归天吗?

“你等且听着。”朱肃转过头,对着被亲卫们阻隔住的诸多儒生。“所谓实践出真知,凭空臆想,断不可信!”

“朱子言存天理灭人欲,万物皆唯一理。可天道和天理究竟是什么?世人未见,无人能知!”

“三老笃信天道天理之说,虽日赋万言,却是全凭臆测,始终不曾亲见!本王今日便送此三老上天,去看看究竟天上,有没有所谓的天道天理!”

“还有谁要信那天理天道的,可一并上前,陪三老去往天上一观!”

一连问了三遍,那些平日里满口存天理灭人欲的书生们,竟是没有一个敢出头的。这明显是要拿三老殉道,我辈读书不易,安能轻死?

尽皆眼神飘忽,呐呐不语。

朱肃冷笑,所有人都以为自己是要处死三老,不相信自己是真要让他们去天上看看。这些书生们就是这样,读过两本书,便自以为洞彻天下,对于自己从未见过的新事物,不愿相信,不愿探究。闭门造车,自鸣得意。

今日,自己就是要为大明打破这一股邪气歪风!

“来啊,升气球!送三老上天!”朱肃大声吩咐。狄猛大声应是,他爬到框中,加大了火油风灯的火力。霎时间,大球之中热气鼓荡,不多一会,一颗巨大的布球便在众人的眼中冉冉升起。

“看!快看!这球竟然飘起来了!”有人惊呼道。

“这……如此庞然大物,竟能御空飞行?这是什么道理?莫……莫非,此乃仙家神器不成?”有人惊叹道。

“天啊!是仙人显灵了!五皇子殿下,果然是仙家子弟!”有人跪伏道。

百姓们本来只是本着看热闹的心态,但亲眼见到此等神迹,许多百姓当即下跪参拜。儒生们虽不至于如此,但也都普遍的陷入了凌乱之中。

五皇子殿下竟然能让人飞天?这如何还能说是不学无术?

朱子被他们儒生神化了近百年,可也没听说朱圣人能有这般的通天手段,让人直接飞天的啊?

第427章 天理之说,可以休矣

不错,朱肃召集人手,又是让朱樉去拿火浣布,又是让护士营的女子们所帮忙缝制的,正是热气球。

虽然是最为简易的飞行设备,依然耗费了朱肃不少的心力。先要用轻便稠密的上等绸布缝制出球体,然后再用珍贵的火浣布作为内衬防止烧穿。系上载人用的箩筐后,还需要准备最为关键的火油喷灯。

经过数次失败之后,才成功确保了热气球足以堪用。朱肃早就猜到了这群儒生会用天理这种玄学来胡搅蛮缠,正好,科学就是破解玄学的不二良药。

狄猛和几位曾经参与试验过的亲卫,带着平阳三老慢慢升上了天空,作为锦衣暗卫兼吴王亲卫,他对皇家和朱肃的忠诚毋庸置疑。平阳三老虽然在士林之中声名赫赫,但在狄猛眼中,只不过是三个胆敢对自家殿下出言斥骂的刁民老头而已,他操作着火油风灯,见三老仍旧对朱肃唾骂着,毫不犹豫一脚踹在了三老的膝盖弯上:“老实点!别乱动!”

“你们三个老头活腻了岁数,我可还想着陪着殿下建功立业呢!”

热气球渐渐升高,三老的斥骂声也渐渐听不到了。百姓们磕头跪拜,一众儒生们则瞠目结舌的看着热气球越飘越高,甚至将与云彩齐高。不过他们也看出来了热气球飘的稳当,框中之人似乎并没有什么有生命危险。渐渐的有年轻的儒生目露兴奋之色,看向朱肃的眼神,也透露出一股钦佩来。

这是飞天啊!能送人白日飞升,与神人何异?

“殿下……这……这是何理?”吕本凑到了朱肃的身边。毕竟是在职的朝廷官员,一眼便看出了此物乃军国重器,有极大的利益。

“何理?你们理学不是号称‘天地万物,皆唯一理’吗?”朱肃道。“既然这样,你们便去从程朱的故纸堆里找到这飞天之理,不就结了?又何必要问本王?”

“这……这……”吕本无言以对,呐呐而退。

渐渐有风吹起,气球亦随着风向,慢慢飘远。百姓们直接骑撒开了步子,追着“神迹”在地上一路奔驰。而儒生们也不甘落后。开玩笑,咱们名教的三位大儒还在那球上面呢!诸位还等着他们下来之后,述说在天上究竟看见了什么天理呢。

才不是为了看热闹呢!不是!

于是栖霞山下便出现了魔幻的一幕:书生们提着衣摆,与素来为他们所看不起的百姓们一同乱哄哄的,追着天上正在飞行着的一颗大球。一路上有许多行人也看到了空中的热气球,出于华夏人的某种天性,也果断加入了这一支追逐大军之中。

又正好,今日的风正是往应天城吹去的,于是一群人浩浩汤汤,往应天城门而去。城上的城门尉远远看到扬起的沙尘蔽空,又骤然看到这么一大群人,吓了一跳,险些以

为是有什么反贼叛军想要突袭京城,险些就要关闭城门、烧起狼烟,命令值守的弓箭手们立即放箭了。

幸好朱肃一行是骑着马,徐允恭一骑当先,对着城墙上的城门尉大喊“不要放箭”。那城门尉正好是徐家部将,自是认得这位小公爷,这才避免了一起血案的发生。

热气球上的狄猛在试验时已经操纵过几回了,此时减小火油喷灯的火力,越过城墙后热气球的高度开始慢慢降低,慢慢降落在国子监旁的小校场之中。

城内城外,足足数千人,也追着这千古未见的东西,来到了校场之外。

朱肃勒住了马,一个潇洒的起跃,从马鞍上跳了下来。狄猛对于这些新兴玩意儿的操纵极有一手,热气球在降落时虽然颠簸了数下,可还是有惊无险的停在了校场之中。等他从大框中跳出,那些追寻而来的百姓儒生们,不由得欢呼了起来:这可是上天啊!竟然有人能在天上飞了一圈之后再安然降落,真真是神乎其技!

“三位,可在天上感悟了天道?亦或是看到了镌刻着什么天理?”朱肃上前,询问从框子里走出的三位大儒。

三位大儒颤颤巍巍,互相搀扶。直到快要落地的时候,狄猛才将绑住他们的绳索松开。此时也不知是因绑的久了而站不稳,还是因为上天一趟被吓到了。总之,这三位大儒此时面如金纸,压根无暇去回应朱肃的嘲讽。

众儒生亦是殷切的看着三位大儒,渴望这三老当真在天上看到领悟到了什么理学大道,从此成贤成圣,让理学无可辩驳。

却不料看到的是大儒郑如圭“呕”的一声,吐出了许多脏污之物,紧接着另外两位大儒也仿佛憋不住了似的,与郑如圭一同上吐下泻了起来。

“呃!这……有辱斯文!三位老先生怎能如此!”有靠得近的儒生赶紧掩鼻后退。有眼尖的人看见三老的裆部皆有湿迹,想来是飞天之时,被吓得尿了。

如此之人,这就是所谓的理学大儒?

所谓理学的凝聚力,因为三老的失态,而一时降到了最低。

“呵,你等不说,本王便替你说了罢。”朱肃此时站了出来,对诸多儒生道:

“天空之上,并无什么唯一之理。有的,只是云雾而已!”

“朱子号称见微知著,号称天地之间唯理与气而已。理是何物?又在何处?地上不有,天上不存,他朱子何处得见?”

首节 上一节 196/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