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沙俄当皇帝 第143节

“英国和法国支持塞尔维亚的主张吗?”

斯托雷平一向寻求的是三国协约的共进退。

“英国不支持塞尔维亚的主张,因为英国已经表态了,所以法国也很快表态说不支持。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欧洲战争的风险。”

萨佐诺夫补充说。

“军队呢?”

尼古拉则看向坐在另一边的尼古拉沙大公。

“现在可以快速向靠近加利西亚的边境地区部署10-15万人的军队,视奥地利人的军事部署情况再加砝码。”

尼古拉沙大公看起来很激动,显然他陶醉于巴尔干泛斯拉夫事业的胜利。

除此之外,在1912年上半年时间里,尼古拉沙大公参观了位于法国的陆军军事演习,这给大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报告中说:“我确信法国军队素质非常之高,有可以随时应对任何临时状况的出色将军和军官,但首先及最重要的是有极强的道德感,所以才能对战争毫无惧色,并能带着热情和欢愉投入战斗。从司令官到最底层的士兵,每个人都有这股热情。”

尼古拉沙大公其实也是一个强调士兵训练、作战意志、信念的人,不太看重武器装备。因此他虽然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改革者,但在军事工业这块,大方向是尼古拉自己主动提出的,包括四年战略储备、全面国产化、封闭条件下工业自给自足等等,细节则是在国防委员会和国家计委的规划中才得以实施。

值得一提的一个小插曲是,也正因为尼古拉沙大公推崇人类的意志力,所以搞迷信活动的拉斯普京神父是他的座上宾之一。这个俄国草根神父现在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有不少迷弟迷妹。

不过因为沙皇不喜欢此人,官方教会也不喜欢这个异端,所以他只是一个亚文化非主流的民间迷信教主,没有历史上的那种巨大影响力。

言归正传,斯托雷平的看法比较消极,他不认为在没有英法支持的情况下俄国可以单独迫使自恃有德国撑腰的奥地利人放弃自己的外交主张。

尼古拉沙大公的看法就比较激进了,因为1909年承认陆军没有能力维护俄国的尊严令让他感到脸上无光,这些年也一直为人诟病。因此他认为军队必须有所

作为,这样才能展现这几年俄国陆军的建设成果。

“那么假设外交谈判乃至于军事威胁都失败了,维也纳强硬到底呢?”

尼古拉再次询问萨佐诺夫。

“这个……”

萨佐诺夫为难地表示,法国也许会因为军事同盟加入战争,英国就不好说了。

“即使英国不参与作战,以法俄同盟目前的军事准备,战胜德奥联盟也只是时间问题!”

尼古拉沙大公信誓旦旦地向沙皇尼古拉二世承诺,但是尼古拉还是冷静地否决了这种鲁莽的建议。

“先走外交谈判的路径,如果奥匈帝国咬定他们的要求,那么再进行军事威胁。但军队集结只是为了外交声势服务,争取英法的支持或者通过国际会议来解决矛盾……另一方面,既然进行军事讹诈了,那么正好可以敦促国家杜马通过延长服役期和返聘军官年限的法令,另外累进所得税也可以再试试看。”

尼古拉已经当了18年的沙皇了,虽然天资不出彩但这么多年的经验积累之后他也基本知道该用什么手段做什么事情了。

对于外交解决塞尔维亚在阿尔巴尼亚出海口的事情,其实尼古拉并不怎么关心,他关心的是借着这次危机促成看上去有些危险的军事对峙局面。军事对峙可以让俄罗斯的选民进一步感受到当下欧洲的不稳定局势,从而通过先前一直被否决的累进所得税和延长服役期法令。

可以说尼古拉是在利用国际局势服务于俄罗斯本国的政策,虽然挑逗民意长久来看很不好,但尼古拉不得不承认这个工具确实是方便。

于是在1912年的冬季,随着外交谈判陷入僵局,俄罗斯帝国宣布在接壤加利西亚地区的华沙军区和基辅军区进行军事演习。奥匈帝国随之震动,因为他们很快通过各种消息途径得知大约有3个骑兵师开赴边境地区进行示威性质的军事演习。

维也纳方面很快加码,他们一边动员军队向南部署军队威慑塞尔维亚人,另一边还将一个军的兵力转移至加利西亚地区。

但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由于俄罗斯帝国年复一年的泛斯拉夫主义舆论攻势,奥匈帝国的捷克、斯洛伐克和克罗地亚部队一听到自己要被部署去加利西亚和俄军对峙后,纷纷抗拒调拨命令。

在布拉格,甚至有捷克市民集体卧轨不让运兵火车开往加利西亚。

这些斯拉夫民族当然不是收了俄国的五十万卢布,他们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迫使奥地利政府加大对斯拉夫人的讨好力度。可以说是把俄军的军事威胁当作在奥匈帝国国内谋取利益的手段。

可是这些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奥地利德意志人对斯拉夫民族的不信任,因此不断有新的奥地利军队被部署在塞尔维亚边境。维也纳固执地认为,假如不解决塞尔维亚,未来帝国国内的斯拉夫民族只会更加闹腾。

随后,俄国再次向加利西亚地区派遣了额外的5个师8万人兵力,看起来冬季危机更加紧张了。

在这种战争一触即发的形势下,在冬日危机进入到12月份后,柏林方面发来了调解的外交协调信号,似乎这次德国人并不打算支持奥匈帝国。

第五十二章,英德缓和?(求月票

1912年11月,无论是奥地利还是塞尔维亚都拒绝让步,双方的外交谈判陷入僵局。

1912年12月初,既然外交谈判无果,于是以军事威胁作为支撑的威慑外交开始了。随着俄国华沙和基辅军区3个一线骑兵师朝俄奥边境地区调动,奥匈帝国也相应派出两个骑兵旅沿着加利西亚边境监视俄军的活动。

随后塞尔维亚通过驻圣彼得堡大使向俄方转告称已经目击到5个奥地利军开始陆续部署在奥塞边境地带。

于是华沙军区再次动员了5个一线步兵师和4个二线甲种师驻扎在俄奥边境,并且开始就地建设军营。对俄国的军事威慑,维也纳政府追加2个军驻扎在加利西亚首府伦贝格附近。

到了12月中旬,在俄奥边境双方总共有大约60万军队处于紧张对峙状态,时不时双方就会指责对方的骑兵越过边境搞一些危险的摩擦。

俄-奥-塞三国的剑拔弩张让巴尔干冬日危机的气氛充满了火药味,但是很快英国驻圣彼得堡大使和德国驻维也纳大使开始互相调解俄奥矛盾。

在维也纳松口同意撤军后,圣彼得堡方面也下令华沙军区和基辅军区将动员的部队遣散归位,多方外交官汇聚在英国伦敦开始进行多边会谈。

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和德国宰相霍尔维格充当了外交斡旋的角色,英德的介入不仅让俄奥的紧张对峙局面结束了,英国也开始调解巴尔干战争的停火协议。

对英国来说,巴尔干冬日危机很有可能演变成一场俄奥塞的三国混战,由此德国很有可能介入,而德国介入也意味

着法国介入,最后英国也很有可能卷入这场欧洲大战。格雷爵士不是战争狂人,因此他想尽力维护欧洲摇摇欲坠的和平局面。

对德国,特别是对于宰相霍尔维格,就像他在1912年夏天对俄国外交大臣萨佐诺夫说的那样,他厌倦了让德国对奥地利人在巴尔干的危险扩张政策买单。而且根据1909年波斯尼亚危机和1911年摩洛哥危机的教训,一旦德国对抗“三国协约”中的一份子,那么势必将其他两国也卷入进来。

所以当霍尔维格得知英国有意斡旋调解这场外交危机后,他很快向维也纳方面施压,要求奥地利人首先让步展示德国的诚意。柏林的决策者们认为,英俄矛盾只是暂时被三国协约掩盖了,假如英德关系可以通过一同调解这场巴尔干危机得到缓和,那么未来英国或许就不会执着于维护三国协约而是再次成为欧洲的中立国家。

在霍尔维格看来,如果在可预见的未来,英国不再维护与法俄的联系,德国战胜法俄同盟的可能性还是比战胜英法俄三国协约要高的。

在伦敦,英、法、俄、德、奥、塞、保、希、土、黑山的外交官齐聚一堂,这次巴尔干国际会议讨论的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商议巴尔干同盟与奥斯曼帝国的停战协议,第二个问题是调解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关于阿尔巴尼亚国家的矛盾。

第一个问题很好解决,奥斯曼军队一败再败。如果不是因为俄国外交部的强烈反对,保加利亚人几乎可以打到君士坦丁堡城下了。对于土耳其丧失的领土,巴尔干同盟也做过瓜分协议,除了有争议的马其顿地区之外,巴尔干各国的基本满意。

第二个问题就比较困难了。一方面是奥地利人毫不让步的顽固态度,另一方面是俄国人的暧昧立场。

维也纳坚决不同意塞尔维亚在阿尔巴尼亚地区获得哪怕一丝入海口的机会,为此甚至不惜一战。而圣彼得堡就没有这种坚决的立场了,毕竟俄国再怎么坚持,获得入海口的是塞尔维亚,获利的是塞国,这对俄国本国基本没什么收益。

另一方面,站在维护巴尔干同盟的立场考虑,维也纳的外交计策是很成功的。因为塞尔维亚拿不到亚得里亚海出海口,就会希望从马其顿地区获得爱琴海的出海口,如此就会和保加利亚产生冲突,巴尔干同盟就分崩离析了。

但是最后还是要回到俄国本身的外交战略上进行考虑。建立巴尔干同盟的目的有二:在俄国不下场的情况下,用小国联盟制约奥匈帝国的扩张、削弱乃至动摇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前者是为了回应泛斯拉夫主义者的需求,后者是为了夺取土耳其海峡服务。

既然初衷是不要把俄国卷入巴尔干战争,那么俄国怎么可能又会为了塞尔维亚的利益和奥地利开战呢?

所以最后圣彼得堡传来电讯,俄国外交官在塞尔维亚人惊讶的目光中和奥地利外交官妥协了。

这个决定让俄国外交大臣萨佐诺夫受到了俄国国内的争议,因为不少的泛斯拉夫主义者认为俄国现在已经很强大了,已经是世界第三的工业强国,帮助塞尔维亚的利益应该绰绰有余。

但实际上做出这个决定的人是沙皇尼古拉二世,他干预了俄国外交部的决策。尼古拉没有这些泛斯拉夫主义者的乐观想法,认为俄国已经“足够强大”,可以大发善心帮助巴尔干小国维护他们的利益。

在本国利益和巴尔干小国乃至于泛斯拉夫的利益抉择中,尼古拉不假思索地就选择了前者。

那么俄国的利益在哪里?当然就是夺取土耳其海峡。

既然塞尔维亚拿得到拿不到出海口都影响不到俄国的目标,那么俄国为什么还要大动干戈支持塞尔维亚?既然巴尔干同盟几乎占领了土耳其在欧洲的全部领土,完成了削弱土耳其的使命,那么巴尔干同盟维持的意义也就只剩下应付俄国国内民意这个用途了。

综上所述,俄国果断放弃了对塞尔维亚的支持,塞国自然无法抵挡奥匈帝国的压迫,最终在伦敦会议上塞尔维亚没有拿到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这也间接导致塞保矛盾加剧。

1913年2月,艰难的伦敦国际会议结束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塞尔维亚的需求基本没有得到满足,大保加利亚成功建立了但这也意味着保加利亚和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的矛盾压倒了巴尔干联盟对土耳其的矛盾,巴尔干同盟走向分崩离析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俄国外交部而言,巴尔干同盟的瓦解或许是一种失败。但是以尼古拉的外交理解来说,意大利、巴尔干同盟都属于借力打力,是一种为了夺取土耳其海峡所使用的工具,既然工具不给力那就换一种。

可假如说,奥斯曼帝国虽然摇摇欲坠,但仍旧维持了统治呢?假如土耳其人依旧顽强地把控住对土耳其海峡的控制权呢

随着1913年的时间推进,已经有无数的信息渠道向圣彼得堡表明,奥斯曼帝国不仅不会因为巴尔干战败垮台反倒因为战争重新凝聚了摇摇欲坠的国内形势。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只能是俄国自己亲自下场夺取了。

另一方面塞尔维亚也认清了俄国刻薄的务实态度,开始自己联络反保加利亚同盟,为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做准备。

不过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开打与否已经不是俄国会花精力去干预的了,因为尼古拉开始为俄国总体的军备工作做一个阶段性视察了。根据中央计委做出的预估报告,俄国大体上的军事工业框架将在1913年末到1914年初完成,从1914年到1916年将是军工复合体持续发力的阶段,在这段时间内俄国可以保证自己相对于德国的先发优势。

与此同时,为了回应盟友的积极备战,主张激进反德立场的法国总理普恩加莱在1913年1月成功当选为法国总统后借着1911年反德民意的余波,在1913年3月争取到了国会微弱多数支持,通过了延长兵役期的法案。

此举令法国现役陆军的数量再次攀升,至1913年下半年,法国陆军与德国陆军仅差5万人规模。

法俄相应扩张陆军力量令德国寝食难安,所以德国总参谋部从1912年开始便三番五次提出新一轮的陆军扩军计划来对抗法俄的陆军军备竞赛。

但是由于从1908年开始的英德海军竞赛,导致德国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捉襟见肘。因此柏林高层从1912年末到1913年被迫进行抉择。威廉大街开始意识到,德国海军根本无法追赶上英国皇家海军,这场海军竞赛无疑是德国的失败。不仅如此,德国还把大量的钢铁、税金用于维护这个庞大的吞金巨兽了。

于是从1913年6月开始,英德开始在外交上进行谈判,双方希望缓和海军竞赛乃至彻底缓解英德紧张的外交关系。

第52.5章,英德海军竞赛的始末(免费

1913年6月,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与德国驻伦敦海军武官进行接触,因为德国决策者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在海上与英国大建舰队的同时还和法俄同盟同时开展陆军竞赛。

因此最后,柏林方面做出了符合德国地缘位置的决定,为英德海军竞赛划上句号,重新开始扩充稍显落后的德国陆军。

要谈英德海军竞赛的结束,那么必须先回顾英德海军竞赛的开始。

1906年12月3日,第一艘装备统一口径主炮的主力舰开始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取名为“无畏号”。

“无畏舰”的出现在海军史上是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所谓的“大炮巨舰主义”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是英德海军军备竞赛全面升级的开始。

因为从实际行动上看,如果德国马上跟随英国建造无畏舰,那么德国试图挑战英国海上霸权的战略意图将暴露无余,任何伪装和借口都将无用,英德之间的竞争将是一场赤裸裸的军备竞赛;从技术上看,建造无畏舰要求对德国原有的运河、港口和造船厂都进行一番全面的改造,投入将极其巨大。

在提尔皮茨等人的努力下,德国国会于1906年末通过海军“补充法案”,新一轮的海军扩建开始。除6艘巡洋舰外,还专门拨款94亿马克建造无畏舰及对运河、港口、船坞进行相应改建。该法案的拨款总数比1900年的第二次海军法案高出35%,要求每年建2艘无畏舰和1艘战列巡洋舰。

至此,德国的意图暴露无遗,于是英德之间的无畏舰竞赛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德国于1908年建造的第二代无畏舰“赫尔果兰级”,排水量

**吨,最高航速21节,主炮也采用了305毫米口径,数量增加到12门,共6座双联装炮塔(艏艉各1,舷侧各2),但在布局上仍沿用了“拿骚级”的布局,所以在舷侧齐射时仍只能使用8门主炮。

作为回应,1909年英国建造了新型无畏舰“奥尔良”号,主炮口径增加到343毫米,再次领先于德国,并且采用全新的“中线布局”,即5座双联装主炮塔沿着甲板的中间线安装,两座在舰艏,两座在舰艉,中部炮塔的安装位置略高。这样就能使全部主炮轻松地进行一次侧舷齐射,火力达到最大化,从而开始了“超级”无畏舰时代。

对此,德国马上推出第三代无畏舰“皇帝级”,其动力系统也采用了涡轮推动,最高航速达到22节,另外主炮布局也首次进行重大调整。虽然未能采用英国那样的“中线布局”,但将其5座双联装主炮塔的分布设置为舰艏1座,舰艉2座,舷侧各1座,而且舷侧的主炮位置有所调整,使其均可以向另一侧方向射击。但其总体性能仍落后于英国。

1

908年1月,德国驻英外交官员报告称:英国国内普遍认为,德国海军的扩建已经使英国面临“自拿破仑战争以来最大的危机”。

1908年3月,德国国会正式通过第二个“补充法案”,规定于1908—1911年间将无畏舰的建造速度从以往的一年3艘提高到一年4艘(作为暂时的妥协,法案规定在1912—1917年间建造速度降至每年2艘),其中主力舰3艘,战列巡洋舰1艘;另外还规定将主力舰和战列巡洋舰的服役期从25年缩短到20年,以便更快地用新型的无畏舰和战列巡洋舰来替换旧式战舰。

德国的第二个“补充法案”在英国引起了社会各界舆论上的“海军恐慌”。因为该法案规定德国将在1908—1911年间每年建造3艘主力舰,1艘战列巡洋舰,这样就能在4年中建造16艘主力舰,而英国的计划则为1908年2艘,1909年8艘,1910和1911年各5艘,这样总共为20艘,从而使英国在与德国的无畏舰竞争中只拥有5∶4的微弱数量优势。

在“海军恐慌”的驱动下,英国也开始大幅度加快造舰步伐。“我们要8艘,我们不愿等”成为当时一句著名的口号。但英国政府内部仍有不同意见,海军部希望将原先计划的每年4艘提高到6艘,而自由党左翼则反对这样50%的增长。

最终,英国议会做出了折衷,即维持原先建造4艘的计划不变。但是,如果德国的行动证明进一步增加舰只是必要的,那就再加4艘。而英国政府为了证明这种“必要性”,就向德国提议相互监督海军建造,结果当然遭到德国拒绝,德皇威廉二世的大嘴巴直接说“英国人一定是疯了!”。

于是,英国议会下院于1909年3月29日批准立即建造4艘无畏舰,并补建4艘。正如后来的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评论的那样:“海军部要求6艘,经济学家们只肯给4艘,我们最后折衷一下,成为8艘。”

德国对此的反应是推出第四代无畏舰“国王级”,共四艘,1911年10月至1912年5月间安放龙骨,1914年8-9月服役,平均造价4500万马克。该型无畏舰排水量为

**吨,最高航速为21节,10门305毫米的主炮安置在5座双联装炮塔中,也全部采用“中线布局”。

但是,这一步骤并没有改变德国在无畏舰竞赛中的不利地位。可以说,英国在1909年这一步迈得相当之大,德国在无畏舰建造方面基本上已经不可能再赶上英国了。

因为有一个问题越来越突出,并使德国的海军扩建逐渐陷入困境,那就是财政问题。

“无畏舰竞赛”作为典型的军备竞赛,双方的财政投入按当时的标准已经是天文数字,巨大的财政压力也使英德两国的海军军备建设能力接近极限。其中,德国的财政困境尤其严重。

英国在造船工业和舰船设计方面仍领先于德国,因此其三代无畏舰虽然性能不断进步,造价却逐步下降。最初第一代无畏舰造价为178.3万英镑,第二代为176.5万英镑,第三代为175.4万英镑。

而德国则正好相反,第一代“拿骚级”为3740万马克,第二代“赫尔果兰级”为4619万马克,第三代“皇帝级”略有下降,为4500万马克,在3年之内单艘无畏舰造价上升了17.2%。

到1909年德国在建造无畏舰上的花费比英国多20%。而在战列巡洋舰方面,德国单艘舰造价的升幅也超过英国,在4年内上升53.3%,而英国则在5年内上升24.6%。

而且,德国还需要对运河、港口、船坞等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改建,使其符合建造与使用无畏舰的需要。整个改建工程从1909年开始,1914年6月24日结束,总共花费1.148亿马克。

因此,从1906年“无畏舰竞赛”开始,德国的海军开支总额迅速增加。

在1901年,德国的海军开支为2.78亿马克,占政府支出的17.9%,到1908年就激增到3.474亿马克,占政府开支的23.7%。如果从1906年开始建造无畏舰到1913年末这一时间段来看,德国的海军开支则从最初的2.3亿马克上升到1914年的4.7亿马克,在9年中上升了105%,而同期英国海军开支的增幅仅为28%。

更重要的是,德国不能像英国那样专注于海军,其地理环境决定了它必须同时维持一支强大的陆军,这就使其整体军费开支带来的财政负担更加沉重。

在1905年,德国的军费开支为9.2亿马克,英国军费开支约合12.5亿马克,德国比英国低35%。到1914年时德国军费为22.4亿马克,英国为16.7亿马克

,德国反而超过英国40%。

而且,20世纪初的德国虽然在钢铁、化工等领域赶超了英国,但在富裕程度上还是不如英国。在这种情况下,无畏舰竞赛给德国带来的财政压力自然更为严重。

首节 上一节 143/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