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361节

  王夭灼脸色已经驼红,但这四下无人,已经完成大婚,连金册婚书都拿到手了,她也不藏着掖着了,一把把朱翊钧推到了龙床之上,带着娇羞和恼怒,不甘心的说道:“平日里夫君都说我是豆芽菜,我还不能反驳,今日好教夫君知道厉害!”

  次日的清晨,皇帝罕见的起晚了,宫婢们很知趣的没有去催促,即便是大臣们已经到了文华殿候着,等待着皇帝进行下面的礼仪,完全无人催促。

  这妖精打架一直到了后半夜才结束,鬼知道平日里看起来有些胆小怕事,甚至唯唯诺诺的王夭灼,这龙床的帷幕拉上之后,会把长期习武操阅军马的青年组第一高手,斩于床笫之间?

  一直到了巳时二刻,朱翊钧和王夭灼这对儿新婚夫妇才出现在了坤宁宫的正殿之上。

  “不应该啊。”朱翊钧用完了早膳,看着王夭灼那张神采奕奕的脸,略微有些疑惑,他除了惊讶豆芽菜这个回旋镖打在自己的身上以外,还在惊讶王夭灼的手段,昨夜的妖精打架,朱翊钧输了。

  朱翊钧习武,从来不打含糊,戚继光第一次入京的时候,甚至惊讶于缇帅朱希孝的大胆,操练皇帝到那种程度,的确没了恭顺之心。

  可输了就是输了,没什么狡辩的地方。

  “以后可不能说臣妾是豆芽菜了。”王夭灼左右看了看,小声的说道,出了那张龙床,王夭灼又变成了平日的模样,端庄温婉,甚至连吃饭都是一小口一小口的吃,说话都是慢条斯理。

  昨日可不是这样的,跟吃人的老虎一样。

  朱翊钧带着王夭灼开始了接下来的大婚流程,三月初四,去慈宁宫谢恩礼,三月初五是在皇极殿举办朝见礼,到了初六是庆贺礼,隔一天到了初八,举行筵宴礼,就是谢宾客,到了初九这天,朱翊钧带着王夭灼去了天坛,是祈福礼。

  再搁一天,是颁诏礼,就是昭告天下,皇帝大婚的喜讯完成,大赦天下。

  遇赦不赦不在大赦天下的名单之上,终大明一朝,大赦天下一共进行了七十二次,都是在极为重要的时间才会赦免,而且范围很小,大赦天下会破坏司法公正。

  至此,皇帝的大婚算是正式宣告结束。

  到了三月十三这天清晨,朱翊钧再次醒来,恍如隔世,这结个婚,比西山拼杀都累!

  “夫君,明日让李敬妃伺候陛下吧。”皇后娘娘王夭灼靠在朱翊钧的肩膀上,入宫的美人李锦和刘梦姝,也是一同大婚,她们是妃子,大婚对她们而言,只有册封的诏书,别无其他,坤宁宫这边热闹无比,他们二人那边却是安静至极。

  所以这些个妃嫔们,整日里勾心斗角要上位,因为成了皇后,才是陛下的妻子,只是嫔妃,那就是个妾,皇后风光无限,两个侧妃吃着残羹剩饭,听着墙外的热闹,甚至连见皇帝一面都难。

  轮也该轮到了。

  “听娘子的安排就是。”朱翊钧扶着腰起来,猛地甩了甩脑子,清醒了几分,后宫的事儿,王夭灼安排就是。

  酒色误事,从今天起,一定戒酒。

  王夭灼的眼神里闪过了一丝狡猾说道:“还有那三十六位美人,可是娘亲留在宫里的,一天换一个还有富余。”

  “这个就不必了,不必了!”朱翊钧立刻就清醒了,他已经完全被掏空,美色?全都是红粉骷髅!

  “朕去廷议了!”朱翊钧连早膳都没用,用最快的速度赶往了文华殿,三十六个美人,朱翊钧真的无福消受,只有小孩子才会选择全都要,大人都知道,腰子根本顶不住!

  温柔乡,英雄冢。

  王夭灼看着夫君落荒而逃的背影,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而后笑容却变成了满面愁容,她看似赢了,但也没有完全赢。

  这几日陛下这么忙碌、辛苦,可除了大婚当日歇了一天没去京营操阅军马,没有批阅奏疏之外,其余时间,大部分的心神,还是在国事上,每日仍去北大营,每日仍把奏疏批阅送到文渊阁。

  陛下并没有输,只是留下了力气精力,处置国事罢了。

  王夭灼还是争宠失败了,不过她已经很心满意足了,毕竟陛下把剩下的精力都给了她。

  朱翊钧到了文华殿上,略显失望,因为张居正没在行礼的廷臣之列,颁诏礼之后,张居正就又回了西山宜城伯府,不再出现在内阁了。

  作为皇帝,如果张居正就这么顺水推舟的顺势夺情起复,那就是臣权和皇权的冲突,那不是皇帝想看到的局面,作为一个人,朱翊钧其实还蛮希望看见张居正活跃在朝堂之上,一切都那么的井井有条。

  张居正这个太傅先生,主持完婚礼,连夜回了宜城伯府,让朱翊钧怅然若失。

  朝臣们也过了十几日的安稳日子,张先生在朝,连皇帝都温和了许多,那户科给事中李涞,居然只被训诫了几句,连廷杖都没打,这不是张居正在朝,李涞免不得被送到边方任事去,那不是任事,是流放。

  “大婚礼成,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吕调阳带着群臣恭贺陛下大婚,大婚礼从二月二十九日算起,一共进行了十四天,这十四天的时间里,没有出现任何的问题,让朝臣们由衷的松了口气。

  西山老祖出手,果然不同凡响,老祖出没,魑魅魍魉皆避,小皇帝厉害不厉害,还得时间去考验,可是张居正的厉害,那可是众所周知的。

  “免礼。”朱翊钧示意众人就坐,廷议开始了。

  “三娘子入京来,还是为了今春俺答汗那两个万人队合兵土蛮汗之事,王次辅,朕有不解,俺答汗和土蛮汗居然能合兵一处?”朱翊钧询问着王崇古,北虏问题专家,奉旨阴结虏人的次辅,王崇古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

  王崇古笑了笑,摇头说道:“这就是了,陛下,他们合力,还不如不合力。”

  “今春二月,土蛮、俺答汗合兵意图重夺应昌,无论是土蛮汗本部,还是俺答汗本部,只需要一拥而上,应昌唾手可得,我大明在应昌根基不深,水文地理不明,戚帅领一万军兵驻守应昌,敌强我弱,本该是俺答汗、土蛮汗大胜,结果他们偏偏选择了合兵。”

  “不合兵,倾尽全力,戚帅万人,双手难敌四拳,这俺答土蛮,一合兵,非但没有获胜,反而是碰了一鼻子的灰。”

  “合兵哪有那么好合的,两个满肚子主意的人,合兵一处,一加一反而是小于一了。”

  朱翊钧想了想说道:“互相掣肘?”

  “陛下英明。”王崇古十分丝滑的、不着痕迹的拍了个马屁。

  谭纶开口说道:“陛下,这合兵之后,这俺答汗看着土蛮汗,土蛮汗看着俺答汗,都不愿意自己拼死拼活,让另一方拿走战果,这就犯了兵家大忌,这战场上,就怕这个,目标都不确定,那就是立于必败之地了。”

  “俺答汗被戚帅进攻不断后退,甚至干脆逃脱,进攻的土蛮汗诸部见状,立刻撤退,加速了败亡。”

  朱翊钧不由的想到了一个经典案例,元丰四年,大宋军五路伐夏,就是攻打西夏,各路分开都是西夏难以抵挡的强兵悍将,坏就坏在了这五路伐夏,那真的是各种幺蛾子事儿。

  戚继光给皇帝讲武,说到过这个案例,这是反面教材。

  人心齐,泰山移,人心离散,万事皆成空。

  “其实臣以为,还是戚帅厉害。”户部尚书张学颜,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还是戚继光打得好,你换个人打,不见得能赢。

  张学颜在辽东的时候,和戚继光配合过两次,一次是攻伐大宁卫,一次是攻伐彰武。

  张学颜有一次就问了一个问题,问李成梁如何评价戚继光,李成梁用了两个字,帅才。

  李成梁不嫉妒戚继光的军事天赋,因为现在戚继光帐下第一大将,正是李成梁的亲儿子李如松,而且戚继光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的培养李如松,李如松身上的浮躁尽去,已经有了独当一面的风范。

  戚继光越强,李如松日后的成就就越高。

  “俺答汗短视。”吕调阳的面色极为凝重的说道:“俺答汗因为五年羊毛就答应了出兵,将之前隆庆议和、俺答封贡的一切都毁掉了,三娘子如此急切单人进京,就是如此,因为俺答汗的短视,导致了大明和北虏之间的矛盾,再次激化。”

  吕调阳的话可不是危言耸听,俺答汗的这次出兵,让朝廷非常为难。

  朱翊钧想了想说道:“宣忠顺夫人上殿觐见吧。”

  三娘子急匆匆进京后一直在奔走,她是自己来的,她的随从在十三日,大婚结束后才进京来,一个女子单枪匹马的闯到了京师来,显然是抱着有去无回的心态来了,可是入京这十几日,大明皇帝忙于大婚,一直没有宣见,让三娘子愈发的绝望了起来。

  过了一刻钟的时间,三娘子已经赶至文华殿外等待宣见。

  三娘子进殿之后,就立刻行了大礼,三呼万岁。

  “免礼吧,赐座。”朱翊钧示意张宏给三娘子搬个凳子,三娘子的状态很不好,不至于蓬头垢面,但有些不修边幅、花容失色,匆匆觐见,也未曾沐浴更衣。

  若不是三娘子单骑入京,朱翊钧绝对不会这么客气,赐座?让礼部鸿胪寺见见她就是了,还宣见赐座。

  “启禀大明大皇帝陛下,罪妇自迤北而来,为迤北北虏数十万人生机而来,万不敢免礼,更不敢就坐。”三娘子选择了抗旨不尊,不敢起身,而是跪着奏对。

  “坐。”朱翊钧只说了一个字。

  “谢陛下圣恩。”三娘子立刻就爬了起来,坐到了凳子上,只坐了一点,脸上带着惶恐。

  “有趣。”朱翊钧直接笑了,三娘子听得懂人话,三娘子再在地上跪着,朱翊钧就不耐烦了,直接让人把她叉出去了,这是个奇女子,到了这个份儿,还保留着察言观色的本能。

  “中原和北虏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自胡虏入主中原,再到太祖高皇帝筚路蓝缕,击破元顺帝,定鼎江山,时至今日已经三百余年,这是血海深仇,可是也早就打累了,打疲了,隆庆议和、俺答封贡,本来是个很好的突破口,算是和解的开始,奈何俺答汗短视,兵祸再起,错不在你。”朱翊钧首先总结了下大明和俺答汗关系恶化,罪责不在三娘子身上。

  这也是朱翊钧给三娘子优待的原因之一,三娘子是真心希望和解的,谁也奈何不了谁,大明金国为大明藩篱,也是个好的结果。

  “陛下,杀了虏王俺答,是否能平息天朝怒火?”三娘子给出了一个方案。

  虏王,朱翊钧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但是这一次这个词的意义完全不同!三娘子对俺答汗的鲁莽显然失去了耐心。

  朱翊钧的手指在桌上敲了两下,露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笑容,平静的说道:“你若是能杀的了,就不会单骑入京来了。”

  “若是有陛下助益,未尝不可。”三娘子当然对付不了俺答汗,俺答汗掌控了军事,可是得到了大明皇帝的帮助,就会变得简单起来,无论是动机、动手还是善后,都有了底气和靠山。

  朱翊钧摇头说道:“你也是不怕,朕是皇帝,出尔反尔,事后把你卖了,你又能如何?离心离德,万事不成。”

  说是明天有个app闪屏,如果有看到的就说一声哦。求月票,嗷呜!!!!!!!!!

  

第三百零一章 这是大明的顶级机密

  三娘子发现大明皇帝的风格和大明历代朝臣的风格完全不同,说话的时候,没那么多的弯弯绕绕,以前明公们说话,都是让你品,品不出来就细品,细品品不出来,那就是没有天赋,话不投机半句多,比如隆庆议和的时候,大明君君臣臣都是不说明白话。

  隆庆皇帝本身就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态度,而朝臣们各有各的算盘,能算得上明确支持议和的只有张居正和高拱,就连王崇古、杨博等晋党,说话也是糊里糊涂,云里雾里,根本没什么明确的立场。

  这让彼此的沟通效率十分低下,本身就很难沟通,这种低效率,让三娘子在议和的过程中,也无法对自己的拥趸许诺,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徒叹奈何。

  可大明皇帝大抵是师从张居正,说话都非常直接,条件摆的清楚明白,连把你卖了这件事,都是直截了当,干干脆脆的讲出来,这是最恶劣的情况,陛下直接说明白,省的到时候彼此有负担。

  这反而让谈判更好进行,这让三娘子喜出望外,即便是大婚亲政后,大明的主要风力仍然没有变,这对长治久安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长治久安,草原上最大的奢侈。

  “陛下,若是大明和草原至此和解,妇人真的会是罪人吗?不过是求仁得仁罢了。”三娘子看似真诚的说道。

  朱翊钧嗤笑了一声说道:“说胡话。”

  三娘子想了想,更加直接的说道:“我自问在草原上说话,还算管用,我相信精明的大明皇帝和大明朝,不会因噎废食,因为得不偿失。”

  用三娘子统治成本低,不用三娘子,统治成本甚至超过了彼此征伐,那对于大明朝廷而言,还不如接着打。

  “嗯,这话说的在理,不过日后的事儿,谁能说得准呢?说不定明天开始,朕就懈怠了,也不是没有可能。”朱翊钧听闻也是点了点头,三娘子有价值,没价值就不值得他这个大明天子亲自接见了。

  朱翊钧看着三娘子开口说道:“朕从来不相信所谓政治同盟,也不相信牢不可破,甚至是父子、夫妻这种关系都不够稳固,盗墓贼去盗墓的时候,父亲要先出去,否则儿子很可能会在财货都出了盗洞后,将父亲活埋到里面;兄弟之间为了三分地,二厘银闹到兄弟阋墙,而且屡见不鲜;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戚继光就是铁例,戚继光在万历十年,张居正死后被调往了广州,万历十三年罢免,王氏在那之后离去,这里面可能是戚继光怕连累了妻儿,把家财全部给了王氏,和离是为了保住王家,也有可能是王氏需要明哲保身,可结果就是戚继光病到没钱看病的时候,王氏并不在他身边。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朱翊钧为戚继光感到不值,为戚继光的遭遇十分的同情,历史上的戚继光连个伯爵都没有,甚至不是京营总兵官,也落得如此下场。

  张居正求荣得辱,戚继光何尝不是?

  “陛下的意思是?”三娘子有些疑惑的问道。

  朱翊钧笑着说道:“这天底下最稳固的关系,其实就两个字,利益。”

  “陛下圣明。”三娘子高度赞同皇帝陛下的总结,她和俺答汗还是夫妻,这三娘子还当着大明皇帝的面要杀了虏王。

  夫妻,亲情这种事,根本就不稳固。

  她九岁嫁给了俺答汗,那时候俺答汗可没问过她同意不同意,现在她成为了和俺答汗政治倾向相悖政治人物,那自然更加是表面夫妻了。

  这天底下,最稳定的关系,莫过于利益了。

  朱翊钧手前伸出,有些疑惑的问道:“大明能给什么,而北虏又能回报什么,如此一来,有来有往,这关系就稳固了下来,大明可以提供铁锅、盐巴和茶叶,那么草原可以给大明带来什么?繁重的治理成本?那朕为何不效仿祖宗成法?”

  大明的祖宗之法,就是征伐,征伐到敌人望风而逃,征伐敌人闻讯逃遁千里之外,征伐到春天去草原绝户,征伐到秋天到草原烧荒,征伐到北虏西进为止。

  人滚地留。

  “今日与彼时不同了,大明和草原都不一样了。”三娘子硬着头皮说道。

  朱元璋和朱棣的多次北伐,其根本原因,还是为了彻底打掉元朝的传承,在完成这一目标后,大明就再没有进行过大规模进攻草原了,自永乐之后,最大的一次征伐,是戚继光在万历五年九月出塞作战,一共超过了十万京营军兵的规模。

  明英宗朱祁镇亲征,土木堡在大明的境内,宣府不远处,不是进攻,是防御。

  “一个安稳的北疆。”三娘子试探性的说道。

  朱翊钧立刻说道:“那大明弱了,不还是要铁蹄南下,生灵涂炭?”

  “俺答汗,真的该死啊。”三娘子重重的叹了口气,隆庆议和是一切和解的基础,而俺答汗的这次出兵,悍然的破坏了这一根基,如果大明在探索和解这条路上,探索失败后,恐怕会走上祖宗成法的老路上。

  大明其实奈何不了北虏,中原也奈何不了草原,汉武帝刘彻不能,朱元璋不能,朱棣也没做到,面前的皇帝也很难做到。

  永清大漠,是中原一直在追求却做不到的事儿。

  北虏奈何不了大明,草原也奈何不了中原,成吉思汗铁木真不行,元世祖忽必烈也不行,也先不行,现在的俺答汗更不行。

首节 上一节 361/4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