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879节

  大明在泰西也不是什么支点都没有,里斯本的货物集散,每次都会引起各个地方的商贾蜂拥而至,包括了西班牙的生死大敌奥斯曼王国。

  陈学会在提醒西班牙的使臣,不要跟大明赛脸!

  老老实实的把白银拉到大明来,你好我好大家好,非要卡着不肯给大明,大明有的是手段。

  佩德罗思索了下,开口说道:“因为英格兰女王颁发了私掠许可证,现在海上的海盗们,比以前要多了十倍有余,海上的环境,变得恶劣了起来。”

  “很多船只,看起来只是商船,但也有可能是海盗,大明远洋商船不远万里,抵达了泰西,但也有可能受到这些海盗的袭扰,我国王表示抱歉,没有创造出一个安稳的环境,可是大西洋的风暴,阻拦了我王征伐的脚步。”

  私掠许可证破坏营商环境,这的确是事实,但佩德罗的话里,有着非常明确的威胁含义,陈学会要是连这个都听不明白,他也别做这个礼部右侍郎了。

  西班牙不给,大明主动派商船前往,出现了什么意外,可不要怪他们的国王了,这些海盗可能占岛为王,可能是英格兰的海盗,也有可能是西班牙的海盗,这谁说得准呢。

  西班牙海军也养海盗,佩德罗虽然一句刺话没讲,但句句都是威胁。

  在一旁听了很久的高启愚听闻,笑了笑,他坐直了身子,思考了一番说道:“我这里有个故事,说于特使。”

  “在大约一百七十年前,大明遣西洋特使郑和,带着大明船队,在西洋的锡兰国停留,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儿,贪图我大明商队的货物,邀请特使郑和上岸,这国王却下令自己的儿子,围攻我大明船只,意图抢劫货物。”

  “国王为一国之主,发动了军兵五万余人,而我船队,仅仅不到两千余人,你猜,结果如何?”

  佩德罗眉头一皱,疑惑的问道:“结果如何?”

  “恰恰是这两千余众的大明军兵,趁着夜色突袭了锡兰王城,生擒了国王和他的家眷,并且带回了大明,献于宫阙之下。”高启愚看着佩德罗说道:“成祖文皇帝之英武,永乐旧日之风采,今日不能及,但大明远洋商船,也是仗剑行商,不会落了祖宗威风。”

  “就不劳烦使者担心了。”

  威胁大明?问问船上的三十六斤舰炮,答不答应!

  “中国有句古话,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朝安定强盛,无论如何谋事都特别容易成功;可是国朝衰弱混乱,即便是再强的计谋也无法实现。自万历维新以来,陛下殚精极虑、群臣鞠躬尽瘁,大明恒强,故谋成。”陈学会的话,同样非常不客气,甚至有些教训的口气。

  大明是天朝上国,把各国使者当孙子训,按照永乐年间《藩国仪注》,大明使者前往四方,国王要跪着和大明使者奏对,也就是陛下反复告诉大明上下内外,不得傲慢,陈学会、高启愚他们才收敛了一点。

  佩德罗听闻,本来想反驳,但他还是郑重的说道:“外交大臣所言之事,我一定用心记下。”

  “在来到大明的路上,我听闻,大明的部分商船,已经出现在了瓜亚基尔,我的国王,并没有给这些商船许可,他们不应该出现在这些地方贸易。”

  瓜亚基尔,就是大明口中的鹏举港,显然佩德罗知道了大明打通了这个航线,大明商船抵达鹏举港的事儿,是无法瞒得住佩德罗的。

  毕竟佩德罗只要到了鹏举港,就能看到大明的货物,看到大明的商贾,甚至能看到大明发行的海外通行宝钞。

  要隐藏大明商队打通了航线这件事,就像是一头大象要躲在一棵小树的后面,根本藏不住。

  “我们的商队,并没有用火炮炸开水门,而是极为顺利的入港,并且完成了交易,我不知道使者在指责什么,如果瓜亚基尔港不允许的话,我们的船队也无法进入才对。”陈学会把这个问题推了回去。

  怪大明商队?大明又没有用大炮打开水门,是遵纪守法的交易,佩德罗真的要怪罪,真的不准大明船队前往,不应该约束瓜亚基尔总督吗?

  跟大明哭有什么用,去把瓜亚基尔的总督给杀了。

  “这是非法的!我自然会请国王训诫,并且严令禁止没有许可的贸易!”佩德罗大声的说道。

  陈学会理所当然的说道:“好,若是瓜亚基尔港不肯交易,那就把船开回来就是。”

  “但西班牙本土如此不顾总督府的需要,粗暴而且蛮横的干涉总督府的自由交易,短时间内,总督府还会遵守,但时间一长,恐怕政令也是形同虚设吧。”

  “按照我们大明自由派的观点认为:世界各地,应该致力于生产对于本身而言,成本低、效率高的商品,来交换那些无法低成本生产的商品,这样一来,才是互利互惠,才是最理性的选择。”

  陈学会打出了自由贸易的大旗来,费利佩二世蛮横的干涉总督府的贸易,恐怕是得不偿失,禁止不了贸易,还容易离心离德。

  “这是谬论!”佩德罗深吸了口气,十分坚定的反对自由贸易论。

  哪怕是这个理论如此的完美,几乎没有瑕疵,他也要反对,因为大明拥有绝对的商品优势,而西班牙并没有商品优势,信这一套才是信了鬼话。

  大明有非常完整的自由贸易理论,是建立在生产分工上的,分工能够提高劳动者对自己分工的熟练度,即熟能生巧,提高工作效率;分工有利于劳动者发明、创造、改进生产工具,即巧能生精;而国际贸易,自然而然会诞生地域分工。

  似乎只要遵循着这一地域分工的定理,就可以完成劳动效率的提升。

  减少对贸易的阻碍,降低关税、减少货物的禁令、增加货物周转的速度,对所有参与贸易国都是有利的。

  这个理论,表面上是没有逻辑陷阱的,但问题出现了,大明什么都能自己生产,除了白银、原料,几乎没有什么需求,真的直接国门大开,自由贸易,只会把自己脆弱的手工作坊彻底摧毁。

  大明拥有绝对的生产优势和成本优势,他们西班牙脑子有病,才会信奉这一套自由贸易论。

  “我们要提高关税!要对大明来的货物加征60%的关税!”佩德罗站起身来说道:“如果再不加征关税的话,西班牙仅剩的一点手工作坊,也会倒在大明的货物冲击之下,所以我们要禁止大明的棉布进入西班牙。”

  佩德罗是梅斯塔协会的贵族,这是个由牧羊人组成协会,大明的棉布很显然冲击了梅斯塔协会的利益。

  高启愚十分正色的说道:“你们要加征关税,这些关税只会摊派到西班牙的平民头上,而不是大明的商贾头上,便宜的棉布无法广泛使用,衣不蔽体的是西班牙的平民。”

  “你这话说的,就像是用力的插了自己两刀,弄得血淋淋的,可是在大明看来,真的非常奇怪,不是吗?”

  自由贸易论,在大明看来,就是秦始皇照镜子,双赢。

  高启愚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大明在万历初年禁止了生丝贸易,到现在,生丝禁令依旧没有解除。

第746章 市场换技术

  佩德罗站了起来,大声的说道:“我无法反驳你的自由贸易论,但我们深切的知道,这样是不对的,财富在流逝,我们能够感受得到!”

  “我们的工坊因为大明货物的冲击在关闭,工匠们工作了二十年的工坊失去了订单,不再经营后,工匠没有工作,就只能沦为流浪汉,他们是极为熟练的工匠,但他们只能流浪!”

  “在大明货物大量涌入之前,一个刮羊皮油脂的工匠,一年能够赚十四枚里亚尔银币!他的工艺受人称赞,但他找不到工作,因为工坊都在关门,他们手艺再好也找不到活儿干,他们流浪在街上,乞讨为生。”

  “而我们的牧民,用了所有力气放牧,养出来的绵羊,根本卖不出合适的价格,因为羊毛的需求在减少,只能把原本是羊毛的利润加入羊肉之中,但这引起了更加糟糕的结果,那就是人们连羊肉都买不起了。”

  “人们不再购买羊肉后,牧民们不能再养更多的羊,因为只要养羊,就会赔钱。”

  “很多年龄只有十四五岁的孩子,走上了街头,站在寒风招揽客人,只为了区区二十铜比索,哪怕价格如此低廉,都无法招揽到足够的客人。”

  “塞维利亚,新世界的交易之家,整个新西班牙和新世界商品集散之地,这三四年,出现最多的就是流民、妓女、乞丐和盗贼!”

  “我们能感受到生活变得愈发的困难!”

  能够被费利佩二世委以重任派到大明来,佩德罗这个宫廷秘书,显然不是酒囊饭袋,他在泰西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泰西究竟怎么了?!

  大明自由贸易论的道理,佩德罗看过,从理论上看,没有问题,地域分工看起来非常的合理,生产本地成本低的商品,交换本地生产成本高的商品,每个地区都有分工,但西班牙在变得更差。

  佩德罗深吸了口气说道:“大光明教的圣徒们告诉我,大明皇帝,智者的化身,有八大美德,分别是:节俭、公正、正义、谦逊、谨慎、荣誉、诚恳、怜悯!我祈求陛下的怜悯。”

  佩德罗的疑惑,其实高启愚可以回答,大明对自由贸易论的讨论,是更加深入的,基于地域分工说和绝对成本说建立的自由贸易论,有很多人都在驳斥。

  自由贸易论有两个最大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地区,在任何商品上都不具备了绝对优势,是否应该参与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之中?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一个地区,任何商品都不具备绝对优势,就一定会拒绝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如同草芥一样,任人宰割,可是闭关锁国只会更惨。

  因为财富,或者说能够充当货币的贵金属,金银铜铁,都会非常快的流逝,没有任何成本优势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得不到任何的利益,只有伤害。

  在货币普遍匮乏的这个年代里,贵金属货币作为唯一的一般等价物,货币完全等于财富。

  地区整体财富的流逝,一定会危及到该地区的每一个人,这就是眼下西班牙面临的局面。

  第二个问题,如果一个地区,在任何商品上都具备了绝对的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又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

  这个地区在任何商品都具有绝对优势的时候,就会变成终极猎食者,会不讲道理的掠夺一切财富,只要道路、河流能够抵达的地方,都是这个终极猎食者的狩猎场。

  就像眼下的大明一样。

  自由贸易论的两个问题,是有限自由派李贽提出的,而回答这个问题的是,蓬莱黄氏的黄中兴,也就是陛下。

  京师这个地方,但凡是个四品以上的官员,都清楚蓬莱黄氏贵公子,就是陛下本人。

  陛下愿意玩,大家就只能配合,比如邸报、杂报上的朱中兴,喜欢到酒楼里看聚谈的黄中兴,这是明示,该配合演出的时候,臣子不能视而不见。

  “这是我们大明的问题吗?是你们西班牙自己的问题吧,你们无法提供给我们感兴趣的货物,怪不到我们大明的头上,你们不应该想方设法的生产我们感兴趣的货物吗?”高启愚面色凝重的说道:“大光明教没有撒谎,陛下的确怜悯,但陛下的怜悯和仁德,只给大明人。”

  “这很合理,陛下是大明皇帝。”

  陈学会立刻开口说道:“作为使者,我希望你不要口出狂言,胡言乱语,指斥乘舆在大明是重罪,你说些糊涂话,黎牙实还要再跑一趟泰西了。”

  可不能胡说!

  索伦这个使者就被大明给杀了。

  陛下的确脾气很好,黎牙实几次腹诽陛下,陛下都选择了宽恕,但佩德罗作为使者,张口就来,恐怕要闹出外交纠纷了。

  “事实上,我们拿不出任何大明感兴趣的货物。”佩德罗嘴角抽动了下,看着两位大明明公,十分肯定的说道:“有个宫廷秘书,建议殿下对大明倾销阿片,来阻止白银单向流向大明,但富有智慧的殿下,怒骂了那个秘书一顿。”

  “殿下说,跟大明比种地,是一种最不理智的做法,用阿片倾销大明,触怒了皇帝陛下,恐怕不用三年,大明货船就会带着数十万箱的阿片,把整个泰西砸烂。”

  “大明在南洋拥有一千三百万亩的土地,三年之后,恐怕就会有两千万斤到三千万斤的阿片球把泰西淹没。”

  佩德罗是宫廷秘书,他深度参与到了西班牙政策制定,费利佩可不是个糊涂虫,跟大明比种地,那太愚蠢了。

  黎牙实跟费利佩进行了十五日谈,费利佩对大明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番薯,在泰西是一种不起眼的农作物,甚至在原产地的都没有大范围种植。

  可是到了大明之后的番薯,大明皇帝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推行番薯,十年时间,番薯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两千万亩的恐怖规模,年产量已经高达一亿两千万石(五折一算干重,番薯不计鲜重)。

  番薯的种植需要掐尖杀青,需要火室育种,所以,番薯到底种了多少,朝廷心里有数,大明腹地田土为八百七十五万顷,二十万顷的种植规模,并不是很多,但这救荒粮,就是活命的粮食。

  而且番薯的亩产,还在累年提高,这是育种的结果。

  “我们可以不增加关税,我们也可以允许大明棉布进入西班牙!但我们要求大明转让生产这些商品的所有技术。”佩德罗坐在了桌子前十分郑重的说道。

  费利佩也不是没有任何的章法,不参与任何的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

  没有重注投资哥伦布、麦哲伦这些航海家,西班牙不会成为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佩德罗的意思非常明确,用市场换技术。

  即便是大明的生产成本更低,生产规模更大,但海贸的风险和高昂的运费,只需要拿到大明的技术,就会获得成本优势。

  而大明会获得市场,以大明的生产规模,大明的技术一定会领先于泰西,不必担心外来的货物,冲击本地市场。

  费利佩把六百万两白银,降低到了二百万两白银,不是要闭关锁国,而是要跟大明谈判。

  “兹事体大,我会奏闻皇帝陛下。”陈学会思忖了片刻,知道这是费利佩的底线了,大明不肯技术转让,就要面临加关税和货物禁令,如果有技术转让,市场仍然和过去一样的开放。

  陈学会、高启愚写好了奏疏,呈送了文渊阁,很快,他们就坐着小火车来到陛下的通和宫。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圣躬安。”陈学会、高启愚行礼。

  “免礼,坐。”朱翊钧放下了手中的钢笔,示意二位臣工坐下说话,他看着二人,肯定的说道:“技术转让是不可能转让,转让给他们,朕的百姓吃什么喝什么?”

  “西班牙要加关税就加吧,那些唯利是图的走私海商,会把货物带到西班牙的每个角落。”

  “这一条鞭法要推行下去,就要废掉劳役,摊入地亩之中,以万历十三年丁口计算劳役,大明的人口会快速增长,朕必须要想法设法的让大明百姓有活干。”

  一条鞭法是建立在黄册和鱼鳞册之上,收税一定要有个确切的标准,根据税法而言,广义上的人头税是万历十三年的丁口计算,这代表着新生人口,不再计算人头税,随着番薯的推广,人口增长成为了必然。

  正如韩非子所言,一人有五子,五子有五孙,大父未死就有二十五个孙子了,大明的生产,要满足这些人口的衣食住行,至于泰西人的死活,跟他这个大明皇帝没有关系。

  “费利佩二世之所以想到了用开放的市场,来交换技术,其实是看到了葡萄牙,尤其是里斯本的生机勃勃。”高启愚说明了一个情况,费利佩的政策,也不是拍脑门想出来的,安东尼奥躺在大明货物上,对大明货物进行再加工,赚的盆满钵满。

  葡萄牙没有战争的困扰,吸收了大量尼德兰地区的工匠,靠着大明这座大山,躺在大明货物上,正在向着泰西最大的手工作坊生产中心,稳步前进。

  显然费利佩二世希望西班牙也能够用自己的市场,换取一定的技术,来增加西班牙的竞争力。

  陈学会立刻说道:“婆罗洲、爪哇的金鸡纳树种植园,规模已经扩张到了一万顷,一共七个种植园,年产金鸡纳霜五十五万斤,去年云南奏闻,金鸡纳树在云南经过七次试种后,终于在禄丰林场试种成功,今年有一千二百株树苗。”

  金鸡纳树,来自于秘鲁,自万历五年被安东尼奥带到大明之后,大明就开始了试种,当时获得的种子只有二百粒,最先在吕宋种植成功,但生长缓慢,后来被张元勋带到了爪哇,爪哇这个地方,天生适合种这东西,掩映成林,规模不断扩大。

  金鸡纳霜是金鸡纳树的树皮,晒干后研磨成粉直接使用,对疟疾有奇效。

  人患有疟疾后,只需要两钱下药,人基本就保下来了。

  李时珍告诉陛下:我大明闽粤云贵等地久为疟疫之乡,流行盛广,需药殷切,爪哇天高水长,若为爪哇独霸,仰赖海外,恐有漏卮之祸,极宜自给自足,在云贵试种。

首节 上一节 879/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