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997节

  他不止一次反对大明皇帝过于激进的政令,而且还颇有成效,他既不开放,更不包容,甚至排外,他认为所有的蛮夷,永远都维持在没有完成国朝构建的地步,才最符合大明的利益。

  这样一来,大明就可以永远从海外强取豪夺,承担大明革故鼎新的代价。

  “之前的禁令只限制铁马,现在要扩大了吗?”王崇古面色犹豫的说道:“铁马这个还好控制,但是这造船这件事,大明要对外销售船只,泰西的红毛番们,拿到了船,也可以照猫画虎,即便是画的不像,也可以一点点的补全。”

  王崇古觉得这么封锁其实没什么用,因为泰西可以通过逆向工程,学会制造大明的货物。

  张居正立刻说道:“能拖一日是一日。”

  沈鲤坐直了身子,左右看了看,才开口说道:“我觉得元辅的提议是极好的,何必呢,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理当如此,有限制,比没限制好。”

  “我赞同。”张学颜作为新的阁老,表达了他的意见,大明官厂可是大明国朝收入的主要构成,技术领先一日就能多赚一点垄断的利润。

  工部尚书汪道昆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笑着说道:“其实王次辅担心的事,一般不会发生,因为泰西购买了大明的五桅过洋船,时至今日,都无法仿造,依旧需要重金从大明购入。”

  “只要大明有意识去保密,想要全部学会,那得百年时光了。”

  “比如丝绸,泰西拿了大明的生丝,织造的丝绸,实在是一言难尽,大明生丝禁令、丝绸出口后,泰西、南北美洲,所有的丝绸作坊,全都关门了。”

  汪道昆负责这个事儿,他觉得王崇古的担心不算错,但时间跨度以百年计算。

  朱翊钧思考了一下说道:“诸位爱卿所言,朕都听到了,大明刻意保密的话,泰西追赶要以百年去计算,如果这百年时间大明原地踏步,甚至是不进反退,那只能说明,是咱们大明的内部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大明要战胜的从来都只有自己,他人不由我,枉费亦执着。”

  “就这么定了,下章工部、北镇抚司,按五等保密级别来做,轻则抄家,重则满门。”

  大明是当下名至实归的天朝上国,朱翊钧是至高无上的大明皇帝,即便如此,他能做的也只是做好自己,他人如何活,也不完全由着他的意志而行动。

  朱翊钧也不开放,更不包容,他就是个大明皇帝,没兴趣做什么人类文明的先知、万王之王、天可汗、四海一统之大君之类的东西,作为一个大明皇帝,他当然大明优先。

  徐贞明作为大司农,培育出了一种两只手指粗,一扎长的甜口番薯,这种番薯质地紧实,没有那么多的纤维,味道极佳,朱翊钧吃了都说好!

  要不是大医官怕皇帝胃酸,拦着不让吃那么多,那蒸出来的一大盘,朱翊钧能吃的干干净净。

  这可是大明农学博士们,脚踏实地、风里来雨里去,辛辛苦苦培育的,朱翊钧怎么可能轻易把种苗就赏赐出去呢?好东西才不给外人吃,大明人自己吃就够了。

  “大光明教的大牧首马丽昂,攻占了勒阿弗尔港,这个港口位于塞纳河的出海口,法兰西的都城巴黎,也在塞纳河上。”刘吉说起了大光明教马丽昂的动作。

  马丽昂刚回到泰西,第二天就直接召集了教徒、信众以及自由骑士团的骑士,宣布了进攻了勒阿弗尔的命令,在三个月后,大光明教攻破了勒阿弗尔港,并且稳定的占据了那里。

  塞纳河和大明长江一样,如果巴黎等价比作南京,那么勒阿弗尔,就是大明的松江府。

  “自由骑士团的作战如此勇猛吗?”朱翊钧惊讶无比的说道,松江府要是陷落,朱翊钧要立刻马上准备亲征,让贼人占据一天,就是大明的耻辱。

  刘吉摇头说道:“是里应外合,马丽昂的父亲,蒙莫朗西公爵说服了当地的领主,没有过多的抵抗,而法兰西王室并没有做出进一步的反应,似乎没人在意勒阿弗尔落入了大光明教的手里。”

  现在的法兰西王室处于绝对的混乱之中,王太后凯瑟琳就是再有能耐,王室绝嗣,无人继承的情况下,凯瑟琳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她只能坚持到法兰西各地巡视游说,试图争取民众对国王的支持,但收效甚微,因为国王做的真的太过分了。

  而现在的法兰西国王,甜点国王亨利三世,偏爱男宠,这些争奇斗艳的佳丽,把整个巴黎,弄得乌烟瘴气。

  “她正在向自己的目标前进,朕只能祝福她成功,当然看起来希望渺茫。”朱翊钧对这件事并不是特别重视,照例给出了祝福。

  刘吉俯首说道:“大光明教希望大明可以分发一些货物到勒阿弗尔港,这样一来,勒阿弗尔就有了货物集散的优势,能给所有人交代了,而大光明教为大明在海外设立的明馆,提供方便。”

  刘吉详细的解释了一下这个交换,既不是要求大明降低商品的价格,也不是要求大明无偿援助,仅仅是让大明支持一点商品,法兰西是个传统的陆权王国,对于海贸并不重视,海贸的规模远不如英格兰、尼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

  这看起来有点开门揖盗,大明甚至不用坚船利炮,就打开了法兰西的国门,将货物倾销到了法兰西,但对法兰西而言,少了二道贩子,这些货物,反而会给法兰西注入新的活力。

  对于大明而言,除了收获一大片的市场之外,还能获得大光明教对明馆的支持。

  明馆的建立,有的地方顺利无比,有的地方,得偷偷摸摸的进行,这一点,刘吉在向皇帝复命的时候,就介绍的很清楚了。

  朱翊钧思索再三,才点头说道:“无不可,大明环球商队,可以前往勒阿弗尔城集散,但是马丽昂必须要保证大明商船的安全。”

  “臣遵旨。”刘吉俯首领命,大明商船是仗剑行商,大明商船的安全,从始至终,都是用自己的剑保护自己的安全,即便是在里斯本也是如此,泰西这些番夷,根本指望不上。

  费利佩号称日不落之主,拥有无敌舰队,连家门口直布罗陀海峡的海盗,都解决不了。

  但刘吉没有纠正陛下的想法,这就提供了做事的合理性,有的时候,有些事就是干涉的理由,大明的明馆要做的买卖,从一开始就是取而代之的小买卖。

  刘吉说完了自己要说的事儿,再次参加了一次廷议,这让刘吉胆战心惊,他才知道,大明明公们吵得这么凶。

  比如为了清汰冗员这件事,明公们吵架都快把文华殿的屋顶给掀了。

  对于清汰冗员这件事,大明的明公们,都非常的支持,但是清汰冗员的具体办法,大家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分歧,按照周良寅在山西的实践经验而言,清汰先清汰过去的晋党裙带,这样一来速度最快。

  这一次王崇古没有把晋党直接卖了,而是面红耳赤的据理力争。

  晋党早就被杀了几轮,已经散架了,再这么杀下去,恐怕会寒了忠君体国的臣工之心,晋党不是全员反贼,也有忠君体国之辈,王家屏干的也不差,至少当初葛守礼那些弟子们,从来没想过僭越主上威福之权。

  基于这个现状,王崇古的意思是,清汰到哪个部门就直接全部清汰,一个不留。

  王崇古大声的说道:“周良寅还是年轻!”

  “这一个衙门需要清汰掉二十个人,哪怕是精准的清汰掉了他们,周良寅得到了二十个恨到咬牙切齿的敌人,剩下的八十个人,也不会齐心协力,毕竟坏别人的好事,比干好自己的容易,很容易掀起地方衙门的党争。”

  “这八十个人因为畏惧被清汰,只会互相下绊子,反而效率低下。”

  “不如这样,清汰到哪个衙门,这一百个人,全都裁撤,一个不留,然后招五十个新人,再从之前的一百人里选出十个人来,带着这五十个新人干活,这些老人获得了更高的地位,这五十个新人有了活儿,都从清汰中,受益良多。”

  “咦?!”张居正冷静了下来,忽然发现王崇古的这个法子,似乎比周良寅的办法更快,而且效率更高,他立刻说道:“王次辅,高见啊!就这么来。”

  刘吉缩了缩身子,这些读书人的脑子是真的厉害,这吵了几句,立刻就拿出了一个看起来可行,而且实际执行只要雷厉风行,似乎也能成功。

  他再也不说大明缺乏活力了,大明从来不缺办法。

  “停停停,此事暂且不议。”朱翊钧伸出手打断了元辅次辅之争,开口说道:“先生、次辅,不要心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现在急匆匆的清汰,这地方衙门,换来换去,不还是那帮人吗?变过吗?”

  “等到丁亥学制、吏举法稍有成效,再议不急,先让周良寅在山西干着,多积累点经验来。”

  太心急了,比他这个皇帝还要心急!

  王崇古的办法很好,但眼下不合适,大动干戈一番,最后还是原汤化原食,新瓶装老酒,吏举法和丁亥学制的逐渐推行,才具有普遍清汰的基础。

第835章 至今琼海浪淘沙,犹听青天拍案巡

  万历维新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刘吉就听闻兵部和工部联合奏闻了火炮的改良。

  大明以前的火炮,有点弱,这种弱,是相比较现在的火炮,对于火炮的五种改良,全都是格物院牵头进行的改良。

  火炮改良已经持续了十四年,在可见的未来,会一直持续下去。

  冶金差,大明之前的炮实在是太重了,动辄上万斤,这上万斤的火炮简直是要了野战行军的命,不仅是野战行军,城防布置,也是要运到这个城池。

  但这些年,随着铁冶所的大规模铺开,大明的炼钢技术越来越强,让火器的重量越来越低。

  第二火药配比没有定数,导致弹道不稳定、命中率低,而且也给火炮增加了重量,火药的质量参差不齐,质量好的火药劲儿大,质量差的火药哑火,没有足够的冗余,很容易出现炸膛的现象,导致火炮只能增重。

  而现在火药配比完全确定了下来为一斤硝、二两硫磺和三两木炭,然后加水、酒、糖、地瓜淀粉等等进行颗粒化,黑火药的颗粒化,让火药终于稳定了下来。

  原来的粉末火药,其实非常不便于运输,因为在运输的时候,硝、磺、炭会分层,除了分层之外就是粉末火药的吸水性实在是太强了,稍微潮湿一点的地方,火药都得晾晒。

  这些问题,都在十几年的研究中,一一被克服,让火药成为真正可靠的武器。

  除了冶金、火药之外,则是对于火炮膛压的研究,让大明火炮进一步减重,膛压曲线和炮身曲线,几乎完全一致,轻便的炮身,让火炮的机动性变强。

  说起来也是好玩,膛压是在炮管上进行钻孔,填入圆杆箭,在火炮发射的时候,用厚木包裹炮身,入木深度绘制曲线,经过数百次试验后,绘制出的膛压曲线,膛压大的地方增厚,膛压小的地方减重。

  大明军兵习惯将万历九年后制作的火炮,叫做大肚炮。

  其次就是算学的进步,大明正在研究火炮的弹着点和炮弹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一种是添加膛线旋转稳定,一种则是使用钢制尾羽的方式,这两种方式,钢制尾羽这种脱胎于弓箭的方式并没有被淘汰,因为一些特殊的火炮用得到。

  比如神火飞鸦,如同乌鸦一样的木质外壳,乌鸦的肚子里填充火药和铁蒺藜,乌鸦的尾部有木质延时引信,根据射程调整,而飞鸦的底部挂两个‘起火’,就是推进器提供动力。

  最新型号的神火飞鸦,最远射程是二百五十丈,落地后,肚子里的火药爆炸,但精准度极差,格物院给出的建议是以万为单位放飞,形成饱和轰炸,然后地面部队推进,这是一种极其奢侈的做法。

  但大明皇帝在戎事上,向来阔绰,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赢,大明皇帝在大明军作战时,都会每天吃一个光饼,以示和大军同甘共苦。

  这让人误解为皇帝勒着裤腰带打仗,大明朝廷还没穷到皇帝要勒紧裤腰带打仗的地步。

  大明皇帝朱批了一百万银,营造的风洞、水洞,滑翔机改良困难重重,但神火飞鸦的射程是越来越远,威力也是越来越大。

  除此之外,大明开始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职业的炮兵和炮营,进而形成骑营、步营、炮营的全火器作战。

  炮兵的训练要求军兵必须要有基本的算学基础。

  冶金、火药、膛压、算学和炮兵训练,这是大明对火炮的五大改良,让火炮真正的成为了山城、营堡、要塞的克星。

  火炮的九斤火炮终于降低到了两千斤的地步,能够由三匹马拉动机动,再加上三匹马拉动各种火药和炮弹,机动能力大大增加。

  在没有完成以上改良之前,每少一项,都会让大明拆山城花费的时间增加一倍,也导致了大明军完全依靠火炮拆山城,拆的还不如别人修的快。

  这其实也是倭人明知大明火器极强,依旧要悍然进攻朝鲜的原因,他们低估了大明火炮的威力。

  重步兵是需要火炮覆盖一遍,才能开始进场,这些重步兵,都是陷阵先登,每一个都很珍贵,直接进场,损失是朝廷和陛下完全无法接受的。

  如果马六甲争夺战发生在万历十六年,张元勋只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把红毛番的城堡,拆的一干二净,而不是要用两年半的时间软磨硬泡,最终攻克。

  沈一贯在陕西传来了捷报,大明重新修建好了哈密城,一个围十里的营堡,修建好了官道驿路,扫荡了沿途的马匪,扫清了前往西域的所有障碍,而且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盐泽(罗布泊),但要开发精绝盐,还需要继续西进一千四百里左右,才能抵达盐泽。

  重开西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大明下一个目标是吐鲁番汗国和轮台城,就是唐朝诗人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轮台城(今天的乌鲁木齐)。

  沈一贯给出承诺,三年到五年,复设轮台城,把营堡和官道,修到西域去,就是沈一贯在甘肃持之以恒要做的事儿。

  大明重开西域,西域诸番无一合之敌,主要是列装了大量火器的大明军,一个城池据点,只需要二十个人就可以完全控制,交通要道,只需要三百人就可以固守。

  相比较当年大唐倾尽国力的开边,大明重开西域要便宜很多很多。

  当年唐朝专门用于西域开拓的长征健儿,一次征召就要数万人,总计兵力超过了三十万人,这也给了安禄山、史思明这些反贼们可乘之机,大唐健儿在外,反贼趁中原空虚,趁虚而入。

  凌云翼在朝鲜的王化非常顺利,最近招募了许多的朝鲜人成为了巡检司的弓兵,四处打虎,就是生物意义上的老虎。

  这也是大明第一次了解到朝鲜的虎患泛滥到了何种地步,仅仅在凌云翼抵达朝鲜这段时间,各地上报了二十七起虎患,甚至连汉城的景福宫都有一处虎窝,万历十五年末一次老虎袭击村落,导致一百四十人的死亡。

  本来,朝鲜是有虎伐队的,由朝鲜卫军担任,但李昖的倒行逆施,导致大量的底层军兵逃逸,被压制的虎患再次肆虐了起来,再加上倭寇来袭,虎患再次加重。

  凌云翼组建了巡检司弓兵,除了打虎就是巡检,朝鲜的安全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朝鲜正在从战争的阴霾中,快速的恢复着,这极大的增强了朝鲜的向心力,汉城造船厂已经营造完成,今年夏天就可以开始生产船只;釜山港的规划已经通过了工部、户部的部议,正在加速推进进程。

  老挝的官道驿路,已经修通了。

  对于这件事,处于内讧中的安南国,根本无力去干涉,按照礼部尚书沈鲤的说法,大明的货物不断的涌入,双边的经济开始活跃后,老挝用汉文的就会越来越多,因为只有学习汉文,才能有出路,不期数年,就是密不可分了。

  大明的开拓,不完全是武力开拓,就像邓子龙愿意把自己的御赐佩刀交易给库林人,但库林人最终辜负了这份善意。

  沈鲤对开拓有一句名言,若夫汉民不蕃,纵得广漠千疆,犹藩篱之野。

  大意是:没有汉人成为主要人口,再大的疆域也不过是势力范围,而不是实土郡县,这是大明开拓的总纲常。

  廷议结束后,刘吉站在皇宫的承天门前,感慨万千。

  万历十六年,大明现在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欣欣向荣。

  这次廷议,刘吉觉得陛下有一句话说得不准确,陛下说:他人不由我,枉费亦执着。

  但刘吉非常清楚的知道,陛下一句话,真的有三十余万人会为了陛下拼命,陛下觉得自己只能做好自己,但其实下面具体做事的人,比如刘吉,就非常清楚,陛下这样的君王,其实非常难得了。

  有事陛下都是亲自上的,四大案,每一件都是血淋淋的大案,都是数不尽的骂名,陛下做了;朝鲜包括国王李昖在内的王室,不好处置,陛下也没让他落水,而是直接下令给了李舜臣杀人,李舜臣是奉命行事;

  水师、京营、官厂,除了稳定到了不犯错可以世袭的工作之外,每年还有开工银、利银、犒赏银等等;

  但凡是在水师,京营、官厂坐班,说去也很有面子,军兵和匠人的社会地位,在陛下手里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甚至连工匠出身的理工学院院生,都能捞到功名了,和国子监的监生可以相提并论、平起平坐了。

  甚至婚配困难,陛下还会想方设法的发媳妇。

  刘吉坚定的认为:张居正一直在奋力构建的恩情叙事是成立的。

首节 上一节 997/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