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刘辩召见了侍中桓典。
在桓典离任羽林中郎将后,侍中作为皇帝的近臣,刘辩却没怎么召见他,在考虑前往荆州和益州的人选时,不止一人向刘辩推荐他,包括他才见过的荀爽。
根据刘辩所搜集到的信息,桓典在被刘辩冷遇之后,每日上下衙,只在休沐日得休。平日里常读书,对当前的处境安之若素,从无怨言。
刘辩定下了以桓典去益州,为安西将军。
在负责荆州的安南将军人选上,刘辩望着北军中候刘表的名字犹豫不决。
相比之下,荆州的情况要稍好一些,毕竟才有过一次血淋淋的教训。
良久之后,刘辩还是拍板,定下了积极向他靠拢的刘表,为安南将军。
刘表在三个新建的杂号将军中声望、年龄和资历都是最低的,他要是做不出成绩,也更容易换下来。
见完这三人之后,又处理了许久的奏书。
刘辩见天色将暗,重要的奏书都被他处理地差不多了,剩下的基本都是些小事,明日交给卢植让依着尚书台的建议代为处置也不是不行。
便生出了歇息之意。
“去常宁殿。”刘辩对着郭直吩咐道。
……
“贵人,听说陛下又去唐贵人那里了。”
正在挑灯看书的蔡琰闻言只稍稍皱了皱眉头,道:“以后少打听陛下的行踪,这会招来祸患。”
说话的婢女委屈地应道:“贵人,奴婢没去打听,只是这宫里面许多人见唐贵人得了陛下的宠爱,便想着过去巴结,这才传到了奴婢的耳朵里。”
她也在为蔡琰抱不平——“过去这些阿谀奉承之辈见贵人得陛下宠爱,便来见风使舵,而今陛下不过在唐贵人那里连宿三日,他们便等不了了……”
蔡琰表面上风平浪静,但内心却稍有不同。
她在入宫前便明白了必然有这么一日的到来,可真的身临其境,她才感觉到与想象中的不同。
这是她此前从未有过的感觉,与她所受到的教育不同。
过去,刘辩并不会每日留宿中宫,也从来不会在一座宫殿连日留宿三日。
而且,蔡琰岂会不明白,留宿与留宿是不同的。
第四日,皇帝没来中宫,蔡琰继续看书,第五日午间才在婢女那里听说皇帝昨日晚间被何太后叫去陪着用晚膳了,后皇帝又回到了云台殿歇息。
下午,刘辩身边近身侍奉的小黄门郭直忽然来了,恭敬地拜见蔡琰后才说明来意——皇帝今晚过来。
原本心头莫名有些空落落的蔡琰忽的心跳加速,郭直告退后,蔡琰拿着书册,却再次进入了读不进去的状态。
她脑海中冒出了亲自指挥宫女做些准备的念头,刚放下书册,她又赶紧将书拿了起来。
又在殿中来回踱步。
期间,万年公主来访,见到殿中忙碌的宫女们,好奇地问起,蔡琰一时却不知如何作答。
第223章 如此审讯
拓跋洁汾还活着。
可他觉得自己还不如当时直接战死了。
后悔,总之就是非常的后悔。
但要让他自杀……他又对自己下不了手。
现在憋屈的死,那他此前不是白投降了。
押送拓跋洁汾的汉人对他的待遇算不上差,至少他能吃饱饭。
刚开始他还试图追求更多,但见到那些连饭都吃不饱的俘虏们……拓拔洁汾释然了,起码他还有囚车坐呢!
拓跋洁汾一路来到雒阳,途径他曾经的目标三辅,他看到了井然有序的田亩和房屋,与边塞的汉地截然不同。
当他经过长安这座古老的城池时,他看到了城墙上的斑驳。
京兆尹府的府衙竟然比民房还要破旧。
这时候,他所能见到的汉人已经很多了。
在三辅,他有时能看到被组织训练的汉人农夫。
他起初觉得某些汉人看起来有点奇怪,直到听到路过的一人口中冒出了一句匈奴话……他终于明白,其身上的着装虽被改过,却还带着着匈奴的风格。
再往东走,洁汾听说是到了河东郡,汉人愈发多了。
入目的是更加秩序井然的场景,土地丰腴而美好,与塞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拓跋洁汾已生不出劫掠的念头。
这时的洁汾已经不禁开始反思——
这样的汉人,真的是鲜卑人能够战胜的吗?
就这样一路抵达雒阳,拓跋洁汾见到了汉帝国最繁华的地区。
他本以为自己会接到汉人高官的接待,但并没有,他被一路移交,到后来,竟被送到了汉人的诏狱之中。
当时拓跋洁汾大着胆子问了问对隔壁的犯人,那犯人不知是不是瞧不上他,没有说话,倒是狱卒说了句——“秋后问斩!”,惊得洁芬惊慌不已,难道他也要被问斩了?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这天,拓跋洁汾看到有一个与人说话和态度都很温和的人在狱卒的指引下过来看了他,温和地询问他的情况。随后,他就被狱卒带着跟随那个温和的人到了另外的房间。
有高官来见自己,拓跋洁汾立马觉得自己不用被秋后问斩了。
倒是那人身边另一个像是随从或副手的人对他冷眼相对。
后面这种态度拓跋洁汾在他投降以来已经见过不知多少次了,在心中暗骂,怪不得只能当个随从!
拓跋洁汾发现那人抱怨的语气也很温和——
“唉,我实在不知这等人有什么好审问的?陛下不是准备献俘太庙吗?到时拿他的人头去献不就行了?”
???
拓跋洁汾瞪大了本就不大的眼睛,这么温和的人,是怎么说出这么冰冷的话的?
却听另一人言辞激烈地斥责道:“贾公深受皇恩,过去我念公为一部之首,没有多言,然今日公奉天子令至此,竟敢懈怠,不思回报天子恩德?”
洁汾连连点头,对啊,对啊,他还有用呢!
这個校尉身旁的人真是个君子啊。
贾校尉无奈地摆了摆手:“只是说笑而已,德瑜不必当真。”
没错,在场两人赫然是校事部的长官和副贰,贾诩和伍孚伍德瑜。
在伍孚的催促下,贾诩总算干起了正事——“拓跋洁汾是吧?吾奉陛下之令,要通过你多了解一些鲜卑的内部情况。所以,从现在开始,大约到你死的那日,你的生死就由本校尉掌握了。”
“本校尉不爱这诏狱里的浊气,待久了折寿。所以不如请你来告诉我,你有什么值得让本校尉花时间陪你留在诏狱?”
贾诩说的倒也不算假话,毕竟皇帝并没有跟他明说要从拓跋洁汾这得到多少消息。
但也不全是真话,拓跋洁汾在原鲜卑西部大人拓跋邻年纪大了之后就替拓跋邻处理事务。朝中诸公认为,或许可以借着拓跋洁汾,由汉室先扶持一个西部大人。
有枣没枣打两杆,万一成了呢?
“贾公但有所问,我必无不答!”拓跋洁芬被吓坏了,立马表态道。
——你不问我怎么知道你想让我说什么呢?
拓跋洁芬不怕贾诩问他,就怕贾诩不愿意问他。
贾诩已经越来越适应校事校尉的身份了,这让他可以光明正大的隐藏自己。
隐在暗处,他却逐渐开始对各种情况了如指掌,却不参与其中。
而明处,自有……伍孚为他吸引火力。
伍孚太讲道理了,说话也特别直接,随着贾诩对于他那位性情倔强耿直的副手越来越了解,他越来越发现伍孚的妙用。
面对焦急的拓跋洁汾,贾诩却并不着急,而是看向伍孚:“德瑜,要不伱来?”
伍孚又责备道:“这是陛下交给贾公的任务,除非贾公的身体出了变故,不能完成使命,否则我是万万不能接手的。”
贾诩嘴角抽了抽,他知道伍孚说的话的确是他心中所想,这也的确是伍孚能说出来的话。
他怪罪不得。
但……真不吉利啊!
贾诩看向拓跋洁汾:“先说说索头部的丁口和游牧范围吧!”
拓跋洁汾见原本帮了他一次的君子又招惹了贾公,生怕贾公将火气撒到自己的身上,马上事无巨细地回答起来,生怕答错遗漏了一点,为自己招来祸患。
随着拓跋洁汾的解说,一副西部鲜卑的画卷出现在了贾诩的眼前——
西部鲜卑的势力很大,向西已经延伸到了西域,遥控了西域的多个小国。
但西部鲜卑的势力也很杂,其内部又分成了东部部族、西部部族,此外还有根据祖上来自辽东鲜卑还是匈奴来区分关系远近……
虽然不至于达到无限可分的地步,但以部族为单位,互相抢夺部众,又各自结盟对抗,同时背盟之事时有发生。
索头部虽有西部大人之名,然属东部部族,又是辽东鲜卑,并非有西域小国输血的西部部族的对手。
贾诩听后都觉得若非塞外贫瘠,鲜卑人时常入寇,大可以放任鲜卑人继续内斗下去。
只要注意别让鲜卑人中再出一个檀石槐就好。
贾诩想着应对的主意……当然,皇帝要是不问他,他是不会说的。
第224章 相谈甚欢
蔡琰送走了来看热闹的刘寿。
她自己则继续坐立不安起来。
蔡琰心知不能这样持续下去,她又强行翻阅起了书籍。
就这样,一直等到了天色稍暗,刘辩终于来了。
晚饭并非蔡琰准备的,她也无心准备。
“陛下还记得从西域传来的十个符号吗?”饭后,蔡琰决定主动出击。
刘辩点头,当然记得,那是他们第一次相见时的事了。
“妾后来遍查父亲的藏书,还托父亲专门收集了些关于西域事的书籍,所见西域之西乃是月氏和安息,其语言文字不同,然未曾发现与陛下所言符号相关的记录。”
说着说着蔡琰轻轻笑了起来,眼睛在烛光的映照下闪耀着光芒:“不过借此机会,妾也得以了解不同于吴地和雒阳的风土……”
刘辩没想到自己以前的随口一提竟让蔡琰做了这么多事,在他的印象中,月氏巅峰时应当控制过印度……后者好似改名成婆罗多了。
但不管这有的没的,“阿拉伯数字”什么时候从那片神奇的土地上出现并流传出来,刘辩其实并不清楚。
他心中不知为何忽然冒出了一股愧疚感。
刘辩想了想,说道:“宫中还有过去西域长史往来的奏书公文,昭姬若是有意了解西域的风土人情,我明日派人抄录一份,给你送过来……不过,其上大概没有我说的那些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