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常侍觉得自己老了……一代新人胜旧人。”刘辩说着。
“至于赵常侍,有东海相王允在,卢师莫要担忧其失控。”
刘辩解释道:“他们在宫中这几年,承平已久,虽然心心念念着争权夺利,但安逸之下,已经失去了过去的进取心。”
听到这些,卢植承认,至少在今上这里,他不用担心宦官干政的事情发生了。
但校事部……
若此部失去辖制,只怕能造成的破坏不会比宦官来的少啊!
但他想了想,并未在此时说话。
起码现在,校事部仍起到了正面效果。
聊完这些事,卢植见刘辩似乎准备离开云台殿,他提议道:“陛下,择日不如撞日,于此明日再恢复勤政,不如就在今日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而且,陛下就不想知道,在臣心中,重新度田的良机何在吗?”
正准备前往掖庭的刘辩听了,停下了离开动作。
请假条
如题,不好意思啦,月初得休息一下,顺便理一下后续的思路。
第447章 凯旋而归
事实证明,卢植的确没有骗刘辩,也没有用“狗舔完了面,鸡吃完了米”之类的话,在刘辩与卢植一起忙完了一天的公务之后,他直接告诉了刘辩一个具体的时间线——若无大灾,两年。
九月,天高气爽。
雒阳迎来了一支风尘仆仆的队伍。
队伍中人都骑着马,大半是年轻人,少有的几个年纪大的,光看外表就绝非易于之辈。
其中一个年轻人说道:“阿父,你看这雒阳,是何等繁华!就算阿父以后在此终老,也不会觉得无趣。”
被称作阿父的人听了这么孝心可嘉的话,登时怒了。
他毫不留情地一巴掌拍在了儿子的后脑勺上,斥责道:“竖子,你竟一点都不盼着阿父点好!要你何用!”
“要怪就怪父亲自己,不早点决断,非要等到大势已去,无可奈何时才选择来京。”儿子虽然被打骂,但嘴上仍振振有词。
父亲还要再伸手,但见丝毫不惧的儿子,终于将手放了下去。
兀自感叹道:“想我张燕英明一世,到头来竟栽在了自己的逆子手中,当真可叹,可怜!”
这对父子赫然是张方和张燕了。
张燕将自己说的悲惨无比。
只是经历过冀州平叛、战场厮杀的张方如今内心已经毫无波动,他问张燕道:“阿父若想再回黑山军,今夜儿便与阿父趁夜回去,占山为王,他日你我父子说不定还能死在一处呢!”
张燕听了儿子的挤兑,这回终于悻悻一笑,不再说话了。
他看起了张方所言的雒阳的繁华。
随着旱灾的结束,雒阳,作为大汉最繁华的都城,丝毫没有断粮之危,如今雒阳城内外已经恢复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百姓们的脸上继续扬着笑容,仿佛上半年的灾祸从未发生过一样。
张燕看着此处,忽然想到了山谷中的生活,又想到了让他不得不离开的家乡,他忽生感慨——“只可惜,此处便是再繁华,也不是我的故乡啊!”
张方倒是没想到自己少小离家当贼的父亲还想着有一天回到家乡。
他犹豫了一下,说道:“阿父放心,接下来我会努力立下功勋,向陛下求得恩典,让阿父得以回乡!”
只他话音刚落,在他想象中本该兴奋感怀甚至落泪的父亲竟又是一掌打到他的后脑上。
“你是有多蠢?功勋不攒着留待封侯?为父在家乡一个故人都没了,回去干嘛?方才只是学着那些腐儒感慨一下罢了,你竟还当真了……这样你以后在外为官,只怕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张方这回真的生气了,策马加速了两步,甩开了张燕。
张燕也不去追,看着张方的背影,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其实,他若是非要死皮赖脸地留在黑山军,除非应劭准备再打一仗,不然只能听之任之。
但张燕只被应劭一句话就说服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留在黑山军中,不仅他有危险,张方也必然会受他的影响前途堪忧。
刘辩听闻张燕入朝,当即第一时间召见。
若是张燕在今年黑山贼叛乱主动入朝,刘辩甚至可以考虑给他封一個列侯,只是现在,已无这种可能了,有些机会一旦错过就没了。
刘辩看到张燕的第一眼有些失望。
不知是不是年纪大了,亦或是今年受到的打击有些多。起码从张燕壮硕的体形来看,刘辩很难将他同飞燕联系到一起。
交谈之时,张燕也很拘谨,丝毫没有向刘辩展示他身为一方贼首的豪爽。
但这些并不耽搁刘辩优待张燕。
接见张燕时,刘辩便慷慨地拜张燕为奋威将军,赐雒阳府邸一座。
之后,张燕就可以拿着俸禄在雒阳养老了。
至于原本的黑山军,则被原地解散,根据地域不同,分别隶属于冀州各郡国。
如王当孙轻等小帅,则成为了冀州军中将校。黑山军不愿为民者,亦征入州郡兵中。
见完张燕,刘辩又见了迫不及待地恢复了羽林郎本职工作的孙策等人。
去冀州走了一趟,他们自己或许察觉不到,但刘辩看到他们感觉很明显,这一什的羽林郎已绝非吴下阿蒙。
大汉的军官们,后继有人!
……
在孙策等人归来一月之后,前往冀州辛苦查案,立下汗马功劳的骠骑将军终于率军踏上回程。即便将粮食等都留在了当地,大军仍满载而归。
据传,当董重离开之时,河间国的百姓欢呼雀跃,纷纷拿出了过年时才会用的爆竹,燃烧庆祝。
而刘辩也正如自己之前同董重等人所约定的那般,在他们返回雒阳之时,出城迎接。
“骠骑将军!”
“此行居功甚伟!”
刘辩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
董重、张让、满宠这三人组合,刘辩最担心的就是董重,万一他心血来潮想做点什么,那就糟了。
好在董重记住了他的嘱托,只在河间国游山玩水。
“多谢陛下称赞!”董重同样很高兴,他看着高兴的天子,不忘为再为自己争取一下,“陛下,若是下次还有这种机会,臣自荐前往!”
“下次一定!”刘辩答应地很干脆。
解决掉董重,刘辩看向了真正办事的张让和满宠。
“张公此次辛苦了!”
原本这样的关切能让张让脸都笑开花,但感受到身边站着的满宠,张让的笑容中不免夹杂了几分苦涩。
痛并快乐着。
“若无张公,此次清理叛贼余孽,绝不会如现在这般顺利彻底!”
张让笑道:“都是托陛下荣威,贼子方能甘愿授首!”
这倒不是张让拍马屁。
在冀州,他与满宠靠着举族消消乐的威胁,的确让不少贼子自愿授首。
这些刘辩早在派出他们时就有所预料,只是他没想到某一天张让竟然会成为一个在话语中隐谏的角色。
毕竟此法是靠着刘辩赐予的权柄才能施行。
不过,看着笑得正开心的张让,刘辩觉得,也可能是他会错了意吧!
继而他又看向了满宠:“卿果然强项良臣也!”
第448章 内卷
随着冀州之事落下帷幕,徐州方向的战事也已经进入尾声。
在此期间,赵忠与王允的关系非但没有因为两人并肩作战而有所缓和。甚至于因为两人互相掺沙子,想要寻找对方破绽的举动,进而导致原本就关系不睦的两人,每次见面都跟仇人一般,分外眼红。
在来自对方的压力之下,两人既不愿被对方抓到破绽,也不愿落于人后。
然后,东海国豪强们的好日子就来了。
原本,有好果子吃的只有东海国的豪强。
但随着来自徐州刺史巴袛的一封弹劾牵招滥杀的奏书抵达雒阳,宅心仁厚的巴袛被征入朝中,豺狼心性的王允竟被临时任命为徐州刺史。
这下,在赵忠与王允的内卷之下,全徐州豪强们的好日子都来了。
得诏不得不前往雒阳为官的巴袛在离开时,看着成群结队前来挽留他的来自各地的百姓,心中满是感动。
“什么?替你们弹劾王允、赵忠?诸位,天色已晚,再不走就赶不上驿站了!”这边说着,巴袛赶紧催促车夫,“走!赶紧驾车走!别停!”
只弹劾牵招是入京为议郎,可若是弹劾王允和赵忠……只怕要回老家教书了!
巴袛是节俭过了头,但他又不傻。
长沙郡。
经过了数个月的长途跋涉,诸葛瑾和贾逵终于带着被他们召集的常山郡的百姓们抵达了他们的新家园。
即便此时天气已经转冷,诸葛瑾倒是觉得无有大碍,但仍有一些百姓不适应当前的湿热环境。
其中最不适应的那些早在江夏和南郡的时候就被迫离开前往关中了。
如今跟来的这些百姓已经在此安家,自然不愿再行跋涉,为此,诸葛瑾只能每日为他们准备这些来自张仲景的汤药。
这天,诸葛瑾正在巡视他们新建的常乡里,忽见一人拿着水瓢取了一瓢水就要往嘴里送。
“住手!”他大喊道。
待走近了,诸葛瑾才认出此人正是曾帮助过他的张老丈。
他很无奈地说道:“老丈,跟你说过多少次,初来此地,一定要喝煮沸了的水,方能少些病症,须知病从口入!”
张老丈振振有词:“不过一口水而已,君且看,可干净了!而且俺看着这么多好木柴白白浪费在烧水上,太可惜了!”
诸葛瑾听了倒吸了一口气,叹道:“老丈,原来我在来时路上说的都白说了。”
“且不说喝生水容易生病乃是经过验证的,这水中的赃物非肉眼所能见。就说这烧水的木柴,难道你家还缺吗?这里是长沙郡,不是常山郡,这里不缺木柴,就算没有木柴烧了,也能烧竹子!这边竹子长得可快了……”
见张老丈还在固执,诸葛瑾总算祭出了自己的大杀器:“老丈若是再喝生水,我就去找你的三个儿子,问问他们为何不给老丈水喝……”
这话,终于劝住了张老丈。
诸葛瑾见状才松了一口气。
当天,他召集了常乡里的一百余户人家,宣布道:“今与诸位一路走来,也算在这常乡安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