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此时,他的从弟公孙越来了,又带来了一桩好消息——“羌渠单于听闻此消息后,派出了呼厨泉领兵前来相助。”
至于他的继承人于夫罗,早就跟着曹操出征了。
严纲则建议道:“使君,这几部鲜卑在此时出兵,一定是以为窦宾不会答应使君的要求,但他们却料错了。属下料定,其若是存了此心,必定会遣使去联络窦宾,窃以为,或可趁此机会谋划一二!”
涉及到战争,公孙瓒并未一意孤行,而是虚心地听取了来自各方的意见。
另一边,呼厨泉近乎以最快的速度领兵同公孙瓒相会。
快要前去拜见公孙瓒时,呼厨泉脑海中浮现出了父亲羌渠单于在他出发前对他的谆谆教诲——
“曹将军在此次平叛之后应该就会高升了,在那之后,并州之事,很有可能便是公孙使君做主。”
“根据我对公孙使君的过往的了解,他对于异族有些偏见……虽然这些偏见的成因与匈奴人无关,但我等不得不警惕。”
“你到公孙使君帐下之后,要谨言慎行,事必恭请,若是这般公孙使君仍对你不满……徐都尉是顾全大局之人,你可多加倚靠。”
呼厨泉知道,若非兄长不在,他没资格担此重任,也因此,他很珍惜现在的机会。
抵达军营之后,呼厨泉在一个自称公孙越之人的安排下顺利完成了对匈奴骑兵们的安置,正要跟着公孙越去拜见公孙瓒,忽然听到一阵爽朗的笑声。
“我一看贤侄就是大将之才啊!听说你还没有在地方担任官职,可愿在我刺史府上效力?”
呼厨泉一听当即意动,这不就是他想要抓住的机会吗?
以往,这种机会都是于夫罗的。
他当即拜道:“如何不愿?只恨没能早日拜见使君!”
“好!自今日起,你便是我麾下的武猛从事!”公孙瓒大笑道,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早在呼厨泉抵达之前,严纲便向他进言,要先对呼厨泉示好,如今见到自己的拉拢起了成效,公孙瓒更开心了。
只要能够建功立业,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随后,呼厨泉被公孙瓒带着来到了他的营帐,很快呼厨泉就看到了两个打扮怪异的人。
分明是鲜卑人,却用着汉人的衣着装扮,颇有一种沐猴而冠的感觉。
公孙越则为呼厨泉介绍道:“此二位乃窦宾大人之子,窦速与窦回,如今窦宾大人已经决定弃暗投明,使君便征辟了二位为属吏,乃是君之同僚。”
呼厨泉听了,一时间心头竟有些酸——原来他不是唯一一个。
不过马上,他就再度开心起来,因为窦速和窦回的官职都是文学从事,这两人懂个鸡毛文学?不过是虚职罢了。
哪像他,武猛从事,一听就很威猛!
最关键的是,呼厨泉对刺史府的属官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武猛从事虽不常设,但却是可以领兵打仗的,上限很高。
而窦速和窦回本就是来“做客”的,自然不会在意名义上担任的是何种官职,他们只期盼着此战之后自己能顺利回去。
一时间,统筹好了内外的公孙瓒与徐荣做好一切准备,只等着来犯之敌的到来。
……
“大人,我瞧着有些不对啊!”弗斯达虽然不会说话,但打仗却是把好手,“我看那边的汉军看到我们非但不害怕,似乎还想着与我们冲杀。”
弗斯达疑惑地对着弗斯部大人说出来自己的结论:“这和乞伏连所说的不一样啊,就好像汉人在等着我们送上门来一样。”
弗斯大人听了,想到乞伏连以往的智计表现,说道:“乞伏连一向都不会出错,以前他告诫我们不要进攻汉人,是因为汉人在此前消灭了进攻他们的索头等部的许多部众,实力很强,但现在汉人在并州和凉州的兵力被调走了许多,不过是外强中干罢了!”
顺着乞伏连的思路,弗斯大人得出了结论:“汉人只是在虚张声势罢了!”
虚张声势?弗斯达总觉得不像,但大人都说话了,他只管带人冲锋就是了。
忽又听自家大人说道:“未久便到了与窦宾约定的时间了,但窦宾是敌是友并不能确定,作战之时遇到窦宾所部不可放松警惕!”
弗斯达领命称是。
……
公孙瓒望着远方乌泱泱的一条黑线,他知道组成这条黑线的便是来袭的鲜卑人。
他忽然问策马在他身侧的徐荣道:“君以为,过去出塞与鲜卑人作战,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徐荣也是对外作战的老手了,面对公孙瓒之问答案张口就来:“无外乎鲜卑人欺软怕硬,大军出塞,鲜卑人若觉得敌不过便往远处奔逃,大军空耗粮草,不能久驻。”
“而若是让鲜卑人窥见弱点,他们便会一拥而上。是以在对战鲜卑人时,多会出现这种情况——胜则小胜,败则大败。”
公孙瓒也是应对鲜卑人和乌桓人的老手了,他自然也是知道实际情况的,继续问道:“那又该如何大胜呢?”
徐荣答道:“以我思之,不过两点——鲜卑人生于草原之上,自幼长于马背之上,更善策马奔逃……然只需要在其反应过来前突袭其聚集之地,让他们来不及奔逃。不过这并不适合眼下。”
“那眼下是何种形势?”公孙瓒开始了捧哏。
“错判!”徐荣的话掷地有声,“让鲜卑人觉得他们能赢,那么他们自然会如饿狼扑食一般冲上来。”
徐荣说着,抽出佩剑指向了前方——“就像现在一样!”
公孙瓒笑道:“其实最开始,我还想过要不要先示弱,防守反击,但后来我看到振奋的将士们,便明白了根本没必要,而且,万一防守之时将他们吓走了,那不就得不偿失了!”
“既如此,全军出击?”徐荣问道,他觉得现在的战机正合适。
“全军出击!”随着公孙瓒一声令下,令旗挥舞,进攻的鼓声也随之响起。
早已得到命令的将官们带领着各自麾下的兵马开始按照既定的计划行动。
“汉军非但不撤退,还敢反攻!”乞伏连看到汉军的架势有些疑惑,“是谁给他们的勇气?窦宾吗?”
想到此处,乞伏连立马派人给各部大人送信——窦宾一定和汉人勾结在了一起,绝不可信!
其实作为一个聪明人,乞伏连不是没有想过这种可能性——即便大汉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即便并州和凉州的兵力都很空虚,但联合他们多个出身漠北的部族仍然不是汉人的对手……
这是一种让乞伏连恐惧到不愿深思的可能性,因为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汉室解决掉自身的问题,在他肉眼可见的未来之中,鲜卑人将再也找不回檀石槐时代的荣光。
所以,在乞伏连看来,这一仗,必须要打,且必须要打赢!
是以,一向自诩为智者的乞伏连罕见地出现在了领兵作战的位置之上,他甚至不明白自己是因何下定的此种决心。
面对着进军的汉军连同匈奴、鲜卑联军,乞伏连不甘示弱,也带人直冲了上去。
这是最直接有效地分出胜负的办法,谁强,谁赢。
临到两军短兵相接之际,乞伏连注意到对方将领打出的旗号——李,莫非是李傕?
这可的确是一员有名的悍将呢!
甫一交手,乞伏连并未碰上李傕,但他已经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等到作战间隙,他甚至脑海中萌生出了一个想法——他现在做的,真的是对的吗?
他们真能战胜汉军?
看着身边数量骤减的部众,乞伏连心中已经生出了不详的预感。窦宾的背叛不出他的预料,但是汉军的战斗力以及匈奴兵的战斗意志,已经超出了乞伏连的想象。
如是三番,乞伏连已经提不起刀了。
他意识到,自己亲手将自己部族的联盟送到了汉人的嘴边。
李傕其实不知道和他作战的是谁,因为对他来说没有区别。
不对,还是有些区别的,若是鲜卑的部族大人,那么其身上与之相配的军功就会大一些,这就是唯一的区别了。
这么想着,对面的鲜卑人在李傕眼中仿佛变成了高官厚禄。
他领着麾下的骑兵绕了一小圈调转方向,口中高呼:“再杀!”
立刻得到了麾下骑兵的响应。
如今日这般羊入虎口的战斗多年难得一遇,一个能够符合报功要求的鲜卑人头颅,足以改善一个底层士卒的生活,谁不愿争取呢!
双方大战持续了大半日。
最终以乞伏等部的溃败而告终。
并州虽空,却也不是这种小杂鱼所能碰瓷的。
第565章 拔剑四顾心茫然
曹操重新回到他一呆多年的并州,只觉得出去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并州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尤其是正在赶着羊马得胜归来的胡汉士卒,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曹操感觉自己错过了什么,又没错过什么。
“孟德是感觉自己多年的谋划,一朝结出果实,但却不能亲眼见证,有些遗憾吧!”夏侯渊在一旁说道。
曹操一听,只觉得夏侯渊把话说进他心里去了。
他倒不是不是觉得自己被摘了果子,毕竟并州方面能有如今的局面,谁能否认他多年经营的功劳?他相信天子一定能看到的。
他最遗憾地便是不能参与其中了。
夏侯渊又说道:“不过孟德可以想一想,假如你依旧留在并州,有你的威名震慑,乞伏等部敢于直接进攻吗?”
曹操一听,忍不住笑道:“妙才话说的这么好听,我都有些舍不得举荐你放你离开了。”
夏侯渊笑道:“其实陪在孟德身边也没什么不好……”
二人说着,在马上对视着,皆觉得自小就产生的情谊再度得到了升华。
接下来又行了一段路,曹操忽然得到消息,说是窦宾在此战之后决意入朝觐见,如今正在前方。
听到窦宾之名,曹操立马想到了自己以前对窦宾的威逼利诱,但窦宾一直软硬不吃,前段时间窦宾终于扛不住了,但他却没有亲眼见证这一幕。
当即曹操策马向前,急迫地想要与窦宾见上一面。
“拜见曹公……此前宾无智,枉顾了曹公的好意,实在是惭愧,还望曹公勿要见怪……”
看着身段变得很是柔软的窦宾,曹操发觉,他还是更怀念窦宾以前桀骜不驯的样子。
也因此,曹操没有了和窦宾继续交谈下去的想法,匆匆相谈了几句,便放窦宾向南往雒阳去了。
又往前走了没多久,曹操远远地看到了一杆熟悉的旗帜。
他当即又策马向前。
“曹公,数月未见,别来无恙?”
曹操笑道:“君亦然!”
虽然南匈奴羌渠单于的身段也很灵活,但羌渠与窦宾的区别在于前者从一而终,这就让曹操很习惯。
随后他又指着跟在羌渠身边的一个孩童说道:“倒是豹,比我离开时又长高了些。”
羌渠闻言哈哈大笑:“这草原上的小兽,总是成长的很快。”
这么会功夫,在曹操军中的于夫罗也赶了过来,他的儿子挛鞮豹一见父亲来了,当即眼睛都亮了,曹操和羌渠见了,便立马放这对父子前去相聚了。
等到挛鞮豹走后,羌渠才带着些忧愁的说道:“豹的性子曹公也是知道的,素来喜爱经典,每每看到书都会手不释卷……我想着,等到曹公这回升迁,能否把他给带上?”
说出自己的请求后,羌渠心中其实还是有几分忐忑的,但话音刚落,却见曹操大笑起来了。
“这有何难?”
听到这话,羌渠总算把提到嗓子眼的心放了回去。
曹操继续说道:“不止是豹,就算是单于……当初单于不是多次同我说过想去看看雒阳的繁华吗?只是以前担心于夫罗能否有足够的威望弹压部众这才不能成行,如今于夫罗又在冀州建立功勋,依我看,君之所求,同样也能成真!”
“当真?”
“自然是真的,是不是很高兴?”曹操问道。
“当然!”羌渠佯装惊喜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