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论起教化四夷,公久在幽州,四夷归附,有何良见?”
刘虞答道:“边塞之地物资匮乏,以往大族豪强与胡人交易之时,多有欺压之举……且胡人贪利不惧死,若互市不可得,便着于劫掠。今汉兵雄武,胡人惧之,正是互市之时。”
“然臣观塞外气候,如渔阳郡塞北,八月飞雪已非罕见之事,较百多年前早矣。臣以为,长此下去,塞外愈发不适合居住,若无战争损耗,便是互市亦满足不了胡人需求,将来若要边疆稳定,需常以胡人内附。”
刘辩没想到久在幽州的刘虞竟然观察到了这一点。
的确,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胡人普遍内附。除了因为当时的汉土久经战乱百姓不存外,塞外恶劣的环境也是催促着胡人南下的重要原因。
刘辩说道:“胡人内附并无不可,然如昔日南匈奴之内附,决计不行!朕读史书,观南匈奴叛降多次,此等隐患,不能留给后人。”
“内附当效屯田故事,编户齐民!”
至于不愿意的,那就留在塞外吧!
刘虞对于刘辩的行事风格早有了解,闻言也没有尝试着改变刘辩的想法,而是建议道:“塞外胡夷多以豪帅酋长马首是瞻,若能使豪帅酋长心向汉室,则编户齐民可顺势为之。”
提到编户齐民,刘辩就想到了南匈奴,在曹操等人多年的经营之下,几乎并州所有的匈奴人都在汉室的户籍之上,目前汉室对匈奴人口的了解程度只怕还要胜过于夫罗。
但匈奴人还没有承担和汉人一样的赋税——这并不意味着底层匈奴人的生活很轻松,因为他们的财产甚至连同他们本身都属于部族酋长——而刘辩下一步的目标便是让酋长们做出选择——是当個有前途的大汉官员,还是要当一个注定要被扫进垃圾堆的渣滓。
目前来看,公孙瓒应能当成这个合格的白脸。
短暂的走神之后,刘辩复又问刘虞道:“此前朕曾多次赏赐各处豪帅酋长各类经典文集,然成效甚微,豪帅酋长仍不识之。公久在边地,可有教朕?”
刘虞沉吟片刻,最终还是答道:“彼辈重利,或可以利诱之。”
刘虞在做官之前,也是个儒家名士,让他亲口说出用利益诱惑人学习儒家经典,还是有些难为他了。
“公在四夷之中素有威望,今若论及教化四夷,朕以为朝野内外无人比公更加擅长了。”刘辩吹捧道。
刘虞心里明白这是天子想要让他负责此事,但他心中没有半点不满,反而还很兴奋——连平尚书事都给了,他还能有什么奢求呢?
“臣愿为陛下分忧!”刘虞果断应道,这也的确是他愿意去做的事。
在刘辩见完刘虞后未久,自他登基以来规模最浩大的元日大朝会便开始了。
大概是因为这次来的四夷过于多了的缘故,鸿胪卿韩融主动要求将大朝会办得华丽一些。当日,虽然都是预定好的流程,也不会有官员臣属真的在大朝会上奏说预定之外的事情,可待到刘辩从一大早起床到忙完所有的典仪,时间已近中午,正好与午时刘辩对群臣的宴请无缝衔接。
相较于大朝会,包含了群臣和海内外友人的酒宴的气氛无疑更轻松。
酒宴之间,还有西域诸国献上的胡姬跳舞,而鄯善王比和焉耆王龙安则趁着胡姬献完舞、刘辩与百官赞赏之际出了列。
本书快完结了,说一下未来规划吧
原本想着这几天写完申请完结的,然后下周开新书。
但感觉故事到这里就直接结束还是有些仓促了,所以准备放弃全勤,接下来会断断续续地写一两周吧。
其实原本还想写些丞相和司马懿壮年时候相爱相杀的故事……
接下来的更新可能没那么稳定,尽量保证一天两千吧。
新书准备中,还没百分百确定方向,大家有什么想看的吗?
第232章 跪的有点快(本章免费)
几乎满朝皆知,西域诸国过去寻求汉室庇护乃是为了对抗匈奴(鲜卑)人,而今鲜卑人的威胁已经告一段落,西域诸国对于汉室大规模经营西域的态度只怕并不支持。
可话又说回来了,当初求着汉人回到西域,想要内属汉室的是诸国,如今总不能解决了鲜卑的问题就觉得汉人多余了吧?
也因此,随着鄯善王比和焉耆王龙安出列,不乏有文臣武将紧紧地盯着二人,只待二人口出狂言便要上前制止,展示自己忠君爱国的风采!
尤其是给事谒者祢衡,更是蠢蠢欲动。
平日里,只有四百石的他还没有参加常朝的资格。经过了此前被逄纪被诬的教训,他也长进了许多,起码能分得清在哪些场合绝不能大放厥词。
可眼下,但凡这两个西域来的小国王有一点不敬天子或是对汉家经营西域的抗拒之意,那么祢衡就有自信告诉两人,什么叫做唇枪舌剑。
祢衡甚至已经想好了待会痛骂的说辞,只待二王露出破绽便切换战斗形态!
“陛下,臣比初至天朝,一路所见,与鄯善截然不同,至雒阳方知天下之大矣!”鄯善王比一脸憧憬地说道,“臣久在偏僻之地,不识中国,多年以来心向往之,臣请多停留数月,以圆臣居中国之念。”
如果说他以前还对汉室不停地往西域送人有些想法的话,那在见过琅琊国刘熙之后,这些想法他连想都不敢想了。真要得罪了汉人,要钱事小,要命事大。
祢衡:?
他手都放桌案上随时准备起身了,就这?
而居于主位的刘辩见鄯善王如此懂事,自是满意,他回应道:“卿有此心,朕岂有不许之理?赐金带、锦袍、布帛百段,并宅一座!”
鄯善王说完之后,焉耆王龙安也不敢示弱,请求道:“臣今日得见天颜,万分欣喜,然臣虽至雒阳,子弟却不行。来时路上,臣闻凉州等地良家子可入选宿卫,臣请留子弟以宿卫陛下!”
此前,西域诸国派来的侍子大都在大鸿胪的安排下接受汉家文化的熏陶,雒阳还专门设有蛮夷邸,在招待各国使者之余,还有教化之责。这些侍子在归国时通常也会获得汉家的官职,得到相应的印绶。
但要说留其子弟以宿卫……虽然历史上也有金日磾的先例,但终究不是定制,起码现在刘辩的身边没有这些侍子的存在。
“卿之所求,朕许了!”刘辩答应地很快。
有了两人在前,跟随他们的而来的几个西域小国国王皆都请求在雒阳多住数月,并留子弟宿卫,刘辩皆许之,并皆赏赐宅邸财货等。
宴会之后,刘辩召见了鸿胪卿韩融,但后者对这两位西域国王的打算并不知情。
倒让刘辩对这些国王高看了一眼。
能够在诸国林立的西域生存这么多年,这些小国的生存智慧不可小觑。
同在宴会之后,不声不响搞了桩大事的十个西域国王再度聚在了一起,一伙人隐隐以作为大国的鄯善王和焉耆王为主。
焉耆王环顾四周,见并没有汉人在此,这才开口说道:“我听闻羌人和匈奴人都能在汉室为官,已经成了定制。现在我们的子弟能够宿卫在天子身边,必然能够得到不同于此前虚职的官职。”
“现在汉人来西域,是不能阻挡的……就算汉人再多一些,那也会比鲜卑人在的时候好,而且商路也愈发繁盛了。既然阻止不了,那就参与其中……现在第一步已经成功了,我就不信我们的子弟论起做官比不过匈奴人、鲜卑人或者羌人?”
“诸位要好生交待要留下宿卫的各家子弟,务必好好表现,要是能借此得到天子看重,留在雒阳为官甚至比回到西域要强!”
一众国王听后,皆称是。
等到八个小国国王告辞离开,兴高采烈去找官吏带他们去新赏赐的宅院后,焉耆王看着鄯善王,叹息一声道:“也不知你我今日的决定是对是错。”
“以前大汉虽然会设立都护、长史,但大都只管军事,不干各国内政,如今只怕不再是这样了……”
相比于焉耆王,鄯善王反而看得更开一些:“左右不过是把子嗣送来雒阳学习汉家经典,再回来继承王位罢了。以后跟汉人的接触会越来越多,这不算坏事……往好处想,当初光武皇帝时,匈奴人危害西域,各国两度请设都护,皆不许。然如今汉人在西域投入的越多,便越不会离开。至少我等不用担心鲜卑人再来了。”
焉耆王龙安有些诧异地看了鄯善王一眼,没想到他还有这种想法。
思索之后,觉得的确能安慰到自己。
随后两人约定好次日相见,遂各自带着随行人员前往了新得的宅院去了。
留在雒阳一段时间除了为表示忠心外,他们大老远的来到大汉的都城,来回数月时间,肯定要看个尽兴!
第233章 纷争开始了(本章免费,发新书啦)
(本章免费,新书准备的时间比预想的长,题材和内容都改了好几版,耽误了这本书的完结,抱歉)
在元日大朝会之后,来自西域的一众国王们就在雒阳暂住下来。
虽说除了日常吃住之外,大汉并不负担他们的其他花费,但这些国王普遍在西域的商路之中赚的盆满钵满,根本不差钱。
最开始,这些国王见只有鸿胪寺的小吏相随,还担心他们在雒阳市井中的安全,但逛了几日之后,他们就发现这些忧虑全都不必有。大晚上也能安全地出门——这事放在他们的国都,想都不敢想。
于是乎,他们开始了大手大脚的花费,以至于雒阳百姓一度因此对来自西域面容有异的胡商有了滤镜,认为来到雒阳的西域胡商全都有万贯家财,且人傻钱多。
也因此,热情的雒阳百姓十分欢迎这些西域国王的到来。
这一日,鄯善王比与焉耆王龙安再度出门去了,不过这次与往日的闲逛不同,他们乃是受前司徒、散骑董卓之邀,参与宴会。
在二十多年前,董卓曾经担任过西域戊己校尉,但那时候董卓驻扎在车师国,比和龙安二人都没有当上国王。二人与董卓不能说素昧平生,也算是毫无交情了。
这还是两人第一次参加这种私人宴会。
“我此前专门同鸿胪卿打听过了,董散骑的宴会可不是寻常人都有资格参加的。”焉耆王对着鄯善王说道。
“我也打听过了……不过我听说这位董散骑的名声可不太好,听说他是大汉天子的宠臣,但得罪了很多人,有些汉人的名士根本不愿参加他的宴会。不过,也会有一些高官重臣参与其中。我们在其中,说不定会认识将来被派到西域的官员呢!”
就这样,两人带着期待与忐忑一路抵达了董卓的府邸,很快就被董卓侯府的仆人迎接入内,两人只见其中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假山奇石,无一不精美绝伦。
龙安惊叹之余有些奇怪,趁着董府的仆人没注意,悄悄对比说道:“听说天子尚俭,此前见过的各处官署也都古朴肃穆,缘何董散骑的府邸如此铺张?还是说大汉重臣的府邸都如这般。”
比听后有些得意地说道:“看来你还是打听的少了……这董散骑不仅是高官,还是列侯,很是富庶。且他只有一个孙女,自然不必吝啬钱财。”
两人正说着话呢,忽听不远处有人笑道:“此前未曾见过吧?这里比之你等王宫如何?”
他们转头看去,却是车师国侍子怀楼。
区区一个战败的车师侍子,自然不被放在龙安眼中,他正要骂回去,却被鄯善王拦住了:“他因为旧事,很得董散骑喜爱。”
焉耆王听后,当即把话咽了回去。焉耆在西域算是大国,可在汉室面前不值一提,为了一时意气得罪重臣,这事他可不愿意干。左右当初车师国仗着鲜卑人支持狗仗人势的时候,他也不是没有伏低做小过。
当即便于鄯善王面不改色地跟着仆人离开了,无他,唯熟练耳。
但怀楼却不满意,当初焉耆王和鄯善王派兵助力汉军攻打车师国,虽说这般的确改善了他的处境,可他毕竟是车师人,心中对两王还是有些愤恨的。
当即就要继续找一找两王的麻烦,但他发现两王走得飞快,他竟然有些追不上。
等怀楼追上二人时,已经到了宴席之所。
而这时董卓也发现了他,立刻喊他在身边就坐,怀楼不敢拒绝,只能放弃心中所想。
不久,时间到了,人也到的差不多了,屋中炭火正旺,羊肉也被炙烤的香气浓烈,而外面竟也颇为应景的下起了小雪。董卓旋即命人打开窗户以欣赏雪景,饮宴开始。
而焉耆王和鄯善王则好奇地留意着参与这场宴会的人选,只可惜他们认识的人不多,而鸿胪卿韩融并未出现在此。就在这时,有一人靠了过来,说道:“在下谏议大夫、平准令李儒,两位应是第一次来此吧。”
龙安立刻说道:“原本就觉得君眼熟,原来是此前元日天子设宴时见过的。”
“正是。”李儒举杯笑道,“吾受董公所托,来为两位介绍这些来赴宴的贤良。”
“坐在次位的乃是侍中杨公,与董公有亲……”李儒捡着重点跟两王介绍了几个人,还要再说,忽见有人中途而来,为首者带着身上的雪花闯入了这场宴会。
这一回,不用李儒介绍,龙安就认出了来人:“这是司隶校尉黄公,我认得,听说他可以察举整个司隶的犯法者。”
李儒并未应声,只因黄琬来者不善。
另一边,董卓已经率先反应过来,起身向前笑着迎道:“不知子琰要来,有失远迎啊。不过子琰来的正是时候,酒才热好不久。”
“不敢劳仲颖大驾。”黄琬并没有朝董卓摆脸色,但说出来的话却毫不留情,“只是此次吾为公事而来,却是不好饮酒了。”
“哦,有何公事,竟劳得子琰亲自带人来此?”董卓脸上笑意不减。
“车师国侍子怀楼在外犯了罪,躲进了仲颖府上,小吏心中惧怕,不敢上门,可不就得我来了吗?不过要我说,仲颖但凡知道怀楼犯罪,定会主动送之投案。”黄琬说道。
“正是如此!”董卓回头看向原本被他安排在身侧的怀楼,却见对方脸色有些苍白,如何不知发生了什么,当即怒斥道:“猪狗,亏我如此善待你,竟然瞒着我违背律法?来人,将他拖出去!”
随后,董卓不理会怀楼,进一步拉着黄琬的手说道:“以往数次邀请,子琰都未能得闲暇来此,择日不如撞日,怀楼之事交给下面官吏处置即可,今正逢小雪,何不观雪赋诗以记之?”
黄琬感受到手上来自董卓的力道,他得到举报才来到此处,见董卓如此配合,他也没有想把董卓得罪死的想法,索性顺势答应了下来。
然作为旁观者的李儒意识到,在度田之后,纷争,还在继续。
第629章 纷争结束了
“如此说来,并非是司隶校尉主动去找董散骑麻烦,而是司隶校尉接到了举告,这才去董散骑府上拿人,恰好碰到了董散骑的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