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约卡坐在餐桌前一边喝着洋葱汤一边翻看报纸,进军保险业必须实时关注社会上正在发生的事,哪怕只是一场火灾。
至于卡米尔的话,他左耳进右耳出,没当一回事。
卡米尔注意到了这一点,她生气的从德约卡手里夺过报纸,提高了声调:“听到我说的吗?你们应该停下来休息一下,你,还有夏尔,两个人都是!”
德约卡愣愣的看着卡米尔,过了好一会儿才把思维调整回并想起卡米尔刚才抱怨的话,一部分。
“休息?钱赚够了?”德约卡摇了摇头,一脸慎重:“不,卡米尔,永远也不会够的,要休息也不是现在。你不明白,我们在另一个战场上。”
“另一个战场?”卡米尔一脸疑惑。
“是的。”德约卡解释道:“许多资本家在明里暗里针对夏尔,甚至想要对夏尔不利。现在,我们才刚有点起色,夏尔好不容易震摄住了那些资本家,我们必须利用这个机会发展壮大。而你却让我们休息?”
最后德约卡总结道:“我们这么做不是为了钱,卡米尔,也可以说是为了钱,但更重要的是与资本家的斗争,你明白吗?它不会比夏尔面对的真实战场好多少,甚至更凶险!”
卡米尔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她其实是感觉到了其中的危险,知道德约卡不是危言耸听。
迟疑了一会儿,卡米尔默默的将报纸递还给了德约卡收拾起盘子。
资本家的竞争的确可以说是另一个战场,它同样充斥着残酷和血腥,只是看不见硝烟而已。
出身商人家庭的德约卡深知这一点,因此全身心的投入到工厂的经营中。
有时就连德约卡自己都觉得造化弄人,他恰恰是因为看不惯商场上的尔虞我诈才选择远离,现在却不知不觉的被拉了进来并深陷其中。
是因为夏尔?
一开始或许是。
但现在,德约卡觉得自己乐在其中。
这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看着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资本家被自己反超、打败,德约卡莫名有了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
……
这天,在德约卡忙着在电话里指挥对尼内保险公司的收购时,他吃惊的看到一身军装的夏尔走进办公室朝他挥了挥手。
德约卡匆匆在电话里交待了一声,微笑着迎上去:“怎么,总算有空来看看自己的工厂了?”
说话间,德约卡打量了一下夏尔的军衔,两颗星,这是他头一回看到夏尔佩戴准将军衔,眼里不自觉有了些自豪,还有一丝羡慕。
夏尔达到的高度,才是他一辈子都触摸不到的。
(上图为两颗星的准将军衔。法兰西军衔原本有一星军衔,一星专为旅长设置,而二星准将通常是师长又称“营地元帅”。之后二星准将作为旅长,一星军衔被取消,于是军衔从校级的金色条绞直接跳到准将的两星。)
德约卡的办公桌旁有一个空位,那是夏尔的办公桌,上面还有第一次搬进来时夏尔挑选的台灯。
如果不是那上面还堆着几本夏尔常看的书,他几乎就认不出自己的座位了。
夏尔接过助理递过来的咖啡往椅子上一坐,随口问德约卡:“收购保险公司的事进行得怎么样了?”
“很顺利!”德约卡回答:“我们已低价收购了三家保险公司,都是敦克尔刻的,他们被德国人的轰炸吓坏了,巴不得早点出手。”
说着,德约卡从办公桌上取过一个表格探身递到夏尔面前。
夏尔接过一看,三家保险公司加起来只有一千多万法郎,的确便宜实惠。
不过夏尔的兴趣点却不在这,他把表格往桌上一丢,端起咖啡小喝一口,问:“您听说德国人轰炸伦敦的事了吗,父亲?”
“当然。”德约卡点了点头:“昨晚的事,它已经传遍整个法兰西了。”
夏尔“嗯哼”了一声,又继续喝着自己的咖啡。
德约卡忽然明白了,他扭头望向夏尔:“你不会是,想在伦敦发展保险业吧?”
“为什么不呢?”夏尔反问:“现在是抄底的最佳时机!”
德约卡想想觉得也对。
飞艇轰炸伦敦而英国人却对它束手无策。
所有人都以为德国人不久后会扩大轰炸规模。
这在伦敦造成了恐慌,甚至有传言说德国人有上百艘飞艇,它们会同时轰炸伦敦。
这时候在伦敦开一家保险公司,人们会疯了似的往里头送钱!
第390章 超射程大炮
保险,出售的是对未来的恐慌和焦虑:人们把恐慌和焦虑转嫁到保险公司上,一旦这些焦虑成真,保险公司会用丰富的金钱赔偿弥补。当然,投保人要花钱购买这项服务。
因此,人们越是恐慌、越是焦虑,保险公司的生意就越好。
但德约卡却有周密的考虑。
“生意好不代表能赚钱,夏尔。”德约卡举着手中的铅笔,眼里带着一丝担忧:“如果将来真像人们说的那样,德国人集中大批飞艇对英国展开轰炸……”
这会是什么结果就不用多说了,保险公司很可能会把底裤赔掉,夏尔也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然而,夏尔却知道这不会发生。
“我知道怎么对付它。”夏尔一脸轻松:“我只是还没把装备发明出来而已。”
德约卡瞬间了然。
夏尔这是在利用自己的军事天赋操控市场。
是个好主意,他一方面利用保险业搜括英国平民的财富,另一方面又发明装备卖给英国政府。
英国政府购买装备打败德国人时,又是在为夏尔的保险公司服务。
一个完美的闭环,这利润就不是一千万、两千万的事了,随便也要上亿。
想到这,德约卡兴奋得两眼放光,点头道:“没问题,我马上派人去伦敦。”
公司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德约卡已不需要事必躬亲了。
打完电话后,德约卡朝夏尔笑了笑:“你知道吗,我们最难开展保险业务的地方恰恰是巴黎。”
“巴黎?”夏尔目光转为警惕:“有人从中作梗?”
夏尔的第一反应是与他作对的资本家,尤其是施耐德。
“不。”德约卡摇了摇头:“他们似乎不敢在保险业上与我们竞争。”
拥有军事天赋的夏尔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掌握着战争的胜负能左右保险的结果,没人敢轻易跟进。
“那是什么?”夏尔有些奇怪。
“因为你。”德约卡扬了扬眉。
“我?”夏尔一脸懵。
“是的。”德约卡微笑着点头:“所有人都相信只要有夏尔在,德国人不可能威胁到巴黎的安全,所以他们很放心。事实上,他们考虑的是法兰西军队什么时候能打到柏林!”
夏尔“哦”了一声明白了。
没有焦虑市场就不活跃,保险公司可以平淡的活着,当然不愿意低价出售。
解决方法是让保险公司感觉到危险,让他们认为在不远的将来有可能会赔钱,只有这样他们才会选择把它卖掉。
不过,要把巴黎变成一个“有危险”的地方可不容易,德国人再次占领巴黎是几十年后的事。
考虑了一会儿,夏尔心下有了主意。
“准备好资金,父亲。”夏尔说:“这几天可能就会出现变化。”
“出现变化?”德约卡吃惊的望向夏尔:“你是说,德国人有可能会攻击巴黎?”
没等夏尔回答,德约卡惊呼出声:“上帝,是飞艇?他们会用飞艇轰炸巴黎?”
夏尔摇了摇头,他没有告诉德约卡答案,有些事从他口中传出去不太合适。
因为人们会说:“那不过是保险公司有意放出来的谣言,目的是骗走我们的钱。”
因此,夏尔需要权威机构放出消息,以此来撼动看似稳固的巴黎保险业。
“这事交给我。”夏尔离开前交待德约卡:“另外,我们需要在旁边买一片地盖厂房,可能需要7000平左右。”
“7000平?”德约卡被这数字吓住了,这可是一个大厂。
夏尔“嗯”了一声,轻描淡写的回答:“我从英国购买了5条火炮生产线,几天后就会陆续运来。”
德约卡初时还不觉得有什么,法兰西需要火炮,购买火炮生产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等夏尔离开后他才猛然反应过来:“上帝,火炮生产线,生产火炮!”
他起身快步赶到窗台前想叫住夏尔,但夏尔的汽车已经驶上公路渐渐远去。
德约卡有些无奈,生产火炮意味着与施耐德直接竞争,两者的矛盾将进一步激化,因为彼此的存在有可能威胁对方的生存,军方往往选择了一种炮后就会放弃另一种。
不过,德约卡望着消失在公路上的汽车,心想,这一天早晚都会来的,迟早要面对。
……
回到巴黎后,夏尔到城防司令部走了一趟。
“最近还好吗,将军。”夏尔在加利埃尼面前敬了一个礼。
加利埃尼抬眼瞄了夏尔一眼,摆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当然,我很好!”
费尔南中校在旁偷偷做了个鬼脸,其它参谋也笑而不语。
事实是夏尔没在这的时候,加利埃尼总像是少了什么,他时常会莫名其妙的烦燥不安,甚至几十年保持下来的作息规律都被打乱了,常常半夜睡不着起来办公,白天却困得趴在桌上睡觉。
费尔南中校建议加利埃尼:“我们为什么不把夏尔调回来?这里距离警察训练基地不远,没有战事时他完全可以两头兼顾。”
“不。”加利埃尼坚定的摇了摇头:“他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中校,这是他煅炼的机会。”
加利埃尼很清楚,夏尔独立带一支部队与在城防司令部指挥部队是两回事,虽然形式上没有多少差别。
夏尔给加利埃尼递上一本书:“我听说您最近总是睡不着,或许可以用这个打发时间而不是起床办公。”
那是凡尔纳写的《海底两万里》,夏尔希望加利埃尼能走进另一个世界让自己从战争状态中放松下来。
加利埃尼一愣,接着翻起了白眼:“这是骗小孩的东西,准将,这只能证明你还没长大!”
嘴里虽这么说,但眼角的皱纹却挂着笑意。
“就算是吧!”夏尔回答,把书放在加利埃尼的桌面上,接着言归正传:“我收到一个消息,将军,德国人正在计划建造一门大炮,超射程的大炮,他们打算用这种大炮直接炮击巴黎!”
所有人都愣住了,不约而同的将震惊的目光投向夏尔,包括加利埃尼在内。
第391章 巴黎大炮
加利埃尼半信半疑的问:“你确定?能打到巴黎的大炮?”
“不,我不确定。”夏尔摇了摇头:“我只是收到消息,至于消息来源,很抱歉,我不得不保密。”
加利埃尼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消息来源对外公布会对情报人员产生威胁,这无异于告诉德国人谁是间谍。
费尔南中校加入了讨论:“我认为这不可信,准将。他们为什么不像轰炸伦敦一样直接用飞艇?”
经过昨晚的事,许多人都在猜德国人同样会用同样的方式轰炸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