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第523节

  大炮夜间机动困难,降低了法军卡车炮的效能。

  坦克则基本没有夜战能力,在黑暗和人海中起不了太大作用。

  于是战局陷入焦着就是必然的。

  塔西尼小心翼翼的问:“将军,我们是否提前启动渡河计划?”

  渡河计划指渡过默兹河进攻德军侧翼,夏尔在追杀溃逃德军的同时,已暗中将第一装甲军和美军主力调往默兹河。

  “不,少将。”夏尔否定了塔西尼的建议:“德国人对此有防备,他们不缺人,缺的是弹药和装备。”

  这话没说太明白,但塔西尼却听懂了。

  德国人不缺人,缺弹药和装备,因此在默兹河一线同样也会采用“夜战逐层防御”战术与渡河的联军拉扯。

  法兰西第一装甲军擅长穿插,打这样的夜战和混战却并非其所长,他们同样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美军就更不用说了,缺乏训练的他们很不适合在夜里混战。

  甚至这么打还会有危险:英美联军渡河后是背水作战,一旦夜里没守住被打回默兹河,连退路都没有将成建制的被德军歼灭。

  想到这塔西尼瞬间吓出一身冷汗。

  糟糕的建议,我怎么没想到这些?这甚至可能是德国人的陷阱,幸运的是被中将识破了。

  接着塔西尼又为难了,现在该怎么做?难道就这样与德国人来回拉扯?

  “你听过一个故事吗?”夏尔视线离开地图,从桌面上端起咖啡悠闲的送到嘴边,喝了一小口后接着说:“一个关于战争状态下英德两国互扫水雷的故事。”

  “互扫水雷的故事?”塔西尼回忆了下,茫然的摇摇头:“不,我没听过。”

  “那是战争期间的某个港口。”夏尔拖长了声音,使它像话剧正缓缓拉开序幕:

  “德国海军与英国海军经过激烈的封锁和反封锁,出现了一种极为和谐的现象。”

  “德国海军每逢一三五布雷,英国海军二四六去扫雷。”

  “然而有一天,英国海军偷懒没有按计划去扫雷,结果当第二天德国海军照例去布雷时,却被自己的水雷炸得死伤惨重。”

  正在喝咖啡的塔西尼猛地被呛到,他咳了几声,难以置信的望向夏尔,想笑又笑不出来:“这,这,这是真事吗,中将?”

  夏尔没回答,他装出德国人气急败坏的样子,用怪异的声音骂着:“去他妈的,英国人怎么能这样不负责?这在我们军队是绝不允许的!”

  塔西尼彻底崩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就连附近在整理文件的参谋和警卫也笑成一团。

  一个有趣的故事,英国人因为懒惰打了一场胜仗,居然还被德国人指责。

  夏尔没有笑,他坐在椅子上静静的看着塔西尼:“你想到什么了吗?”

  塔西尼收住笑容略作思考,接着恍然大悟:

  “是节奏,将军。”

  “敌我两军在阵地前反复推拉,他们很容易习惯了这种节奏。”

  “而一旦我们改变了这种节奏,德国人就会掉进我们事先设好的陷阱。”

  夏尔轻轻点头,塔西尼不愧是未来的陆军元帅,东方集团军群交给他,夏尔很放心。

第876章 攻守易形

  雨,如丝如缕,细密的交织在欧维尔防线上空。

  星辰被乌云吞噬,唯有远处偶尔一道闪电,像一把死神的镰刀划开天幕,映照出穹顶下一地泥泞。

  泥泞上横七竖八的躺着尸体、坦克残骸以及被炸成碎片的铁丝网和枪械零件,满是萧杀和凄凉。

  这片阵地,已来来回回在德法两军间易手十余次,现在到了晚上,又到了德军将其夺回来的时候。

  德维特少将从战壕边沿小心翼翼的露出眼睛,他趁着闪电的光亮飞快的观察了一下前方敌军阵地的火力点。

  没有变化,与白天撤离时没有任何改变。

  主动的撤退有诸多好处。

  比如德军可以在无人区敌方阵地前沿构筑地道、坑道潜伏士兵,一旦进攻开始,他们将第一批潜进敌人战壕近身肉搏,后续主力部队随即跟进。

  又比如事先在战壕内埋下炸药并熟悉地形,还可以用榴炮设定好诸元瞄准有可能被敌人利用的工事。

  它们能精准的将重要工事摧毁,哪怕是在黑夜。

  德维特少将缩回头蹲下身,躲藏在雨披中打亮蒙着黑布的手电。

  昏暗的电光照亮了手心正在跳动的怀表,秒针像鲜活的心脏似的跳跃着,逐渐走向零点方向。

  七点整,天空忽然升起几发红色的信号弹,炮声同时响起。

  “轰轰,轰轰轰!”

  夹杂在爆炸声中的还有事先埋设在敌人战壕内的炸药,它们会将敌人坑道炸塌,甚至有可能引爆弹药库。

  十分钟的炮火准备一过,德维特少将一挥手中的鲁格手枪:“是时候了,士兵们,让他们尝尝刺刀的滋味!”

  没有呐喊,德军士兵一声接着一声的将命令传了下去,接着像蚁群似的爬上战壕挺着刺刀朝敌人阵地前进。

  这是德军摸索出来的夜战经验,黑暗中不应该吹口哨或呐喊壮胆,这么做会让敌人知道德军发起进攻,接着就是成片的机枪子弹和炮弹,尽管敌人可能什么也没看到。

  果然,一路上只有雨滴打在钢盔上的“嗵嗵”声和军靴踩在泥泞中脚步声。

  工兵早已在铁丝网中剪开了多处缺口,轻车熟路的士兵们端着步枪一涌而入,像潮水似的逼近敌人战壕。

  一切很顺利,只有零星几点枪声,法军似乎还没反应过来。

  德军士兵趴在烂泥中准备手榴弹,他们将在战友的协同下将其投进战壕,再趁爆炸的余威发起进攻。

  然而,这时战壕内却传来德军的暗号:“夜莺,夜莺,我们是夜莺!”

  这是在黑暗中用来识别敌我的暗语。

  “铁拳。”德维特少将回答,接着大声问:“发生了什么?”

  战壕发出喊声:“这里没人,法军提前撤走了!”

  德维特少将眉头一皱,法军提前撤走了?

  他们居然放弃了阵地?

  难道是知道挡不住德军的进攻才这么做?

  迟疑了一会儿,德维特少将最终还是命令部队进入敌人战壕。

  情况果然如先头部队报告的那样,战壕内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士兵们情不自禁的松了一口气,他们原以为会有一场残酷的肉搏战。

  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法军士气越来高、战斗力越来越强,他们会打得很艰难,只有幸运儿才能活着见到明天的阳光。

  然而,德维特少将的命令让他们再次紧张起来。

  “战斗准备!”德维特少将大喊:“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追杀到底,不要让他们跑了!”

  士兵们只能在心里抱怨,手上已机械的执行并跟着大部队往前方移动。

  接连穿过两道战壕来到阵地的另一边,德军再次聚集在无人区前整好队伍。

  这一次对面确定有人,德维特少将在闪电的余光中清晰的看到了对面架着的机枪、75炮,还有几辆只冒出炮塔的坦克,法军常常把它们当作一个绝好的火力点。

  “准备!”德维特少将大声命令。

  士兵们喘着粗气汇聚在木梯前,手里紧握步枪,等待着少将发出进攻的命令。

  忽然,爆炸声此起彼伏,“轰轰”声和惨叫声不绝于耳。

  还没等士兵们反应过来,一道火光和冲击波就在附近响起,炸得四周泥水乱飞一片混沌。

  德维特少将压着头趴在地上大声问:“怎么回事?”

  一直跟在身边的参谋回答:“我不确定,将军,也许是法军,他们在战壕里埋了地雷。”

  (注:一战时期普遍将事先埋在阵地里的炸药归类为‘地雷’。)

  德维特少将瞬间明白了,这是法军计划好的。

  既然夜战中主动撤出并设下埋伏是具有优势的一方,法军为什么不让出阵地从而打乱德军的进攻节奏?

  所以不难预测,接下来德军就要面对所有的劣势:火力点被轰炸,战壕被法军小股部队渗透,接着就是敌军主力的猛攻。

  “组织防御!”德维特少将大喊:“挡住他们!”

  撤退是不可能的。

  德维特少将知道在夜色里撤退的难度,就像以前法军被打退时,德军可以跟随撤退的部队涌进战壕,接着就是另一场厮杀和另一次失守,周而复始。

  只不过现在攻守易形了,法军才是进攻的一方。

  德维特少将不明白为什么会忽然发生这样的事,他只知道自己必须守住!

  然而现实很残酷,德维特少将的命令才刚下达,战壕里就传来枪声和惨叫,他甚至听到冲锋枪的“哒哒”声。

  不久,法军主力展开进攻了。

  让德维特少将意外的是,法军使用装甲车代替坦克掩护士兵,而且开着车灯。

  一道道刺目的车灯打在战壕上,将德军照得一清二楚,而德军却连眼睛都睁不开。

  “打掉他们!”德维特少将大声命令:“摧毁那些装甲车!”

  但参谋却惊恐的回应:“我们做不到,将军,我们没有携带火炮。”

  德维特少将这才想起,部队为了便于夜战只带轻装备,连迫击炮只有少数几门。

  “是夏尔。”德维特少将惊呼:“夏尔彻底控制了东方集团军群!”

  否则,法军不可能有这样的组织和战斗力!

第877章 总攻前的准备

  德国威廉大街,总参谋部。

  天空刚吐鱼肚白,办公室还亮着电灯,兴登堡已起床从休息室走了出来。

  兴登堡也不想这样没日没夜的工作,但战场形势却不允许他稍有懈怠。

  意大利和罗马尼亚的战局陷入焦灼,东线虽然正在胜利,但西线却岌岌可危,随时有崩溃的危险。

  兴登堡已连续高度紧张的关注几周了,直到最近西线在“夜战拉扯”的战术中趋于稳定,他才能放心的睡了一场好觉。

  兴登堡坐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勤务兵马上给他端上早餐,一份全麦面包和一杯咖啡。

  德国的物资状况始终不容乐观,就连兴登堡这个总参谋长的饮食都受到了限制。

  兴登堡随手端起咖啡,一边翻着文件一边问:“昨晚发生了什么?”

  “没什么重要的事,元帅阁下。”参谋将一叠整理好的电报送到兴登堡面前:

  “我们在东线又推进了3公里,俘虏了一万多名俄国人,俄国人的士气越来越糟了。”

  “另外罗马尼亚方向,我们占领了霍尔山谷,成功的在他们的防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兴登堡“嗯”了一声,都是好消息。

首节 上一节 523/6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