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之所以“有些慌”,是因为德国航空兵一直隐藏到这时才出击,这将验证夏尔“陷阱”的说法,而德国人要在这时候收网了。
迟疑了一会儿,黑格沉声对参谋补充了两个命令:
“装甲部队全速前进,用最短的时间占领萨尔布吕肯。”
“第21集团军做好战斗准备,德国人很可能发起反攻,一定要守住阵地保证补给线安全!”
参谋们马上忙碌起来,发电报的发电报,查资料的查资料,就连警卫员脸上都露出慎重之色。
黑格的第一道命令是为了速战速决,迟恐生变。
第二道命令是保证自己的后路,万一像夏尔说的那样这是个陷阱,英美联军还能全身而退。
然而,黑格没意识到自己还停留在堑壕战一维作战的战术思想上,以为敌人要切断补给线就必须用步兵反攻并将其彻底占领。
反馈不久就送到黑格面前:
“将军。”通讯兵报告:“德国人用炮火封锁了我军补给线,补给车队损失惨重。”
“炮火?”黑格奇道:“哪来的炮火?”
“他们把火炮布设在森林里。”通讯兵回答:“他们的炮兵事先计算好诸元,能精准的封锁每一条公路。”
守在电台前的参谋补充道:“另外,他们可能实现了空地协同,德国人的飞机能适时观察到我军补给车队的位置。”
黑格震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是夏尔的战术,将电台装到轰炸机上与炮兵实时联系。
于是,封锁补给线根本不需要反攻,只需要炮弹。
而英美联军要阻止这一切,就必须攻进森林摧毁他们的炮兵阵地。
瞬间敌我就攻守易形!
上帝,攻进森林?
德国人在那构筑了完备的防御工事,甚至还有暗堡,无数机枪在那等着英美联军进入。
还没等黑格想好怎么解决,又有参谋报告道:“将军,装甲部队的攻势受阻!”
黑格愕然抬头望向参谋,有什么能挡住装甲部队?
参谋解释道:
“德国人在萨尔布吕肯前有一道隐藏的防线,它没有防坦克壕和铁丝网因此不容易被发现。”
“但他们布设了大量的地雷。”
“还有反坦克炮和反坦克枪。”
黑格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唰”的一下失去了血色。
夏尔是对的,这是个陷阱,一个针对英美主力装甲部队的陷阱!
第893章 强攻
黑格选择硬杠到底,他无法承受失败的代价。
潘兴的一再反对,夏尔的判断,后者甚至在报纸上向公众发出过警告。
而这一切全都被黑格忽略了。
如果现在服软认输,他这个英国远征军司令将颜面尽失。
……
萨尔布吕肯西南的瓦尔特林森林。
托尼奥少将带着他的第21步兵师驻守在森林外围,他的部下大多是本土新兵,原因是最近殖民军不太听话。
不过托尼奥少将却不担心伤亡问题。
他的任务很简单,构筑防线包围森林不让德国人反攻,以此保护身后的补给线安全。
托尼奥少将带着部队抵达目的地后,第一时间就下令挖战壕、拉铁丝网、埋地雷。
他将自己的防线与森林区拉开了三百多米,并根据地形在高地上布设火力点。
他对参谋说:
“森林会成为敌人最好的掩护,树木会是他们最好的掩护和掩体。”
“如果我们距离森林太近,很容易遭到敌人的偷袭。”
“德国人的暴风突击队经常这么干!”
参谋纷纷表示赞同。
森林与防线间留下三百多米视线良好的无人区,会让德国人无处隐藏,他们一走出森林就会被铁丝网、地雷阻滞,接着成片的倒在英军的火力之下。
但人算不如天算。
是时托尼奥少将正在前线视察,他利用每一点时间补上防御漏洞在重点部位加强火力。
一名通讯兵沿着交通壕跑到他身边:“将军,上级命令我们进入森林进攻德军。”
托尼奥少将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他愕然望着通讯兵:“你说什么?确定不是开玩笑?”
“不,将军。”通讯兵递上电报:“是黑格中将的命令。”
托尼奥少将接过电报来来回回的看了三遍,再将目光投往阵地前方。
那里布满了铁丝网和地雷,英军自己布设的。
原本的画面是德国人冲出来被打得血肉横飞,现在却变成英军冲上去顶着德国人的火力清障。
即便成功冲过这段无人区,接下来还要进入森林与隐藏在暗处的德国人作战……
托尼奥少将没说话,转身就朝指挥部走。他决定与黑格理论,并告诉他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甚至想好了理由:
“我的部队大多是新兵,他们接受的训练都是堑壕战,没有任何丛林战的知识和训练,更别提作战经验。”
“在这情况下让他们进入丛林进攻德国人的防线简直就是送死。”
“它不会有任何作用,请您重新考虑。”
然而他没能与黑格通话,因为指挥部的电话已被打爆了,所有人得到的都是参谋代传的命令:“坚决执行!”
顶多就是加一句:“我们别无选择,如果不这么做,前线的部队就无法得到燃油和弹药。动作快,拿下他们!”
最终,进攻森林的战斗打响了。
德军没太为难英军,他们似乎担心用力过猛英军不敢进入森林,因此只用几挺机枪干扰英军清除铁丝网和地雷。
进入森林后才是英军的噩梦。
准备充分的德军在身上披着树枝编织的披风,头上戴着草帽,机枪隐藏在碉堡里,有的还在高处的山洞里将英军当靶子打。
而英军,当枪声响起时他们只看到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却不知道子弹是从哪里打来的。
森林变成了一张大嘴,将无数进入其中的英军士兵吞噬殆尽。
唯一的好处是,外面的英军看不到尸体和战况,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
白雪皑皑的萨尔布吕肯前线。
坦克师师长蒙蒂上校一次又一次在电话里呼叫炮兵支援。
“我们需要用炮火将敌人的阵地翻一遍。”蒙蒂在枪炮声中大喊:“那里到处都是地雷和铁丝网,否则我们会有一半的坦克因此损毁或故障。”
反步兵地雷会炸断履带,反坦克地雷能炸穿底盘,铁丝网会卡在负重轮里使其无法动弹。
但炮兵的回复却是:“我们做不到,上校,一旦我们集结,马上就会遭到德国人的炮火压制。”
蒙蒂看了看空中,德国人的轰炸机正在头顶盘旋。
那就是传说中带了电台的飞机,它们能第一时间将英军的炮兵位置传回去。
于是,德军可以用少得多的炮兵压制住英军炮兵。
无奈,蒙蒂上校咬了咬牙,只能下达强攻的命令。
坦克履带“嘎吱嘎吱”响,引擎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排气管喷出黑色的烟雾,不久就在半空凝结成雾气。
坦克群浩浩荡荡的一片,像钢铁海洋朝几公里外的萨尔布吕肯城涌去。
冲在最前方的“独立号”,它皮糙肉厚火力猛,很适合打前锋。
不过所谓的“皮糙”是相对“惠比特犬”而言,它加强后正面装甲后只达到35MM,依旧不如“夏尔A1”加强后的45MM。
“轰轰”,先后有几辆“独立号”触雷停了下来。
“独立号”是未成熟强行量产的装备,其31.5吨的重量甚至超过“夏尔B1”的25吨。
连英国士兵自己都在抱怨:“有更大的重量却弱得多的装甲防护,火力也比不上‘夏尔B1’,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距?”
所有人心里都明白,是夏尔的技术。
“独立号”的重量与技术不对称还表现在另一方面,其履带强度没跟上,使用的是加粗的“惠比特犬”履带,以至于很容易被地雷炸断。
在后方举着望远镜观察到这情况的蒙蒂马上认识到了错误,他扭头下令:“传令,‘独立号’减速,让‘惠比特犬’开在前面。”
“独立号”是重型坦克,不能让它们全毁在地雷上。
信号旗很快就将命令传了上去。
但这依旧没什么用。
当“惠比特犬”抢上前时,德军方向的炮火就响了起来。
开火的是77MM步兵炮。
确切的说是37MM反坦克炮。
德国人发明了一种新战术,用77MM步兵炮掩护反坦克炮开火。
前者开更响亮炮身更高,还会炸出烟雾和尘土,这使英军无法发现炮身低矮的反坦克炮的位置。
英军能感受到的,只有坦克一辆接着一辆被击毁,有的还燃起一团团像鲜血一样的火焰。
第894章 选择性救援
美军的情况比英军好不到哪去。
巴顿面对这情况已懵了,完全不知道怎么打,他不断的在脑海里回忆从夏尔那学到的每一种战术,以及夏尔过往使用坦克的战例,但全都对不上。
“我们应该停下。”巴顿对参谋抱怨:“在这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占领萨尔布吕肯,德国人有一百种方法干掉我们!”
不说眼前由地雷组成的防线,即便坦克部队将其突破,要面对的也会是巷战。
而巷战需要的是“夏尔B1”车体内的75炮。
英美的坦克,无论是“夏尔A1”还是“惠比特犬”,亦或是英军引以为豪的“独立号”都只有小口径火炮。
它们很难对隐藏在建筑中的敌人造成有效杀伤,炸塌建筑更是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