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国舅 第424节

  我当上司礼监掌印太监还没几天呢,怎么皇帝一死就要把我给换了?我也没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这就得给人让路?

  “这几天……”

  韦泰谨慎地问道,“那位张翰林,没什么动静吧?”

  覃昌摇头道:“的确没见他蹦跶……自从天寿山回来后,就一直很低调,不过偶尔去趟翰林院,但愿意与之交流的官员少之又少,虽有人到他府上拜访,他却基本上不见客。”

  韦泰道:“你说,翰林院这位新晋的掌院学士,真就放弃入阁了?”

  覃昌分析道:“其实入不入阁,影响并不大,谁是阁臣真有那么重要吗?就像万安和刘吉,如今是阁臣吧?但太子有事也不会听他二人的。再说咱司礼监,你说现在谁掌权……”

  韦泰听到这话,心中不免生出感慨。

  我们俩,一个司礼监掌印太监,一个首席秉笔兼提督东厂太监,都不如下面一个怀恩管用。

  这就说明,官职只是个名头,最重要的还得看太子听谁的话。

  就好像皇帝活着的时候,只听李孜省的,几时见过参详万安和刘吉的意见?这也是现在朝中清流对李孜省喊打喊杀的根本原因,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政治规矩,不能因为皇帝的喜好便让固有规则作废!

  ……

  ……

  朱祐樘登基大典迫在眉睫。

  此时朝中御史言官最为忙碌。

  成化朝时,他们受朝中奸佞的气太多,当时皇帝可不听他们的话,或者说直接就把言官撂到了一边,从不把他们当回事。

  现在好不容易逮着机会,太子愿意听取谏言,自然是对着朝中一些在朝或是已经致仕的大臣,好一通参劾。

  在朝的待遇还好点儿,毕竟言官有所顾忌,生怕直接撕破脸以后不好相处。那些已经离朝的,比如说之前连朱见深都看不过眼的彭华,瞬间成为他们的主攻方向。

  这天下午日落时分,怀恩带着几份参劾奏疏,去端敬殿拜见太子。

  因为再过两天,就是太子的登基典礼,怀恩自己也希望太子能拨乱反正,在他看来,韦泰和覃昌二人也是朝中动乱的根源,需及早撤换下来,所以现如今他做事基本上是绕过那二人,只对太子负责。

  “怀公公,您不能进去。”

  覃吉在殿门前将怀恩给挡下来。

  “为何?”

  怀恩皱眉,不解地看向覃吉。

  他跟覃吉都是宫里的老人,当然以地位论,怀恩比覃吉高了不知多少。

  但现在覃吉作为太子身边的长随,很有可能会象征性进入到司礼监或是御马监充任管事太监,怀恩自然得重视一些。

  至少覃吉不作恶,也能规劝太子向善,怀恩是挑不出这人身上毛病的。

  覃吉叹道:“今日太子妃之父进宫,正受邀在里边用膳,一场家宴才刚刚开始。太子有吩咐,不许任何人进去打扰。”

  “哦?”

  怀恩听到这里,不由点头。

  不可否认,怀恩对张峦抱有极大的戒备心理。

  不过问题就在于,张峦并没有对怀恩表现出敌意,反倒在他回朝这件事上,张峦还出过大力,再加上张峦之前帮太子扫清登基障碍,在皇帝弥留时挺身而出给朱见深治病,而不避嫌疑……

  从各方面来说,张峦算是尽到仁臣职责!

  “那我就先等等吧。”

  怀恩丝毫也不介意。

  我这趟能回京,等于是白捡的机会,难得这把老骨头临入土前,还有机会对朝政进行拨乱反正,帮太子扫除奸邪,并维持朝廷清明,那我这条老命算什么?

  就更别说是在这里站一两个时辰,耐心等候里面的宴席结束了。

  “嗯。”

  覃吉也不阻拦,做出邀请的姿态道,“请到偏厅等候吧,那里边有椅子和茶水,可以慢慢等,不会很难熬。”

  “有劳了。”

  随后怀恩便与覃吉一起到偏厅去。

  ……

  ……

  端敬殿内。

  张峦正在跟女儿、女婿一起吃饭,旁边还有人作陪,却是同时受邀入宫来的张延龄。

  对倪岳和李华,甚至是怀恩等人来说,跟太子相见,说的一定是朝事。

  可老张家人不一样。

  哪怕是张峦现在正陷入到朝中某些争议事件中,还在等最后结果出炉,但这并不妨碍他带着儿子来看自己的女儿女婿。

  朝事归朝事,并不影响一家人团聚。

  “岳父,这时候不太方便,请恕不能敬您酒。”

  说这话时,朱祐樘挠挠头,表现得有些不好意思,丝毫也没有帝王的架子。

  张峦赶紧道:“太子殿下您实在太客气了……臣能进宫来与您同席用餐,已是莫大的荣幸,就算不喝酒又有什么关系呢?”

  朱祐樘笑了笑,转变话题道:“先前天寿山选皇陵之事,实在难为你了。”

  “不为难。”

  张峦道,“或许是臣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才会让倪侍郎参劾我。有些事,我也是秉公之言。”

  张玗白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一眼,道:“说那些干嘛?先吃饭吧。”

  “对,先吃饭。”

  朱祐樘又笑着看向张延龄道,“延龄,动筷子啊……你喜欢就多吃点儿,千万别跟姐夫客气。”

  张延龄道:“太子殿下,您很快就是九五之尊,贵不可言……让我这个小孩子先动筷,合适吗?”

  张玗白了弟弟一眼,斥道:“这么多好吃好喝的还堵不上你的嘴?别学你哥,吃饭的时候还多嘴多舌。”

  朱祐樘道:“岳父,其实我刚得到李孜省的一份密折……他单独给我上奏,说其实去年有关地动的谶言,都出自你之口,尤其是应在东朝之类的言辞,也都是你拜托他向父皇建言。

  “其实你对于天机演变之事,乃真正的行家里手,有关堪舆玄空,或是给父皇选皇陵,根本就不在话下。”

第439章 让功

  张峦一听,显得很惊讶。

  心说这算几个意思?

  李孜省居然主动承认之前所成就的一些“神迹”,不是来自于他自己……而是出自于我之口?

  这不等于是让人打他的脸,他就是个靠别人上位的神棍?

  张峦道:“太子,这件事其实很复杂,不知该如何跟您解释。”

  “父亲,有什么好解释的?”

  张玗根本就没当回事,笑着道,“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自打你到京师后,李孜省经常去拜访你,还对你那么礼重,其实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他是在利用你。眼下他不过是识趣,把实话坦诚相告而已。”

  “咳咳……”

  张峦没想过揽这么大的功劳在身上。

  他本以为,李孜省会继续利用他,谁知现在的李孜省是为了获得他的支持,可谓是不择手段。

  出卖他自己这种事,竟然都能干得出来!

  张玗看着一旁的张延龄道:“二弟,你说是不是?”

  “嘿嘿。”

  张延龄笑而不语。

  心说还是这个姐姐了解咱老张家的情况,什么推测地动之类的,跟李孜省和张峦啥关系都没有,还不得是我出来搞预言?

  不然以他们俩的水平,能露那么大的脸?

  朱祐樘道:“不过一切得等各方消息汇总后,事情才能最终定下来。我也不想在朝臣面前,显得太过偏帮岳父,怕被人说闲话。”

  “没事,太子别往心里去。”

  张峦摇头道,“其实我不太在意这些身外名,相安无事最好。”

  说到这里,张峦心里舒服多了。

  原来不是我跟倪岳相争,而是我替太子跟倪岳争,既如此那我还怕个鸟?

  ……

  ……

  这次的家宴,并没有持续太久。

  毕竟朱祐樘还要去给老父亲守孝,而张峦父子也要在入夜前出宫。

  不过朱佑樘也交待过了,有关登基典礼仪式的筹备,让张峦留心些,若是张峦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问吏部左侍郎徐琼,毕竟那位是张玗的姑父,已经在朱祐樘心里挂了号,以后少不得重用。

  虽然别人都赞扬朱祐樘是个明君,但在任人唯亲这件事上,朱祐樘向来是不遑多让的,他对妻子的娘家人那是真的好。

  出宫路上。

  张峦问道:“吾儿,你亲眼看到了,那怀恩在咱离开后就去面圣了……你说他会不会说咱父子的坏话?”

  张延龄道:“他要说坏话,也是说爹您……我在他眼里算什么?他会说我的坏话?”

  “你小子……”

  张峦气呼呼地道,“这会儿又开始分彼此了?咱父子俩不应该是一条心吗?”

  “哼,谁跟爹您一条心?我看跟爹一条心的应该是李孜省吧?你看他,连滔天的功劳都说不要就不要,毕竟暗中辅弼太子,帮太子渡过难关,这得是多大的功劳?他居然可以拱手让人……他对您真心不错啊。”

  张延龄笑着说道。

  “为父倒觉得他没安好心……提前也不跟我打一声招呼,突然就向太子坦白了,着着实实吓了我一跳。”

  张峦说到这里,眼中隐含笑意,却硬憋着没表露出来,脸上依然是一副懊恼的神情,但以及就被倦色掩盖,不由自主打了个大大的呵欠,显然是精神不济。

  张延龄见状劝解道:“爹,您可要注意保重身体,别再夜夜笙歌了……太子后天就要登基为帝,等他当上皇帝后,少不得更加器重您……但看看您现在这般精神萎靡的样子,就怕还没大权独揽呢,身体就已经不行了。”

  “啥不行了?当初还是你亲口告诉我的,男人一定不能说不行……你这混小子,你姐还没当皇后呢,这会儿就开始口无遮拦了?”

  张峦骂骂咧咧,随即脸上又洋溢出骚气的笑容,道,“不过跟李孜省,最近我们相处得还挺融洽的,我出宫后就去见他……你先回去吧。我得问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嘿,这李老头,越来越觉得他做事稳妥可靠,和善可亲了。”

  “呵呵。”

  张延龄道,“完了,用个谶言地震的功劳,就把您给收买了……爹,咱可要守住底线啊!”

  “滚滚滚,为父去见个朋友,碍着你事了?哼,是你说的,暂时先别跟李孜省割席,正反说有理的人都是你,为父可不会听你瞎扯淡!”

  说完,张峦一脸急切之色,已恨不能马上飞到李孜省面前。

  当然谈的绝对不会是什么朝廷大事,在张延龄看来,老父亲去李府,为的只会是下三路那点儿上不了台面的事。

  ……

首节 上一节 424/4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