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246节

  转头,他对一头雾水的荀况说道,“儒法多年的争论,就在你手里结束了。”

  “想来你的弟子,一定可以辅佐君主,实现一统天下的大业吧!”

  至于荀况本人?

  唉,

  都六十多岁了,

  还是不要为难老人家了。

  又不是谁都有姜太公那种身体素质的。

  在围观群众之中,何博悄悄的说,“天下统一,人心想法也是要统一的。”

  “孟轲还活着的时候,跟人吵架是多么激烈啊,礼制和律法的分隔,又是多么严厉!”

  “到了荀况这一代儒家学者中,却是杂糅诸子,扩展了儒家的道。”

  “所以新天命,马上就要到来了!”

  诸子慢慢都融汇到了一起,

  一个统一的天下,还会遥远吗?

  惠施笑着说,“既然你这么说,那等到诸子之学,被人汇聚成一家之言的时候,岂不正在那一统天下的君主治下?”

  何博于是想起了正在咸阳大搞风投的吕不韦,还有看上去越来越成熟的嬴政。

  他叹了口气道,“的确是这样啊!”

  这样的乱世,

  只有二十六年了……

  庄周却说,“杂糅百家,是做不到的。”

  诸子在长久的争论中,已经将自己的“道”越发的固定了。

  混杂一两家,以补全自己的学说还是可以的,

  因为孔子曾问礼于老子,

  而墨子也曾学于儒者。

  但百家?

  这么多学说杂糅起来的话,要以谁为主呢?

  一个学派,

  一个思想,

  没有主干的话,是很难凝聚起来的。

  一件衣服破了几个口子,可以用源于其他衣服的碎布缝补,而不至于毁坏衣服本身的形制和颜色。

  可要全是口子……

  天底下又怎么会有全由碎布缝合出来的衣服呢?

  ……

  “打扰了!”

  这次跟荀况交流,

  孟轲觉得儒家后继有人,

  商鞅也觉得法家后继有人,

  儒法都有光明的未来!

  因此二人心满意足,

  何博也真心向荀况道谢:

  “您是世上罕见的学者,看来后世一定会有太多人成为你的弟子,延续你的智慧了!”

  荀况很是谦虚,“我这样的年纪,只是因为楚王仁慈,才做了兰陵令,怎么敢说就能做到这样的事业呢?”

  何博想起后世无数“儒皮法骨”的名人,只是哈哈一笑。

  他只是说,“我想听你讲述道理,明了你的智慧,但是你看上去,精力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

  “如此,我还是先告辞,等以后再向您请教吧!”

  他说完,便带着死鬼们走了。

  李斯韩非过来,想要搀扶老师,走向后室休息。

  荀况说,“不用。”

  也许是跟两位各自精通儒法之学的学者谈论的很舒畅,这让荀况觉得自己老迈的身体,在此时竟然充满了力量。

  “还是先去编书吧!”

  荀况老了,

  也开始学着先贤,将自己的学说编辑成册,用以流传后世。

  他不知道自己的书籍能够流传得如何。

  而他的弟子之中,

  韩非和李斯,都侧重于他所说的法度,短于儒士的道德。

  这让荀况总忍不住苦恼。

  学生不能够延续自己的道理,并将之发扬光大,这对一个学派来说,是非常担忧的。

  但事已至此,

  先编书吧。

第211章 一年三君

  秦王柱元年,

  守孝一年的新君终于脱下了身上的丧服,穿上了厚重的王袍。

  冠冕有些沉重,

  衣服也裹得非常紧。

  这让本应该为自己正式称王而高兴的新君,觉得胸口有点发闷。

  而等他进行完自己主持的第一次朝会后,还要去应付华阳夫人的痴缠。

  这个女人到现在,还是没有放弃扶持公子成嬌的想法。

  她依靠在秦王的怀里,不断用温柔动听的声音诉说着自己的请求,同时抬起自己柔嫩白皙的手,向秦王递上美酒。

  在这种方面,秦王对她从来是不拒绝的。

  华阳夫人递过来多少,他就饮了多少。

  毕竟秦王也需要用饮酒来堵住自己的嘴,免得它说出让夫人伤心的话。

  但华阳先坚持不住了。

  她觉得自己牺牲了这么多,却还是没有说动秦王,实在是恼火!

  她“碰”的一声放下酒杯,酒水飞溅出来,泼到了秦王脸上。

  对此,华阳不以为意,直接转身离开了自己的良人。

  秦王坐在原位不动,只是忍不住抬手按压着自己的胸口。

  也许是华阳夫人的态度让他受了刺激,

  也许是刚刚上朝过于劳累。

  就在酒水泼到脸上的那一刻,秦王觉得眼前一黑,转而天旋地转,好一阵才恢复过来。

  他摇了摇头,把那残余的不适感甩出去。

  有仆人说,“太子带着两位王孙前来问候。”

  这是来恭喜父亲除服称王的。

  秦王点了点头,让人传唤自己的子孙。

  嬴子楚也换上了太子的华丽袍服,带着两个孩子。

  秦王看着儿子在身前恭敬的叩拜,两个孙子侍坐在一旁。

  他说,“……华阳刚刚抱怨,你近来去她那里问候的次数少了。”

  太子很悲伤的说道,“我对母亲的孝意怎么可能减弱呢?”

  “但父亲成了秦王,我成为了太子,又怎么敢放松国事呢?”

  “我时常做事到晚上,担心太晚去问候母亲,打扰了她的休息,这才延迟到了第二天才去拜访。”

  秦王点了点头,眯着眼说,“你以国事为重,也好。”

  说罢,

  他又觉得胸口有些不适,忍不住抬手揉了揉。

  “来!”

  他向两个孙子招了招手,公子成嬌和公子政一左一右的被他拥入怀中,以享天伦之乐。

  太子则是被他赶去,对母亲表达孝意了。

  两个孩子跟祖父待在一块。

  公子成嬌正是猫嫌狗憎的年纪,觉得祖父身上浓厚的酒味熏得自己很难受,安分没多久,就扭着身子要去玩了。

  公子政则是察觉到了祖父身体不适,替他按揉起了紧绷的头脑穴位。

  这让秦王觉得舒适了许多。

  “……你喜欢成嬌这个弟弟吗?”

  公子成嬌跑出了宫殿,跟一群寺人嘻嘻哈哈的玩乐着。

  秦王听着他的笑声,突然开口对公子政说道。

  “喜欢。”

  “喜欢你父亲吗?”

  “喜欢。”

  “你祖母呢?”

  “也喜欢。”

  “是真心的吗?”

首节 上一节 246/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