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265节

  何博撇了撇眼睛,目光跨过万里,落入咸阳宫中。

  已经成长为一个俊朗少年的扶苏正在接受父亲的教导。

  秦王政看着面前的长子,虽然面容不显,但心里还是很喜欢他的。

  这是他的第一个孩子,是他的骨血繁衍出的另一个生命。

  这是其他孩子远远比不上的特殊存在。

  而且每当看着扶苏,

  秦王政便忍不住想起自己。

  父子之间,自然有不少相似之处。

  秦王知道,他其实爱着这个孩子,

  但从小不爱笑的嬴政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关心。

  秦王只能通过定期询问他的学业,并且告诉他朝政事务,要求他提出自己的意见,来传达一位君主,对他默认继承者的重视。

  扶苏对此,也十分尽心。

  父亲每天要看多久的奏疏,他就要读多久的典籍,努力追赶着正在开创新天命的父亲。

  但越是读书,越是追逐,

  扶苏心里的疑惑,便越是浓厚。

  他十五岁了,

  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秦王为他聘请的老师,以及传承于祖先的血脉,也让他比起同龄人来,要更加聪慧。

  所以,

  他理所当然的,对父亲的一些行为产生了不解。

  “……你母亲的身体好些了吗?”

  在简单的考校了扶苏的课业后,秦王政询问起了扶苏母亲的事。

  那个女人,也就是秦王政的王后,在这段时间生了一场大病,一直躺在床上,很难行动。

  她瘦了很多,头上甚至因为疾病,长出了许多白发。

  因此,

  她不希望秦王政去探望自己。

  她觉得自己变得丑陋了,担心秦王会嫌弃自己。

  但秦王政怎会如此呢?

  他对自己这位出身楚国的王后,心中一直没什么爱意,如今也嫌弃不起来。

  毕竟当时迎娶她,也不过是为了安抚华阳夫人,而不是因为她的美丑。

  对秦王政来说,

  她最大的贡献,便是为自己生下了扶苏这个长子,并且安抚好后宫里面的其他女人,没有让她们多事,打扰到自己。

  而这段时间,

  秦国将三晋之地全然吞并,正是政务繁忙的时候。

  秦王听到王后这样的要求,于是坦然的应了下来,只沉浸于各种奏疏之中。

  如今有空,

  也不过是通过孩子的口,来了解下她的情况。

  扶苏说,“母亲还是老样子。”

  秦王政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

  扶苏见了,心里有些悲伤。

  他接受的教育是很正规的,而且比起之前的公子王孙,秦王还特意为他聘请了更多的老师,并不局限于法家。

  因为秦王知道,

  在他统一之后,天下是会不一样的。

  虽然他还没有想好该如何治理一个全新的国家,但麻烦增多这件事,必然会发生。

  所以他的继承者,必须知道更多的道理,拥有更多的智慧,才能去面对这个崭新的天下。

  而扶苏接触得多了,便有了自己倾向的学说和思想。

  他喜爱仁义的道理,希望世间可以变得太平昌盛,而不是一直忙碌于战乱和争斗中。

  所以,

  扶苏想做个仁慈的君子,想做个孝顺的儿子。

  可他的父亲不爱他的母亲,只专注于国事,扶苏又能说什么呢?

  他想起近来母亲的担忧,还有两位舅父的脸上,徘徊不去的忧愁和烦躁,再看了看父亲面前,堆积成小山的奏疏。

  他突然开口说道,“为什么还要打仗呢?”

  秦王政猛然抬起头,威严的目光落在长子身上。

第225章 父子(下)

  “你说什么?”

  秦王的声音冷了一些,对着自己的儿子发问。

  他的心忽然剧烈跳动起来,让秦王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些不好的回忆。

  他下意识的捏住面前摊开的书册,手指用力,面容冷漠。

  扶苏也被父亲的反应吓了一跳。

  但他作为长子,享受的宠爱太多了,所以他的性格虽然柔和,但远称不上怯懦。

  扶苏是敢向父亲表达出自己意见的。

  特别是国政!

  眼下,扶苏还没有被册封为太子,但他身边的一切,都告诉他:

  你是秦国的储君,

  你关注国事,提出主张,是完全没问题的!

  于是扶苏冷静下来后,又将自己刚刚的话重复了一遍。

  “我在想,秦国已经拥有了三晋的土地,疆域已经非常庞大了,父亲处理国政,也非常忙碌……为什么还要继续征战呢?”

  从伐韩到灭魏,

  秦国只用了五年时间。

  这是多么激烈的举动啊!

  五年而亡三国,战事的惨痛、消耗的人力物力,还有扩张后引发的问题……

  扶苏只是听闻了一些,就不免心中忧虑。

  秦国的官员们为此忙碌的团团转,秦国的君主也为此日夜批阅奏疏,不敢怠慢一时。

  但即便如此,

  秦王的意志仍然坚定不移,想要继续打下去,一直打到诸夏的尽头,打到源于内陆的秦国,走至苍茫大海的面前。

  扶苏不能理解这样的坚持,也悲伤于这样的牺牲。

  他的老师淳于越是来自齐国的儒生,他很担心秦国在之后,就会去攻打齐国。

  他的母家是楚国的王族,昌平昌文兄弟,也在暗中向扶苏这个外甥,表达了自己对母国的担心。

  毕竟在三晋之后,

  秦国的步伐要么向南,要么向东,再无其他出路了。

  他的母亲在病中,还要拉着扶苏的手说,“我真担心自己听到楚国灭亡的消息啊!”

  “如果真的有这一天,我还不如现在就死去!”

  而听到扶苏的疑问,

  秦王政的脸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他想要生气、震怒,质问自己最喜欢的儿子为什么这么不理解自己——

  你明明是我塑造的,

  你应该是我最坚定的支持者,

  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但最后,

  秦王还是深吸了一口气。

  他想:

  不会的,

  扶苏只是年少不懂事,

  他并不是真的想要忤逆自己的父亲!

  只要自己好好跟他解释,说明白“天命”的重要性,还有历代秦君的愿望,他就会理解自己。

  他是绝对不会像他的祖父母那样,背离自己的!

  于是,

  秦王强迫自己松开被捏断了的奏疏,缓缓对扶苏说道:

  “平王东迁以来,天下纷乱了太多了。”

  “寡人不能放任这个天下继续乱下去!”

  只要统一了,

  列国不存在了,

  那诸侯之间的征战,自然也会消亡。

  秦王认为,

  这是自己给予这个天下的仁慈。

  他会带着所有人,迎接一个稳定而光明的未来。

  天下人会称颂他的伟大,感念他的功德,让他成为这世上最瞩目的人!

首节 上一节 265/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