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362节

  即便要去信神拜神,也得拜诸夏的神才对嘛!

  他本人在这方面,也是有点“神脉”的!

  为何要拜蛮夷的神呢?

  就凭他们人多?

  他们会念经哄骗百姓?

  黑易响应他的话,“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效仿帝颛顼!”

  颛顼,

  是诸夏五帝之一。

  他的成就很多,而其中最为世人称道的,便是“绝地天通”一事。

  在那个蛮荒古老的年代,

  在那个诸夏君子都懵懂粗俗的年代,

  在那个盛行人祭,认为鬼神绝对统治着人间,而巫师便是鬼神代行者,应当高高在上,替鬼神享受万民供奉的年代,

  颛顼帝对祭祀们发出了一声愤怒的大喊:

  “不!”

  “人间的事,应该由人来决定!”

  即便真的有神圣,

  祂们也不能决定人的命运!

  人间帝王的权柄,

  更不能为一群不事生产,整日空谈的家伙染指!

  于是,

  他颁布了“绝地天通”的命令,禁止巫师们宣称自己是“神的代言人”。

  从此之后,

  能够沟通天地神灵的人,

  只有人间的帝王了。

  而颛顼的子孙大禹,也延续了祖先对此的态度。

  当那泛滥的河水祸害了太多地方,让无数人因之陷入绝望,认为世界即将走到尽头时,

  大禹站了出来,并履行了祖先的诺言。

  “人的事,人来做!”

  “我有手有脚,鬼神却是无形无相的,难道我不能做出与之相较的伟业吗?”

  以凡人之躯,

  去比肩神明!

  巧之又巧的是,

  秦与赵,都是颛顼的后代。

  所以,

  嬴辟疆同意了黑易的话,将诸夏数千年的政令,对自己治下的蛮夷们进行了颁布。

  事后的动荡必然是有的,

  但颛顼没有向巫师低头,

  大禹没有向洪水低头,

  他们又凭什么向蛮夷的祭祀低头呢!

  反正这片地区,

  以后只能有一个话事人!

  嬴辟疆要做“秉承天意,统治此地”的人!

  即便要拜神,

  也要经过他的同意才行!

  “……你说得对!”

  “这种东西的确不可以放任。”

  朋友听了嬴秦在西海地区,跟宗教做的种种斗争后,也沉吟一阵。

  最后他说,“我的确需要向大王进谏。”

  而当夏王听了他还有嬴秦使者的话后,也抚摸着自己的胡须,发出了一声叹息:

  “全然禁止,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人心总是会感到惶恐不安的,

  所以必然需要信仰。

  何况身毒之地,已经被这样的风气给腌透了。

  新夏的上层还秉持着君子的德行,

  但民间的百姓,实际上已经会在祭祖之后,又去礼佛了。

  谁让佛教的诞生,

  还在新夏之前呢?

  这可不是在边境修墙,阻止南边比丘们进来就能解决的问题了。

  当然,

  当一些脑袋尖尖的比丘要求“不要祭祖,要全身心的侍奉佛祖”之时,他们获得的往往是一顿痛打。

  开玩笑!

  君子们礼佛,是佛的荣幸!

  你一个比丘不想着如何推广佛陀的荣光,解救苦难众生,反而指责众生拜佛的姿势不对,

  不打你打谁!

  所以,

  新夏的百姓固然有信佛的,或者其他宗教的,但并没有因此背离祖先,甚至还凭借“俺寻思”之力,替源于身毒的宗教,增添起了诸夏特色,多出来了许多本地僧侣都不曾知道的习俗。

  熟读经书的僧侣跟这些新夏的信众们撞上,都得被他们的理直气壮给整不自信了:

  “这对吗?”

  僧侣提出疑问。

  “这有什么不对的!”信众就说,“信我,没人比我更了解这个!”

  而这,也是夏王没有下令禁止民间礼佛现象的主要原因。

  毕竟,

  诸夏的君子有可能信教,

  但君子信教又不太可能。

  “不过限制他们,我还是会做的。”

  比丘们不事生产,依靠化缘和信徒供奉而活,还提倡舍弃尘缘出家……

  这些都是跟诸夏的道德相违背的。

  夏王也不希望看到,

  哪天沙门大兴,

  新夏百姓都跑去剃度出家,将祖先、亲人都抛弃的事情。

  这种画面,

  出现在他国才是最好的嘛!

  夏王只巴不得邻国个个是僧侣,人人当和尚。

  有臣子还就此开玩笑说:“沙门再如何,也比婆罗门要好呢!”

  比丘们还强调要有觉悟,要恭顺。

  那些世代尊崇的婆罗门可就不行喽!

  夏王笑了起来,“是啊,我宁可接纳沙门,也不愿意接纳那些婆罗门!”

第301章 罗马与秦(上)

  秦二十三年,

  嬴辟疆五十岁了。

  他的舅舅黑易也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

  黑易卧在病榻上,对前来探望自己的外甥说:

  “既然我能够活到这样的年纪,想来大王也是可以的。”

  “您的寿命一定会足够悠长,带着嬴秦走到更远的地方。”

  嬴辟疆哀伤的握住他干枯的手,旁边跪着的黑氏子孙也纷纷落泪。

  黑易看了看自己的后代,又看着嬴辟疆,然后说:

  “我心里还有些担忧,不知道该怎么跟您讲。”

  嬴辟疆低下头,将自己半白的头发凑近黑易,做出“洗耳恭听”的姿态。

  于是黑易打着精神,对这位自己跟随的君主、亲人,诉说起自己的忧虑。

  “嬴秦复立,已经有二十多年了,诸夏的种子也已经得到了足够的传播和成长……”

  遵循新夏的建国经验,

  嬴辟疆并没有在根基未深之时,就急吼吼的去扩张抢地盘。

  如果选择这样做,那结果无非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土地是需要人口来守护的,

  短时间内占有太多地方,嬴秦族人岂能守住呢?

  那就需要提拔外族人,任用他们去管理,去统治了!

  而当外族人塞满了嬴秦的中下层时,

首节 上一节 362/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