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22节

  冯修永三步并作两步走,快速窜了出去,大喊道:“反清复汉!快动手!杀人夺城了!”

  “反清复汉!杀!”

  被冯修永带来的那十多个满洲兵,当场用着喊话大呼,而后从马上跳了下来,对着那些穿官差衣服的就砍。

  不过半刻钟的时间,城门口的官差全被杀光,连典史也被乱刀砍死。

  没人反抗,也不知道怎么反抗。

  满洲兵大爷,突然喊着“反清复汉”,还要杀他们夺城。

  这换了谁,谁脑子里不懵啊!

  十几个兵,加一个狗头军师,枝江县城就这么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

  彼时的清朝,人均金钱鼠尾,一直到了晚清,才开始阴阳头

第35章 剪辫子

  “枝江县拿下了!?”

  这是聂宇得到消息时的反应,从语气上就能看出来,他也非常惊诧。

  之所以同意让冯修永去骗城,也只是在给对方一个立下投名状的机会,就算不成也没关系,反正他都是要打枝江的。

  不打下枝江城,聂宇就搞不到足够的船,没法以最快速度奇袭荆州府城。

  可聂宇还在整兵备战,随时准备攻城,顺带也测试一下火炮的实战效果。

  然后……

  枝江县拿下了?

  应该说,那枝江县令真就被骗开城门了,明明他们的大纛做的很潦草,人也只有十几个,还是冯修永带着满洲兵去找人,怎么看都有些漏洞百出。

  那枝江县令是白痴吗?

  这都看不出来……额,好像还真看不出来。

  聂宇发现自己有些先入为主了,他是因为提前知道,再加上又是穿越者,当然会觉得漏洞百出,不可能成功。

  可换成这些个鞑清官员,还是个汉官,没有入旗人籍,没有满洲贵人提携,一个小小枝江县令,凭什么能看出来,有什么资格能看出来?

  举个例子,你在路边看到市长了,你第一时间会质疑这是别人扮的吗?

  那肯定是赶紧上去举报给你穿小鞋的领导啊!

  (皮一下)

  枝江县城拿下。

  聂宇当天就率军入城,迅速接管了城防,而后又直奔衙门。

  因为冯修永是突袭夺门,县衙这边短时间内还没得到消息,一应大小属吏一个没跑,衙役也都还乖乖守在衙门前闲聊。

  忽然,他们看到了一大群人朝他们奔来。

  “嗯?你们是谁?这里是衙门,闲杂人等快快散……”

  “噗呲!”

  “呃~啊!”

  话都没讲完,一刀就落了下来,当场给这衙役开了瓢,又紧接转向另一个呆愣的衙役。

  “有贼子!啊~!”

  这衙役下意识惊呼,而后脑袋就被一刀斜砍下大半,人当场毙命。

  衙门里很快有人闻讯赶来,但没啥用,赶来的通通被几根狼宪一挑,接着好几杆长枪猛戳。

  凡是冲上来的衙役,一个不落,死了精光,连匆忙求饶的都没能幸免。

  约莫小半刻后,县衙被义军完全肃清控制。

  聂宇脚踩着来不及清理的血迹,步入县衙大堂,身后跟着何顺安、白楠诸将,以及光头师爷冯修永。

  因为提前下过了命令,衙门里的属吏倒是没全死。

  此时被集中抓到聂宇跟前,全都一脸惶恐,连腿都有些站不直,只能趴跪在地。

  聂宇问道:“你们谁是县衙职务最高的?”

  马上有一中年人往前爬,连头都不敢抬,颤声说道:“回……回大将军的话,下官,不,是罪官、罪官,罪官是枝江主簿,如今太爷已死,本县也无县丞,所以罪官应当是县衙现在官职最高的。”

  聂宇也不在意语气,当下说道:“县衙的官仓和税银在哪里,立刻带我过去!”

  枝江主簿一脸苦色:“啊这……”

  聂宇皱了皱眉,而后一招手:“拖下去,砍了!”

  枝江主簿瞬间吓尿,嘴里支吾着求饶:“不,饶命!饶命啊!大将军,我带您去,我带您去!”

  但没用,两个士兵上前架着胳膊,就给拖了下去,地上还拖出一行尿渍。

  一直拖到老远,才听到一声惨叫,求饶声戛然而止。

  有士卒回来禀报:“大将军,已经砍了!”

  跪伏在地的一众属吏,当场吓晕好几个。

  聂宇看都没看一眼,接着问道:“现在谁是官职最高的?”

  话音刚落,就有一个留着小胡子的中年人,几乎连滚带爬说道:“大将军,是小人,是小人,小人是典史廨的攒典(典史的佐贰官),小人知道官仓税银都在哪儿,小人还知道太爷、主簿、典史老爷贪污下来的钱都在哪儿。”

  聂宇这下满意了,一边带着人去抄官仓,一边让这些属吏整理衙门的官方文书。

  没过一会儿,白楠快步来到聂宇身旁,低声说道:“大将军,已经抄过了,官仓里都是粮食,没看到银子,但从县令、主簿和典史的私宅挖出来几大箱银子,粗略来看有着近三万两之巨。”

  聂宇摇头说道:“啧啧,咱们大清的这位乾隆爷,果真盖世明君啊!手底下的官员一个个都清廉如水,三个加起来居然只搜到了三万两白银。”

  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

  这句话可不光是在说乾隆给官员发的养廉银子福利好,同样也是在讽刺乾隆朝的官场,一个知县三年就贪了十万两白银,真就是算比较“清廉”的了。

  现在这位已经死了的李辉光李县令,那只能是“清廉”的不行,贪的银子居然只有三万两。

  聂宇迅速将白银装船,他攻枝江县本来就不为别的,单纯只是为了枝江县的银子。

  有了银子,很多之前不敢干的事情,也终于可以干了。

  看着聂宇高兴,顶着光头脑门,也不戴帽子的冯修永,急匆匆跑过来献策道:“大将军,如今枝江县虽下,但我义军兵力不足,若要分兵控制枝江,那就无法突袭府城,若要突袭府城,则无法分兵枝江……”

  聂宇饶有兴趣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

  “剪辫!不光这里剪辫,宜都县也要剪辫。”冯修永说道。

  聂宇继续问:“理由呢?”

  冯修永说:“回大将军,此前的宜都县之所以不行剪辫,是因为我义军初立,没有一场大胜来稳固人心,所以也不宜操之过急,但现在不同,巡抚大军亲征剿贼,却被我义军一战击溃、全军覆灭,就连巡抚也成阶下之囚。”

  “如此大胜在前,宜都县人心已定。大将军现在不是可以下令全面剪辫,而是必须下令全部剪辫,这时携大胜之威,令全县剪辫蓄发,便是在正式定下反清复汉的大义,为义军定下名位!”

  这家伙,还真有点东西,怪不得能被一省巡抚招来做幕僚师爷,还做了幕僚团老大。

  说白了,就是原来不剪辫,是害怕百姓大户们造反,现在剪辫,同样也是怕百姓大户们造反。

  聂宇又问:“那枝江县剪了辫子,就会跟随加入我们了?”

  冯修永摇头:“不会,剪了辫子,只是绝了后路,不代表他们会跟我们,但绝了后路就够了,只要确保他们不会再帮伪清,余下的就交给天下大势!”

  “好!”

  聂宇点头采纳了他的计策。

  为了赶时间,聂宇直接挑出了县衙的官吏,还有城里的大户们,先把他们的辫子强行全剪了。

  后面的事情,就交给县衙和大户们自己解决,如此,后顾之忧算解决了。

  聂宇给宜都县留了一营兵,余下三千大军,全部乘船开拔荆州府城。

第36章 荆州

  荆州府城,这时已经全乱了。

  聂宇的动作很快,因为他要打个时间差,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消息还是不出意外的走漏了。

  不是义军的踪迹被发现了,而是之前逃跑的兵勇民夫,有人麻着胆子,一路跑回了府城回家报信。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聂宇到底不是什么专业反贼,几千人大晚上打混战,能分清敌我就不错了,那么多的溃兵乱兵,就算战后紧急去抓,也不可能全抓回来。

  有几个漏网之鱼,正好是府城大户们的家奴,这些人非常忠心,或者说他们的家眷都在主人家手上,而且他们也不认为义军能成事。

  这些人拼命逃回府城,给主人家报信,而后荆州府衙就间接得知了消息。

  “巡抚大人败了!?”

  负责留守的荆州知府崔龙见,整个人脑子里都是嗡嗡的,连忙追问道:“快说,巡抚大人到底是怎么败的?”

  虽然他确实有些看不上这个巡抚,但那可是三千多人,不是三千头猪,就是三千头猪,杀起来也得费点功夫吧!

  再说,里面还有着三百满洲骑兵压阵,这特么到底怎么败的?

  或者说,怎么能败的?

  急忙赶来报讯的(附郭)江陵知县魏耀说道:“下官也不知道啊!只是这几日不时有败兵自宜都、枝江而来,说什么的都有,有说巡抚大人败了,也有说巡抚大人没败,只是丢了枝江,还有说巡抚大人不是败了,而是从贼了……”

  听完对方的解释,崔龙见的脑袋都快被绕晕了,但不管哪种传言,似乎都是巡抚大人败了,而且枝江大概率也可能没了。

  毕竟,若是巡抚大人真的战败,枝江拿什么去抵挡反贼?

  荆州同知王树勋同样也想到这一点,匆忙问道:“府台大人,不管巡抚大人是败了还是从贼了,荆州城中如今都已无兵可用,下官等现在应当如何是好,还请大人尽快拿个主意啊!”

  拿主意?

  他能拿什么主意,你都知道荆州没兵可用了,他还能怎么办?

  崔龙见心中怨愤,对那生死不知的惠龄,恨不得对方干脆战死了事。

  崔龙见深吸口气,想了想说道:“给城防营下令,让他们立刻关闭各处城门,再用府衙的名义下令全城戒严。”

  一听崔龙见下达的命令,同知王树勋立马明白过来:“府台大人这是要封锁消息?可是如今消息已经传开,城中各大家怕是都已……”

  崔龙见摇头:“就是因为他们都知道了,所以才更要封锁消息,而今巡抚大人不知所踪,前线战况也未明了,所以府城绝对不能生乱,乱了就麻烦了。”

  “再遣人以本府名义,去请荆州副都统成德大人,就说荆州出了大事,请他从速前来府衙这边议事。”

  到底是历史上参与镇压过白莲教起义的,这军务本事不说有多么高明,但真遇上大事倒也不至于那么慌乱。

  一番条理清晰的命令安排下去,即便城中还有流言骚乱,也能维持住短时间内不出什么大问题,至于后面的,那就只能见机行事了。

  崔龙见忽又道:“还有……王同知!”

  “府台大人?”王树勋忙应道。

  崔龙见说:“你与本府一起给制台大人署信一封,告知荆州军务与巡抚大人之事!”

  “下官明白!”

  王树勋闻言瞬间会意,无非就是甩锅推卸责任呗!

首节 上一节 22/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