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只能等他清醒之后再说。
这一等又是三天,天气越来越暖和。
刘道规望眼欲穿,错过了农时,北上就没意义了,到了年底还不上利息,要么跑路,要么卖身给桓弘……
好在袁鹤的回牒终于下来了,刘道规长长松了一口气。
出乎意料,袁鹤不仅批准了刘道规北上“剿贼”,还加了前部的两百精锐,领兵之人还是周铮……
高珣看了文牒后笑道:“袁司马对道则还真是照顾有加。”
刘道规道:“哪有那么简单?前部乃桓氏亲信,调兵须桓弘、桓道真同意。”
事出反常即为妖。
即便有桓弘、桓道真点头,还要过桓承之这一关。
袁鹤之前已经说过,桓承之不是一个心胸宽广之人……
“管他那么多,领兵的是周铮,总不会害咱们。”刘遵大大咧咧道。
刘道规一想也是,周铮这个人还是有骨气的,当初救了他一次,应该没什么坏心。
高珣拿着文牒又看了两遍,“多了两百人马,粮草短缺,军府何以没有拨粮?”
刘道规一愣,只顾高兴去了,没发现军府一粒粮食都没调拨……
云岫借的一百石粮草,为了买箭矢,花了三十石,手中还剩六十石,士卒最低一天二升口粮左右,四百多士卒,只够七八天……
加上士卒家眷装备的干粮,最多撑半个月。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刘道规心中苦笑,袁鹤给自己增加了两百前营,反而成了负担。
“怕个鸟,去了兰陵还怕没粮食?有什么吃什么!”刘遵满脸横肉直跳。
中朝永兴元年(304年),八王之乱,河间王司马颙大将张方攻入洛阳,劫持惠帝及官私奴婢万余人西归长安,军中乏食,杀人杂牛马肉食之……
永嘉六年(312年)二月,石勒屯兵豫州新蔡葛陂,修兵缮甲,课农造舟,虎视建康,以石虎率两千骑为前锋突袭寿春,被扬威将军纪瞻伏兵大破于巨灵口。
南下受阻,石勒听从谋主张宾建议,还军河北,军中粮尽,沿途城池坞堡坚壁清野,石勒无计可施,任由士卒自相攻杀,食尸北上。
前年江左小旱,人相食之事屡见不鲜……
“不如再向天师道借一些?”高珣眼神古怪。
“还是别跟天师道靠的太近,我有军令在手,此番北上,阻我者即为贼寇!”刘道规掏出那份空白缣帛,摊在案几上。
这年头没什么王法可讲,兰陵郡也不是什么良善之地,连朝廷派去的县令都敢驱赶,无法无天。
手中有刀,若还被饿死,不如先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在广陵是一套规则,在兰陵又是另外一套玩法。
“哈哈哈,就该如此!”刘遵拍手称快。
第54章 不善
跌跌撞撞,总算把事情办成了。
为免夜场梦多,刘道规第二日便召集各部士卒。
高珣从高家借来两条漕船。
精锐不愧是精锐,周铮的前部竟然有十二名甲士,其他手上的兵器也甚是精良,人手一把劲弩,一面盾牌。
旌旗、鼓角面面俱到。
甚至还有三名骑着战马的斥候。
刘道规暗叹,财大气粗就是不一样,回头再看高珣的左部和赵伦之的后部,还是那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惨样……
唯一值得称道的便精神抖擞,人人跃跃欲试。
“上船,北上剿贼!”刘道规大手一挥。
“杀!”左部和后部的人大吼一声,精神气压过了前部。
两股人马泾渭分明,各上一条船。
刘道规扫了一眼周铮,眉头深锁,脸上没有半点喜悦之色,低着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也没来打个招呼,就这么带着人上船了。
两条漕船顺流而下,破浪向北。
广陵港口上常年驻扎水军大舰,高出水面三四丈,望之如阁道,可载六百人,负重万斛,但这种巨舰不是刘道规能调动的。
甚至连征虏将军桓弘都不一定能调动。
两条漕船有些陈旧,但比起步行,显然快了许多。
到了夜里,一般会休息,但刘道规顾不了这么多,时间非常宝贵,早一天到达兰陵,能多省下一些粮食。
士卒们的心情跟刘道规差不多,不过他们不是为了节省粮食,而是为了早日去兰陵发一笔横财。
即便是顺流而下,士卒们也疯狂摇动船桨,加快速度。
老天爷也给了几分面子,刮的东南风,吹的船帆呼呼作响。
一天半的时间,就从广陵顺流而下淮阴,又从淮阴进入下邳,转沂水,踏入兰陵地界。
“啊——”
几个后部的老卒一上岸,便大吼大叫,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青山远黛,近水含烟。
周围弥漫着泥土、水汽、青草的清新气息,刘道规也有羁鸟脱笼之感,“好地方!”
广陵和京口周边都是光秃秃的一片,而兰陵青山绿水。
不过士卒刚刚下船,地面便有规律的震动起来。
刘道规抬头,万里清空,没见要打雷下雨的样子。
身旁的刘广之脸色一变,“骑兵!”
刘黑罴俯耳贴着地面,“至少五十骑!”
“列阵!”高珣和周铮同时大喊。
前部和左部的老卒们不慌不忙的结阵,盾牌顶在前面,长矟在后,弯弓搭箭。
场面略有些混乱,仓促之间,阵型也不是很齐整,但好歹是立起了阵脚。
十几个呼吸后,东北方向,荒野间飞鸟乱窜,一条黑色长龙跃出,一把把扬起的长刀晃起一片白芒,凶悍之气随着烟尘弥漫山野。
别看只有五十骑,如果步卒被他们咬上,在野地里反复纠缠,最终会被一口一口吞掉。
当年桓温北伐前燕,五万晋军与八万燕军对峙于枋头,因旱灾导致运河缩减,粮草送不上来,只得退兵,慕容垂八千精骑一直尾随到了豫州襄邑,然后趁晋军懈怠,设伏突袭,斩俘三万余众。
氐秦大将苟池趁火打劫,于谯国邀击之,桓温北伐的五万精锐,返回不到一万……
魏晋以来,骑兵在北方得到长足发展,南方因地制宜,在水军上突飞猛进。
慕容恪破冉闵,用的就是骑兵。
刘道规没想到自己刚来兰陵,直接就遇上骑兵了……
不过身边士卒没一个畏惧的,反而有些激动。
“马!这不是给咱们送肉来了,哈哈哈!”
“兄弟们万不能让他们跑了,放近些再杀!”
刘道规一愣,还真是这个道理,军中缺粮,就立马有人送肉上门……
跟来的老卒都是精锐,不少人参加过淝水之战,几万骑兵都见过,这五十多骑在他们眼中,真就是送肉了……
马蹄声狂震,为首的六七骑身上还披着铁甲,一头乱发在风中狂舞。
刘道规暗忖将是一场硬仗。
谁知敌骑冲到七八十步,扔下一颗颗黑乎乎的东西,便折转向东奔去了。
几个老卒破口大骂,“他娘的,跑什么?快回来、回来——”
有人提着弓弩冲出去,奋力射出箭矢,却落在马蹄之下。
七八十步的距离,想要射中狂奔的骑兵难度不小,除非覆盖性的箭雨或者神射手。
敌骑呼啸而去,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留下一地的烟尘。
刘道规莫名其妙。
不过骑兵这种打法也是对的,军法有云,勿击堂堂之阵。
步卒立起阵列,大盾长矟配以弓弩,骑兵讨不到多少好处,只能退走。
骑兵的优势在于神出鬼没的偷袭,以及追亡逐北。
“这……就完了?”刘遵恨恨的将环首刀插在地上。
刘道规走上前去,发现敌骑扔下的是一颗颗血淋淋狼头,尖牙都被折断了,狼眼中凶光犹在。
“此乃何意?”
“应该是警告我们收敛一些,否则就打断我们的牙齿……”刘广之跟在后面。
“能猜出对方是谁吗?”
能养的起五十多名骑兵,对方实力不俗。
刘广之道:“乞活军、曹家、泰山贼都有这等实力……”
刘道规眯着眼,望着远去的敌骑幽幽道:“来者不善。”
高珣道:“你才是来者……”
刘道规笑道:“来而不往非礼也,那就不用跟他们客气,寻一处贼寨下手,杀一杀他们的锐气,把声势弄起来!”
原准备先礼后兵,先联络萧家,得到他们的支持,摸清兰陵各势力的底细,再循序渐进。
不过现在看来,这些套路没太大的作用,别人也看不懂,他们只看的懂刀子!
这跟广陵的那套规则完全不同,不看门第家世,只看谁狠……
如果太低调,这里的地头蛇反而认为好欺负,都扑上来咬一口。
刘道规这次北上,不是来请客吃饭交朋友的,而是来玩命的……
身上背着几万缗的巨债,没时间跟他们啰嗦。
就一个字:杀。
杀到他们怕,杀到他们服为止。
在征虏将军府压抑了这么久,刘道规心中也压着一股火气。
“此地之西四十七里左右有郗公山,曾是郗鉴聚流民军之地,山下有一湖,结有水寨,名曰赤山寨,聚有四五百水贼……”刘广之捡起一根枯枝,在地上画出方位。
高珣道:“正好今夜突袭,寻个落脚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