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87节

  刘道规将他们安置在后护军营之中,又请来了大夫疗伤,让他们安心静养。

  这段时间什么都不做,就待在征虏将军府中。

  广陵的事情完了,但朝堂上的争斗绝不会因此停息。

  司马道子吃了这么大的亏,又被以王恭为首的士族围攻,绝不会束手就擒。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月,期间桓弘受到了王恭的斥责,但也只有斥责,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盐渎之事再也没人提起……

  兰陵那边秋收完结,今年收成略好于去年,但也不是丰收,能让所有人吃上饭而已。

  至于劫来的钱财,全都藏在青光寨,眼下风头还没有过去,不宜弄出动静。

  到了九月,果然不出刘道规所料,建康传来一道消息震惊天下,皇帝驾崩了……

  对外说是“魇崩”,也就是睡死了……

  但各种消息早就在大江两岸疯传,皇帝是被张贵人带着心腹宫女活活捂死。

  起因是皇帝在后宫清暑殿与张贵人一起喝酒,酒酣耳热,戏言其年老色衰,又生不出儿子,白占贵人的名位,说明天就要废弃,再寻一个年轻貌美之人。

  张贵人先下手为强大,当天晚上就动手了……

  皇帝一死,大权自然落在相王司马道子手上,竟然对张贵人不予追究,匆匆忙忙立年仅十岁的皇太子司马德宗即位。

  新皇帝司马德宗一出生就有傀儡气质,口不能言,不知寒暑,一举一动,皆非己出。

  这样的皇帝,深得士族门阀之心……

  司马曜在位期间,虽然没有多少建树,但仗着淝水之战的光,挤走谢安谢玄叔侄,是南渡的八十年晋室唯一的一位实权皇帝。

  晋室虽然停止北伐,但大致维持着朝局稳定和各派系的平衡。

  如今他一死,本来就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越发肆无忌惮。

  各大门阀要重新分配利益,寒门不甘人下,百姓怨声载道,天师道兴风作浪……

  晋室偏安江左,无法对外扩张,也就只能疯狂内斗,挤掉一些人,占据更多的利益。

  一个新的时代随之降临……

  “狠,连自己的亲兄长都能下得去手!”刘遵伸出一根大拇指。

  “八王之乱,不就是司马家的叔伯兄弟自相残杀吗?”

  只要不傻就知道皇帝的死没那么简单,两晋最擅长的就是内斗。

  荆州被殷仲堪拿去,北府被王恭占了,皇帝已经磨刀霍霍,司马道子不动手,过个几年,要么被废黜,要么被幽禁,要么莫名其妙的病死……

  司马家最拿手的就是这个。

  权力之争,从来都是你死我亡,没有退路。

  自司马懿洛水之誓后,两晋内斗空前剧烈,每个人都跟着抢着往上爬,很多人葬身之地。

  只是,司马家弄出来的八王之乱,将整个华夏拖入了深渊……

  这时高珣一路小跑进来,“道则,京口那边传来消息,相王召王令君入朝举丧!”

  刘道规忍不住苦笑,“这手脚未免太快了些。”

  司马道子这时候召王恭入朝,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连装都不装一下了,直接要弄死王恭。

  “我叔父传来的消息,王令君已在京口召集北府诸将,联络殷仲堪、桓氏、杨佺期、朱序等势力,准备起兵,一同讨伐司马道子……”

  高珣是士族子弟,消息来源更快一些。

  “有没有天师道的消息?”刘道规指望着报仇雪恨。

  司马道子与天师道结怨,应该不会放过他们才对。

  “说来也奇怪,天师道的人收敛了许多,既不贩卖私盐,也不扩充道众,很多头目一夜之间消失了……”

  “他们还真是老谋深算,等着朝廷自相残杀,这段时日,我准备返回广陵一趟。”

  大风起兮云飞扬。

  各方人马准备就绪,都准备分上一口肉,刘道规也想上桌吃肉,打破寒门的束缚,完成母亲萧文寿的夙愿,重振刘氏……

  “参军,外面有两个乞丐,说是故人,特来投奔。”孟干之进来禀报。

  “故人?”刘道规不记得有故人混成了乞丐。

  刘遵不耐烦的甩甩手,“去去去,叉出去,让他们滚远一些,都什么时候了,连乞丐也敢来讹人了,晦气。”

第125章 收留

  “让他们进来。”刘道规没理会刘遵。

  别人既然找上门,肯定是有难处。

  孟干之将人领了进来,披头散发,衣衫褴褛,全身黑黢黢的,只有四对眼珠是白的。

  这副造型,刘道规纵然是神仙也认不出来,“二位是……”

  二人掀起头发,擦了一把脸上的污垢,“参军,是我,王懿,王仲德啊!”

  “是你们?怎么弄成这种样子?”刘道规既感到无奈又觉得好笑,兄弟二人当初信心十足的要去投奔王恭,几个月不见,弄成乞丐了……

  “此事容后再谈,可否弄些……吃食,实不相瞒,我兄弟二人一路从京口乞讨过来,饿了三天两夜了。”

  “快快快,去弄些肉羹。”

  正好是饭点,孟干之弄了两桶肉羹米饭过来,兄弟二人两眼冒光,也不顾什么体面,一人抱住一桶,埋头狼吞虎咽。

  那吃相仿佛是饿死鬼投胎。

  不过也能理解,兄弟二人都是身高力强之辈,本身饭量就大,估计这几个月都没吃过几顿饱饭。

  “慢些,小心噎到。”刘道规递过去两碗清水。

  兄弟二人吃饱了,气色才好了一些。

  摇头苦笑道:“在并州,同宗之人若不互相照应,必为世人耻笑,我以为江左亦是如此,王恭、王愉会念及同宗之谊,收容我二人,能有个出身,日后为朝廷效力,岂料我二人报上名号,连门都进不去,便被叉了出来……”

  “哈哈哈……”刘遵忍不住大笑起来,“江左那些高门狗眼看人低,只讲门第,不讲宗族!”

  刘道规剜了他一眼,笑容戛然而止。

  嘲笑别人的苦难缺德冒烟。

  除了门第之见,更大的原因是太原王氏富贵了这么多年,怎么可能还认北方来的穷亲戚?

  他们兄弟二人又是北人,又是武人,处在鄙视链的最底端。

  王恭、王愉就算收了他二人,也肯定会被其他士族高门嘲笑。

  “唉,早知如此,不如归了翟魏,凭我兄弟二人的本事,也能杀出一方天地。”王懿一脸郁闷。

  王睿勃然变色,“我等大好男儿,岂能为胡人卖命?吾宁饿死!”

  王懿赶紧拱手,“小弟失言。”

  这种气节还是值得赞许,刘道规思索一般,二人在江左无亲无靠,也没什么熟人,干脆帮他们一把。

  “两位若是没有去处,不如暂时留在征虏军府,过些时日,我花些钱为两位买个出身。”

  其实这两人非常对刘道规的胃口。

  有气节,有胆魄,家乡在北方,与胡人有血海深仇,一路从河北杀到淮北,武勇过人,将来说不得是左膀右臂。

  以前是自己的庙小,怕容不下两人,现在两人都混的到处要饭了,估计也不会在乎庙小不小……

  两人当即起身,一同单膝跪在刘道规面前,“参军出手相助,便是我二人的恩人,今后但有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两人也挺上道,说的慷慨激昂。

  刘道规赶紧扶起,“这是何必?我敬重的是两位的气节和忠勇,若不嫌弃今后便是手足。”

  “好!今后便是手足!”三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还有我。”刘遵一巴掌盖了上来。

  刘道规让刘遵带他们下去洗漱,换身体面衣服,先休养几日,养好身体。

  心中感慨万千,这对兄弟在北方是一等一的豪杰,敢造慕容垂的反,王恭、王愉还真是没眼光,这样的人都放过了……

  一出门,被赵良之、孙正几个老卒拦住,扭扭捏捏道:“参……参军……”

  刘道规笑道:“怎么,大男人还扭扭捏捏的。”

  “惭愧……今年连续暴雨,遭了水灾,田里颗粒无收……”

  他不说刘道规险些忘记了。

  今年从夏天开始,连续暴雨,长江两岸发了一场水灾,冲毁了不少良田。

  士卒日子本来就难熬,一年到头全指望这些田地过日子,没了收成,一家老小就要跟着饿肚子。

  广陵那边还好,远离长江和淮水,地势较高,受到的影响不大。

  “好说,我过两日就弄一些粮食过来,分给诸位。”

  身为中兵参军,直接与士卒们接触,本就要负责他们的粮草后勤。

  士卒们没有吃的,不是一件小事,尤其是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候。

  “就知道参军有办法!”赵良之感激涕零。

  “参军为人仗义,军府之中谁人不知?也只有参军还将我等放在心上。”孙正也奉承起来。

  刘道规赶紧去找袁鹤。

  袁鹤却并不上心,“道则啊,你又不是不知,王令君在京口聚兵,囤积粮草,军府中早无余粮,且此事归荀长史,你该寻他才对。”

  一想起荀信之的白眼,刘道规心中就膈应。

  去找他,不仅要不到粮食,还要遭受他的白眼。

  刘道规换了个话题,“近日我有两位故交投奔,都是忠肝义胆之辈,属下想在……后部为他们安个身。”

  袁鹤直接伸出一根指头。

  上次为毛德祖弄了一个都伯,花了五百缗,王睿王懿两人一千缗。

  “一千就一千!”刘道规认了。

  谁料袁鹤指头晃了晃,“道则误会了,是一人一千缗!”

  “什么?上一次不还是五百缗?怎就涨了一倍?”

  “当初是当初,如今是如今,眼下是个什么时候?一人一千绝不算多,若不是看在道则面子上,谁敢接这事?”

  袁鹤说的头头是道。

  大战将起,这些时日,不少寒门子弟涌入军中,都想捞个出身,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价钱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成,两千就两千!”刘道规一脸郁闷,也知道他说的是实话,换做别人还不一定有这个门路。

首节 上一节 87/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