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啥说我是战犯? 第265节

在获得了安全水源供应之后,炊事班的人终于可以敞开做顿饭了,晚上的伙食入乡随俗,没人一盘子熬得稀烂的燕麦浓粥,外加一块足足一斤的面包,还有牛肉罐头炖萝卜洋葱,饮料则是每人一杯绿茶。

看上去这就是纯纯的俄式伙食,但没办法,营部的野战餐车路上报废了,最后还是缴获了两辆俄军的野战伙食设备,修了一下然后拿过来继续用着。

俄国人可没有野战架锅熬糖色的习惯,士兵们缴获的是一辆熬粥车和烤面包炉,都是烧柴火的,可以被卡车拖着走,用起来远不如国军自己的野战伙食车方便,但至少比没有好。

小书虫中士端着自己的饭盒蹲坐在一处民房前的台阶上享用晚餐,这是他三天以来第一顿热食,嚼了三天的罐头饼干,还缺水,他的胃早就受不了了,拉屎都是干巴巴的。

三天前他们营的野战餐车压着反坦克地雷直接报废了,所有人都是暴跳如雷,士兵们宁可是坦克压着地雷了,也不愿意野战餐车压到地雷。

西线作战部队的后勤是最惨的,物资供应不够也就算了,后勤伙食处理能力和手段也是最差的。

只有野战医院才能够做到稳定一日三餐的热食供应,一线作战部队,除非是跟着餐车走,否则三天啃九顿罐头饼干。

士兵们排队打完饭之后,餐车里面还剩了不少,俄国人的粥车和面包炉容量很大,尤其是粥车,一口气能够炖好几百斤的粮食进去,但只能熬粥,如果煮干了那就打不出来了。

营部将剩下的粥倒出来给村民了,算是作为征用房屋的报酬,反正这么多燕麦粥喝不完也没法带走。

村子里面剩下的妇女也有不少,士兵们找到这些妇女,拿出自己的烘臭的军服内衣,让这些女人帮忙洗干净,报酬就是一些罐头和糖果,村口有一条被苏军堵塞的小溪,水被污染了,没法饮用,但用来洗衣服还是勉强可以的,多放点洗衣粉就行了。

村民们也都乐于用劳动换取物资,国军虽然征用他们的房屋,但却没有限制他们的自由,只要是别捣乱捣,去哪都行,包括找活干。

小书虫中士吃完饭之后,收起了饭盒,坐在台阶上点了—根烟,静静享受着村庄此刻宁静的氛围,经历了这么久的战争,他此刻的内心无比渴望一片休憩的安宁之地。

小书虫是中士的外号,因为他总是喜欢抱着—本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看书,那可是一本大部头,战场上本来就负重不小,但小书虫却始终带着他的好几本书走,从来不嫌弃累赘。

他的本名叫李梁,出生于一九一六年的承德地区,九一八事变时候他放弃了学业投身抗日运动,一直热衷于各类社会运动之中。

—直到一九三八年,他彻底迷茫了,那位大执政的横空出世,让所有的游行运动都变得那么苍白可笑毫无意义,他想要重新回去继续上学,但又无法适应学校繁重的理工科学业,一九三八年前后的中国教育界已经是大调头了。

他这类文科学子必须要重修理科专业,才能熬下去,学不好随时都会被清退的,小书虫学校待了三个月就自己走了,他不想被学校清退,那里的天才太多了,早就不是自己曾经熟悉的那种环境了。

弃学之后小书虫就应征入伍了,因为学历不错,有一份中学毕业履历,入伍之后就参加了考试,因为数学理科成绩太差了,没有获得军官资格,只被授予了下士军衔,而后就跟着军队开始了南征北战。

连续打了快三年的战争,小书虫李梁已经从当初那个热血激昂的意气书生,变成了现在这个饱经沧桑的战场中士了。

以往那些慷慨激昂的理想信念,都伴随着战场上的硝烟随风而去了,那些热血的口号还有飘扬的小旗横幅,也逐渐被尸横遍野生离死别所取代。

李梁中士现在完全不在乎曾经那些堪比生命的信念理想了,他现在只想找到一片安宁的地方,放下一张书桌,静静的看会书。

“轰!”

突如其来的爆炸声,打碎了此刻的宁静,村子里面乱成了一团。

士兵们全都进入了战斗状态,到处寻找敌人的踪迹,呼喊声和求救声萦绕耳边。

弄了半天之后,警报被解除了,没有敌人来袭,只是村子那口井在清理的时候发生了爆炸,苏军在堵塞井水的时候,除了石头和牲畜尸体之外,还加了料进去,只要有人清理,那就会触发爆炸。

国军士兵没有察觉这个陷阱,雇佣了几个村民去清理井口,没有防备之下触发了陷阱,两个国军士兵还有七八个村民都中招了。

长官暴怒,但却又不知道该找谁发泄,村民也受到波及出现了伤亡,这说明他们也不知情,国军士兵只能收敛伤员和阵亡者遗体,硬着头皮继续清理水井。

没办法水井是最安全最稳定的水源之一,必须要清理出来的,接下来的清理工程全都交给了村民去干,多给报酬就行了。

广袤的俄罗斯原野其实并不缺水,但缺乏稳定安全的水源,军队不是村民,没法四散而开去寻找水源的,打起仗来的时候也不可能一直跟着河流走。

就近且安全稳定的水源供应,对于动辄几千上万人的大部队而言是必须品。

被爆炸波及的两名士兵,都是李梁的部下,尽管李梁第一时间到了现场救人,但也还是没有救回来,一个倒霉蛋当场就被炸成了两截,躺在李梁怀里被打了三针吗啡,撑了五分钟还是走了。

看着熟悉的战友变成了尸体,包进了裹尸袋里面送上卡车,李梁脸上全都是麻木,他救不了自己,也更救不了别人。

三年来的各种生离死别,李梁已经适应了死亡的如影随行,甚至他自己都做好了迎接死亡的准备。

来不及洗去双手的鲜血,李梁中士走到了村口,依靠这一颗大树,双手颤抖的摸出烟盒,给自己点了一根烟,深深吸了一口之后他才停止了发颤。

他以往从不抽烟,甚至是厌恶这个行为,在他眼中抽香烟和抽大烟都是糜烂的行为,空耗意志损害身体,毫无任何积极作用。

直到战场上待久了之后,李梁就主动学会了抽烟,也明白了为什么,明明抽烟对身体和意志毫无好处,但总有这么多人抽,原来烟草可以带来宁静呐。

抽着烟的李梁抬头望向了东面,夜幕之下,东面的夜空却不断闪烁着光芒,那里就是斯大林格勒所在的方向了。

远隔上百公里,李梁此刻依然还是能够清晰的看到那夜色地平线以下闪烁的炮火爆炸光芒,理论上而言,没有人可以在夜色中看到一座一百多公里外的城市,但此刻的李梁却是清楚看到了。

那是一座城市燃烧,正在缓缓摧毁湮灭前发出的光芒,近乎照亮了夜空的一角,比天上的璀璨的银河都还更加显眼。

李梁的手这时候又开始颤抖起来了,内心的恐惧和厌倦再度涌上了脑海之中,他明白伴随着包围圈的继续压缩,一百多公里外的斯大林格勒也会是他接下来的战场,或许那里也会是他的埋骨地。

—股从天性之中诞生的抗拒感充斥着大脑,李梁想要逃离这里,想要离开军队,离开这片异国他乡,回到自己的故乡,回到老家宅院。

斯大林格勒,东岸市区。

“轰轰轰..........."

夜色之中,炮火袭城,无穷无尽的炮弹还有成片的火箭弹持续落入城市之中,想要摧毁掉一切。

国军部署在西岸的包围部队已经完成了任务,形成了包围圈不断压缩斯大林格勒战场,而西岸的主攻部队早就在战役开始之后就直攻斯大林格勒市区了。

早在年初冬季反击战的时候,胡琏所率领的十二集团军,在二月末就已经兵临斯大林格勒了,只是因为后继乏力,没有进攻而已。

翻浆期结束进入六月之后,古比雪夫早就陷落了,但斯大林格勒却依然还是坚挺无比,胡琏一个集团军根本啃不动这座城,哪怕进攻东岸市区都不行。

射天狼行动开始之后,李宗仁又调来了第六集团军和第四十七集团军增援,正式发起了对斯大林格勒的正面围攻行动,旨在最快速度肃清夺取斯大林格勒东岸市区,而后一举拿下中央渡口,横跨伏尔加河抵达对岸,由中间突破割裂斯大林格勒南北城区。

前线北方军群司令部拟定的计划是很不错的,但具体执行起来之后,那就是困难重重了。

斯大林格勒在伏尔加河东岸的市区面积只占到了整个市区的十分之一而已,但却全都是工业区,地形非常复杂,更要命的还是西岸苏军炮兵玩命的支援东岸守军。

国军每次打进去都要挨炮,损失很大,这不是国军炮兵怼不过苏军炮兵,而是地形因素,苏军在西岸占据着马马耶夫岗,居高临下可以俯瞰整个斯大林格勒,他们部署在上面的炮兵观察点到处都是,国军在东岸的一举—动全都在他们眼下一览无余。

人家炮兵观察点位比你多,这就相当于两军炮战,人家开了全图,你没开,作战效率比人家差了一大截,炮兵再厉害,火炮性能再强大,你也得有及时准确的坐标才能开火打击的。

国军派出了多轮轰炸机部队轰炸马马耶夫岗,每次都是地毯式的覆盖轰炸,地面炮兵部队那也是动辄上百吨炮弹的猛轰马马耶夫岗。

但苏军却始终抗住了,他们部署在马马耶夫岗上面的火炮覆盖全城,无论谁打进去了,都受不了这种居高临下的炮击。

攻城战—开始的时候,国军是按照计划直驱中路夺取东岸中央渡口控制权的,但苏军已经在左右两翼展开了各种部队,包含有步兵师,坦克旅,工人自卫队等。

第一个打进斯大林格勒并且获得突破性进展的,就是第73装甲师,但装甲部队打开的装甲走廊,很狭窄。而且很快就被苏军封闭了突入装甲部队的后路,然后西岸的苏军炮群就开始玩命打击,73装甲师损失惨重而且还被包了饺子。

幸亏是当时的苏军反应迟钝,且配合不当,这才让国军支援部队仅仅两天就再度打开了通道,掩护被包饺子的73装甲师撤离了。

之后国军又再一次尝试直驱中央渡口,苏军也反应过来做出了准确应对,在西岸南北城区的集结了更多的炮兵部队,再加上江心岛屿的炮火支援,国军又一次功败垂成,北方军群打了一个星期都没有获得突破性进展,反而损兵折将。

司令官汤勇上将也被李宗仁元帅痛骂,现在正面主攻的北方军群已经停止了点对点的突破式进攻,转而开始全线平推式肃清式进攻了。

汤勇上将也把对西岸的炮击收回来,重点性的覆盖东岸城区,没日没夜的覆盖性轰炸东岸城区,白天轰炸机地毯式轰炸,晚上就是炮群加餐弹幕袭城,在西岸包围圈彻底压缩完毕之前,汤勇没打算继续玩命进攻了,只打算慢慢啃。

大家都明白,进攻斯大林格勒不可能再像古比雪夫那样顺利了,这是一场恶战,只能够两面夹击,同时东西围攻,锁死苏军辗转腾挪的余地。

西岸中部军群三个集团军没到位之前,汤勇也不打算继续死磕了,没法子,这一战苏军的兵力和物资都是超标的,国军再厉害再精锐,也没谁敢打包票能赢的。

514.鹰降保加利亚

一九四一年七月五日,埃利斯塔野战机场内。

大批整装待发的国军将士正汇聚机场准备出击,跑道上一架架运输机密密麻麻铺满了整条百米宽的混凝土跑道。

接到命令的24集团军以及181空降师集结此处,任务是跨海出击保加利亚,袭击其首都索菲亚,从而控制住联邦在轴心国这最后一个小弟招牌。

南京对于德国、意大利还有其他盟国的背叛非常震怒,大执政董建昌是一个好面子的人,轴心国阵营哪怕名存实亡了,但也不能这么快就倒下,毕竟大国都还是要一个脸面的。

轴心国可以倒下,但不能被动的解体,必须联邦自己主动的去解散,而保加利亚想要待价而沽的行为,正好就撞在了联邦的枪口上了,之前芬兰敢这么玩,下场就是彻底的臣服,目前保加利亚还敢这么干,国防军不可能不出手。

同时以雷霆手段控制住保加利亚除了军事目的以及政治目的外,还有一定的外交威慑目的,联邦正在同土耳其进行谈判,南京向土耳其表示了愿意重新册封土耳其,并纳其为联邦体系中的一员。

南京给出的条件非常优渥,渥承诺土耳其只要愿意加入联邦体系之下,联邦将会做主将爱琴海海域甚至是英属叙利亚殖民地全都划归土耳其领土范围内。

双方谈判的进展很不顺利,土耳其的胃口不小,他们还额外对外高加索地区的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以及格鲁吉亚等地区提出了领土要求,想要把领土延伸到里海范围,连巴库油田都不放过。

真要是全都给了土耳其,那么可以说曾经奥斯曼帝国就复活了一大半了,这是联邦很不爽的。

所以这一次突袭保加利亚也是给土耳其提个醒,联邦有足够的能力去征服所有不服!

“元帅可真会使唤人,把我们24集团军当成驴在用,打完那里又打这里,反正就是没有消停过,见不得人闲一会!”

吴融中将一脸的不满,正在指挥部吐槽战区总司,一旁的副军长龙文章少将可没有胆子一块去吐槽全军唯一的元帅。

他只能笑呵呵道:“军座,这一次也不是什么苦活儿,坐飞机突袭保加利亚,还有一个空降师打前站,运气好的话,一波就推平了,只要控制了索菲亚地区,其他地方基本上就是传檄而定,去巴尔干半岛,总比留在俄国死磕舒服多了。

这也算是放假吧,听说巴尔干半岛的冬天可比俄国舒服多了,弟兄们去了之后也更适应一些。”

吴融中将点了点头道:“但愿吧!”

现在西线战区各个部队厌战情绪都开始有逐渐变得强烈了,大家都不是铁人,从七七事变开始一直打仗,没完没了的打,头两批次整编的国防军精锐,全都是打满全场,从本土反击战到日本、外东北、然后漠北西伯利亚。

再到西域欧洲,万里远征打下来,都快绕着整个秋海棠叶打了一整圈了,可战争依然还是遥遥无期看不到尽头,上至元帅将军,下到二等兵军士,所有人都是疲惫到极致。

兵力紧缺之下的西线根本难以轮换修整,每一个兵都是宝贵的,李宗仁知道底下人疲惫不堪了,但也没办法。

国防部预计要到年底才能完成对西线的彻底补充,后方铆足了劲儿征召新的部队驰援西线,西域省都快变成练兵场了,西安大营迁到了西域之后,玩命的训练整编新部队。

预计今年冬天,算上新征召的部队,还有从太平洋战场和南亚次大陆印度战场抽调来的部队,总计将会有前后三百万大军补充到西线,那时候西线部队才有轮换休假的本钱。

而现在,所有人都是牛马,能够给你派一份轻松一点的活儿,那就是休假了,想要完全退到二线安全区修整度假,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一次突袭保加利亚就是那种相当于休假的轻松活儿,横跨黑海直击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完成对保加利亚的控制,同时陈兵保加利亚与土耳其便捷,威慑土耳其,这就是24集团军和181空降师的任务了。

进展顺利的情况下,参加此次行动的部队针织都不需要过多动手,保持存在就可以完成任务,不需要像俄国战场的友军这般,一座座城池的死磕。

吴融和龙文章交谈了一会儿之后,181空降师师长斯图登特少将来到了指挥部内,此次战役将会以吴融中将为最高指挥官,181空降师也必须听从其指挥。

空降师师长斯图登特少将是一名德裔,—九三八年初时被德国政府派往远东担任军事教官,随后在新成立的南京空降兵学院担任主教,—九三九年末加入了联邦国籍正式被授予了国防军空降兵上校军衔,—九四零年被国防部授以重任组建第一支空降兵部队,也就是181空降师。

一直到今年空降师才组建训练完毕,具备了一定战斗力,可以投入战斗了,但随之而来也是中德关系恶化,没多久两国决裂了。

斯图登特当时已经是被晋升少将担任空降师师长了,这时候他的地位极其尴尬了,不上不下的。

当时的国防部长萨镇冰大将召见了他,问了一个送命题,那时候萨镇冰一脸关怀的抚慰斯图登特不要担忧害怕,国防军从不来会猜忌自己人。

然后让斯图登特自己做选择,是想带着空降师去东线太平洋战场作战,还是去西线欧洲地区作战,说完问题之后,还让斯图登特不要害怕,放心选。

斯图登特又不傻,太平洋战场全都是岛屿登陆作战,哪里用得着空降师?他要是真的因为不愿前往欧洲与故国交战的原因,而选择了带领空降师去太平洋战场,第二天就会因为左脚先进门,然后被解职,指不定哪天就被发现背后中了七枪,自杀在家中。

国防军体系内有不少的德裔官兵,位置干到最高的,都已经是海军中将了,这些人少部分是自愿留下来了,绝大部分都是联邦用高官厚禄挽留下来的。

毕竟这些人都是全程参与了国防军改编发展的核心人员,留下来对于国防军的战斗力和未来发展都是有着大作用,而且他们知晓了不少的核心机密,能够留下来也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泄密。

这些人在中德决裂之后,都被国防部问过差不多类似的问题,九成以上的人都回答愿意来西线参战,剩下极少数拎不清的蠢货,竟然真的以为国防部这么善解人意,就回答想去欧洲之外的地区作战。

这些蠢货的下场自然很凄凉了,要么死于车祸意外,要么就是死于突发疾病,还有一些发现在家中自杀身亡了。

而回答愿意去西线的德裔将领,那也是被国防部毫不客气的派往了西线,意思很明白,那就是想混下去,就得交投名状,打你的欧洲老乡越狠,那就证明你越忠诚,大执政从来不亏待忠于自己的部下。

反正就是一条原则,要么吃葱橙,要么就吃紫蛋。

斯图登特少将就是吃葱橙的那类聪明人,上头已经承诺过他了,只要忠心好好干,未来升迁绝对没问题,空降兵就属你最专业,干得好未来空降师就扩编成空降军,你就是中将,再立下一些战功,熬几年下来混个上将不成问题。

斯图登特带着181师来了西线之后,李宗仁立马就给安排任务了,他也明白这伙人是来立投名状的,就安排了突袭保加利亚的任务,毕竟空降师好歹也是特殊精锐兵种,拿来死磕坚城实在是太亏了,安排—点轻松活儿先适应一下。

吴融见到了来报到的斯图登特没有好脸色,冷哼一声就转身离开了,斯图登特一脸尴尬站在原地,还在还有长袖善舞的龙文章在场,一个劲儿的安抚他。

龙文章作为副军长,高一级的存在,给斯图登特安排任务也是没问题的,很快讲清楚了战役部署,说明这就是一场镀金的活儿,干得好很轻松的,不要有太大压力。

空军由于运力不够,打前站的活儿肯定是181空降师了,他们会伞降索菲亚郊区机场,控制住整个机场设施确保后续运输机能够降落。

空军为了这一次突袭行动,抽调了四百七十多架运输机还有两百架临时赶工的滑翔机,足够一口气运输整个空降师横跨黑海了。

第—波次的伞降行动结束之后,运输机部队就会立刻返航,搭载24集团军一个师左右的陆军兵力继续飞往索菲亚,—天之内执行两批次的空运任务。

24集团军后续的主力部队也会在之后的三天内接连被空投运往索菲亚,这一战最关键的就是空降师能否占住机场,只要站得住,那就没问题。

伞兵部队只需要站稳机场了,陆军师主力一旦抵达成功着陆了,后续的事情那就是水到渠成了,保加利亚那点军队的战斗力,随便一个师就可以横扫他们的首都索菲亚了,一整个集团军落地,简直就是杀鸡用牛刀。

首节 上一节 265/2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