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朝符二娘招了招手:“应该饿了吧,快点过来吃饭。”
符二娘扭扭捏捏走到跟前,犹豫了一下,问道:“要不要我去给舅舅舅母他们去敬茶呀?”
她虽然出身显贵,但难得没有大小姐脾气,言语间谨守作为妻子的本分。
“咱们家没那么多规矩……”
李奕伸手把符二娘拉到身边坐下,“你呀,就别这么拘束了,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才能修得共枕眠。”
“人家都说夫妻间该要相敬如宾,可我却不这么觉得,若把枕边人都当做宾客般对待,那这婚结了还有什么意思?”
“二娘或许对我还不太了解,但日子久了你自然就会知道,你夫君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嗯。”符二娘脸色动容,柔柔一笑道,“妾身知道夫君是个极好的人……”
第114章 攻蜀!攻蜀!攻蜀!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
李奕借着婚假的机会待在家里专心陪伴符二娘。
作为丈夫总不能刚结完婚,就把妻子丢在一边冷落。
何况符二娘大老远嫁过来,到了陌生的新环境里,除了李奕之外她也没熟悉的人。
虽然和符家联姻确实夹杂着私利,但不影响李奕去真心对待符二娘。
只想要别人单方面的爱你,自己却不想做任何的付出,再深厚的感情也经不起折腾。
李奕并不想对自己的枕边人也虚情假意……人若真到了这种地步,那离癫狂灭亡也不远了。
这天下午。
李奕和符二娘一起到东京城外送别大舅哥符昭信。
符昭信来东京主要为了三件事,一来是送亲,二来是送赋税,三来则是顺路拜见皇帝和皇后。
既然事情都已经办妥,他自然没必要在东京久留。
东京城外的草棚下。
符昭信拍了拍李奕的肩膀,半开玩笑道:“奕哥儿,你可得要好好待我二妹,若是哪天委屈了她,我绝对要杀到东京来找你问罪。”
李奕点头认真道:“兄长放心,若我哪天让二娘落一滴泪,到时不用你亲自过来,我自个儿就会到大名府向岳丈大人和你请罪。”
符昭信笑道:“有奕哥儿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说着,他又看向一旁的符二娘,交代道:“二妹,你现在已经嫁为人妇,就别像在家里一般任性,好好的跟奕哥儿把日子过好。”
符二娘脸上带着伤感,想到以后父兄都不在身边,再见也不知到什么时候,心里顿时堵得慌。
但她还是强笑道:“兄长怎么现在跟父亲一样唠叨,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子了……”
然而说着说着她终究没忍住,泪水滴答滴答的从眼眶滑落。
“父亲年纪大了,女儿不能在他身边尽孝,还望兄长多操心一些,让他平日里少喝点酒……”
符二娘抹了抹眼角,刚想继续再说什么,却突然被人抱住了腰。
“阿姐,我舍不得你……呜呜,我不想回去,我要和阿姐一起待在东京。”
符六妹拱在符二娘的怀里,瘪着嘴一副想要哭的样子。
符二娘抬手在妹妹额头上轻敲一下,没好气道:“你说要来东京送亲,我替你向父亲说好话,父亲才同意的。你现在又得寸进尺了是吧?”
说着她把符六妹从怀里推开。
“哼,你在东京有姐夫,还有皇后大姐陪你玩,现在就不要我这个妹妹了……呜呜,我真可怜,我是没人要的傻丫头。”
“你也知道自己是个傻丫头啊?”
被符六妹这么搅闹了一下,倒是把离别的伤感冲淡许多。
“奕哥儿,二妹,就送到这里吧,下次见面再叙。”
符昭信拱了拱手,不再多言,当即翻身上马。
李奕回礼道:“兄长慢走,请恕小弟不能远送。”
符昭信点了点头,随即催促符六妹上马车。
在不情不愿之下,符六妹登上了马车。
就在队伍动身的时候,小丫头突然探出脑袋,冲着李奕喊道:“姐夫,下次来记得再给我带好玩的东西。”
李奕无奈点头道:“好,姐夫记下了。”
符六妹这才心满意足的缩回了脑袋。
“我看六妹不是舍不得我,而是舍不得你这个姐夫。”符二娘轻笑一声,“上次你给她带的那两个木头鸟,没几天就被她全玩坏了,她还伤心的哭了一场呢。”
“是嘛……”李奕不免有些尴尬。
什么叫小姨子舍不得姐夫?
这怎么听上去怪怪的……不过看符二娘的神情没什么异样。
李奕倒觉得是自己的思想有些龌龊了。
这时符二娘却突然道:“兄长和六妹都走了,大姐又待在宫里见不到面,以后我就只有夫君可以依靠了。”
李奕转头望去,却见符二娘的眼神里带着几分迷茫。
他伸手握住了符二娘的柔荑,轻声安慰道:“有我在绝不会让你受一丝一毫的委屈。”
闻言,符二娘轻嗯一声,顺势依靠在李奕的怀里,喃喃道:“妾身总觉得自己等了这么些年,好似都是为了等你来娶我。”
“或许真如夫君说的那话一样,千年才能修得共枕眠……若是有前世的话,我们肯定也是夫妻,所以这一世你我都在等着和对方相见。”
……
耳鬓厮磨的快乐总是短暂的。
乱世之中,战争才是一切的主旋律。
五月十一。
后周朝廷终于定下了二次攻蜀的人选——
以凤翔节度使王景兼任西南行营都招讨使,镇安节度使向训兼任行营兵马都监。
殿前马军都虞侯李奕兼任行营马步都虞侯、并行前锋主将之职。
客省使昝居润则随军出征,主管外交和后勤调度。
皇帝采纳了王溥等宰相的建议,并没有撤换掉王景、向训和昝居润。
不过在殿前司都指挥使张永德的大力举荐下。
西征秦、凤等四州的将领,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人:殿前马军都虞侯李奕。
事实上,张永德的举荐只是顺水推舟。
李奕能被任命为西征的副将,主要靠的还是他自己主动争取来的。
为此他还特意给皇帝上了一道奏疏,阐明了自己对于攻蜀的一些建议和想法。
甚至还在奏疏里立下军令状:两个月内必定拿下秦、凤等四州。
李奕这么干等于把自己架在火上烤……若是能攻下自然没事,就算多花十天半个月,皇帝其实也不会太计较。
大不了功过相抵罢了。
但要是失利的话,责任就绝对要归到李奕头上,毕竟他把话都放出去了,这锅他不背谁背?
关于李奕立下军令状的事,朝中上下很多人都颇有微词,觉得他狂妄的过了头。
就连他的几位结义兄弟都有些担心。
然而李奕也有自己的苦衷,因为他仔细寻思了一番,觉得要是不这么赌一把,自己肯定捞不着攻蜀的差事。
说到底,还是源于历史发生了偏差。
第一次攻蜀败的很不体面,皇帝强行压下反对意见,执意要开启二次攻蜀。
可问题是,有一有二不可三,攻蜀之事一旦陷入泥潭,后续会引来一大堆麻烦。
所以第二次攻蜀只能胜不能败。
这么一来,为了稳妥起见,皇帝肯定优先考虑老将。
李奕毕竟还是太年轻了,冲锋陷阵的实力,大伙儿都认可,然而攻蜀不是靠勇武就行的。
所以李奕只能用自己孤注一掷的决心来打动皇帝。
果不其然,在张永德的助攻下,柴荣确实很快就同意了李奕参战,并且直接给了他出征副将的头衔。
当然有弊就有利。
李奕立下了军令状,在大伙儿都不看好的情况下,这一仗要是能打出漂亮的战绩。
那意义可就不一样了……
第115章 陪嫁侍女
距离第一次攻蜀失利,军队退守大散关以来,时间已经过去月余。
这段时间皇帝的心情一直都不太好。
想想也知道,原本满怀壮志的定下了统一天下的战略,没想到一起步就摔了个跟头,柴荣的心情能好才怪了。
然而作为一个有抱负的皇帝,柴荣不会轻易就被挫折打倒。
正所谓从哪摔倒就从哪爬起来,他力排众议定下了二次攻蜀的决议。
吸取了第一次失败的教训,朝廷准备加大攻蜀的筹码,传令周边各州县调集人力物资,全力向凤翔府运送粮草器械。
当然这些安排暂时和李奕无关,他正在准备出征的相关事宜。
“命殿前亲军马军都虞侯李奕,兼任西南行营马步都虞候,并权行营前锋都指挥使之职。”
“率铁骑右第一军第二指挥,控鹤左第一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二军第一、第二等指挥,共马、步七指挥三千五百人马,即于显德二年五月十五日出征……”
一大早,枢密院便派人到侍卫司衙署传达了出兵调令。
殿前司都指挥使张永德、殿前步军都指挥史彦超,还有殿前马军都虞侯李奕,三人一起当场验明了枢密院的军令。
这是必不可少的流程,一旦确认了军令属实,如果出现什么差错,他们三人都脱不了干系。
等他们三人确认无误后,还要把铁骑右厢都指挥王审琦,以及控鹤左厢都指挥使赵匡胤,这二人也要喊过来收验军令。
因为调动的部队出自铁骑右厢和控鹤左厢,所以也需要这两厢部队的主将经手验证。
然后再由王、赵二人携带军令前往驻地,传达给出征的那七个指挥的指挥使。
至于中下级将领们则只需要负责听命就行。
“他娘的,我就说藩镇的兵马不顶用,在凤州被打的跟孙子似的,最后还是要靠咱们禁军。”
等传达军令的人离开,史彦超忍不住嘀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