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帝业 第44节

  香菱轻“哦”一声,满是崇敬,赞道:“大爷真了不起!十三王爷待大爷真好!”

  姜念道:“莫要啰嗦了,快替我更衣。”

  香菱忙应声,正欲取出官服,忽又瞥见包裹中的执照与腰牌,心中一震,不敢多言,小心翼翼取出官服官帽,为姜念更衣。

  期间,她目光在姜念身上流转,神情间尽是敬慕之意,动作轻柔,似恐惊扰了这庄重的时刻。

  卧房内摆着一架大穿衣镜,镜面光洁如湖,乃姜念重金购得,此刻正派上用场。

  姜念换上官服,且戴上了配套的官帽,立于大穿衣镜前。香菱细心地为他整理衣襟、袖口,每一处褶皱皆抚平,每一寸锦纹皆展露。

  正当此时,卧房外响起轻盈的脚步声,薛宝钗携莺儿款款而至。

  前日任辟疆来到姜家,因姜念、贺赟夫妇都谨慎小翼地接待,让薛宝钗、莺儿这对主仆好奇来者何人,薛宝钗心思细腻,推测此人或许与姜念的神秘身世有关。

  今日任辟疆再来姜家,姜念、贺赟夫妇依然谨慎小翼地接待,让薛宝钗、莺儿愈发好奇。

  薛宝钗终是按捺不住,携着莺儿,一同来到正房找姜念,意欲探一探任辟疆的身份。

  二人行至姜念的卧房门前,见房门虚掩,透出微光。薛宝钗轻抬素手,叩门三声,柔声道:“大爷,是我。”

  房内传来姜念沉稳之声:“进来吧。”

  薛宝钗这才推门而入,莺儿紧随其后。

  甫一进门,二人皆惊立当场,目光凝于姜念身上。

  只见姜念身着官服,头戴官帽,立于大穿衣镜前,身姿挺拔,英武不凡。

  相比于其他武官的官服,眼前姜念所穿的官服显得既华丽又实用。

  大庆侍卫的官服与其他武官的官服,在等级标识、装饰细节、功能设计上存在显著区别。侍卫官服在兼顾实用的同时,其华丽程度刻意超越其他同品武官,营造“天子近臣”的威仪感,体现侍卫作为天子近侍的特殊地位。

  薛宝钗震惊之下,一时语塞。

  姜念见薛宝钗满脸震惊之色,唇角微扬:“愣着作甚?”

  薛宝钗如梦初醒,款步上前两步,眸光流转,上下打量姜念,忍不住问道:“大爷怎的……怎的穿上官服了?”

  姜念缓声道:“十三王爷向圣上请旨,赐我为五品的三等侍卫。”

  薛宝钗听罢,眸中惊色更甚。

  她了解皇宫侍卫这种官职,她舅舅王子腾便是侍卫出身。

  她心中震动,不禁低呼:“竟有此事!”

  本来,薛宝钗很在意姜念赴考顺天府乡试的结果,心中期盼姜念能登科中举。然姜念却告知未中,薛宝钗虽表面从容安慰,心中却不免失落。

  未料转眼之间,姜念竟摇身一变,成为正五品的三等侍卫。

  此等际遇,实在惊人。

  素来端庄娴雅的薛宝钗,此刻竟是不禁透出一种迷妹般的痴迷,脸上泛起敬慕之色,双目熠熠生辉,似有星光闪烁。

  莺儿赞叹:“大爷穿上这身官服,真真是英武不凡,气派十足!”

  姜念淡淡一笑,心中受用。

  薛宝钗则问道:“大爷与十三王爷有何渊源?十三王爷待大爷竟如此厚爱,竟是请圣上赐下侍卫官职来了!”

  姜念敷衍道:“极亲厚的。”

  薛宝钗:“……”

  她知姜念不欲透露此事,只得作罢。

  不过,她顿了顿后,又忍不住问道:“这身官服,可是适才那位贵客送来的?他是何人?”

  姜念略一沉吟,坦然答道:“他乃御前二等侍卫。”

  此言一出,薛宝钗、莺儿、香菱三人皆睁大了眼睛,震撼难言。

  原来竟是一位御前侍卫、天子近臣!

  薛宝钗心思一转,顿觉此事合情合理。既是圣上亲赐三等侍卫之职,自然该由御前之人前来宣旨。

  “怪道大爷、贺管家、贺大娘两次皆谨慎相待,原是御前侍卫来降旨的!”

  薛宝钗恍然,心中疑惑稍解。

  薛宝钗正欲再探,忽见琪儿、琴儿两个粗使丫鬟行至卧房门口。琪儿、琴儿见姜念身着官服,头戴官帽,英姿勃发,皆惊立当场,忍不住好奇询问。得知缘由后,二人连连称赞,语气中满是钦慕。

  接着,孟氏、封氏又相继来了。

  薛宝钗见众人齐聚,一时不便再探姜念隐秘,携莺儿退出,返回西厢房。

  “姑娘,这可真是奇事!大爷竟忽然做上官了,且是皇宫侍卫呢!这般际遇,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莺儿惊叹连连。

  薛宝钗坐于梳妆镜前,静默不语,思绪万千。

  忽然,她眼中一亮,似有所悟,暗道:“莫非大爷是十三王爷流落民间的儿子?若非如此,十三王爷怎会待大爷如此厚爱,竟是请圣上赐官?”

  此念一生,薛宝钗心中波澜再起。她虽知此事匪夷所思,然细细推敲,却觉合情合理。若非血脉之亲,十三王爷何以对姜念如此关照?

  呵,她竟是怀疑姜念是忠怡亲王的私生子了……

  泰顺帝在澹宁居暖阁中办公时常坐的是罗汉床而非榻,已修改。

  罗汉床与榻是有区别的,感兴趣的可以查看资料。

第82章 莺儿瑞珠打架

  正房内,喧嚣散去,归于静谧。

  下人们已各自退去,连香菱亦被姜念屏退。

  姜念独坐于书房之中,书案之旁。

  官帽虽已摘下,然身上官服未换。

  他还没穿过瘾。

  而且,他要写他今生的第一份奏折,穿着官服,可以给他一种仪式感。

  他神色肃然,目光专注,似在酝酿一场无声的风暴。

  案上,一方砚台墨香袅袅,笔架上狼毫静待。

  姜念伸手援笔,蘸墨濡毫,笔尖轻触信纸,墨迹渐染,字迹如行云流水,跃然纸上:

  “臣姜念谨奏:

  为敬陈清查钱粮亏空四策,仰祈圣鉴事。

  ……”

  笔锋所至,字字铿锵,句句凝练。

  其实,他为了加重自己在泰顺帝心中的存在感,获得泰顺帝的赏识,让自己得以尽快迈入朝堂当官,此前已想了好几条策略。

  科举,只是他首选的策略。

  除了科举,还有其他几条策略。

  比如眼下他正在写的这份奏折。

  尽管现在他的科举策略已成功,但他不会“安安分分”等着明年成年正式迈入朝堂。

  他会进一步加重自己在泰顺帝心中的存在感,进一步获得泰顺帝的赏识。

  因此,他写起了眼下这份筹谋已久深思熟虑的奏折……

  正当姜念凝神执笔全神贯注书写奏折之际,忽闻门外传来轻轻叩门之声:“大爷,是我。”

  姜念一听便知是香菱,眉头下意识微蹙。

  他素来不喜在专注学习或工作时受人打扰,哪怕是香菱。

  但他对香菱喜爱,眉头旋即舒展,淡淡说了声:“进来。”

  香菱推门而入,步履轻盈,柔声禀道:“大爷,隔壁的瑞珠姑娘前来求见。”

  秦可卿的贴身大丫鬟瑞珠,此前已来过姜家,此番前来,姜念倒未觉奇怪,想来必是秦可卿遣来的,姜念只是好奇秦可卿有何事找他?

  姜念对香菱吩咐:“带她进来。”

  香菱应声而去,引瑞珠步入垂花门,穿过内院,走向正房。

  此时,莺儿正立于西厢房的檐下,见瑞珠由香菱引向正房,心中顿生好奇,快步上前对瑞珠问道:“你来做什么?”

  瑞珠有种做贼心虚的感觉,神色略显局促:“我……我来见姜大爷。”

  莺儿眉头一挑,又问道:“见我家大爷做什么?”

  瑞珠见莺儿有些审问的意思,心中不悦,冷声道:“你管不着。”

  这两个丫鬟之前就有点嫌隙了,此刻言语交锋,更添几分火药味。

  莺儿被瑞珠一噎,一时语塞。

  瑞珠不再理会莺儿,紧随香菱走向正房。

  莺儿略一犹豫,快步跟了上去。

  瑞珠察觉身后脚步声,回头见莺儿紧随,不禁怒道:“你为何跟着我?”

  莺儿扬眉答道:“这是我家!我如何不能走?怎么就成跟着你了?”

  瑞珠冷笑一声,语带讥讽:“脸皮真厚!你家主子不过是个妾室,你一个丫鬟,倒把这里当自己家了?”

  莺儿气急:“你……”

  她素来忠心护主,见瑞珠言语间连薛宝钗也一并鄙夷,尽管她性子天真烂漫,一时间也是怒火难抑。

  莺儿脱口斥瑞珠:“你才脸皮厚!你家老爷才去世两月,你这做丫鬟的,就帮着自家姑娘来勾搭我们大爷了,真是好不知羞!”

  瑞珠听到这话儿,气得面色涨红,怒目圆睁,厉声道:“你……你讨打!”

  话音未落,瑞珠已扑向莺儿,二人瞬间扭作一团。瑞珠伸手拽住莺儿发髻,莺儿不甘示弱,反手扯住瑞珠衣襟。二人你拉我扯,发丝凌乱,衣袂翻飞,口中犹自斥骂,场面一时间混乱不堪。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香菱看得目瞪口呆,她还是头一回遇到这种事儿,呆愣了一下,才急忙劝解:“别打啦,你们别打啦……”

  香菱却被打急了眼的莺儿、瑞珠二人推搡得踉跄后退。

  正当此时,堂屋门口传来一声冷喝:“住手!”

  声若寒冰,瞬间将院内喧嚣冻结。

  莺儿与瑞珠闻声,慌忙停手。

  莺儿抬眼瞥见姜念,顿时低头垂手,敬畏之情溢于言表。

  瑞珠见姜念身着官服,锦绣华美,气度威严,心中既惊且敬。

  此时,住在东厢房的贺赟、孟氏,住在西厢房的薛宝钗,以及封氏、琪儿、琴儿等人,皆被惊动,纷纷聚于内院。

  姜念神色冷峻,目光如刀,扫视莺儿与瑞珠,冷声道:“你们两个好大的胆子,敢在这里打架!”

  莺儿声音微颤:“大爷,我……我错了。”

首节 上一节 4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