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第277节

  丑时将至,盛时仁站在自己营帐前,望着满天星斗,深深吸了一口气。他转身面对已经集结完毕的五千将士,高声喊道:“将士们!内阁不仁,把持朝纲,蒙蔽圣听!今日我等举义兵,除奸臣,救天子!“

  那些千户百户当即跟着高喊:“除奸臣,救天子。”

  士兵们看着自己的千户,百户喊了,也跟着喊道:“除奸臣!救天子!“

  “杀呀”盛时仁带着自己的士兵冲出了营地。这就像一个信号一般,秦邦琦也率领一万精兵冲出营地,兵分三路向武库、内阁衙门和各处城门扑去。金陵城瞬间陷入一片混乱,喊杀声四起,火光冲天。

  守着金陵城的将领发现城中喊杀声音,本想领兵镇压,但这个时候秦邦琦的使者对他们大喊道:“我们是大同军的人,各位将军只要紧闭营房,我们保证各位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大同军!”这些武将听到大同军杀进城中,反而不敢动弹了,他们也不想和大明陪葬。

  金陵城内的战斗却愈演愈烈。文震孟在府邸得知兵变消息后,面如死灰地跌坐在太师椅上,没想到一时之仁,竟然把叛军给放入了城池。

  他知道,一切都完了。当起义军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时,这位老臣颤抖着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白绫,然后挂了上。

  锦衣卫南镇抚司内,指挥使祖泽润正在焚烧对自己不利的文件。当他听到外面越来越近的喊杀声时。

  “兵变了!”祖泽润的脸色大变,这时候兵变朝廷就真完了。

  “大人,不好了!“一名锦衣卫千户跌跌撞撞地冲进来,“禁军造反了,正杀向我们衙门!”

  正当祖泽润想赶往前厅,探查情况。这个时候千户沈醉道:“指挥使,兄弟们挡不住了,我看到了有大同军的人,他们是来救李信的。”

  祖泽润咬牙切齿:“秦邦琦!你这个背主求荣的叛徒!“

  当大同社的人杀到镇抚司,他马上明白这根本不是什么兵变,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造反。秦邦琦所谓的“剿匪凯旋“,不过是为了骗取入城许可的幌子。

  沈醉着急道:“指挥使大人,我等该怎么办?”

  锦衣卫虽然平时嚣张跋扈,大明的文武官员他们都不放在眼里,但这是因为有朝廷做靠山。但现在士兵造反了,他们最大的威慑力就没有,与士兵真刀真枪的干,他们根本干不过。

  祖泽润道:“金陵守不住了。兄弟们先跟着我逃出城池,而后我们向南走。”

  当周磊的部队攻入锦衣卫大牢时,祖泽润已经带着核心人员从秘密通道逃脱。

  “轰!”周磊,红娘子踹开了锦衣卫诏狱的大门,此时看管犯人的锦衣卫早就逃了。

  红娘子着急道:“李大哥,你在哪?”

  “这边,我们在这边。”李信他们喊道,他们也听到了城外的喊杀声,更看到了锦衣卫如仓皇之犬逃窜,知道大同社来救他们,个个兴奋无比。

  周磊看到这些人激动道:“兄弟们都还活着吧?”

  “都活着,你们起义之后,那些鹰犬全变成了鹌鹑,不但不敢欺压我们,还有好酒好菜的招待我。”众人说着说着一阵哈哈大笑。

  从徐晨带领大军渡过长江之后,他们的待遇越来越好了,隔几天甚至还有一顿酒肉,比他们当初在金陵城过的好多了,不少人都长了十几斤的肉。

  红娘子则找到李信打开了监牢,拥抱上去道:“李大哥,我终于把你救出来了。”

  “哦!”四周一阵欢腾,经历了这一场生离死别,这场景让他们感到温馨。

  李信有点尴尬,红娘子也察觉到气氛不对,只能放开,但手还是紧紧抓住理性的手。

  李信问道:“你们是怎么攻入金陵城的?”

  周磊这把秦邦琦投靠,并且设计进攻金陵的计划所说了一遍。

  李信马上道:“快去贫民坊,把我们兄弟会,姐妹会的人全部组织起来,控制住城池。”

  “遵命”

第406章 ,侯恂落幕

  李岩站在锦衣卫衙门的石阶上,深吸了一口黎明时分清冷的空气。尽管身陷囹圄数月,他的眼神依旧锐利。牢狱之灾未能磨灭他的意志,反而让他变得更加坚定。

  顾炎武带着几百人冲过来,看到李岩笑道:“总算是把你们救出来了,兄长光凭此事就可青史留名,”

  李信却马上问道:“现在城里情况如何?秦邦琦的人在哪?”

  “正在攻打皇城!“顾炎武讽刺道“他们想抓小皇帝请功。”

  秦邦琦,盛时仁两人投靠大同军,他倒不反感,毕竟他也知道侯恂对他们做的太过分了,把人当傻子耍。但攻陷金陵之后,两人本就立下功劳却还要进攻皇宫,想要抓住弘光帝,这就有的不地道了。

  两人先祖追随明太祖,给了他们家两百多年的富贵,现在他们却还想抓住末代皇帝当自己登天的阶梯,这就有点没有良心。

  李岩剑眉紧蹙,“我们去贫民坊!“

  现在局势还没有彻底稳定,要壮大大同军在金陵城中的力量,而他们最能依靠的就是贫民坊的工匠。当李岩走进贫民坊。

  此时贫民坊的情况比李岩想的要差,因为战事,南北的贸易断绝,作坊也给停了,工匠没有收入顿时陷入了忍饥挨饿的状态,加上粮食价格上涨,他们拼尽全力也很难吃一顿饱饭,即便后面张采想要控制粮食的价格,抓了不少奸商,但粮店里的粮食没了,黑市变得极其猖狂,底层的百姓已经处于饿死的边缘。

  忽然在家门口的卖鱼强看到一个熟悉的,他激动道:“李大夫,您终于被放出来了!”

  当地的居民也发现了李岩,惊喜无比。

  “李大夫,你终于回来了。”而后缓缓向着李岩为过了。

  李岩笑道:“是呀,我终于回来了。”

  “没了你,我们好惨,现在家里一粒米都没有了,娃都快要饿死了。”一个原本兄弟会的成员悲戚道。

  李岩当即找到周磊道:“想办法调一些粮食过来!”

  “遵命!”

  四周的百姓听到粮食激动道:“李大夫万岁。”

  没多久,周磊他们拉了十几车粮食过来,贫民坊的百姓排队来领取这些粮食

  “乡亲们!“李信的声音在晨风中格外清晰,“现在我们大同社已经占了金陵,但大同军的主力尚未到,想要保卫金陵还需要大家一起出力。“

  “李大夫!我们听你的!“四周的百姓纷纷回应道。

  李岩道:“家里有青壮的全部出列,我们要组建护卫队,保护自己的家人。”

  霎时间群情激昂。金陵城的百姓纷纷加入李岩的护卫队,不到半天时间。三万人加入护卫队,李岩把金陵武库的火枪全部发放给队员,一支3万人的武装瞬间成型。

  手里有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李岩派人请来了金陵城中明军将领。

  此时明军将领们正惶惶不可终日。秦邦琦兵变、大同军攻占金陵,一系列变故让这些军官不知所措。

  “诸位将军,你们在这场兵变当中严守中立的立场,想来你们也不愿意与腐朽的南明朝陪葬。”

  一众降临,内心无奈,他们哪里是想中立?实在是看不到一丝希望

  李岩环视众人:“我以大同社的名义保证:交出兵权者,你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犯;去留自愿,绝不强求;愿意留下的,某可以向元首举荐你们。“

  南明将领们脸色凝重,真是个艰难的选择,大同社底线虽然高,他们的性命有保障。

  但上限也不高,交了兵权,他们就真一辈子只能当平民了,他们家族拼搏了几代,才拼到了现在这个位置,现在一朝再次沦为平民百姓,有几个能接受?

  但不接受的下场更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现场沉默半天之后。

  “我等.愿意交出兵权。“资历最老的副将首先交出印信。

  “某想离开金陵城南下,李首领能不能保证本将的安全?”

  李岩道:“可以,但我大同军接下来肯定是要继续南征,之后两军交战本人就无法保证了,我建议你们先留在金陵城,等我们元首抵达,南北的联系打通,你们可以先去更安全的北方。”

  “某明白了!”

  就像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兵权交接进行得出乎意料的顺利,这些明军的将领纷纷离开了军营,李岩带着大同社和兄弟会成员接管了这些明军士兵

  李信当即下令将1.5万明军打散整编,每十人中安排三名明军,余下的都是护卫队成员,这样既保持战斗力,又确保忠诚。

  当李岩忙碌整编护卫队的时候,秦邦琦和盛时仁正狼狈地逃回来。他们的部队在神机营的火铳下损失惨重,15000人马只剩不足八千。

  “李社长!“秦邦琦盔甲上还带着血渍,“皇宫守军负隅顽抗,还请发兵相助!“

  李信却摇头:“不必了。我要的不是一座流血的皇宫,而是一个完整的金陵。“

  他转身对顾炎武道:“麻烦宁人兄走一趟,告诉守将李轩:崇祯帝在燕京安好,若愿归降,可送太后皇子全家团聚。”

  顾炎武想了想道:“请钱牧斋一起去,更能取信南明小皇帝。”

  李岩想了想道:“可以!”

  于是顾炎武和钱谦益两人以谈判的名义,进入了南明皇宫。

  皇宫深处,顾炎武看着瑟瑟发抖周太后道:“我大同社保证太后和朱慈烺的安全,太后要是愿意和朱由检团聚,我们也可以派人送你们去燕京。”

  “李将军,“太后哽咽看着李轩道,“这天下真的变了吗?“

  李轩黯然跪地:“太后明鉴。城外已有五万大同军,江北还有徐晨的七万精锐臣,无能为力了。“

  “那就.降了吧。“太后搂紧三个孩子,“只求保我儿性命。“

  钱谦益也跟着说道:“太后要是信的过臣,臣愿意陪太后和天子去燕京。”

  当夕阳再次洒在金陵城头时,皇宫大门缓缓开启。周太后手牵弘光帝,身后跟着文武百官,平静地走出了他们最后的庇护所。

  至此,金陵城彻底被大同社掌握。而后李岩马上向徐晨报捷。

  大同十二年(1636年)八月二十六日,寅时初刻,镇江,南明军中军大帐

  长江的夜雾尚未散去,中军大帐内烛火通明。侯恂枯坐在虎皮帅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那份来自金陵的八百里加急战报仿佛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五脏六腑都在抽搐。

  “一日.仅仅一日.”他喃喃自语,蜡黄的脸上肌肉抽搐着。

  帐外传来巡夜士兵整齐的脚步声,这些忠诚的士兵还不知道,他们誓死捍卫的朝廷已经土崩瓦解。

  镇江距离金陵并不远,金陵被攻陷的消息很快就到侯恂耳中。这对侯恂,祖大寿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更是对他们的死亡通告,这消息只要传开,他们这10万大军将会彻底溃散。

  祖大寿带着对死亡的恐惧怒吼道:“金陵城中有2万大军,还能征召十几万民夫,你们是怎么在一天之内就被大同军攻占了,他们只是一些农户,你们连农户都打不过吗?”

  逃过来的南明军官哭泣道:“是秦邦琦这个叛徒,他说自己剿灭句容县的叛军,想要入城休整,却没想到他已经投靠了大同社,而后他联络城中的福建将门,这些人全部投靠大同市,他们发动兵变,末将不知道大同军有多少人只能仓皇逃离。”

  “秦邦琦!”祖大寿咬牙切齿道,打了一辈子的鹰,最后被家雀啄了眼了,一项是他祖大寿出卖别人的,却没想到这次被他人给出卖了。

  侯恂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疲惫和迷茫当中。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他努力了5年,想尽办法维持朝廷,最终还是被大同社轻轻一推,那朝廷就倒了。

  相对而言吴襄他们反而是满脸平静,甚至有一种松口气质感,他们早知道此战必败无疑,现在他们不过是垂死挣扎,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想着或许能打得过大同军呢。

  但这个现在这个希望彻底破灭了。虽然大同军会没收他们的土地,没收他们的财产,但他们性命无忧,有这个底线在,他们虽然失落,但也不算太惶恐。

  “阁老要马上与大同军决战!”祖大寿一拳砸在沙盘上,震得代表城池的木块纷纷倒下,“趁消息还没传开,全军压上!只要击溃徐晨主力,江南就还有救!”

  帐中诸将鸦雀无声。吴襄低头摩挲着刀柄上的缠绳,他能理解祖大寿想要继续挣扎的心,毕竟没有谁能坦然面对死亡。但其他的武将这有点气愤,祖大寿这王八蛋,是想拉着所有人去死。

  侯恂沉默半天。后猛地站起身,声音陡然拔高道:“传令!三军饱食!辰时三刻,全军出营,与敌决一死战!”

  “遵命!”其他人只能无奈答应,现在侯恂眼睛都是红的,敢拒绝只怕人头不保。

  与此同时,一路带着联军攻占了苏州,常州,来到镇江以南明大军对峙。

  徐晨在得知李岩他们攻占了金陵大喜。他本想派遣使者去招降镇江的南明军队。但却没想到他的使者还没派出去。侯恂领着南明10万大军杀出了营地,气势汹汹的杀向了大同军杀过来。

  侯恂的动作徐晨一想可知,这是快溺水的人想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他想通过击败自己这支军队,来逆转南明的局势。

  秋日阳光刺破江雾,十里江岸,赤色浪潮汹涌铺开。10万大军,展开了十几里的战阵,战旗猎猎,刀枪如林,杀气弥漫着整个战场。

  一阵富有节奏、迥异于明军苍凉牛角号的军号声穿透薄雾。

  地平线上,一道沉稳的线条无声无息地漫延开来,整齐、肃杀,带着一种冰冷的机械感,这个整齐的军阵是大同军一方。

  大同军4个师成品字形排开,第二师,第八师护卫左右两翼,第一师,第四师为中军,七万大军就这样浩浩荡荡杀向南明军队。

  开战前,徐晨派遣一些嗓门大的士兵到南明军阵不远处吼道:“金陵城已破,你们不要为南明朝廷的官员继续卖命了,他们只会让你们送死,我大同军优待俘虏,放下火枪,给你们路费,等江南被攻占了还会给你们分土地。”

  祖大寿大吼道:“开炮!”

首节 上一节 277/3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