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们过去养尊处优,但几个月的体力劳动下来,手掌磨出了老茧,皮肤变得粗糙,却也意外地让他们的身体健硕了一些。战俘营生活规律,伙食简单但能吃饱,倒也算是一种另类的“锻炼”。
这天是难得的休息日。张镜心却坐在自己简陋的小书桌前,用毛笔专注地书写着什么。短短一个时辰,已经写满了数页纸张。
同屋的何吾驺好奇地瞥了一眼,惊讶地发现上面写的竟然是关于广州城市改造的建议和意见。
他不由得讽刺道:“孝仲兄还以为自己是两广总督呢?居然还有闲心关心广州的建设。”
张镜心头也不抬,淡然道:“我在任两广总督时,就曾想改造广州,使其成为真正的通商大邑。只可惜朝廷党争不断,地方豪强掣肘,即便身为总督,也往往一事无成。”
他放下笔,轻叹一声,“而大同社,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做成了我三年都没能推动的事情。”
他内心确实羡慕大同社的官员体系。哪怕只是一个县令、小吏,都能不受干扰地推行政策,那种一心做事、不问其他的状态,在大明官场是难以想象的。在大明,哪怕是整修一条街道,都会有各种势力跳出来阻挠,已经到了动张椅子都要死人的程度。
但这番真心话在何吾驺听来却格外刺耳,认为是在指责他们这些地方士绅阻碍了国政。
他冷笑道:“是啊,广州是我等的家乡,我们却如此‘冷血’,不愿为家乡出力。大同社骂我们也就罢了,你们这些朝廷官员有什么资格指责?朝廷每次有事,哪次不是我们出钱出力?但给你们一万两银子,真正用到实处的有一千两吗?我们出的钱大半都落入了你们的私囊,还好意思怪我们不愿为朝廷效力!”
一旁的陈谦闻言怒道:“你们又出了什么力?大同军打过来,你们带着家产率先逃往肇庆!战事未开就先逃窜,还有脸指责我们!”
士绅梁国栋反唇相讥:“留在广州有什么用?你们号称重兵布防,结果只守了三天!就算加上我们,最多也只能守十天!但凡你们有点用处,多守几日,我们也不至于在肇庆败得那么快!”
他对陈谦等人极为不满,广州迅速陷落导致他们毫无准备就被兵临城下,连逃跑的时间都没有。
陈谦怒视梁国栋,眼看冲突就要升级。这时,战俘营管事李瑞闻声而来,呵斥道:“干什么!都想造反吗?是不是活太轻了?精力旺盛就继续去挖沟渠!”
这话顿时让众人安静下来,谁也不愿再回到那辛苦的劳作中去。
约半个时辰后,管事陪着一位身着大同社高级官员服饰的人来到战俘营。张镜心抬头一看,顿时惊愕:“亨九兄?”
张镜心是天启二年进士,洪承畴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两人在京城有过数面之缘,虽不算深交,但彼此认识。洪承畴作为前明高官中在大同社地位最显赫者,在南明官员中极具知名度。
洪承畴看着身穿粗布劳动服的张镜心,感慨道:“是孝仲兄。”
他的目光落在书桌那叠纸上,“能否让洪某一观?”
“请便。”张镜心道。
洪承畴仔细阅读后,赞叹道:“孝仲真乃干吏之才,见解独到,只可惜大明朝廷未能善用你的才华。这些建议我会转交广东知府参考。”
张镜心苦笑:“算是我为广东百姓尽的最后一点心意吧,多谢亨九兄转达。”
洪承畴正色道:“大同社正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急需孝仲兄这样熟悉地方、有能力有经验的干吏。不知孝仲兄可愿出山,为大同社效力,为西南百姓谋福?”
张镜心沉默片刻郑重道:“这可不是小事,西南土司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两宋,元,以及我大明对他们都无可奈何,西南的地形太过于恶劣,天无三日晴,人地无三尺平,又有各地的头人土司,这些人有利则效忠朝廷,无利则造反,因为地势太危险,要朝廷镇压往往得不偿失,才放任他们。”
洪承畴笑道:“大明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我大同社也做不到,就是不知道孝仲兄愿不愿意为大同军效力。”
张镜心恍然,对呀,大同社连蒙古人都征服了,小小的西南土司又能算得了什么?
“张某愿为元首效力,为百姓做事。”
随后,洪承畴又点名了几名素有能名的官员和武将,安排他们前往高大壮军中效力。
何吾驺、梁国栋等人见状急了,连忙道:“亨九兄!我等也愿为元首效力啊!”
洪承畴本不想理会这些临阵脱逃的士绅,但转念一想,说道:“你们若真想效力,可先登记姓名。过后自会有人来考核安排。”何吾驺等人顿时喜出望外,连连道谢。
离开战俘营后,洪承畴会见了赵云飞,传达元首的旨意:“元首意图借此战杀鸡儆猴,震慑南洋诸国。故此次出征,需先往安南、暹罗、占城等国,命其派遣水师参战。即便没有水师,也需派遣陆军,哪怕只有百人,也必须出兵,以示臣服。”
赵云飞点头:“末将明白!”
大同十三年二月二十日,广州港。
赵云亲率领南洋舰队主力,大小战舰二百余艘,浩浩荡荡驶向安南国。庞大的舰队抵达安南沿海时,安南国王见状大惊失色,以为大同社要来征伐自己,当即扣押了在此活动的南明官员王伉,将其交给大同军以示屈服。
洪承畴哭笑不得,没想到还抓住个南明余孽。
得知赵云飞的来意后,安南王如释重负,立即将本国所有能出海的船只——尽管只是几艘破旧的小型战船——全部编入赵云飞的舰队。
随后,舰队依次造访暹罗、占城、真腊等国。这些国家面对如此强大的舰队,无不震慑,纷纷派出战船或象征性的部队加入远征军,只求这支可怕的力量尽快离开自己的海域。
与此同时,南洋各地听说大同社要征讨西洋殖民者,也纷纷积极响应。近百年来,西方殖民者不断入侵南洋,各国深受其害。
他们曾多次向大明求援,但明廷国力衰弱,无力顾及远方的藩属。如今终于有宗主国愿意为他们出头,许多南洋使者见到赵云飞和洪承畴时,竟激动得抱头痛哭,仿佛找到了依靠的父母。
大同十三年三月二日,吕宋,马尼拉城。
马尼拉总督科奎拉收到了阿尔卡拉索传来的书信,顿时傻了眼。几十年前的旧账为何突然被翻出?更糟糕的是,他对此毫无准备,而一支数万人的大军已经杀奔而来。
他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将马尼拉城内所有非西班牙人驱逐出境——他知西班牙在吕宋的统治不得人心,担心本地人会在战时倒戈。
随后,他集结了在马尼拉的所有海上力量:8艘战舰和10艘武装商船,其中仅有一艘1200吨的一级战列舰,其余都是500吨以下的二、三级战舰或只有几门火炮的商船。无论数量、火力还是战斗力,都远逊于大同海军,但这已经是西班牙人在远东的所有战舰了。
三月十五日,两支舰队在马尼拉外海相遇。
西班牙人惊愕的看着对面那庞大的舰队。
一艘,两艘,三艘,光和他们圣菲斯号相当的一级战列舰就有18艘,和稍微次点的2级战列舰,3级战列舰,更是难以计数。
这一幕让每个西班牙水手内心都沉甸甸的,光那18艘主力战舰就能轻易的击败他们,这是一支比无敌舰队更加强大的力量。
“将军,怎么办?”西班牙船上的大副焦急的问道。
西班牙舰队将军沉着脸道:“为了西班牙的荣耀出击。”
而对面赵云飞用望远镜,看着西班牙人渺小的舰队,他主要的目光集中在圣菲斯号上,在南洋海域很少有战舰,比大同社的一级战列舰更要大。
而圣菲斯号就是例外,尤其是这艘战舰去西班牙人专门建设用于远洋的战舰,除了有三个巨大的桅杆之外,上件上面布满了各种三帆,用于兜住各个方向的风力。
赵云飞赞叹道:“这就是西班牙大帆船,真漂亮。”
对于海军将领来说,没有比那些风帆更具有美感的东西了,风帆越多,能兜住的风力越多,行进的速度越快,战船的机动性越高,他们觉得越美,所以眼前的这艘西班牙大帆船在赵云飞眼中就是绝世美人。
陈诚笑道:“他们倒是勇武,面对这样绝对的实力差距,还敢主动进攻。”
赵云飞严肃道:“战舰是主动进攻的武器,当一艘战舰不敢进攻,它也就废了,从这方面来说,对面的西班牙将军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勇士。”
虽然他也赞赏西班牙人的勇气,但却不打算放过他们。
“舰队出击抢占上风口,不要放过一艘西班牙人的战舰。”赵云飞的命令下达之后,大同军的舰队,开始改变方向,抢占上风。
两支舰队各不相让。在抢占上风口的同时,逐步靠近。两次战舰就像两条斜形的相交线,虽然距离遥远,但却在逐步靠近。
当两支舰队进入火炮射程,战斗瞬间爆发。大同军舰队率先发起攻击,整齐而密集的火炮轰鸣声打破了海面的寂静。
一枚枚炮弹如流星般划过天空,带着炽热的火焰和死亡的气息,朝着西班牙舰队呼啸而去。海面上顿时炸开了一朵朵巨大的水花,炮弹击中战舰的地方,木屑横飞,火光四溅。
西班牙水兵们毫不畏惧,他们凭借着丰富的战斗经验,迅速调整阵型,顽强地进行反击。
他们熟练地操作着火炮,尽管数量和火力远不及大同军,但每一发炮弹都带着他们的勇气和决心。一艘艘西班牙战舰在炮火中顽强地穿梭,战舰不断的轰击对面的大同军。
然而,在大同军绝对的数量和火力优势下,西班牙舰队渐渐陷入了困境。大同军的一级战列舰排成整齐的队列,像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防线,其外层的10mm铁甲,成为了战舰最好的护甲,西班牙人的火炮,哪怕击中战船也会被弹开,只有少量的火炮才能打穿装甲。
而这些强大的战列舰,就像战场上的护盾,护卫着他们后方的战舰。
大同军舰队缓缓向前推进,不断地向西班牙舰队倾泻着火力。同时二级和三级战列舰则灵活地穿插在一级战列舰之间,对西班牙舰队进行包抄和围攻。
西班牙人一艘战舰,要面对10艘战舰的火力,大同军的一级战列舰更成了海上的霸主,一侧的40门重型火炮,肆意的挥洒的火力,西班牙的商船击中几枚就会沉船,哪怕是战舰也最多只能扛十几枚这样的重型火炮。
西班牙旗舰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成为了大同军的重点攻击目标。三艘大同军一级战列舰如同饥饿的猛兽,将其团团围住。
炮弹如雨点般不断地落在旗舰上,桅杆被炮弹无情地打断,巨大的桅杆带着绳索和帆布轰然倒下,砸在甲板上,砸伤了许多西班牙水兵。旗舰上浓烟滚滚,火势迅速蔓延,船员们在烈火中四处奔逃,发出绝望的呼喊。
经过一小时的集中炮击,旗舰的船体被打得千疮百孔,海水不断地涌入船舱。它在波涛中痛苦地挣扎着,缓缓地倾斜,最终带着无数西班牙水兵的生命和梦想,沉入了黑暗的海底。
其余的西班牙战舰也在大同军的猛烈攻击下纷纷倒下。一艘艘战舰被炮弹击中,燃起熊熊大火,有的被直接击沉,激起巨大的水花;有的则受了重创,失去了战斗力,在海面上无助地漂浮着。只有几艘武装商船趁着混乱,凭借着灵活的船身和大海的掩护,侥幸逃脱了这场死亡的漩涡。
双方交战到天黑,海战结束了,马尼拉外海的海面被鲜血染红,漂浮着破碎的木板、尸体和残骸,这些残骸都是西班牙舰队的,他们在远东的舰队至此覆灭。
第424章 ,叫天朝舰队来轰你与大明以无南巡之地
马尼拉外海,在距离主战场数里外的一艘观礼船上,安南、暹罗、占城、真腊等南洋藩属国的使节们,正通过洪承畴赠予的礼物,大同社最新式的双筒望远镜,清晰地观看着这场震撼人心的海战。
几十艘战舰的大战,几千门火炮的轰鸣,这场大战让他们清楚的知道了大同军的威力,想到这些战舰濒临他们的国土,上千门火炮同时开火,那种玉石俱焚的场景,让所有人不寒而栗。
当看到西班牙人的旗舰“圣菲斯”号在三艘巨舰的围攻下桅杆断裂、火光冲天、缓缓沉没时。
安南使臣阮福源手中的望远镜微微颤抖,喃喃道:“天威…此真天威也…”他无法想象,若是这些巨舰出现在升龙府外的海面上,安南的水师该如何抵挡。
尤其是他忽然想起来,他们安南国还派遣了上千士兵去云南,还卖了大量的粮食给南明朝廷,顿时冷汗直流,当时安南群臣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要让大同社与南明之间的内战更加激烈一些,这对安南来说是好事情。要是能趁机占据西南几块领地就更加好了。
但现在看完这场大战,看到大同军舰队强大的威力,顿时发觉这简直在给安南国招灾,安南使者当即下定决心,一定要郑主招会安南军队。
暹罗使节披耶·碧差汶更是面色苍白,额头上渗出细密汗珠。他清楚地数着大同舰队那令人窒息的火力齐射,每一次炮口闪烁都仿佛在他心头重击。
所有使节都沉默着,海风的咸味似乎都混入了硝烟与死亡的气息。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若是有朝一日这些战舰出现在自己国家的海岸边,千炮齐鸣之下,恐怕国祚顷刻间便会覆灭。这种不寒而栗的恐惧,彻底击碎了他们心中残存的任何其他想法。
三月十六日,朝阳再次升起时,大同舰队开始在马尼拉海岸实施登陆。
在吕宋当地华人的接应和引导下,大同军一营士兵有序地换乘小艇,冲向滩头。
旅长艾玄站在指挥艇上,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海岸线,时刻警惕可能出现的西班牙军队,但显然他是多虑了,西班牙人海军覆没,剩下的陆军连马尼拉的堡垒都填不满,哪里还有主动阻挡大同军登陆的能力。
“迅速占领滩头,建立防御阵地!搭建临时码头。”艾玄的命令简洁有力。
在当地华人的帮助下,原木敲入的海水当中,木板用钉子钉住,在工兵营的忙碌下,不到一个小时,一个简易的木板码头搭建出来,运输船停靠在码头上,然后更多的士兵下船。
第十旅士兵快速快速占据了这片滩涂,然后战士们约会到马尼拉城的两个炮台,一个连的士兵用火枪不断的向炮台开火,压制炮台上的士兵。
工兵则带着的炸药冲到炮台下,把炸药包抵在炮台城墙下。
“轰轰轰!”爆炸声震耳欲聋,砖石飞溅,浓烟滚滚。几声剧烈的爆炸之后,西班牙人铸造的炮台瞬间被摧毁。
不到一日,马尼拉外围的所有抵抗据点都被清除。大同军舰队这才逐步靠近马尼拉的港口,大同军完成了对马尼拉城的合围。
接下来的两天里,大同军展示了其娴熟的攻城战术,而是先用重炮集中轰击城墙上的火炮,彻底摧毁西班牙人残存的远程火力。
在所有的火炮都被摧毁之后,大同军迫击炮部队前出,向城内倾泻大量炮弹与迫击炮弹,高效杀伤城墙后的守军。
西班牙守军虽然顽强,但在这种超越时代的火力打击下,抵抗迅速瓦解。城墙多处坍塌,守军伤亡惨重。
三月十八日清晨,马尼拉总督科奎拉目睹城内惨状,知道已经抵抗不下去了,不得不痛苦地下令升起白旗。
赵云飞命令士兵接管马尼拉城,关押住残存的西班牙士兵,城墙上飘荡着大同军的旗帜,自此吕宋被收复。
三月十九日,天气晴朗,海风轻拂。
马尼拉城外的广场上,人山人海。数以万计的华人聚集于此,他们中许多人是三十年前那场大屠杀的幸存者或遇难者后裔。今天,他们终于等到了报仇雪恨的日子。
西班牙战俘包括总督科奎拉在内共四百余人,被押解至临时搭建的审判台前。当他们出现时,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怒吼:
“杀了这些西班牙鬼子!”
“吊死他们!为死难的亲人报仇!”
声浪如潮,让一旁观礼的安南、东吁、苏禄等国使者面色发白,感受到了令人窒息的压力。
教喻官吴亚军担任临时审判长。在他的主持下,幸存者们一个个走上台前,声泪俱下地控诉三十年前西班牙殖民者的暴行。讲述着亲人如何被欺骗、屠杀,讲述着那场持续多日的血腥屠杀。每一段证词都引起台下群众的共鸣和悲愤。
这场审判持续了整整十天,每一天都有新的证人和证据出现,将西班牙殖民者的罪行彻底揭露。
最后一天,审判进入最终阶段。所有西班牙战俘均被判处绞刑。科奎拉总督第一个被拖上绞刑架。当绞索套上他的脖子,踏板打开的那一刻,他的身体本能地剧烈抽搐挣扎,台下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安南使者擦着额头的冷汗,低声对同伴说:“这…这天朝何时变得如此残…如此雷霆手段?”
东吁使者更是内心惶恐,冷汗直流,暗下决心必须立即切断与南明的一切联系,并向大同社表明忠心。
就在这时,洪承畴笑容可掬地走向各国使者:“各位使者不必惊慌。我大同社非前明可比。大明不保护藩属,我大同社保护;大明不敢打的西洋人,我大同社来打!
从今往后,若有西洋人再敢欺凌各位的国家,架起炮舰威胁你们的国土,我大同社作为天朝上国,定会毫不留情地予以惩戒!”
随后,他命人取出早已准备好的文件——《友好通商互助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