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觉又命刘若愚翻出张地图来,盯着地图琢磨道:“遵化四战之地,铁厂又不在遵化城内,建奴若是打过来,建斗还得分兵去镇守,麻烦得很。
还有那边的煤矿和铁矿,也得根据建斗布置的防线来开采,现如今我们还只能开采防线以内的煤矿和铁矿,防线以外的煤矿和铁矿暂时还不能去开采。
建斗手底下都是骑兵,这两天他也应该回京了,到时候朕再跟他商议铁厂建哪里,又开那些矿。
良甫,你不用急,这蒸汽机还可以用来做加工机床呢,且有了加工机床我们才能量产蒸汽机,你可以跟长庚商议一下,先把哪些加工机床做出来。
子先,现在天还热,温室也不用急着建,你还是赶紧培育红薯和土豆良种要紧,反正天冷之前朕肯定会给你把温室建起来。
孟侯你也不用急,你只要把新式火枪和武刚车样品打造出来,到时候钢铁会有的,翻砂铸造的厂房也会有的。”
众人闻言,轰然应诺。
第38章 九宫大阵千古雄城
内阁竟然上奏请调御史去各大盐场巡盐!
新上任的户部右侍郎侯恂也上奏,请调户部主事去南直隶和浙闽催缴商赋!
东林和齐楚浙党这是准备给他送钱吗?
盐赋和商赋那都是出了名的难收。
皆因里面牵扯到许多朝堂官员的利益。
比如,北方的两大盐场,河东盐场和长芦盐场,自打蒲州三大豪族掌权之后河东盐场和长芦盐场的利益就被他们给吞了,想让他们交盐赋,那真的很难。
又比如,南直隶和浙闽那是作坊遍地,商贸繁华得很,不说大明内部收益,光是海外贸易的收益那一年最少上千万两,但每年收上来的商赋那都少得可怜,最多也就几万两而已!
东林和齐楚浙党这又是让人去巡盐,又是让人去催缴商赋,那就是想给他送钱啊。
如若不然,他们有病吗,让人去查自己的生意!
对于这种送钱的要求,他自然是毫不犹豫的准了。
这钱不要白不要啊,他正准备大搞建设呢,那需要很多很多的钱。
他正在玉熙宫批阅奏折之时,通州方向已然蹄声如雷。
京营骑兵终于回来了,那官道上密密麻麻的骑兵足足排出了十余里的长龙。
卢象升是一马当先,自朝阳门疾驰而入,直奔皇城而来。
孙应元、周遇吉和黄得功则带着上万骑兵沿着护城河往南一拐,过大通桥,自东便门入,往外城大校场赶去。
未几,卢象升便来到玉熙宫中。
这玉熙宫本就不大,正殿大堂里那都能看到大门口。
朱觉见卢象升来了,那是立马起身迎了上去。
卢象升见状,连忙一路小跑进入大堂,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朱觉拍着他的肩膀道:“免礼,免礼,建斗,一路辛苦了。”
卢象升不由感动道:“陛下,微臣昨晚就赶到通州西了,今天一早起来也就赶了三十余里路,不辛苦。”
你不辛苦是吧?
那正好。
朱觉直接拉着他来到拼接的大书桌旁,指着早已摆上面的地图问道:“建斗,你就是从永平遵化一线赶回来的,那边的防御如何,你可曾细细查看过?”
呃,这个怎么说呢?
卢象升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不敢有瞒陛下,这一线防御很差。
现如今那边除了城池就没什么堡垒和烽火台,微臣护着粮车去辽东的时候还专门去蓟州、遵化、迁安等城池里看了看,那城防器械几乎都没有,守城将士也有气无力,建奴想要杀进城里估计都很容易。”
你这是大实话。
历史上的己巳之变,蓟州镇的城池就跟纸糊的一样,那都不知被建奴攻破多少。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建斗,你觉得我们在遵化铁厂原址重建有没有问题?”
啊?
您想在遵化铁厂原址重建!
卢象升连连摇头道:“陛下,微臣斗胆,遵化铁厂就不在遵化城内,而且还在我们运粮河防线之外,建奴不知道我们重建了遵化铁厂也就罢了,若是知道了,那必定前去捣毁,微臣恐怕派驻几万人马都守不住啊。”
大明朝堂内奸可是多得很,若是他们在原址重建遵化铁厂,建奴必定知道,到时候建奴若是攻打遵化铁厂,整个京畿防线都可能因此崩溃。
看样子遵化铁厂必须建到京师来,而京师已然没有足够的地方了,他们还必须扩建京师才行。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指着地图郑重道:“那我们必须扩建京师,将京师先扩建到潮白河和通州一线,这样我们就能将铁厂建在京城的外城城墙之内,且潮白河通北运河,水路交通也很方便。”
这得建多大个外城?
卢象升盯着地图细细看了看,不由得满脸震惊道:“陛下,京师距离通州足有四十余里啊,这样我们岂不是得建上百里的城墙?
微臣记得,金陵城外城的城墙就是上百里,那足足建了十多年啊,我们现在扩建京师还来得及吗?”
这个朕自然考虑过了。
朱觉细细解释道:“金陵城外城的城墙之所以建了十多年,那是因为建太高了,那动不动就是三四丈乃至四五丈高的城墙建起来着实费时费力。
我们不用把城墙建太高,因为我们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建奴搭建浮桥渡河,我们哪怕建个一丈高的城墙耸立在河边那都能让对岸的建奴绝望。
你想想,建一丈高的城墙多简单,墙基那都不用挖那么宽那么深,且我们脚架都不用搭建,用普通的马车加战车轻轻松松就能把城墙修建起来。
朕已经估算过了,一丈高的城墙工程量还不到三四丈的城墙两成,且修建金陵城外城城墙的时候招的壮丁还不到二十万,是故每年才能修建十来里。
金陵城的外城城墙是一百二十余里,我们这次修建的外城城墙只有堪堪百里,我们可以多招点壮丁,再加上工程量还不到两成,一年之内把这座外城的城墙修建起来应该不成问题。”
呃,城墙就建一丈高?
不过,若是光阻止敌人搭建浮桥过河,一丈高的城墙的确足够了。
咦,不对。
卢象升指着地图小心提醒道:“陛下,这座外城东面和南面虽然有通惠河和北运河,但北面距温榆河还有十多二十里啊,微臣斗胆,建奴若是从北面绕过来怎么办?”
朕又没说只修建这么一座外城。
朱觉指着地图细细介绍道:“这北面我们还要沿着温榆河并排修建三座外城,还有,这西面我们也要并排修建三座外城,这通惠河南面我们还要修建一座外城,我们要把京师扩建成一个巨大的九宫格。
到时候,我们在西面挖护城河,将温榆河和永定河连通,再在南面挖护城河将永定河和北运河连通,这样京师就真正固若金汤了,建奴就算是打过来那都要望而却步。”
啊!
您要修建这么多外城?
卢象升闻言,不由满脸震惊道:“陛下,京师光是内城加上南面的外城就有将近百万人口了,如果再修建七座外城,那岂不是最少得四五百万人口,微臣斗胆,我们需要建这么大一座京师吗?”
你怕是不知道,后世上千万人口的城市都有不少,工厂建的多了,需要的人口自然就多。
这可是整个大明的根基所在,也是大明工业帝国的核心所在,几百万人口那就不是朕的目标。
朱觉雄心勃勃道:“建斗,我们可不是光需要建一座铁厂而已,我们还要建战车厂、火枪厂、火炮厂、玻璃厂、船厂,乃至纺纱厂、织布厂、瓷器厂、盔甲厂、兵器厂等等等等。
四五百万人口算什么,我们就是要打造千古第一雄城!”
第39章 事急从权魏公发癫
九月中旬,京畿的稻麦也开始丰收了。
这年头南方的水稻还有种两季的,北方的稻麦那基本都是种一季,且生长周期大多是五个月左右,种的早那就收得早。
北方稻麦从黄淮开始一般是四月份前后开始种植,种得早的八月底或九月初就能收获。
这也是根据时节来的,因为稻麦收割之后还得晒谷舂米,京畿九月中旬开始收割那都算是迟的了,若是到了十一二月下雪的时候稻麦还没晒干,那根本就存放不了多久。
京畿平民百姓和屯卫军户正收割稻麦之时,朱觉也准备大干一场了。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他都还没开始批阅奏折呢,便命人将魏忠贤招至玉熙宫中。
魏忠贤还以为又有人弹劾他呢,表面上他虽然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摸样,他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
没想到,朱觉压根就没让王承恩念奏折。
他竟然还微笑着问道:“魏公公,周应秋缴了多少钱了?”
哦,原来是问周应秋的事啊。
这厮着实捞不少。
魏忠贤小心道:“陛下,周应秋已经缴了六十万两了,不过,他还买了几万亩田地,按市价来算,应该还能卖出个七八十万两。”
嗯,不错,你着实够狠,对自己干儿子都不讲任何情面,田地都要人家卖光缴赃。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田地大致多少钱一亩啊?”
这可没个定数。
魏忠贤想了想,随即细细解释道:“陛下,田地要看肥不肥,浇水灌溉方便不,含沙多不多等等,好的田地一般都是二十多两,最贵的田地能卖到二十五两一亩,差的田地一般十多两,最差的大致是十一二两一亩。”
这么算起来均价就是二十两左右一亩是吧?
现如今内库存银也就三百万两左右,要买下城东那么大一片地压根就不够。
且以后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这三百来万两还得省着点花。
看样子只能先收点地来解决燃眉之急了,至于其他的地,以后有钱了再慢慢收,又或者,有的地干脆就不收了,就好比内城南面的外城,除了山川坛、天坛、大校场、琉璃厂等是內宫或外廷的,其他地方那都是京城百姓自己在开发。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魏公公,朕有件很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办。”
很重要的事情?
那可太好了。
我就怕你不用我办事啊。
魏忠贤毫不犹豫道:“陛下只管吩咐,赴汤蹈火奴婢在所不辞。”
你着实会说话,赴汤蹈火倒是不用了,朕就是让你去背黑锅而已。
这黑锅你都背习惯了,多背几个也没什么。
朱觉命刘若愚取来地图,在桌上铺开来,随即起身指着地图问道:“这个你能看懂吗?”
这个好像是地图吧?
它认得我,我不认得它啊。
我大字都不识几个,哪能看懂这个啊。
魏忠贤这个尴尬啊。
这很重要的事情还得看得懂地图才能办吗?
他盯着地图看了一阵,貌似没看到一个“魏”字,也没看到一个“忠”字,更没看到一个“贤”字。
那就没办法了。
完全看不懂!
他只能无奈的摇头道:“陛下,奴婢看不懂。”
你一天天的都在干什么,怎么就不知道去读点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