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说他们想当皇帝那更是个笑话,他们想当皇帝就自己单干啊,投入王嘉胤麾下怎么当皇帝?
再说了,现如今明军的实力再菜那也不是几万反贼能干得过的,几十万都不行,他们这会儿投入王嘉胤麾下造反那就跟寻死没什么区别。
还有一点也极不正常,府谷王王嘉胤带人跑到山西之后莫名其妙就挂了,继任义军首领紫金梁王自用也莫名其妙挂了。
明末反王里面好像也就府谷王王嘉胤和紫金梁王自用死得不明不白,王嘉胤好歹还有县志记载是被刺杀的,紫金梁王自用那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若是有王嘉胤和王自用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根本别想出头。
府谷王王嘉胤莫名其妙挂了还可以说是意外,紫金梁王自用也莫名其妙挂了那就极不正常了。
还有一点也极不正常,反王大多出身陕西,为什么要渡河跑山西去?
他们跑山西去也就罢了,关键山西出了名富可敌国的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在反贼遍地的时候照样做生意,一点事都没有啊。
这些反贼若真是流寇,最先要抢的按理应该是富可敌国的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啊。
再说了,高迎祥就是贩马的,张献忠就是贩盐的,他们能不知道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多有钱吗?
这就好比公司的搞销售的不知道公司有多赚钱一样,荒唐!
他们肯定知道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多有钱,甚至人家放马和存盐的地方在哪儿他们都一清二楚,但他们就是不去抢,他们宁可去抢藩王也不抢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
还有一点也极不正常,历史上皇太极就好像在跟李自成和张献忠打配合一样,李自成和张献忠一旦撑不住了,皇太极便会入寇京畿,将明军主力引走,让李自成和张献忠喘口气!
李自成最后的表现那更是极度极度的不正常,这厮一路杀穿陕西、山西,清空所有明军,拿下京师,而后又逮着吴三桂一顿暴揍,展现出来的实力那是相当恐怖的。
结果,清军一南下,他几十万大军立马崩溃,打都不用打,甚至京师这天下第一雄城都直接丢给清军不要了!
若说他在野外干不过清军,那还有可能,几十万人马守城墙最少三四丈高的京师会守不住吗?
清军总共才十多万人马啊!
人家兵力都没他一半,他放着天下第一雄城不守,直接跑了!
他这表现,正常吗?
这表现那就跟突然间失了智一般啊。
若说他真就这智商,大顺江山是怎么打下来的?
他再不济也可以留下十万人马镇守京师啊,清军能打下来吗?
若是按攻城和守城的伤亡比例,他哪怕就是留下五万人马清军伤亡殆尽那都打不下京师!
守城都不会,大顺江山是怎么打下来的?
有些人或许会认为,这就是阴谋论。
其实,那些口口声声让别人不要相信阴谋论的大多都是喜欢玩阴谋诡计的,他们让别人不要相信阴谋论的目的就是想让别人被他们阴死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朱觉自然不会管什么阴谋论不阴谋论。
他已然看出这么多不正常来,再觉得高迎祥和张献忠跟建奴或者说八大皇商没一点关系,那就是脑子有病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妖就是出卖大明的八大皇商或者说蒲州三大豪族!
现如今看来,西北和东北的问题并没有他想象中的这么简单。
这两股势力在八大皇商的暗中媾和下打配合,他又该如何应对呢?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大伴,你既然已经拉来了南直隶的两百六十余万石税粮,那今年河南和山东的税粮就不用全部拉来京师了。
这样吧,你派一千艘漕船去山东,把那边的税粮分几趟拉来京师,河南的税粮你直接派两千艘漕船带一百万两银子过去,而后就近拉往陕西,交给杨鹤用以赈灾和拨付陕西三边拖欠的粮饷。”
赈灾是好事,行善积德,必有福报。
曹化淳连连点头道:“奴婢明白。”
朱觉又威严道:“若愚,拟密旨,命杨鹤不要率军追过河,让他就在陕西等着钱粮,钱粮到了之后先将三边拖欠的粮饷发了,剩下的全部用来赈灾。
还有,命吴襄和祖大寿率军守住赈灾的钱粮,绝对不容有失,现如今多拯救点灾民才是最重要的,至于那些反贼,让他们窜,看他们能窜到哪里去。”
呃,您这意思,不管反贼!
刘若愚闻言,愣了一下,这才挥笔疾书起来。
曹化淳闻言,看了看偷偷摇手的王承恩,也没吭气。
朱觉看刘若愚写完了,又威严道:“若愚,再拟旨,命户部行文山西各州府县,今年的税粮不用上缴了,全部就地发放,赈济灾民,一个月内,全部发放下去。
谁若是敢侵吞赈灾粮食又或阳奉阴违,故意拖延,轻则罢官削籍,重则满门抄斩!”
刘若愚闻言,连忙挥笔疾书起来。
朱觉又想了想,随即挥手道:“大伴,赈灾钱粮最是要紧,你赶紧从内库取了一百万两银子,而后派船转运粮食去吧。”
曹化淳闻言,连忙拱手躬身告退。
朱觉看着他的背影,不由暗自叹息一声。
历史已经改变了,起码魏忠贤还没死,宗藩禄米也停了,大明也在蒸蒸日上,并未跌入灭亡的深渊。
这种情况下,那些通敌卖国之贼怕是要加速卖国了,两个极不正常的反王提前冒出来就是明证!
第59章 宗藩劫粮魏公癫狂(上)
这会儿大明的形势的确有所改观了。
西北灾民起码有了两三百万石的救命粮,不说能阻止多少人造反,至少能全活不少平民百姓。
东南那边,熊文灿也得了提点,只要他能循序渐进把郑芝龙骗来京城,那海外贸易的利益就能滋养大明了。
西南困局有了秦良玉手下五万人马不说能完全断了土司叛乱的念想,至少此消彼长之下土司叛乱不会再有历史上那么声势浩大了。
辽东建奴这会儿虽然还没得到任何遏制,但京营六万人马操练出来也够这帮家伙喝一壶的了。
若是朝堂之上没有内奸,那做到这种程度已然差不多是把大明给盘活了,灭亡那是不可能灭亡了。
问题,就是朝堂之上的内奸就不可能让大明蒸蒸日上。
万历朝就是明证,万历初大明也在蒸蒸日上,甚至都快进入盛世了,但张居正一死,张四维便废除变法,莫名其妙将戚继光调去南方革职查办!
现如今大明也在蒸蒸日上,且他这个当皇帝的又不大可能被弄死了,这帮家伙唯有借助外力,加速卖国!
这帮家伙最有可能做的就是提前引建奴来入寇京畿。
这会儿他都还没开始打造京畿防线呢,建奴若是突然间杀过来,京畿必定大乱!
朱觉送走曹化淳之后便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他连忙命人将卢象升招来。
卢象升就在等着随驾去东城呢,来得那是相当的快。
未几,卢象升便疾步而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郑重道:“建斗,这会儿京畿的稻麦都快收割完了,我们也得赶紧打造京畿防线了,特别是运粮河流域的防线。
我们新开的铁矿和煤矿可都在那边,建奴一旦突破运粮河防线,炼钢厂就要停产了,炼钢厂一旦停产,凡是用到钢材的东西那都得停产。”
呃,这会儿不是在全力修筑东城吗?
卢象升闻言,小心道:“陛下,京营屯卫青壮我们都要调来修筑东城的城墙,运粮河防线怕是没有足够的人手修建啊。”
没有人手就征召人手啊。
朱觉闻言,果断道:“蓟州镇不是有三万多屯卫军户吗,还有永平府和顺天府以东运粮河流域的农户最少有上十万户吧,还有蓟州镇那么多的城池里最少有上十万户的平民百姓吧?
这些都可以征召啊,反正稻麦都快收割完了,光是晾晒,老幼妇孺看着就行了,我们可以把所有青壮都招去打造运粮河防线。”
那得多少钱粮?
卢象升提醒道:“陛下,微臣斗胆,征召青壮打造防线那都需要钱粮啊,以修建东城的消耗计,每个青壮一个月的一两银子工钱,他们每个月吃的那都不止一两银子。
我们哪怕征召二十余万青壮全力打造运粮河防线,那最少也得两个月时间,且每个月消耗的钱粮最少是五六十万两,两个月那就是上百万两啊。”
钱粮!
这粮食倒是好办,曹化淳从南直隶运来的二百六十余万石粮食就快到了,还有山东的两百余万石粮食两个月内肯定也能到。
原本京师每年消耗的税粮也就四百多万石,从现在开始算,到明年开春也就不到半年时间了,最多也就能消耗两百余万石的粮食,剩下的两百余万石粮食完全可以用来征召青壮修筑防线,大不了明年再让曹化淳从南直隶拉两百余万石过来。
问题就是钱不够花啊。
原本内库也就三百余万两,加上魏忠贤从那二十多个不愿卖地的官员那里缴来的也就五百余万两。
他都已经拨了一百万两给曹化淳拉去西北了,还发了六十万给秦良玉当粮饷,再加上这段时间买地的消耗和征召匠户筑城建厂的消耗,内库的存银都不到三百万两了。
且东城那边若是把军户、农户和匠户招齐了全力修建,一个月一百万两都不够,内库这点钱也就勉强够撑到过年的。
这修筑运粮河防线的钱从何而来,再让魏忠贤去抢吗?
魏忠贤这个月都超额给他多抢了四五百万两了啊!
再说了,打抢也需要时间啊,不是说来钱那钱立马就能抢来的。
朱觉皱眉沉思了一阵,猛然间想起来了,东林和齐楚浙党为了制造虚假繁荣,还命人去催缴盐赋和商赋去了。
不过,盐赋和商赋都是入户部银库的,他还不知道缴来了多少呢。
且东林和齐楚浙党的钱不是那么好拿的,他下旨命户部拨付的话恐怕会被卡在内阁。
这帮家伙可是阴的很,若是他不动手收拾魏忠贤,催缴来的盐赋和商赋他怕是别想动用一分一文!
你们玩阴的是吧?
行啊,朕也跟你们玩阴的!
他想了想,随即朗声道:“传魏忠贤前来觐见。”
魏忠贤这会儿主要负责抓奸细,这种事自然不用他亲自去,他还就在皇宫里等消息。
没过多久,这厮便屁颠屁颠的跑过来,恭敬的拱手躬身道:“奴婢参见陛下。”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奸细抓得怎么样了,内奸有没有查到?”
那帮家伙太精了!
魏忠贤颇为尴尬道:“陛下,奸细倒是抓到几个,内奸却是一个都没查到,那帮家伙小心得很,有次密卫都看到个黑衣蒙面人了,但是他们刚围上去那家伙便如同飞天蜈蚣一般,嗖的一下就翻进漆黑的巷道里跑不见了。”
行吧,这查内奸的事还不急。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你可知道户部银库现在有多少存银了?”
郭允厚这家伙倒还算是听话。
魏忠贤小心道:“奴婢听闻这些天缴来不少盐赋和商赋,户部银库的存银都有两百多万两了。”
很好。
朱觉又问道:“你能神不知鬼不觉把银子从户部银库弄到内库来吧?”
这种事我的确干过。
问题,陛下问这话什么意思呢?
这什么意思貌似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欺君。
魏忠贤眼珠子转了转,还是硬着头皮道:“是的,陛下,奴婢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把银子从户部银库弄到内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