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并没有吭气。
他也知道现在的加工水平,没有特殊的机床,和特殊的刀具,麻花钻那是不可能造出来的。
现如今这钻头虽然钻得慢,但胜在结实,实心的小圆棒那绝对不可能如同麻花钻一般,一不小心就断了。
这已经很不错了,起码比手工钻要快得多,若是手工去钻,这么根实心枪管估计最少得钻几天。
宋应星见他没吭气,立马挥手命那两个匠户继续。
这车床钻孔的确比手工钻孔快多了,皆因这会儿没有电钻,手工钻那就如同用铰刀铰孔一般,是一下一下转,钻这么长根钢铁枪管,那不是需要几天,而是需要十几天!
现在他们用车床来钻就不一样了,那钻头是眼看着往里伸啊,若不是钻头还得不断退出来滋水冷却,估计个把时辰就能钻穿,就算如同这般不断来来回回滋水冷却,那最多也就需要两个时辰而已。
他们正看着钻头一点一点推进呢,方正化忽然疾步而来,拱手躬身道:“陛下,浙闽水师的船队来了。”
这是郑芝龙派人送铜过来了!
朱觉闻言,忍不住兴奋道:“在哪儿呢?”
方正化不假思索道:“船队已经开始停靠东门外的漕运码头了。”
朱觉闻言,立马挥手道:“走,我们去看看。”
说罢,他便疾步往外走去,王承恩、方正化和刘若愚等是连忙跟上。
宋应星见状,犹豫了一下,还是挥手道:“孟侯,你在这盯着吧,我跟陛下去看看。”
很快,一行人便登上了东面的城墙。
此时,上百艘浙闽水师的战船那都已经停靠在城外的漕运码头上了。
这些战船还都是统一的八百料帆桨船,单帆,九对如同蜈蚣腿一般的船桨,这就是蜈蚣船了。
不过,这并不是浙闽水师原有的蜈蚣船,因为浙闽水师总共都没这么多的蜈蚣船。
这就是郑芝龙的海盗船换了旗帜而已,有很多甚至还有烟熏火燎的痕迹。
很明显,这是刚经过了一场海战,还没回去修整。
这会儿那穿着水师戎装的海盗正往岸上搬铜锭呢,那家伙,密密麻麻的,怕不有上万人。
八百料的蜈蚣船按吨位来算大致是五十吨左右,也就是说,一艘蜈蚣船满载的话能装大概十万斤铜锭,一百艘那就是一千万斤。
这不可能!
朱觉举起望远镜扫视了一阵,随即抬手道:“正化,去把他们带队的将领招来,就说朕想问问他。”
您这意思,告诉他您在这?
方正化愣了一愣这才连忙拱手躬身而去。
不一会儿,一个身着盔甲的年轻水师将领便疾步走上城墙。
他一看这上面人全穿着戎装,那都不由得愣住了。
方正化附耳跟他说了一句,他这才连忙走上前来,拱手躬身道:“末将参见陛下。”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你叫什么,现任何职?”
这个怎么说呢?
那水师将领小心道:“末将原名郑芝凤,不过,末将觉着这名字有些不合适,是故改为郑鸿逵,末将现任浙闽水师把总。”
郑芝凤?
看样子你是郑芝龙的亲弟弟。
好家伙,一个水师把总统领上万人马!
若大明水师真如同这般人马众多,那都能称霸海上了。
可惜,这就不是大明水师的正规编制。
朱觉想了想,又问道:“你们兄弟几个?各统帅了多少人马和战船?”
郑鸿逵连忙回道:“陛下,我们兄弟五个,大哥芝龙统帅所有人马和战船,二哥芝虎和四弟芝豹皆如同末将一般分领人马万余和大小战船三百余艘,五弟芝鹏,尚且年幼,还在读书习武。”
这还不是你手底下所有人马和战船!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这次你们遭遇的荷兰舰队有多少舰船,装备如何,你们损失又如何?”
郑鸿逵细细解释道:“这次我们遇到的荷兰舰队共计十艘中型盖伦船,大致一千多料两千料左右那种,装载的火炮是十门左右,我们的战船被击沉了几艘,其余的回去修修就行了。”
你们是真的猛,现如今的海上霸主都被你们摁海面上摩擦。
朱觉想了想,又问道:“你们这次抢来多少铜锭?”
郑鸿逵不假思索道:“这次我们抢来的铜锭按他们的算法是两百万磅,按我们的算法大致是一百一十多万斤。”
很好,一百一十多万斤,足够用了。
朱觉欣慰的点了点头,随即果断道:“若愚,拟旨,擢郑芝龙浙闽水师泉州参将加骠骑将军,擢郑芝虎、郑鸿逵、郑芝豹浙闽水师游击将军。”
这都能擢升!
郑鸿逵闻言,连忙拱手躬身道:“多谢陛下恩典。”
第84章 紫金梁断反贼溃散(下)
十一月初,京师气温剧降。
小冰河天灾之威着实恐怖,那滚滚寒潮所过之处,通惠河、潮白河、北运河那是一夜便被冻住了,大雪也随之降临,整个大地顿时一片雪白。
这日一早,大雪初霁,朱觉匆匆处理完奏折便带着王承恩和方正化等直奔万寿宫南面的土豆田而去。
原本这种冰封天地的时候田里是不可能留下农作物的,皆因农作物都会被冰给冻住,根本就活不成。
不过,有了温室之后就不一样了,再冷的天那都能在温室覆盖的田地里种植农作物。
朱觉那是早早便命人给徐光启打造了两个温室,一个种土豆的,一个种红薯的。
郑鸿逵将铜送来之后他很快就命人给温室里装上了锅炉和暖气管道。
这会儿红薯苗早就已经种下去了,土豆那都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他之所以匆匆赶过来,那就是为了看看土豆的收成如何。
此时种植土豆的温室之中都已经聚集了三四百农户了,那家伙,人手一把锄头,整整齐齐,就如同京营将士布出的阵列一般,那簸箕、箩筐更是摆了一地。
这倒不是徐光启故意摆排场,关键这里面暖和,农户也不想老窝在炕上,这好不容易遇着收土豆这种大喜事,能来的自然都来了。
朱觉走进来一看这阵仗那都不由得一愣,他身后的上百护卫高手一涌进来,这里面都快站满人了。
徐光启见状,颇有些尴尬道:“陛下,微臣没叫这么多人,他们大多是主动来帮忙的。”
哦,好啊,人多力量大。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又将貂皮披风解下来交给王承恩,这才挥手道:“开始挖吧。”
那些农户是早就想挖出来看看这里种的土芋又多大个了。
他们都是秀女家眷,基本都是京畿的,大多见过土芋。
不过,内廷尚书大人亲自种的土芋他们却是未曾见过的。
这尚书大人种出来的土芋到底有多大呢?
他们是迫不及待的挥舞着锄头在土豆植株旁边一顿猛刨。
这土芋怎么挖不用尚书大人教他们也知道,那肯定不能直接对着枝叶下面挖,若是对着枝叶下面挖,几锄头下去就会把下面的土芋挖个稀烂。
他们都是先在旁边挖个坑,然后把锄头用脚抵进枝叶下面一尺多深的土里,再使劲往上一翘。
“哇,好大一个!”
“这还是土芋吗?”
“这土芋怎么长这么大一个!”
一阵阵惊呼声随之响起,那拳头大的土豆也被一堆一堆翘了出来。
朱觉见状,那都不由得略带吃惊道:“这土豆产量怕是不低吧?”
徐光启满脸欣慰的点头道:“是啊,看这大小,应该低不了。”
朱觉又问道:“子先,你是怎么把土豆种这么大个的?”
徐光启细细解释道:“陛下,这土豆的物性跟红薯差不多,微臣就是按种红薯的方法种的,还有,这边肥料比微臣老家那边足多了,按时按量把足够的肥料给施下去,土豆就长这么大了。
不过,民间的肥料也没这么足,想要种这么大怕是不大可能的,除非特殊的地方,土里特别肥,特别适合土豆生长。”
这个简单啊。
朱觉饶有兴致道:“子先,我们可以造肥料卖啊,不求赚多少钱,只求民间也有足够的肥料用,这肥料可不光是能让土豆长这么大,对其他农作物也有增产的效果。”
我们造肥料卖?
那得多少造肥料的原料啊?
徐光启琢磨道:“陛下,这一亩地就需要不少肥料了,若是我们想让民间都有足够的肥料用,那需要的原材料实在是太多了,我们恐怕找不来这么多的原材料啊。”
这个着实是个问题。
他前世了解过肥料这个行业,自然知道造各种肥料的原材料。
氮肥的原材料可以说到处都是,空气中就含有百分之八的氮,还有很多天然气中氮含量更高,问题就是现在没这技术分离空气和天然气中的氮元素。
磷肥的原材料他倒是找到了,皆因他前世就去过北方最大的磷肥厂,还去看过磷矿开采,那磷矿就在现在的保安州,大抵就是永定河西面一点的山边,他派人跑去一顿挖就挖来不少。
钾肥的原材料现在他也没多少办法,皆因他前世了解到的钾肥原料都是进口的,这会儿他上哪里去进口去?
看样子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了,希望能发展到够用吧。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子先,这肥料主要分为三类,氮肥、磷肥、钾肥。
最常见的氮肥就是尿,最常见的钾肥就是草木灰,最常见的磷肥就是骨粉,朕命人给你找到的那种矿石经过简单分离之后也属于磷肥。
也就是说,现在我们有足够的磷肥原料了,你知道的氮肥和钾肥还有那些,我们看能不能想办法多产点出来。”
徐光启闻言,竟然双眼放光道:“陛下,那人畜粪便和淤泥呢,属于哪种肥料?”
呃,你竟然这么跟陛下说这种污秽之物!
王承恩和方正化闻言,那都不由得一愣。
朱觉却是毫不在意道:“人畜粪便和淤泥大多属于混合肥,氮肥、磷肥、钾肥里面基本都有。”
徐光启就如同顿悟了一般缓缓点头,喃喃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微臣明白了。”
你明白了就好。
朱觉直接问道:“你知道的氮肥和钾肥有哪些?”
徐光启闻言,琢磨道:“若是说和尿肥性相近的氮肥,那就是鸡粪、鸟粪、豆饼和黄豆发酵物,还有紫云英和苜蓿等绿肥。
若是说和草木灰肥性相近的钾肥,那就是花生壳和茶籽壳的发酵物,还有果皮和多种菜叶子的发酵物。”
看样子还是有办法可想的。
朱觉微微点头道:“黄豆我们可以考虑多种,还有紫云英和苜蓿我们可以考虑多培育种子,这样就能不断增加氮肥的产量。
花生和菜籽我们也可以考虑多种,还有你说的菜叶子,我们可以看看哪些菜产量最高,然后多培育,专门用来造钾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