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宰,南直隶安庆府怀宁县籍。
不认得。
他干脆问道:“这刘若宰什么出身?”
徐光启小心道:“刘若宰是士籍出身,其父乃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刘尚志,不过,看其文章应是谦谦君子,并无纨绔之风。”
君子吗?
朱觉琢磨道:“士籍就算了,让其去翰林院待着,以观后效吧。”
这意思就是不招入内廷。
徐光启连忙点头道:“微臣明白。”
朱觉又继续往下看去。
管绍宁,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籍。
又不认得。
他想了想,还是问道:“这管绍宁什么出身。”
此人我倒是特意关注过。
徐光启不假思索道:“管绍宁是民籍出身,是农户,从其文章来看对农田水利和农作物生长习性等都很了解,应是经常干农活的。”
嗯,不错。
朱觉微微点头道:“你若是觉得可以就收为弟子悉心培养吧。”
我正想找个弟子传承衣钵。
徐光启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朱觉再继续往下看去,后面貌似就没认得的。
这不认得倒也不是什么坏事,这些人在崇祯朝的官场不出名那就证明跟东林和齐楚浙党没有太大的瓜葛。
等等,史可法!
他看了几十个,终于看到一个青史留名的大名人。
此人貌似忠良,但因与东林瓜葛太深,在南明弘光朝被阉党马士英和阮大铖孤立,后面的悲剧也正是其东林出身造成的。
这与外廷朋党瓜葛太深本就是个大麻烦,这麻烦还是不要去自找了。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这史可法好像是东林左光斗的弟子,不可用。
其他人你们看着办吧,但凡农户、匠户、军户出身的都可以考虑培养一下,士籍就算了,留在外廷以观后效吧。”
徐光启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你怎么就不问问以观后效怎么观呢?
算了,你们心思就不在官场,还是朕来观吧。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这次金榜题名的,除了入内廷培养的你都给发一套《农政全书》和一本《甘薯疏》,让他们自己去体悟。
若是能在地方上做出成绩,大力推广红薯和土豆种植,乃至通过兴修农田水利,施用肥料,使得农作物大幅增产的,我们以后就留下来重用。
那些不明所以,只想跟着朋党混,乃至贪赃枉法的,那就随着那些朋党一起收拾了。”
哦,原来是这么以观后效的。
徐光启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朱觉微微点头道:“嗯,那就这样吧,明日一早公榜。”
呃,这就完了?
徐光启闻言,小心道:“陛下,这贡士榜若就这么贴出去,那些考生十有八九会闹事啊。”
闹事就闹事呗。
朕还怕他们不成。
朱觉毫不在意的挥手道:“这个你就别管了,朕会让魏忠贤去管的。”
唉,这骂名我是背定了。
或许,当初我就不该让元化参加这次会试。
徐光启暗自叹息一声,连忙和王徵一起收齐贡士榜,拱手躬身告退。
第94章 文人闹事魏公来治(下)
二月二十八庚申,一大早卯时许,天刚蒙蒙亮,贡院外的广场上便挤满了人,尤其是那公榜的地方,那都已经挤得水泄不通了。
未几,贡院侧门便打开了,几个差役提着浆糊桶,抬着梯子,扛着榜单鱼贯而出。
“来了,来了。”
那些来看榜的考生和专门报喜捞赏钱的那都连忙往两边一挤,让出条道来。
这决定命运的时刻就要到了,那些考生都盯着卷起来的贡士榜,就如同盯着自己的命根子一般,满脸期待之色。
那几个差役却如同莫得感情的机器一般,抬着梯子来到公榜处,往上一搭,随即把浆糊桶给递上去就是一通刷,紧接着便展开榜单来,往上一顿拍。
贴完,收拾东西,走入,头都不带回一下的。
那些考生却如同苍蝇看到臭肉一般,蜂拥而上,用出吃奶的力气来挤到前面,盯着榜单,从头至尾一个一个看下去。
没有,没有,没有!
那些一直没看到自己名字的,脸色不由渐渐变得焦急,那些看到自己名字的却是暗自心喜,悄然退去。
不一刻钟,榜单下面便只剩下那些没上榜的考生了。
所有人的脸色那也从焦急变成了愤怒。
他们为什么没考上?
那都是因为考题出得有问题!
谁会去沉迷格物致知而玩物丧志?
这么出考题那就是故意打压他们这些经史子集学得好的!
会试没考上本就正常,毕竟考生最少五六千,上榜的却只有两三百,九成以上的那都是考不上的。
但读书人有时候就爱钻牛角尖,特别他们感觉明显有问题或者不公平的时候,那就会越想越气,越想越气。
这会儿的贡院广场那就如同一个火药桶一般,一点火星子那就能点炸了。
“孙元化就是主考官徐光启的门生,此人屡试不第都在官场混了几年了,这次竟然排第一,太黑了!”
原来如此!
也不知是谁振臂一呼,所有考生顿时群情激愤。
“不行,我们得去讨个说法。”
又不知是谁抬手往皇宫方向一指,很多考生顿时怒不可遏,疾步往皇宫方向而去,后面的考生那也是你推我,我推你,很快便跟了上去。
此时,朱觉还在坤宁宫里赔两位皇后用早膳呢。
方正化忽然疾步而入,拱手躬身道:“陛下,那些考生被挑拨的往东长安街方向涌过来了。”
果然,东林和齐楚浙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朱觉暗自冷哼一声,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道:“嗯,你去让魏忠贤过来。”
方正化闻言,连忙拱手躬身告退,疾步而去。
周皇后见状,那都不由得满脸担忧道:“陛下,这是怎么了?”
你不用怕,有朕顶着,这大明的天塌不下来。
朱觉若无其事道:“这是没上榜的考生有点接受不了,想闹腾一下,没事的,每次会试公榜都这样,闹一闹也就过去了。”
哦,没考上心里不舒服啊。
这个倒是正常,心里不舒服撒撒气也就过去了。
周皇后闻言,连连点头道:“那就好。”
张皇后见状,脸上却是不由得漏出一丝疑惑之色。
每次都是这样的吗?
她怎么没听说过啊?
很快,魏忠贤便疾步而入,拱手躬身道:“奴婢参见陛下,参见两位皇后。”
这厮早就知道今天会有考生闹事,是故早早就在坤宁宫外等着了。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郑重道:“那些闹事的考生估摸着都要到东长安街了,你准备好了吗?”
这个自然。
我办事,你放心。
魏忠贤连连点头道:“奴婢已经准备好了。”
那就上。
朱觉很是干脆的挥手道:“去吧,先劝一下,给他们个机会,若是不听劝,你懂的。”
魏忠贤连忙拱手躬身告退。
很快,魏忠贤便出了皇宫上了马,带着一堆缇骑一路自东长安门跑出来,尖叫道:“儿郎们,出来列阵。”
那早已等候在南面大街小巷的锦衣卫顿时蜂拥而出,在魏忠贤身后密密麻麻排了好几里长。
此时,前面也有一片黑点从贡院方向涌了过来。
魏忠贤竟然还悠哉悠哉的摸出望远镜瞄起来,那脸上满是不屑之色。
不一会儿,数千考生便涌过来了。
前面有人挡道貌似没什么好奇怪的,锦衣卫也就那些当官的怕而已,这些气晕了头的考生是不怕的。
他们还骂骂咧咧的让魏忠贤让开呢。
魏忠贤见状,满脸不屑道:“你们不知道杂家是谁是吧,敢叫杂家让开?”
你谁啊?
传说中的九千岁爷爷还真没多少考生见过。
皆因这些考生大多都不是京师的。
不过,也有京师的考生暗自提醒了一下身旁人。
“魏忠贤?”
“原来是你这个奸宦!”
“滚开啊,今天我们不是来找你的。”
哎呀呀,敢叫杂家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