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都是题。
不是语文就是数学。
心生感慨。
突然间,他看到了满篇字母。
侧过头瞧了一眼,面上带了惊讶:“这不是俄文?”
路总编也算得上博学多才了。
看了好大一会,眼中带了惊奇之色:“这是英语?”
这个时代,懂英语的能写英语的,凤毛麟角。
他怎么也没想到,在这个小县城里,竟然能有人用英语流利的书写?
如果方新亭懂英语,那可称得上是大才。
缩在这么一个小县城里,实在太可惜了。
路总编坐不下去了,给分社的人打电话让他们马上过来接自己。
拿着真题册,去方新亭的课堂。
“……方才我讲的,要是听明白了,大家举个手。我继续下一道题的讲解……”
路总编猫下腰,从后门走进去。
学生们沉浸在课堂中,根本没发现后门又进来一个人。
正在旁听的罗刚和黎肖等人友好的点了点头,把课桌让出来一半。
竟然有三个老师来旁听?路总编愣了一下。
他很快收敛了情绪,听方新亭讲课。
这一听,他呆住了。
第95章 这讲课方式,把路总编给惊到了
路总编旁听过自己媳妇关青华上课。
却不像今天听方新亭讲课这么震撼。
这种融会贯通意随心走的感觉,是他听关青华上课所没有的。
路总编一下子就把英语给忘得一干二净,开始专心致志的听起方新亭讲课。
“……背过口诀后,我们都知道。要一找二证三构造,三角形中求答案。”
“三角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找二证三构造,三角形中求答案?”路总编的思想从听课中抽离出来,仔细地在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的夹角即过空间任意一点引两条异面直线的平行线……要明确在转化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有什么联系……”
方新亭在黑板上开始画线。
“面和面平行可以转化为线面平行,线面平行又可转化为线线平行。”
路总编的大脑被无数的点与面、三角与平行所占据,又把方才的问题抛到脑后。
很快就沉浸入知识的海洋中,身心愉悦。
“同学们,这堂课讲完了……”方新亭收拾了一下讲台。
学生们如梦初醒,站起来道别:“老师再见。”
【桃李点+1】
【旁听桃李点+1】
罗刚要去高二三班上数学课,将自己不懂的点写在纸上,飞快地塞给方新亭:
“我得去上课了,麻烦你帮我看一下,我这里总是弄不懂。”
说完,他急匆匆的抱着笔记本跑回办公室。
没课的黎肖和另一个老师围住方新亭:“方老师,今天讲的课,我们也是有些不懂。”
“我好像没办法把口诀和现实教学联系到一起。”
听完他们的话,方新亭有些明白:“你们还是题做得少。”
不仅学生们要刷题,老师也是需要不断刷题不停成长的。
否则,给学生们拿到题,结果自己却不解其意,算不出结果。
等于没教到学生。
这些老师的教学水平还停留在六十年代的水平,方新亭的教学水平是后世的,他们肯定跟不上。
“有题吗?”黎肖等人也感觉出来,自己确实题做得少。
“我这一段写了一本真题册,是准备发表的,等发表之后,你们可以买本做题。现在考虑到保密,暂时不能给你们。”方新亭笑着说起真题册。
“有题就好。”黎肖等人没想到方新亭竟然准备出书了,羡慕至极。
见到老师们散去,路总编这才走上前:“新亭老弟,你这题出得很棒。”
俩人一路走一路说话,进了小办公室,路总编才想起正事:“我记得你主修的语种是俄语吧?怎么会英语?”
“确实是主修俄语,但当年……”方新亭眸中露出追忆之色,想起那年几个外国教授来学校参观的情景:
“他们身穿西装,看起来意气风发。而我的老师教授们穿着破旧的劳动服,站在他们身边……”
“我当时,就萌生出了学英语的想法。”
羡慕、嫉妒、憧憬!这就是方新亭当时的真实想法。
未曾经历的人,根本无法想象当时的冲击力。
自己眼中无所不能的教授,只能仰视那些外国教授。
这对于当时还是学生的方新亭,冲击力是非常大的。
所以,他才发誓要学好英语,去见识国外的世界。
但最终,他还是选择回常青县教书。
路总编轻轻叹了口气:“我去过莫斯科,很繁华的。”
“以后,我们会慢慢好的。”方新亭笑着安慰他。
“新亭老弟,你懂英语,你知道现在国家有多需要英语人才吗?屈居在这个小县城里,你的才华会被埋没的。”
路总编爱才心切:“我回去之后动用关系,把你调回首都。”
“现在国家需要翻译,很需要的。”
“我还是比较热爱教师这一行。”方新亭委婉拒绝。
路总编还想要再劝,脑子里浮现出方新亭在讲台上认真讲课的模样。
“我能感觉出,你是真心热爱这一行的。”路总编指了指那篇英文稿,“这是一份什么样的稿件?你准备投到哪里?”
“这是一篇讨论贫困学生现状的文章。”方新亭思忖了一下,“准备投给国外的英文期刊,最好是被SCI收录的期刊。”
“被SCI收录?”路总编知道这个简称是什么意思,想了想,“你是想用这个评职称?”
“评职称是一方面。”方新亭很坦然,“是我活在世上,总得留下个名字。”
国家刚从一个混乱的时代走出来,与国外各项研究脱钩。
再加上很多人不懂英语,完全看不懂英文文献和期刊。
所以这个时代,想要获得高级职称是很容易的。
把国外的知名期刊抄一下,写出“论文”,拿到单位,就能评高级职称。
这种人,被称之为‘做理论研究’的。
这个漏洞,直到八十年代末懂英语的人越来越多,才被堵上。
方新亭如果能发表一篇亲手所写的、既不抄别人、也不翻译别人的文章。
不给个高级职称,实在说不过去。
方新亭拿出一份中文稿件:“这是中文原件,你看一下。”
一千多字的稿件,路总编很快就看完了,微微颌首:“确实是一份讨论贫困学生的文章,这样的文章,确定能发表吗?”
“有很大的可能性会被发表。”方新亭轻笑。
1978年到1988年这十年时间,是中美蜜月期。
这个时候,国人的文章很容易在美国发表。
却由于语言不通和自卑,很多学者不敢出去,不敢发表文章。
这是一个机遇!
上天白送的,他必须得抓住。
见方新亭如此肯定,路总编微微颌首:“那我就静候佳音了。”
路总编拿着笔记本:“这个真题册,也是准备发表吗?”
“是准备发表的!”方新亭点头,“不知道路总编能不能帮着联系一下?我弄不来书号……”
“这有什么难的?我们报社每年都有大量书号。”路总编直接把笔记本放到自己的皮包,“回去,我帮你发表。”
路总编是识货的人,这样的真题册,不管是在哪里发表,都能引起爆炸性的轰动。
一旦发表,并且被证实确实有提高学习的功效,会在全国高中流行的。
销售量,是很恐怖的。
以神州教育报的名义发表,既能让自家报社赚笔钱,也能完成一次出书任务。
想到此,路总编哈哈一笑:“时间差不多了,我得走了。”
“回头我给你寄合同,或者,给荥州分社发传真,找人给你送过来也行。”路总编非常着急,“我马上回荥州坐飞机回京。”
“我送你回省城。”方新亭站起来。
“不用不用,我上一堂课的时候就用你电话打过电话了,他们一会就过来。”路总编和方新亭握手,“等你英文稿件发表了,一定要给我打电话。”
很快,省城报社来接路总编。
路总编向方新亭介绍:“这是小靳,是省分社社长,同时也是记者站站长。”
第96章 路总编离开,方新亭还车
被路总编称之为小靳的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脸上没有半点不满。
反而因为路总编称呼他为小靳,而满心欢喜。
与方新亭握手时,眼中带着惊奇之色:“方新亭老师?就是那个在我们报社发表了三篇文章的方新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