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花费众多,采取飞机、铁路等运输方式,也极其容易被发现,实在并不是什么好办法。
这也是竺可桢与梅光迪二人,十分为难的原因之一,于当下的语境,想要偷偷建设出工业基地,来实现青霉素的量产,实在是太过于困难了。
但包国维身为重生者,脑袋里面还有一个数据库,自然有着不一样的眼界。
他立即便想到了一个地方。
面对二人的疑惑,包国维解释了一番前面所述的困难,便开始介绍起闽省的优势。
“二位先生应该是知道的,闽地古称作八山一水一分田,可谓是兵家不争之地,将工厂基地建设在那里,可谓是最为安全的选择了。”
安全!
是包国维选择闽省的第一个原因,除了这一点之外,其他都是次要的。
在前世的记忆之中,历史上曰寇仅仅在闽省的沿海城市占领过,闽北的广大山区,因为多山且地形复杂,曰寇并不敢深入。
国府在这里的统治,也较为薄弱,于安全一点来说,实在是很好的选择。
梅光迪紧紧蹙眉,他似乎不是很认同,从办公室的书架上面,抽出了一份当时的华夏地图,仔细地观看起来。
他扭头对包国维说道:“秉文,你这个意见我并不是很认同,闽地虽古称兵家不争之地,可也太过于贫瘠了,没有太多的工业基础,你若是非要找一个工业基地,我想在西南部的渝市便是很好选择。”
梅光迪显然也不是一个庸才,他对于地理也有些研究,一边在地图上面比划犹如古代将领一般,一边对着面前二人侃侃而谈说道。
“闽地优势固然是有的,可真要是险要之地,还得是看渝市这个巴渝文化发源地。”
他摇头晃脑地说道。
“渝市古称山城,七百余年前那里曾经发生过钓鱼城之战,可谓是自古汉人气节之城,也是易守难攻之典范!”
作为一名地理学家,竺可桢办公室里面的地图,自然是免不了有各种详细的地形标注。
这就给了梅光迪更多论断的依据。
“渝市的地理位置也十分特殊,位于盆地的东南边缘,乃是周围山地的过渡地带,生长在众多走向一致、相互平行的山脉之间,可它与闽地完全不同,它虽然有着将近百分之八十的山地,但有一个优势是闽地决计比不上的!”
梅光迪顿了顿,脸上眼睛里面露出精光,断然说道:“那便是长江!”
他沿着华夏地图西部一直画到东部,激动地继续介绍。
“长江西起雪山,东至大海,可谓是我国重要的要道之一,有了这一条交通要道,交通问题即刻迎刃而解!”
梅光迪还有些邀功地看向竺可桢的表情,似乎想要寻求对方的认可。
“不止如此,渝市的交通要道还有很多,如蜀道自古便是连接中原地区与西南地区的要道,还有茶盐古道等等,选择这里再合适不过!”
一番言论下来,梅光迪甚至有一种运筹帷幄之感了。
他看向包国维,似乎是在寻求对方的意见。
“秉文以为如何?”
不愧是梅光迪,一番分析可以说是十分精彩,让包国维也陷入了沉思。
的确,渝市的确也是一个好选择,历史上渝市作为抗击曰寇的大后方,充当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遭受过狂轰滥炸,但并没有沦陷过。
若是将工厂建设在渝市的大山之中,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可包国维有不选择这里的理由。
理由也很明确,今后这里乃是常凯申的大后方,自己所做的一切,同样会被对方所攫取。
他常凯申可从来不管什么国家利益,家族利益才是在最前头的。
包国维脑袋里面有些想法,可没有着急反驳对方,而是看向了竺可桢说道。
“竺教授如何看待?”
真要说到地理,还得是竺可桢先生,较为擅长一些。
包国维和梅光迪在他的面前,可谓是班门弄斧。
三年后,竺可桢先生将会创立华夏第一个地理学会,也是今后咱们的第一任地理学会理事长。
在民国时期,涉及到地理问题,竺可桢先生说第一,没有人能够说第二。
面对两个人的争辩,竺可桢的意见显然是最为重要。
竺可桢听得很认真,并且时常对于两人的细节点头,这是出于一名地理学家的认同。
他思索了一会儿,目光锐利,看向了手边的地图,沉吟一下,随后扭头看向梅光迪说道。
“梅教授是有道理的,考虑到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渝市可以说是西南方无可辩驳的,自古以来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
竺可桢介绍一番,对于梅光迪的言论表示了认可,同时也加入了二人没有涉及的方面。
他笑着说道:“据我所知,渝市如今的工业基础,要比闽省好不少,比起稍微落后的闽地,渝市的民族工业已经开始兴起了,如渝市电力公司等等,想要建设工厂的话,这里的确是很好选择。”
听到竺可桢的认可,梅光迪十分开心,有些小孩子气地看向包国维,似乎是在炫耀一般。
“秉文如何看?”
包国维无奈地摇摇头,只当是大师的小孩子脾性。
他知道,竺可桢的话还没有说完,只等对方继续说完。
果不其然,竺可桢继续说道:“但我更加认可秉文的意见。”
“为什么?!”
嚯地一下,梅光迪站起来,显然还想着争辩一二。
第329章 辩论!闽北乃天时地利人和之地!
“梅教授,你先不要着急,咱们先听一听秉文有什么想要说的,我想他应该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竺可桢没打算解释,反而将皮球抛给了包国维,眼睛里面对于他满是期许。
包国维有些无语,还以为这位先生会帮自己说话,结果还是要自己来啊?
他拱拱手说道:“梅教授,我刚才还没有说完,我说的闽地乃是指的闽北地区,建宁城一带应该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梅光迪是一个好胜的性子,就算将包国维奉为知己,可涉及到这种研究上的问题,他是定要争一个高下的。
他扭头看向了竺可桢,后者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点头,似乎与包国维心有灵犀一般。
“我觉得闽北乃是最好的选择。”
“???”梅光迪满头问号,更加接受不了,他对着地图看了又看,实在是看不出来,这闽北地区到底哪里比渝市好。
不免有些不服气地说道。
“为什么?”
竺可桢露出微笑,看向包国维说道。
“秉文我可是给你站了台,现在梅教授显然是不服气的,你给他说道说道,可不要让我这个地理学家丢脸啊!”
包国维狂汗,还以为竺可桢有把握,原来是单纯信任我嘛?
虽然不知道,竺可桢为什么会这么信任自己,但是不论竺可桢是否信任,包国维在心里还是有把握的。
包国维脸上露出微笑,凑近了地图,仔细看了一番闽北的地形之后,对梅光迪说道。
“先生且先不要着急,听我与你道来,私以为闽北更加适合这個基地,有五大点原因。”
“好一个五大原因,我且听你如何分析。”
梅光迪倒是对包国维没有什么恶意,只是单纯觉得,青霉素批量建造之事关系重大,不可儿戏。
再加上他本人,也极喜欢这种辩论的氛围,所以跟包国维针锋相对。
包国维点了点头,不疾不徐地说道。
“首先,闽北地区相对于川渝也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川渝有着钓鱼台古城,闽北也是三省交界之处,乃是闽、浙、赣三省份交界,扼守着赣古驿道、仙霞古道要隘,古称为‘闽江三源,汇于建宁’。
更有闽江沿着建宁城水通闽省首府榕城,交通也不必担心。
于交通地理位置之上,闽北地区临近江南地区,可支援沪市、金陵等重要大城市.”
在民国,论引经据典,再结合各项数据资料,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包国维。
毕竟人家只能靠脑子硬背,包国维脑袋里面可是有个数据库的。
他再微笑总结道:“比起渝市的地理位置来说,可谓是丝毫不让,先生可有疑问?”
这一番言论下来,让梅光迪直接懵了。
怎么回事,大家都是业余爱好者,怎么你包国维这个文学天才,竟然也看起了地理啊?
梅光迪又看向了竺可桢,似乎是在向这个地理学家求证。
后者微微点头之后,梅光迪原先在肚子里面打好的腹稿,全部都憋了回去。
“没没有。”他下意识地回答了一句,这还说什么,自己几乎找不出什么错漏。
可梅光迪还是不服气,他挺了挺腰板,拼着老脸不要说道:“你继续说,我且听听伱后面几点如何。”
包国维继续说道。
“其二,闽北地区地势险要,自古便航运频繁,于工业发展上面并不是没有基础,仅仅只是缺乏机会而已,况且诸位应该知道的,制取青霉素需要适宜的温度,20摄氏度乃是最为适宜的保存以及制取温度。”
他看向梅光迪,一字一顿地说道。
“而建宁城常年平均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比起川渝的炎热天气,乃是最好的天然条件,所需要的恒温设备成本,也将以此降低!”
这句话如同刀子一般,插入了梅光迪的眼睛,他感觉自己似乎后退了一步。
气温!
自己忘记了这个最重要的点,若是出于气温来说,闽北地区可谓是再熟悉不过,川渝的炎热天气是人所共知的。
前年,美国工程师开利才发明的第一代家用空调,这个时候空调还未普及呢!
温度才是药品研究的最大障碍。
再加上,闽北地区比起川渝来说,更加靠近江南地区。
光是靠这两点,梅光迪的言论便已经站不住脚了。
一瞬间,梅光迪的肩膀好像是颓了下去一般,脸上的震惊消散不去。
似是彻底的认输了,但他脸上先是震惊,随后又转为了欣赏,最后发出了大笑。
“好好好!好一个包秉文!我梅光迪服了。”梅光迪不由得连连摇头,十分懊悔自己挑战对方的行为。
“人人都说,你包秉文知识渊博,能言善辩,今日算是领教了。”
他拱拱手,眼睛里面看着包国维似是有光。
这是妥妥的天才啊!这是国家今后真正的希望!
原本古井不波的竺可桢,这回是真的有些讶异了。
他料想到,闽北地区的地理优势,这些东西对于他这个地理学家来说,稍微想一想就能够明白。
可关于气候,连他也没有想到。
这当然也不怪竺可桢,他是一个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可是在青霉素的培育上面,还是一知半解。
不能够结合起来也是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