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之花瓶影帝 第214节

  但史蒂文看起来并不感兴趣的模样,嘴角带着礼貌的微笑,“果然还是一个孩子。”

  埃德加:咯噔。

  心跳漏了一拍,如果一位导演认定演员是一个“孩子”,潜台词就是,形象有限制,和演员是否真正成年无关,重点在于外形和印象是“孩子”的话,好莱坞的电影作品能够为演员提供的角色就非常有限。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马修-布罗德里克(Mattew-Broderick),这位1962年出生的演员天生一副娃娃脸,尽管他也一直尝试出演一些成熟角色,却始终没有能够摆脱刻板印象。

  二十四岁出演“春天不是读书天”仍然在饰演中学生,三十六岁出演“哥斯拉”、三十七岁出演“校园风云”终于开始饰演成年角色却依旧是书呆子。

  对女演员来说,她们希望始终停留在二十五岁的模样,这样能够出演更多角色;但对男演员来说则不是。

  当然,这只是史蒂文对安森的初印象而已,埃德加也相信稍稍熟悉一些,史蒂文应该就会改变印象。

  不过,埃德加不喜欢史蒂文言语里透露出来的刻板印象,他需要挽回一下局面,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就和汤姆一样。”

  汤姆看向埃德加,“我?”

  埃德加轻轻耸了耸肩,“‘长大’,虽然我们应该称赞汤姆的演技说服观众相信那个角色,但我想外表也没有拖后腿。”

  (本章完)

第336章 自我介绍

  1988年,三十二岁的汤姆-汉克斯出演了一部电影,“长大”。

  这部电影讲述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许愿自己能够一夜长大,没有想到愿望成真,他真的一夜成长为三十二岁,他以为这就是自己渴望的,却慢慢地在成人世界里迷茫困惑,刚刚年满十三岁的他开始思考:

  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毫无疑问,这样一部电影对演员提出严格要求,他的外表需要看起来三十二岁,但眼神和心态需要保持十二岁。

  当年三十二岁也依旧一副娃娃脸嫩得能够捏出水的汤姆-汉克斯,在这部电影里奉献难以置信的出色表演,稍稍夸张一点就是白痴、稍稍不足一点则是虚伪,然而汤姆纯粹而天真的眼神却完美展现出了落差。

  后来,这部电影成就汤姆-汉克斯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同时,北美拿下一亿一千四百万美元的票房,成为1988年仅有五部票房破亿的作品之一,真正为汤姆的演员事业打开局面。

  此时,埃德加提起这部电影,不仅避免直接将安森和汤姆相提并论显得自不量力,同时巧妙地以类比发出提醒,不要因为先入为主的观点而形成刻板印象,作为演员,安森的身上还有值得挖掘的潜力。

  语言的艺术,可见一斑。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很少人知道的细节。

  “长大”的编剧是安妮-斯皮尔伯格(Anne-Spielberg)——对,和史蒂文的斯皮尔伯格是同一个姓氏,她是史蒂文的妹妹,年轻三岁。

  这是安妮职业生涯最后一部编剧作品,并且赢得次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的提名。

  一箭双雕!

  不止汤姆看向埃德加,而且史蒂文也看向埃德加,空气里洋溢着微妙的气氛。

  一秒。两秒。

  然后,汤姆嘴角的笑容就上扬起来,转头看向史蒂文,摊开双手,“你必须承认,他的话语有道理。”

  史蒂文瞥了汤姆一眼,眼镜片后的眼神略显无奈,半开玩笑地打趣了一句,“当然,人人都希望成为汤姆-汉克斯。”

  尽管没有正面回应,但气氛还是松弛下来。

  汤姆满脸困惑地看向史蒂文,而后看向埃德加,抬手捧住自己的下巴,“十五年前?估计没有问题,但如果知道十五年后是这个模样的话,我想人人都会犹豫一下吧?”一边说着,一边眉毛还抬了起来。

  一句自嘲,气氛就完全轻松起来。

  埃德加恰到好处地打趣了一句,“那么这十五年,是否包括两座小金人以及一系列票房三亿美元的作品?”

  “哈哈。”汤姆爽朗地笑出声来。

  史蒂文的表情也完全舒展开来,“他也就一部三亿而已。”

  汤姆却根本不反驳,“谁在数数?反正我没在数。”

  然后,一小会儿没有开口插话的安娜满脸嫌弃的表情吐槽了一句,“哦,上帝,男人。”

  轰!

  一片哄笑。

  包括埃德加在内,此时也放松下来跟着展颜欢笑。

  这里的喧闹也终于传递出去,正在拍摄的布鲁斯和安森双双看了过来,在昏暗的光线里打量探索,却不知道他们是否看清楚来人的脸孔,但终究,他们并没有中断拍摄,安森又再次忙碌起来。

  一直到布鲁斯心满意足为止,比划一个手势全部拍摄全部结束,工作室里紧绷而疲倦的气氛瞬间扩散开来,又是鼓掌又是口哨,宣布这繁忙的一天落下帷幕。

  此时,安森才走了过来——

  没有来得及更换衣服,就穿着最后一套拍摄服装,落落大方地迎面走来,脚步在两位大佬面前站定。

  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安森看看安娜、又看看埃德加,那表情似乎正在等待引荐,但也不等埃德加开口,安森就已经自信满满地朝着史蒂文伸出右手。

  “非常意外能够在这里见到你,斯皮尔伯格先生,伍德,安森-伍德。”

  不卑不亢地,却带着些许激动。

  安森没有掩饰自己的意外,也不等待引荐就已经把握机会主动自我介绍,没有刻意隐瞒自己看到两位大佬的惊喜,真实的表现反而显得自然多了。

  但真正让史蒂文意外的是,安森流露出来的气质。

  和刚刚的孩子气截然不同,眼前的安森显得沉稳和儒雅,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一下就成熟起来,没有刻意遮掩的雀跃和激动则洋溢着青春的朝气,整个人都显得鲜活而生动,令人眼前一亮。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自我介绍——

  不止是名字而已,同时展现作为演员作为个人的魅力,一点点反差和微妙的不同瞬间就留下印象。

  这,不容易。

  如果不是史蒂文百分百确定,自己的反应是随机的,安森和埃德加也完全没有交流;他几乎就要怀疑这是两个人提前沟通的结果,堪称一出好戏。

  史蒂文伸出右手,握住安森的右手。

  但不等史蒂文开口,汤姆的声音就从旁边切入,“我呢?你在这里看到我,就不意外吗?”

  安森没有着急,礼貌地看向史蒂文,握手的同时完成眼神交流,非常正式也非常坦然地完成问候,然后才松开右手,转头看向汤姆。

  “当然不。”

  “也许是惊喜,但不算意外。我想,人们也会偶尔期待一下,在时尚杂志看到一些特别的身影。”

  汤姆握住安森的右手,“特别?”

  安森轻轻一握,“对,花瓶之外的身影。”

  汤姆没有预料到这样的答案,笑容就在眼睛里满溢出来,“好吧,有时候,我也羡慕莱昂纳多、布拉德-皮特、汤姆-克鲁斯他们,我也想别人因为外貌而为我尖叫。”

  “啊,啊啊啊,汤姆,汤姆!”安森马上就实现了汤姆的愿望。

  汤姆一愣,“哈哈。”没有忍住,越想就越好笑,重重握住安森的右手,“哈哈哈。”笑声根本停不下来。

  史蒂文眼睛再次微微一亮:

  成熟,睿智,风趣,从容。

  首次看到史蒂文和汤姆这样的大佬,安森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气质,热情但不谄媚、亲切却不紧张。

  史蒂文承认,他看走眼了,这怎么可能只是一个孩子呢?

  此时再回顾安森工作的模样,与其说是孩子气,不如说是赤子之心和新鲜活力,一下就让人眼睛明亮起来,这也再次证明了埃德加所说的那些话语。

  这,确实是一个惊喜。

  史蒂文想,也许这一趟巴黎之旅,还是值得的,就在汤姆和安森对话停歇的缝隙,他开口说道。

  “伱应该还没有来得及享用晚餐吧?正好我们也没有,一起,如何?”

  (本章完)

第337章 制造巧遇

  “……晚安,希望你接下来的工作能够一切顺利,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期待能够看到你的工作成果了。”

  晚餐,已经结束,负责寒暄告别的是汤姆-汉克斯,不仅告别安森和埃德加,同时也告别安娜。

  一个转身,汤姆也坐进后车厢,史蒂文轻轻拍了拍司机的驾驶座,然后启动引擎,车辆缓缓进入夜色。

  汤姆看了一眼后视镜,可以看到夜色里的安森——

  巴黎的夜晚,并不喧闹也不明亮,至少远离香榭丽舍大道为中心的旅游景点区之后就不会如此,静谧祥和的生活气息弥漫在历史沉淀的街区里。

  餐厅门口的奶黄色灯光驱散夜色,徐徐勾勒出安森高大挺拔的身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股帅气和潇洒,不经意略过的视线也忍不住稍稍停留。

  一直到夜色如同潮水般将那个修长的身影吞噬。

  汤姆收回视线,看向史蒂文,“所以,你感觉如何?”

  史蒂文始终不曾开口,自上车以后就陷入自己的思绪里,此时听到汤姆的话语也没有改变姿势,视线依旧望向前方,可以感觉到眼神焦点的扩散。

  “我可以理解杰夫的赞赏和嘉许,确实有种不一样的特质,令人眼前一亮,他有一张适合镜头的脸。”

  史蒂文开口说道,汤姆轻轻颌首,“但是?”

  史蒂文转头看了汤姆一眼,“嗯?”

  汤姆,“伱的话语听起来没有说完,显然还有下文,后面的‘但是’才是重点。”

  史蒂文没有正面回答汤姆,而是把话题丢了回去,“你觉得呢?”

  汤姆没有回避,“我喜欢他。”

  史蒂文,“……然后呢?”

  汤姆耸了耸肩,“没有了。这次,我不是制作人,我没有话语权,我只是纯粹过来出差放松的。”

  史蒂文哧哧地笑了起来,“你说是就是吧。”

  汤姆转身看向史蒂文发出抗议,“嘿,我说的是事实。”抱怨一句之后,汤姆想了想还是给出意见,“我不确定,但我确实在他身上看到一种复杂的特质,年轻而沧桑、潇洒却优雅,一些矛盾的东西。”

  “你是正确的,他确实适合镜头,长了一张电影脸。我有些好奇,如果他出演小弗兰克这个角色会是什么效果。”

  “你知道我的,我始终认为引发好奇心就是一位演员最大的成就,不管是外型还是表演亦或者是其他,只要演员能够让观众产生好奇,他就是成功的。”

  “所以,我喜欢他。”

  “不过,决定权在你这里。所以,你的‘但是’呢?”

  史蒂文没有开口,思绪依旧在延伸——

  史蒂文和汤姆出现在巴黎,自然不是一次巧遇,一切都是精心安排的,他们需要试镜安森一下,但是在安森以及他的经纪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

  时间,需要往回倒退一些,回到1999年年底。

  彼时,梦工厂辗转得到一本自传的改编版权,来自小弗兰克-阿巴内尔(Frank-Abangale-Jr.)的“有本事来抓我吧——一个诈骗犯令人惊异的真实故事”。

  小弗兰克-阿巴内尔是FBI历史上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通缉犯,活跃在六十年代,他的犯罪手段神通广大,伪装身份的能力超乎常人,整个北美大陆几乎都留下他的犯罪足迹,医生、律师、飞行员等等都是他曾经的身份,却没有人能够识破。

  当然,凭借着这个“本领”,弗兰克诈骗高达数百万美元的收入。

  1980年,弗兰克的自传出版,不久之后就被好莱坞买下改编版权,却辗转多处,经历哥伦比亚影业、迪士尼、好莱坞影业、派拉蒙以及几位制片人之手,始终没有真正进入制作阶段,最后来到梦工厂史蒂文手里。

  史蒂文对小弗兰克-阿巴内尔的故事非常感兴趣,认认真真阅读自传完毕之后,他决定亲自担任制片人,并且展开洽谈。

  电影,暂时以自传书名命名,“有本事来抓我吧(Catch-me-if-you-can)”,根据意思翻译过来则是“猫鼠游戏”。

  史蒂文相中的导演是大卫-芬奇,可惜大卫后来选择了“战栗空间”;而后,两年前拍摄出“捕鼠记”、后来又打造出“加勒比海盗”的戈尔-维宾斯基(Gore-Verbinski)成为导演,并且进入正式选角阶段。

首节 上一节 214/5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