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3年 第11节

  等到母亲返身回来,宋向阳拿起捉猪的麻袋,便跟着母亲一起走了回去。

  回到家后,姐姐们烧的烧饭,剁的剁猪菜,已经全部在忙了。

  今早大家吃的糍粑,不扛饿,所以中饭得早一些。

  大家忙了一会后,饭菜也做好了。

  今天吃的是紫菜薹和厚皮菜,另外,还有几块油渣蘸了一点点白糖作为主菜。

  三姐还特意干炒了一碗酸豆角,就蘸了点猪油,然后捞起有些焦的酸豆角后,又打了一锅汤。

  四菜一汤,几人吃的津津有味,能填饱肚子就是很幸福的事,有些家还是吃的稀饭和红薯。

  宋向阳和三姐还把锅底的锅巴,挖了又挖。

  这柴火烧铁锅,锅巴是焦黑的,但是却很香。

  那时候很多地方都是“舂米”,像宋向阳这村里就是。

  将一根大木板前端,卯上一根大木墩,尾端则做成一个小小的踩踏板,有点像跷跷板。

  木墩对着一个埋在地下的石臼,那石臼一般是石匠用花岗石凿成一个圆形。

  “舂米”时,将稻谷放入臼中,一只脚踩踏着尾端,通过不断地上下舂捣,使稻谷外壳破碎。

  然后,再用一架木质的鼓风车,通过人不断摇动,将那些外壳和米糠吹出去,一般要吹很多遍。

  吃完后,二姐去炖起了猪食,大姐则洗起了碗,那碗是黄色的土瓷碗。

  大火之前,宋向阳家有一套白色的瓷碗,还有一只画着龙的碗,那是母亲特意给他买的。

  为这事还跟三姐吵了不少架,因为很多人家里都是用的这种土瓷碗。

  白色的和有图案的,那是有娶媳妇的,陪嫁的时候可能会带来一套,价格在五到十几块不等。

  有的家里甚至用的还是木碗,如果家里小孩摔了个瓷碗,都要被打上好一阵子。

  母亲、宋向阳和大姐三人现下正在短暂的休息,在大石凳上拉起了家常。

  “卫春,现在田也分了,村里好多人都嫁出去了,要不我也给你去放放风。”母亲对着大姐说道。

  大姐只是低着头,用一根竹棍子在地上划拉着。

  最近分田后,村里嫁人那是一波接一波,因为嫁出去女儿了,有嫁妆了,下面的儿子娶媳妇也会轻松一些。

  而且,大的不嫁,下面的先嫁或者先娶,都会有闲话。

  大姐确实年纪不小了,在那年头,都算老姑娘了。

  大火前,很多人都来跟母亲说亲,现在,来的没几个人,大家都是势利眼。

  但是,宋向阳知道,很多人接下来就会来说媒了。

  不过,这一次,他想让大姐风光些。

第13章 抓麻雀

  大姐其实也想嫁出去了,再晚就真的难找到好人家了。

  但是,她只是在犹豫。

  来年就要准备种田了,现在房子也没有,而她的嫁妆也要不少钱。

  “大姐,放心吧,家里有我呢,你也该为自己好好打算下了呢。”

  “再说了,二姐和三姐不也还在家嘛。”

  “我还想早点当舅舅呢。”

  宋向阳知道大姐的顾虑,所以说着让大姐宽心的话。

  “你是想早点娶婆娘了吧,这么急着把姐姐们推出去呢。”

  大姐收起刚才的忧郁,抬起头,调皮地开着玩笑。

  其实,宋向阳也不舍得姐姐们,但是毕竟都是要嫁出去的,姐弟们都各自会有各自的生活,只是希望姐姐们嫁的好些,少吃点苦。

  “我还不急呢,要说急,应该是二姐和三姐急吧?”

  宋向阳也和姐姐开着玩笑。

  “好呀,在背后说我们坏话呢,我们耳朵可尖着呢。”三姐在灶屋内故意生气道。

  “你们要是不愿意嫁,那就一直待在家里咯,反正这田亩也有你们的一份。”

  宋向阳对着屋内的姐姐们说道。

  “我可不想在这山卡卡里呆一辈子。”三姐此时已从灶屋内走了出来。

  “你要样貌没样貌,要文化没文化,不在山卡卡里还能上天啊。”

  母亲是故意呛了一下三姐。

  其实,宋向阳三个姐姐,大姐最漂亮秀丽,原本有一头乌黑的长发,但是为了干活方便,弄成了西瓜皮。

  二姐贤惠端庄,平时话不多,头发也是又密又长,唯一跟母亲较真的就是不愿意剪掉这长发。

  三姐是活泼、调皮,很有自己的主见,还有点男孩子性格。

  姐姐们都遗传了父亲和母亲的优秀外表,都出落的亭亭玉立。

  尤其是母亲,当年是她们村的村花,还代表公社去乡里做过文艺汇演。

  据母亲说,是拿过第一名的,以前干活的时候都还哼着歌,哄孩子的时候也是。

  “反正我不急,我还在屋里玩几年呢,这刚分的田,我还没吃上一口呢。”三姐嘟囔着嘴说道。

  “怕是等你急的时候,没人要你了哦。”母亲又怼了一下三姐。

  “没人要就没人要,自己有手有脚,也能养活。”三姐有些不服气。

  “你呀,是吃苦吃的太少了,等到时候你后悔都来不及。”

  母亲虽然语气虽有些严厉,但更多的是关心。

  在那个年代,一个没文化的农村女子步步都很艰难,她自己也就上了两年学,为的就是早早给家里帮工,也好让弟弟妹妹们能够上学。

  “呀,好了好了,扯远了。三姐,要不,等会和我去放几个陷阱,我们捉几只麻雀。”

  宋向阳不想这话题再继续下去了,于是看着有些生气的三姐说道。

  “嗯妈,等下你去村里的时候,把那两个竹篓子还给刘有财家一下。顺便给他们带几个萝卜吧。”

  宋向阳知道,等下母亲要去梨花嬢嬢家说那空房子的事情。

  那空房子,虽然旧了些,但总比如今的这几块破木板房好一些。

  眼下钱米有限,先过了今年再说。

  母亲叹了叹口气,然后起身就拿着竹篓子和几个萝卜去村里了。

  宋向阳在柴火堆里找了一些竹条,做起了笼子,三姐这会饶有兴致的在一旁看着。

  他虽然不会像他大伯那样编大件,但是小时候在大伯家里看他干活,也学了一点简单的。

  大姐则拿起了那个泡脚的木盆,准备等下把猪食倒进去凉一凉,二姐仍旧专心的在守着柴火。

  “你这网眼编的这么大,是抓麻雀还是放麻雀啊。”三姐在一旁说道。

  宋向阳看了看手上的笼子,形状有点丑,网眼确实也大了些,于是又用柴刀敲了敲,紧了紧,看上去像那么回事了,才又编第二个。

  这时候三姐找了此前捆麻袋的绳子,结成长条,穿在两根短木棍上,然后还试了试长度。

  “完工。”

  好一会了,三姐妹都在站着看宋向阳编笼子,终于看到他把第二个编完。

  随后,宋向阳去到灶房内,从那仅剩不多米的麻袋里,抓了一小把放进裤袋,又分给了三姐一点。

  “走吧,三姐,我们就在下面那块田试一下。”

  宋向阳指了指下方一块有些干的大田说道。

  说完,便拿起一根短木棍和笼子朝田里走去,三姐也紧随之后,大姐和二姐则在远处看着两人。

  宋向阳找了一块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方,又用脚踩平了稻草根,然后撒下一点点米。

  之后,他用短棍撑起笼子的角边正中,这才牵着绳子后退起来,一直到退到了一处田堤才停下。

  他一腿立在水径边缘,一脚踏上田埂,然后顺着田埂趴了起来,想掩藏自己的身形。

  三姐也依葫芦画瓢地在另外一个地方支起来陷阱。

  因为这边都比较开阔,所以两人都有些怪异的趴在田壁,神情紧张地看着远处的笼子,等了好一阵都没有麻雀来。

  于是,宋向阳又调整了下角度,将那些米露在光处,接着又退到原来的地方蹲起。

  “老弟,你这行不行啊,我们这是在抓麻雀还是在喝西北风啊。”

  三姐隔着一段距离向宋向阳说道,似乎保持姿势有点不稳。

  “嘘,别说话。”

  宋向阳对着三姐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他看到不远处有几只麻雀在跳跳蹦蹦。

  他紧紧地盯着那些麻雀,那些麻雀也极为谨慎,这让宋向阳动都不敢动。

  终于,有一只胆大的麻雀走了进去,宋向阳紧紧地握住绳子,等着其它的也进来。

  但是等了好一阵了,那米都快被吃光了,那些麻雀还没进来。

  这时候三姐那边还没动静,她瞧见宋向阳那里有麻雀了,给了他一个拉绳的眼神。

  宋向阳摇了摇头,他知道,这要是惊了,等下这群就不好抓了。

  他这边麻雀没进去,但三姐那边开始有麻雀进去了。

  三姐见着麻雀进笼了,有些急切地拉起了绳子,一个不小心,踏在田埂上的一只脚踏空了,转而踏进了水径里,幸好手中绳子没有再拉扯。

  三姐也懒得去管鞋子了,赶紧跑向笼子。

  “老弟,你快过来,抓了三只。”

  三姐走到笼子的时候,跟宋向阳招手道。

第14章 吃上肉了(求追读!求收藏!求月票!)

  宋向阳见自己这边暂时没有麻雀过来,于是跑向三姐那边。

  透过笼子的网眼,两只惊恐的麻雀在里面吱吱喳喳,宋向阳一脸高兴地说道:

  “三姐,可以啊,这都能让你抓到两只。”

  “切,你也不看看你姐是谁,抓几只麻雀还不是手拿把掐的事情。”

  宋向阳斜了有些得意的三姐一眼。

  然后他按住笼子,慢慢地松开一点,将手探进去。

  紧接着,在里面捣鼓了一阵子,一只一只的抓出来递给三姐,三姐手掌太小,只能两个手合起来抓着。

首节 上一节 11/1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