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香自己也其实不想那么早嫁人的。
奈何当时自己对宋向阳看上了眼,被宋向阳一番攻势下,早早的便结了婚。
这一世,宋向阳也有着与自己的考量。
他也是想早点和林香结婚的。
他是带着前世记忆重回现在的,前世与林香一路走来,感情之路布满荆棘,历经无数坎坷,那些心酸与遗憾,他都刻骨铭心。
所以他深知,早早确定关系,能让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少些波折。
林香也更能以合理的身份与自己一起共同打拼。
再加上前阵子晚秀的事情,更加坚定了他内心的想法。
只是,此刻的宋向阳心里颇有些犯难。
一方面,他还在绞尽脑汁,思索该如何说服林香,让她欣然同意自己陪她一起回家的请求。
林香性格腼腆,行事向来谨慎,对于这样关乎终身大事的重要决定,必然会顾虑重重,难以轻易应允。
另一方面,按照当地沿袭已久的习俗,像这般确定终身大事,通常都是由媒人和父母出面,经过一系列繁琐且庄重的流程,才显得郑重其事。
宋向阳心里明白,自己贸然提出与林香一起回家,极有可能让林香和她的家人觉得不够正式,甚至可能引发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思来想去,宋向阳决定和母亲商量商量。
如今家里的状况因为瓦厂和肉鸭养殖,有了翻天覆地的显著改善。
家庭经济逐渐宽裕,生活条件日益向好,这一切都让宋向阳有了更多的底气和信心去规划未来。
他打算让父亲请个探亲假回来一趟。
若是父亲能回来,到时候陪着自己正式登门拜访林香的家人,如此一来,既能淋漓尽致地彰显自己对林香的重视,也能让林香的家人们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赤诚与真诚。
回想起前世,自己和林香一见钟情,林香的父母虽然对自己并不富裕的家境有些犹豫,但看着林香坚决的态度,出于对女儿的疼爱,也没有过多反对。
然而,她的那些高亲们,却对自己不太满意,在他们眼中,自己或许配不上林香。
以至于在两人结婚后的多年里,每次与林香家人聚会,宋向阳都能敏锐地感受到那种无形的压力,尴尬的氛围时常如阴霾般弥漫在席间,让他如坐针毡。
再加上自己前世混得并不光鲜,事业上没有突出的成就,生活也过得平淡无奇,这种尴尬就愈发明显,像一根刺,时不时刺痛他的心。
正因如此,宋向阳暗下决心,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要准备得充分些,绝不能再让林香受委屈。
如今的境况与前世大不相同,宋向阳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也有了十足的信心,要在林香的家人面前给她长长脸面,证明她的眼光没错。
他深知,这不仅是对林香的尊重,更是对他们未来生活的负责。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宋向阳开始旁敲侧击地跟林香提起登门拜访之类的。
他准备先去打打前哨,探探口风。
有一次,两人在瓦厂忙碌完一天的工作后,夕阳的余晖如金纱般洒在大地上,给整个世界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色彩。
他们趁着这美好的余晖,在厂外的小路上悠闲地散步。
宋向阳装作不经意地说道:“林香,我听说你父亲快过生日了。”
他的声音在微风中轻轻飘荡,带着一丝期待。
林香听了,微微低下头,轻声说道:“是啊,我也好久没回家了,正好趁着父亲生日回去看看。”
宋向阳接着说:“要是我能有机会去你家,见识一下你成长的地方,那该多好啊。”
他的目光温柔地落在林香身上。
林香的脸颊微微泛红,支支吾吾地说:“这……这恐怕不太妥当吧。”
前脚刚收到宋向阳送的定情信物,这会他就提出要上家门,她心里不禁埋怨宋向阳太过心急了。
虽然父母此前在梨花嬢嬢家的宴席上见过宋向阳,但那都是非正式的场合。
这么正式的登门拜访,不知道父母会作何想。
会不会怪自己这个闺女太过草率了?
她心里有些担忧,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可能出现的场景。
再加上她本来就有些脸皮薄,这父亲生日的时候带一个陌生男人回去,怕不是林场的人都得说自己闲话了。
她越想越觉得不安,内心的纠结如乱麻般缠绕。
但宋向阳却另有他想。
他之所以这么急切和林香确定关系,一来是出于前世自己的各种遗憾,他渴望在这一世弥补回来。
二来,晚秀的出现,让他有了深深的警觉,他不想这一世和林香的感情出现任何波折。
因为只要有一些事情发生,就算是两人最终走到一起了,多少都会有些膈应。
他害怕自己这一世钱挣到了,林香却没了,那心中的遗憾将永远都弥补不了。
所以,接下来好几天,他都在继续着类似的话题。
而林香每次都是犹豫道:“我……我还没想好呢。”
她的眼神中既有憧憬,又有矛盾,让她难以立刻做出决定。
宋向阳见状,也不再勉强,只是温柔地说:“没关系,你慢慢考虑,我会一直等你。”
但是,宋向阳很快就在母亲的同意下,给父亲拍了一封电报。
电报内容比较简单,但是意思却表达得很清楚:伢子意欲成亲,诸事尚需你回家商定,请务必近期抽空回家,速归。
语气也是用的母亲的口吻,只不过大姐夫那邮政局的父亲还帮着润色了一下。
很快,父亲就回了电报:月底二十八归,可停一周。
父亲许是为了省钱,说得言简意赅。
收到父亲的回信,宋向阳很是高兴。
前世的时候,大姐和自己的婚礼,父亲都是忙不开身,都没有见证过。
这一次,既能让父亲提前就能见到自己的“儿媳妇”,还能给自己壮壮胆。
而母亲几人也是高兴得紧。
尤其是母亲,早早地就亲自买了些高粱,精心酿了一缸子高粱酒。
她想着,等父亲回来,一家人团聚的时候,喝上自己亲手酿的酒,该是多么温馨的场景。
还有这几夜,母亲都在昏暗的灯光下,认真地纳着父亲的布鞋。
一针一线,都饱含着她对父亲的思念与牵挂。
林香对宋向阳的计划一无所知,见这阵子宋向阳没有再追问上门拜访的事情,心中已安定了许多。
但心情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她摸出宋向阳送的怀表,看着那精致的表盘,仿佛能看到宋向阳温柔的目光。
她倒是希望宋向阳再跟自己磨一磨,说不定自己心软就同意了呢。
她的心中既渴望与宋向阳有更深入的发展,又害怕面对未知的变化,这种复杂的情感让她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
第161章 林香点头答应
春末的晨雾宛如一层轻柔的薄纱,悠悠地在空气中弥漫,迟迟不肯完全散尽。
远处的山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水墨画卷。
瓦厂后院的青石板上,宋向阳蹲坐在地上,手中紧攥着一根竹枝,像是握着一件珍贵的宝物。
他低垂着头,眼神专注地盯着脚下的泥地,竹枝在地上不停地划来划去。
泥地上,歪歪扭扭的“香”字被他划了又抹,抹了又划。
那洇湿的泥土散发出来的腥气,与砖窑飘来的烟火味相互交融,丝丝缕缕钻进他的鼻腔。
这股混合的气味,带着一种质朴而又熟悉的感觉。
恍惚间,竟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起第一次见林香时的情景。
她的发梢间沾着的那股淡淡的樟木香,如同春日里最温柔的微风,轻轻拂过他的心间。
当时在马戏团偶遇的时候,竟只顾着诧异了,也没好好跟林香多说些话。
林香一直拿自己当时的“口无遮拦”取笑自己,甚至一度以为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二流子”。
如今想来,宋向阳觉得有些可笑。
这阵子,尽管每次提及想要与林香一起回家的话题,林香的回应总是支支吾吾、犹豫不决,但宋向阳内心深处的信念却从未有过一丝动摇,更没有丝毫灰心丧气。
他深深地明白,林香性格腼腆,行事谨慎,对于这样一件关乎终身大事的重要决定,需要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权衡、去接受。
林香从小生长在一个城里的干部家庭,她的父母对她寄予了厚望,她自然会对自己未来的伴侣格外慎重。
宋向阳对此不仅理解,反而更加欣赏林香的这份谨慎,他愿意等待,愿意用自己的耐心和真心去打动林香。
随着肉鸭的销售事宜圆满收官,春笋和笋干的生意也暂时告一段落,宋向阳得以从这些繁杂的事务中脱身,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瓦厂的日常运营中。
与此同时,这也为他创造了更多与林香相处的契机。
隔三岔五,宋向阳便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为自己和林香制造一些单独相处的机会。
或是在夕阳西下的傍晚,天边被晚霞染成了绚丽的色彩,他邀请林香一同漫步在瓦厂外的小径。
他们并肩而行,影子被夕阳拉长,交织在一起。
宋向阳会指着天边的晚霞,给林香讲述着那些古老而又浪漫的传说,林香则会静静地倾听,时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
或是在静谧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他们一起坐在水库边,倾听微风拂过水面的轻柔声响。
水面上波光粼粼,偶尔有鱼儿跃出水面,打破这份宁静。
宋向阳会和林香分享着自己的心事和梦想,林香也会敞开心扉,倾诉着自己的烦恼与快乐。
在一次次的相处中,林香对宋向阳的依赖感与日俱增,她的心也在不知不觉间渐渐向宋向阳靠拢。
曾经对一起回家这件事的重重顾虑,如今也在宋向阳的执着与深情面前,开始慢慢松动。
她开始习惯宋向阳在身边的感觉,习惯他的关心和照顾,习惯他的幽默和风趣。
她的内心深处,也逐渐认真地思考起宋向阳提出的这个请求,那扇通往未来的大门,正缓缓地向宋向阳敞开。
不过,若是她知道宋向阳还有接下来要和父亲登门的下一步,她可能会大吃一惊的。
宋向阳深知,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林香的家人能够认可他,接纳他。
他不想让林香因为自己而受到任何委屈,他要给林香一个完美的未来。
只是,现下,她仍旧被蒙在鼓里,沉浸在与宋向阳相处的甜蜜时光中。
时光悄然流逝,宋向阳一边耐心地等待着林香最终的答复,一边紧锣密鼓、积极主动地为可能到来的登门拜访做着周全的准备。
他特意抽出时间,前往集市精心挑选着每一样礼物。
他挑选了一些品质上乘、香气醇厚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