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3年 第140节

  “朋友家窑里烧的,不值钱!“王老板搓着手上的煤灰,“我那煤场最近接了县医院的订单,我去了趟县城才听说你中标新县城搬迁大订单的事情,想着捎上些给你瓦厂研制新的琉璃瓦参谋参谋......”

  他突然压低声音,“你这也是,这么样的好事你也不告知我一声。我都问了你好多次煤球和煤炉子生意了,你这也没个准信,我还想跟着你现在这位大老板赚点油钱呢。现在全县做生意的,没一个人不知道你名头的。”

  宋向阳打量了他的摩托,发现竟是一辆崭新的嘉陵摩托。

  看来这位王老板这段日子也没少赚。

  上次自己托他去给他湘煤集团的表叔合作笋干,自己也是给了不少的好处,足足有差不多千把块钱。

  但要开上这崭新的嘉陵摩托,那些钱远远不够,想来这位王老板的煤矿生意是大赚特赚了。

  现如今,中山装也改成皮夹克了,俨然一副时髦的大老板做派。

  “王老板这生意,怕是要做到省城去了。”宋向阳故意把“省城“二字咬得很重。

  王富贵哈哈一笑,“我哪能跟你比呀,市里、县里的报纸、电视上都有你的新闻,就连乡里的各处墙上都挂满了你的事迹,我也就是兀自高调罢了。”

  紧接着,他继续刚才的话头,“宋大老板,那煤球生意和煤炉子生意你考虑咋样了?我可是一直等着你的信呢。”

  宋向阳沉思片刻,说道:“王老板,最近确实忙的事情太多了,前阵子一直在忙着招标的事情,还有就是药山的事情,所以一直都没时间找你好好聊聊煤炭合作的事情。”

  “这么说,你这次准备答应开始和我一起合作搞了?”王老板眼中带光,“我跟你说,最近县医院要预定好几车的无烟煤,还有县城的锅炉房也要十来车的煤球......”

  宋向阳没想到这王老板不仅外面有关系,连县城的消息都这么灵通,而且看他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似乎早就对这些订单有了计划。

  “医院和锅炉房的订单只怕都要招标吧?咱们要是弄个新的公司,能排的上号不?”宋向阳问道。

  “就这么跟你说吧,咱县里现如今还没有一家制煤炉子和煤球,都是从铜锣县买,这招标总不能对着外面招吧?咱们要是成立个公司,那就是唯一的一家参与竞标的公司,你说这希望大不?”

  王老板哈哈笑道。

  “再说了,市里、县里、乡里给你这么多嘉奖,只要说上你这名头,那竞标也纯粹就是走个过程罢了。”

  宋向阳暗自思忖了一阵,然后才说道:“你那煤场是不是有废弃的蜂窝煤机?上次我去赶集,看见我大姐家用的煤球总熄火,咱要是能做耐烧的......”

  “哎呀,乡里街上都是别人乱搞的,用的还是劣质煤,哪比的上我这优质煤,你烧瓦这么多日子,也应该知道我煤炭的质量了。”王老板说道,“他们那些制煤球的,都是三分煤炭七分黄土,烧一下就没了。”

  “咱们要是合作,肯定都是优质煤,也不做那黑心的掺假生意,有我这便宜的煤炭源头,成本也比别人低不少。你想一下,咱这生意是不是竞争优势特别巨大?”

  宋向阳还没答话,刘开盛不知何时来到两人跟前:“还能加草药渣!”

  他突然插话,“药山的板蓝根根须晒干打碎,混在煤球里能除味......”

  他的话让在场的两人都愣住了。

  “你们都这么看着我干什么?这王老板给你瓦厂送好多次煤了,我也凑巧跟他聊过几次,知道他一直想跟你合作煤炭的事情,刚听到你们两人又在聊起这事,我觉得可以快点搞起来。”

  刘开盛继续说道。

  “刘书记好?”王老板客气的打了下招呼。

  刘开盛微笑着点了点头。

  接着,他转身看向宋向阳,“药山的成功,已经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而那生态旅游的事情大家暂时还享受不到实惠,所以都想着你赶快上些新项目,大家也好一起沾沾光。”

  “刘书记,您的意思是......”王老板一脸疑惑地问道。

  “村里和向阳已经就药山和向阳合作过一次了,所以,这次村里想跟着他一起合作搞煤炭的生意。”

  刘开盛笑道。

  ......

第196章 一万的大订单

  三天后,清水村煤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

  王老板以自家煤场入股,刘开盛则带着村里筹集的部分资金,联合二十三位村民一同集资,宋向阳思量再三,决定用拖拉机作抵押,向供销社贷了三千块钱。

  因着宋向阳在乡里、县里崭露头角,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成果显著,相关部门纷纷为合作社开启绿色通道,各类手续一路顺畅,迅速审批完毕。

  开业典礼那天,阳光格外明媚。

  乡里的顾书记特意抽出时间赶来剪彩,他身着洗得微微发白却依旧整洁的中山装,胸前别着一枚“为人民服务”徽章,在日光的映照下,徽章熠熠生辉。

  顾书记快步走向宋向阳,伸出手与他紧紧相握,宋向阳留意到,顾书记的虎口处布满一层厚实的薄茧,那是长期劳作、手握锄头留下的岁月痕迹,足见这位书记往昔也是田间地头的一把好手,对农事劳作十分在行。

  “小宋啊,听说你打算搞草药煤球,这主意挺新奇的,能跟我讲讲吗?”

  顾书记站在新砌的蜂窝煤机前,抬手轻轻摩挲着机器上系着的红绸花,目光中满是好奇与关切。

  “顾书记,是这样的。我们想着把药山的板蓝根根须晒干碾碎,混进煤粉里,这样烧出来的煤球不仅耐烧,还能去除异味,一举两得。”宋向阳赶忙上前,认真地介绍起来。

  顾书记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当年我在公社推广沼气,好多人都觉得我想法太超前,异想天开,可我就想着为乡亲们谋点实实在在的福利,改善大家的生活。事实证明,只要敢想敢干,办法总比困难多。小宋,你这思路很不错,放手去干,乡里一定全力支持!”

  宋向阳满心感激,连忙说道:“多谢顾书记的鼓励,今天您能亲临我们这简单朴素的开业仪式,大伙都觉得特别荣幸,心里又激动又感动。”

  顾书记笑着摆了摆手,打趣道:“小宋呀,你可别跟我客气,上次县里张书记去你那儿,你都是泰然自若、应对自如。我今天也就是来凑个热闹,见证咱们清水村这又一个好项目启动。”

  宋向阳略带尴尬地笑了笑,仔细想来,这段时间因着产业发展,确实接触了不少领导,眼界逐渐开阔,心态也愈发沉稳。

  再加上顾书记平日里就为人亲和、没有架子,对自己关爱有加,宋向阳打心底把他当作一位敬重的长辈。

  这时,一旁的秘书小李看了看时间,轻声提醒道:“顾书记,要不咱们开始剪彩吧?下午您还得去冷水村视察呢。”

  宋向阳闻言,赶忙点头,高声招呼众人准备剪彩。

  随着周德全那声洪亮有力的“开业大吉!”,顾书记、刘开盛、宋向阳、王老板四人手持剪刀,利落剪下手中红绸。

  刹那间,现场掌声雷动,鞭炮齐鸣,热闹非凡。

  仪式结束后,刘开富依照老规矩,特意杀了一只红公鸡祭窑。

  鸡血洒落在新砌的蜂窝煤机上,他郑重其事地对着机器连鞠三躬,口中念念有词:“好伙计,往后就靠你出力了,可千万别掉链子,帮咱大伙多赚些钱。”

  然而,合作社才一开始就有麻烦事儿了。

  第一炉蜂窝煤烧制出来,表面布满裂纹,根本没法用。

  王老板见状,急得直跺脚,满脸焦虑地说道:“这要是把这批煤球送到县医院,咱们的招牌可就彻底砸了,往后还怎么做生意!”

  宋向阳心急如焚,当机立断,连夜带着林香和几位工人奔赴药山,采回新鲜的板蓝根。

  众人齐心协力,将板蓝根熬成浓稠的汁液,小心翼翼地拌进煤粉里。

  第二天,宋向阳又赶忙拉上周德全和刘开富,三人围坐在一起,仔细复盘此前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反复推演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

  “依我看,估计是之前药粉加得太多,煤粉里水分流失过快,煤球才会干裂。”周德全眉头紧皱,凭借多年经验,冷静分析道。

  刘开富沉思片刻,深以为然,重重地点了点头,“还有,黄泥里还掺了点杂质,今后要筛选的更仔细些。”

  总算找出问题所在,宋向阳心中紧绷的弦稍稍放松了些。

  所幸时间还算充裕,调整配方后,重新烧制便是。

  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更棘手的运输难题摆在眼前。

  宋向阳安排的拖拉机在运煤途中,因超载行驶,一个不留神翻倒在路边,十来吨煤炭一股脑滚进排水沟。

  幸运的是,开车的师傅反应迅速,并未受伤。

  宋向阳得知消息,心急如焚,立刻召集三十多位村民,打着手电筒,摸黑清理了整整一夜。

  等到天亮,每个人的解放鞋都沾满了厚厚的黑煤泥,大伙累得腰酸背痛,却无一人抱怨。

  宋向阳走到开车师傅面前,神色凝重却语气平和地说道:“以后可不能再这么超负荷装车了,这么多煤炭压着,拖拉机都晃晃悠悠的,不出事才怪。安全第一,咱们可不能为了省几趟车、省点柴油钱,就把安全抛在脑后。”

  拖拉机师傅满脸愧疚,低垂着头,嗫嚅道:“宋老板,都怪我贪心,想着少跑几趟,能省点成本,没想到弄出这么大篓子……要不,这损失从我工钱里扣吧,我愿意承担责任。”

  宋向阳望着这位平日里工作勤勤恳恳的师傅,轻叹了一口气,安慰道:“算了,这次就当买个教训,损失由合作社承担。你也别太往心里去,以后开车多注意安全,稳稳当当的就行。”

  其实宋向阳心里清楚,师傅的工钱远不足以赔偿此次损失,而且他也是出于为合作社节省成本的好意,出发点是好的,实在不忍心苛责。

  拖拉机师傅嘴唇微微颤抖,想要说些感激的话,却因喉咙哽咽,最终没能说出口。

  他在心底暗暗发誓,往后开车一定万分小心,绝不再给宋向阳和合作社添乱。

  毕竟这份工作,是宋向阳看在自己父亲的情分上给的,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好好珍惜,把拖拉机开好。

  宋向阳正想着再安慰师傅几句,这时,林香举着马灯,站在土坡上,突然兴奋地指着远处喊道:“你们快看!”

  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黄泥马路的弯道处,缓缓驶来三辆挂着“县林业局”牌子的卡车。

  为首的司机跳下车,满脸笑意地说道:“宋老板,可算找到您了!我们唐副局长听说您这儿新出了草药煤球,特意吩咐我们来订购一万块,可一定要帮我们留着啊!”

  宋向阳一听“唐副局长”,心中便明白,这位应该就是之前和瓦厂有过业务往来、后来又突然终止合作的那位唐副局长。

  他暗自思忖,唐副局长此时突然下这么大一笔订单,大概率是还对之前的事心存愧疚,想借此机会示好。

  宋向阳自然不会拒绝这份及时雨般的订单,毕竟合作社刚刚起步,正急需订单来稳定人心、提振士气。

  他连忙热情地回应道:“太感谢唐副局长了!等我下次去县城,一定登门拜访,好好谢谢他。”

  司机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唐副局长特意叮嘱过,都是为了工作,不用言谢。我们林业局一直都缺煤球,之前从铜锣县采购,价格贵不说,运费还高得离谱。唐副局长说了,您连瓦片运输都免费,这煤球肯定也能帮我们省下不少钱,实实在在为公家着想啊。”

  双方又客气寒暄了一阵,这才坐下来,仔仔细细将订单的各项细节敲定。

  时光匆匆,三个月转瞬即逝。

  清水村的草药煤球和琉璃瓦顺利打入新县城建设工地。

  当第一车煤球稳稳卸在县医院锅炉房时,王老板按捺不住,特意把宋向阳拉到一旁,神神秘秘地压低声音说道:“你知道为啥县医院指名要你的煤,还破天荒地没走投标流程吗?”

  宋向阳一脸疑惑,摇了摇头。

  王老板得意一笑,接着说道:“县里的张书记亲自打过招呼了,他说清水村有你这样的能人带头致富,县里理应全力支持,就像自家孩子成长,大伙都得搭把手。”

  宋向阳闻言,心中一震,着实没想到张书记竟如此关注自己和村里产业的发展。

  回想起上次去县城竞标新县城搬迁项目时的紧张情形,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王老板见宋向阳一脸惊讶,又凑近几分,继续说道:“最近县里领导岗位可能会有调整,不少领导想往市里调动,这时候业绩就格外重要。支持你,对他们来说,也是在给自己积攒政绩。”

  顿了顿,王老板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神秘兮兮地补充道:“还有个小道消息,县里打算举办一场致富大比武活动,据说还邀请了明星来助阵,省里的媒体也会来报道。到时候,你可得出尽风头,说不定咱村和咱这产业,都得跟着名声大噪!”

第197章 赞助县里姑娘节 扩大宣传推广

  “都请的哪些明星?”宋向阳好奇道。

  这段时间一门心思扑在产业上,对于外界的文娱消息,他几乎是一无所知。

  王老板挠了挠头,脸上带着几分憨态,苦笑着说道:“我呀,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平日里哪有闲工夫关注啥明星啊。我连听都没听说过,估计是些没名气的小角色吧。”

  他前世的时候自己从报纸上似乎看过相关报道。

  “对对对!”王老板眼睛一亮,兴奋地拍了下大腿,“瞧我这记性,就是她。听说她唱歌可好听了,这次来啊,还会带着一群年轻ge舞团的俊男美女,到时候现场肯定热闹非凡。”

  他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

  宋向阳心中一动,他明白这“六八姑娘节”在县里的分量。

  这项活动由来已久,一直是县里重点打造的文化旅游节,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每年6月8号,县里就像过年一样热闹,年轻男女们身着盛装,齐聚一堂。

  节日期间,不仅有精彩绝伦的民俗表演,展示着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还为众多单身男女提供了一个浪漫的相亲契机,成就了不少美好姻缘。

  而且,每到这个特殊的日子,县里的学校和单位都会统一放假一天,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四处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氛围,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共同为这个节日造势,希望能吸引更多游客,提升县城的知名度。

  此时的,还未像后来那样红遍大江南北,但在周边地区,已经小有名气。

首节 上一节 140/1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