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次不是跟我说,谁都不能预支工资吗?还说万一开了这个头,大家都开始预支了。”
三姐问道。
宋向阳站起身来,说道:“预支那肯定是不行的,不能开这个头,以后瓦厂的人会越来越多,不能是因为咱自家的人,就处处开小门。但是,我可以以私人的名字借给她们,然后让她们用工钱来抵扣就行了。不过,我现下私人已经就剩几块钱了,我还要给家里买种子化肥这些。而且,很快,大姐这边婚事也要开始操办了,嗯妈那里也是没啥余钱了,我得先从瓦厂支一些出来。”
说完,他用手指了指账本:“所以我才让你多做一本收入的账,乡里现下正在支持个体户创业,对‘千元户’和收入比较好的个体户,有贷款倾斜政策,我就借上个一年,利息不多的。”
“以咱瓦厂的效益,很快就能还上。你新做的这本账,我就是用来给村里看的,咱村里卖树那么多钱,没必要跑到供销社去贷款。”
“我之前还是想简单了些,原想着先把村里的瓦片生意给包揽了,但没承想,机缘巧合这生意竟已经开始做到外面去了。所以,既然生意来了,也就有必要改变一下了。”
三姐点了点头,说道:“好,我等下就给你准备新的账本,保准你四点前就可以拿到。不过,买拖拉机这样的大事情,你还是跟嗯妈说一下,省的她担心。”
宋向阳也点了点头,回道:“放心吧,我等下就跟嗯妈去说,她现在可老积极了,一天下来见不到她几次,村里只要是有想修屋的,她都要去跑去推销一番,就连舅舅他们那个村,都捎口信去了,让舅舅们也帮着推销。”
三姐原本还有些忧虑的神情,转而开朗了几分,打趣道:“那还不是现在有了你这个有出息的儿子,嗯妈现在说话都有底气了,平时都很少去别人家里,也就去梨花嬢嬢家唠唠家常,现在恐怕就只剩老远的十三组那里没有去了。”
宋向阳被三姐这么一说,有些不好意思,忙借故有事跑开了,三姐这取笑人的本事如今是见长了,有事没事就喜欢拿宋向阳开涮。
不过,他快出小财务室的时候,还不忘丢下一句:“记得下午四点哦,我来取新账本,能不能买上拖拉机就靠三姐你这账做的好不好了。”
三姐回了他一个白眼,便开始埋头开始新账本的事情了。
而宋向阳刚走出小财务室,已经在憧憬自己开上拖拉机的拉风场面了。
这要是开着拖拉机去提亲,不得威风八面了。
而且,大姐越来越近的结婚日期,到时候开着拖拉机装上那些家具,保准让大姐都嫁的风风光光的。
想着,想着,自己的嘴角不经意的开始慢慢上扬了起来,不过还没等他高兴一阵子,就见刘有财火急火燎的在远处喊道:
“老庚,不好了,出大事了!”
第95章
冬日的清晨,寒风凛冽,像刀子一般割着人们的脸颊。
宋向阳正在瓦厂忙碌着,安排着当天的工作任务,心中满是对瓦厂未来发展的憧憬。
就在这时,刘有财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大冷天的,他的头上却热气腾腾,显然是一路狂奔,急出了一身热汗。
宋向阳见状,心中一紧,忙迎上前去,关切地问道:“出啥事了?你先别急,慢慢说。”
刘有财双手撑着膝盖,弯下腰,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吞咽了下口水,努力平复着呼吸,好一会儿才缓缓说道:
“咱......咱水库的鸭子死了不少了,昨晚上,不知道是老鹰还是老鼠,咬死了十多只,那鸭舍里,都血淋淋的一片。”
“咬死了十多只?”宋向阳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是的,我昨晚关鸭子的时候还看着好好的,一只只活蹦乱跳的。谁能想到,今早去看的时候,就见着鸭舍里到处都是血,惨不忍睹。我一上午都在清理鸭舍了,那些鸭子都养了好一阵子,都好几两重了,尾巴毛和翅尖都开始长出来了,看着真可惜啊。”
刘有财说着,脸上满是痛惜的神情,眼眶也微微泛红。
宋向阳的眉头紧紧皱成了一个“川”字,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跟着刘有财往水库方向赶去。
一路上,寒风呼啸,吹得他们的衣服猎猎作响,但两人都无心顾及,心中只有那死去的鸭子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水库边的鸭舍。
眼前的景象让宋向阳心中一震,鸭舍里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血腥味,地上还有斑斑血迹,一些羽毛零乱地散落着。
幸存的鸭子们挤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眼神中充满了恐惧。
宋向阳蹲下身子,仔细查看那些死去的鸭子,只见它们的脖颈处有明显的咬痕,伤口参差不齐。
他心中暗自思忖,这到底是老鹰还是老鼠干的呢?老鹰的话,攻击方式通常比较迅猛,咬痕应该会更整齐一些;而老鼠虽然体型小,但若是成群结队攻击,也有可能造成这样的惨状。
可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得尽快想出应对之策,否则剩下的鸭子也危在旦夕。
“有财,你再仔细想想,昨晚有没有听到什么异常的动静?或者看到什么可疑的影子?”
宋向阳站起身来,看向刘有财,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前阵子,刘有财晚上已经在水库上的简易茅房守夜了。
刘有财挠了挠头,努力回忆着:“昨晚我睡得比较早,迷迷糊糊的,好像听到了几声鸭子的叫声,当时我还以为是它们在打闹,就没太在意。早知道会出这事,我昨晚就该多留意一下。”
宋向阳拍了拍刘有财的肩膀,安慰道:“这也不能怪你,谁能料到会发生这种事呢。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解决办法,不能让剩下的鸭子再出事了。”
两人开始在鸭舍周围仔细检查起来,试图寻找一些线索。
他们发现鸭舍的围栏有几处破损,看起来像是被什么东西强行撞开的。
宋向阳蹲下身子,仔细查看那些破损的地方,发现上面有一些细小的齿痕,心中不禁一沉,看来很有可能是老鼠干的。
“有财,我看这多半是老鼠干的好事。咱们得赶紧加固鸭舍,把这些破损的地方都修好,再想办法灭鼠,不然鸭子还得遭殃。这鸭舍周围肯定有老鼠洞,得先把这些洞找出来,用水泥堵上,断了它们的退路。然后再把老鼠药放在它们经常出没的地方,不过可得小心,别让鸭子误食了。”
宋向阳站起身来,语气坚定地说道。
刘有财点了点头,说道:“行,我这就去村里找些工具和材料,把鸭舍修好。”
两人商议好后,立刻行动起来。
刘有财匆匆赶回村里,去找工具和材料。
宋向阳则前往村里的刘有德家里,向他请教灭鼠的方法。
宋向阳弄好老鼠药回到水库边时,刘有财已经找来了工具和材料,开始动手加固鸭舍。
宋向阳也加入其中,两人齐心协力,将破损的围栏重新修好,还在周围加了一些防护措施,防止老鼠再次闯入。
忙完这些后,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宋向阳和刘有财顾不上休息,又开始在鸭舍周围寻找老鼠洞。
他们拿着手电筒,仔细地搜索着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地方。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找到了几个老鼠洞,他们用水泥将这些洞一一堵上。
随后,宋向阳将老鼠药小心翼翼地放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然后和刘有财躲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周围一片寂静,只有鸭子偶尔发出的几声叫声。
就在他们有些不耐烦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只老鼠鬼鬼祟祟地从草丛中钻了出来,朝着放有老鼠药的地方走去。
那老鼠小心翼翼地靠近老鼠药,先是用鼻子嗅了嗅,然后才试探性地咬了一口。
没过多久,它就开始在地上挣扎起来,不一会儿便一动不动了。
宋向阳和刘有财见状,心中一阵欣喜,看来这老鼠药还挺管用。
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高兴太久,就听到鸭舍里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两人急忙跑过去一看,只见鸭子们又开始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似乎又受到了什么惊吓。
宋向阳心中一紧,难道还有其他老鼠?
或者是有其他的威胁?
就在这时,他们突然听到天空中传来一声尖锐的叫声。
宋向阳抬头望去,只见一只老鹰在天空中盘旋着,这大晚上的老鹰竟然都出来觅食了,估计是饿的发慌了,也有可能是被那些大老鼠给吸引过来了。
宋向阳心中暗叫不好,他知道老鹰的攻击力很强,如果让它得逞,鸭子肯定又要遭受损失。
他急忙捡起地上的一块石头,朝着老鹰扔去,试图将它赶走。
老鹰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吓了一跳,扑腾着翅膀飞高了一些,但并没有离开,依然在天空中盘旋着。
刘有财也捡起几块石头,和宋向阳一起朝着老鹰扔去。
两人一边扔石头,一边大声呼喊着,试图用声音和气势吓退老鹰。
经过一番努力,老鹰终于被他们的气势所震慑,发出一声不甘的叫声后,飞走了。
看着老鹰远去的背影,宋向阳和刘有财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知道,今天虽然暂时解决了老鹰和老鼠的威胁,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还需要更加小心谨慎,时刻关注鸭子的情况,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所以宋向阳让刘有财第二天的时候,在鸭舍周围设置了一些简易的防护装置,如稻草人、铃铛等,用来驱赶老鹰和其他野生动物。
他准备过两天去红岩县买手扶拖拉机的时候,买点桐油,听村里的老人说,那东西抓老鹰很管用。
而他得先去找老支书解决贷款的事情。
第96章
村委会议室里。
此刻,宋向阳攥着联保书的手心沁出汗珠,他有些紧张的走进会议室。
他看着村长和刘开盛正在商量着一些事情,两人面前堆了很多的文件。
二人见宋向阳走了进来,刘开盛率先开口道:“哟,你这大老板真是稀客啊,怎么滴,不在你瓦厂忙活,有时间来村委会来喝茶啊。”
宋向阳听着刘开盛有些阴阳怪调的语气,平静地答道:“开盛满满这就是取笑我了,我那瓦厂就是一个小作坊,算不得什么大老板。”
老支书见到宋向阳,知道他肯定又有事情找村委会了,便说道:“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我们现在正在讨论乡代会人选和村里改选的事情呢。”
“好的,嗲嗲,我也不过多打搅你们时间,知道你们这段时间事情多,那我就长话短说,我是来找村里贷款的。”
宋向阳开门见山地说道。
“贷款?莫不是我听错了。最近都是别家来贷款买你家的瓦,听说你都日进斗金了,你还来贷款?”
刘开盛一脸不可置信的说道。
“最近瓦厂是进账不少,但是很多都是预售款,计划都快排到年尾了,再说,那里面很多都还是瓦厂人的工钱和奖金呢。”
宋向阳解释道。
“那也不应该啊,你如今已经是村里的首富了,就连梨花他们家也没你这钱多啊。”刘开盛继续说道。
宋向阳不慌不忙地找了根椅子坐了下来,答道:“要是维持正常开支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今订单多了很多,眼下瓦厂这点人赶不上销售计划了,而且很多都是外村的单子,我没个车子,这些瓦也难运出去。所以,我想找村里贷款5000块买台手扶拖拉机。”
“手扶拖拉机?那可得四五千块钱哟。”一直未曾开口的老支书显得有些惊讶。
“嗯,差不多是那个价钱,所以,我才来贷款的。”宋向阳回应道。
老支书抽出烟斗,捻了一些烟丝装进烟斗,一旁的刘开盛赶忙掏出火柴,给老支书点上。
他深吸了一口,然后才说道:“这可不是小数目,别家都是贷款个一两百块的,你这一开口就要5000块,有点难办。”
“就是,当村里是开银行的呢,你怎么不去供销社借款呀。”刘开盛插嘴道,“那供销社以你瓦厂的情况,就是贷款个10000块恐怕人家也都愿意借给你。”
老支书虽然觉得刘开盛说的话有点嫉妒意味,但话是在理的,他看向宋向阳,等着他如何解释。
宋向阳看着两人,整理了下情绪,说道:“找供销社确实能申请到贷款,但咱村里的钱也不少吧?我听说光隔壁路阳镇找咱村里就订了20000块的木材,还不算上县里的造纸厂的订单。村里的余钱也比供销社差不到哪里去了。”
“村里是有些钱米,但最近村里借钱的也不少,光是你们八组那些被烧的,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些贷款,从几十块到几百块都有。”老支书吧嗒着旱烟说道。
“嗯,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没几个手里有余钱的。所以我借钱买拖拉机也是为了瓦厂扩大规模着想的,等我瓦厂的规模一扩大,我瓦厂需要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这不也带着大家一起赚钱了吗?”宋向阳说道。
“我可听说,瓦厂都是你自家人,哪带着大家一起赚钱了?”刘开盛歪着脸说道。
“瓦厂我之前招的都是熟练工,我三婶和四婶之前也在瓦厂干过,也不是因为亲戚的缘故。我过阵子准备再开新窑了,又需要好几个人,而且开拖拉机也需要人,搬瓦、运瓦也都需要人。县里一直不是在强调,让先富起来吗?然后才让先富带动后富,我就是照着这个思路在走的。”
宋向阳知道县里的政策,知道县里最近都在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户,对这些都有政策支持,所以,他故意把这些话说出来,让刘开盛没有太多理由反对自己。
“而且,我听说乡里对咱个体户也有贷款倾斜,像我这样规模的,贷款个5000元,乡里的政策也应该是大力支持的吧?先前,嗲嗲你不是说我要是成为千元户还要给我向乡里请功吗?我现在已经是千元户了,等我买上手扶拖拉机,扩大下瓦厂规模,要不了多久,万元户也不是不可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