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直接回绝,想着王美丽向来是个识大体、懂进退的人,即便她这次碍于情面替刘有义求工作,心里也明白刘有义的品性,估计也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宋向阳实在不想在这事上过多纠缠,便赶紧借口要去水库查看情况,匆匆离开了。
在这村里开厂,人情世故错综复杂,可开瓦厂是关乎生计和未来的大事,绝不是儿戏,什么样的人能用,什么样的人不能用,他心里门儿清。
来到水库,只见刘有财正蹲在鸭群旁,拿着小刷子,小心翼翼地给鸭子背上涂抹红颜料。
昨天有别家的鸭子混进来了,怕到时候掰扯不清,给自家鸭子都做上标记,这样就不会有口角纠纷了。
水库的水依旧浑浊,但水位明显消退了不少,上游冲下来的流沙和黄土也少了许多,水流也变得平缓起来。
宋向阳走到刘有财身边,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老庚,给你说个好事,想不想听?”
刘有财正专注于手头的活,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拍,吓得一哆嗦,回头见是宋向阳,佯装生气地说道:“你真吓死个人了,都说不要从背后拍人,幸好这是大白天,要是晚上,我非得找道士去‘授吓’不可。”
在村里,若是有人受了惊吓,家里人通常会请道士来,道士会用柴火灰烤个鸡蛋,以此驱吓。
烤好后,道士会对着炸开的鸡蛋仔细端详,然后叮嘱一堆注意事项。
宋向阳的母亲就没少找道士问这问那。
没想到刘有财平日里看着胆子挺大,大白天也被吓成这样,宋向阳忍不住笑道:“还以为你胆子多大呢,看来也就这样嘛。”
“你个剁脑壳的,这水库平常都没什么人来,冷不丁被人从背后拍一下,换谁不得吓一跳。”刘有财一边埋怨,一边站起身来。
宋向阳也不介意刘有财的玩笑话,言归正传:“跟你说正事,我那瓦厂还缺人手,不过可能就忙一阵子,不是固定工。你哥哥这段时间不是有空吗?你问问他愿不愿意去做短工?工钱按天结算。”
“那当然是好事啊,他正愁没事干呢,之前给人家的聘金都还欠着些。”刘有财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那你今天回去的时候跟你哥说一声,让他明天来上班。事先说清楚,刚来瓦厂可能得先干挑土、搬瓦这些活,有时候还得帮忙运瓦。”宋向阳认真地说道。
刘有财连忙回应:“哎呀,有工作做就很不错了,你不说我也明白。最近找你想去瓦厂上班的人可多了,你能让我哥去,那肯定是看在我的面子上。”
“话可不能这么说,你也帮了我不少忙。再说,你哥哥干活踏实,人品也信得过,不会搞那些歪门邪道。等瓦厂效益再好些,到时候让他转成固定工,这样他娶了媳妇也有个稳定的营生,你父母也就不用为他操心了。”宋向阳真诚地说道。
“行嘞,我回去就说。估计我爸都想撂下村里打更的活儿,来你瓦厂上班了。”
刘有财笑着打趣道,他当然知道父亲家里活多,瓦厂的活干不了,只是开个玩笑。
宋向阳之所以让刘有财哥哥来上班,一来他确实和刘有财一样,是个可靠的人;二来刘有财既要守水库养鱼,又要照顾鸭子,帮了自己大忙,他也想借此还个人情。
宋向阳正准备回去,刘有财突然喊道:“明天你们去摘水牛花不?摘的时候叫上我,我最近割鱼草的时候,发现一个地方,水牛花超多,比水库路上的还多还嫩。”
宋向阳转过身,回答道:“我妈她们几个去摘,我不一定有时间。到时候我让我妈去喊你,你带她们去那个地方摘。”
宋向阳心里惦记着另一件事。
前世,梨花嬢嬢过节时叫他去吃饭,有意撮合他和林香。
那时自己游手好闲,梨花嬢嬢都肯帮自己,如今自己有了点出息,说什么也得给人家备些礼物。
而且,前两次见面,自己都穿着破旧的棉袄,实在不体面,这次得买身新衣裳。
还有前两次自己随口叫林香“媳妇”,也不知道她对自己印象如何。
总之,这次在林香和她父母面前,一定要好好表现。
于是,第二天,宋向阳独自开着拖拉机去了街上。
三姐以为他是去跑街上的单子,叮嘱他在供销社给自己带盒雪花膏。
母亲则让他给大姐夫家带个口信,叫他们过节时来家里聚聚,还让他给大姐捎去一些猪血丸子和晒干的苕皮,又再三叮嘱他多买点菜回来。
宋向阳开着拖拉机来到大姐家门前,只见大姐的卤货摊前人来人往,生意十分红火,连她婆婆都放下自己的卖布生意,在一旁帮忙。
看她婆婆满脸笑意,想必这生意是真不错。
宋向阳熄了火,把东西交给大姐,和她聊了几句家里的事,又跟她婆婆说了过节的安排。
没想到她婆婆爽快地答应全家都来。
之后,宋向阳来到街上唯一一家卖衣服的门店。
他一眼就看中了一件衣服和一条裤子,没试穿,直接付了 30多块钱。
裁缝店老板都惊讶于他的爽快,难得遇到这么干脆的顾客。
买完衣服,宋向阳没忘给三姐买雪花膏,又给母亲买了些“马牌”油棍。
这天不是赶集日,街上只有零散的几个屠夫和卖鱼的。
幸好宋向阳来得早,称了二斤心头肉和一条草鱼。
让他欣喜的是,草鱼价格开始上涨了。
年前买的时候才 6、7毛一斤,现在都快 8毛多了。
宋向阳心想,要是这价格不跌,年底水库收鱼时,肯定能赚一笔。
自己有瓦厂和水库,要是收益都不错,到时候去提亲就更有底气了。
而且,这次分田后,大家手头都宽裕些,年底买鱼的肯定比以前多。
他又特意去问了问鸭子的价格,发现也有所上涨,只有猪肉价格还和之前一样。
这对他来说,又是个好消息。
自己养的肉鸭,开春就能开卖了,看来这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了。
第111章 过节小聚
临近过节的前一天,母亲和姐姐们早早地就把糯米给舂成了米粉。
而水牛花足足摘了平时用来割猪草的大半篮子,真就像刘有财说的那样,水嫩水嫩的。
三姐一边择着水牛花,一边说道:“去年过节的时候,我正在拉肚子,都没吃上几个,这次怎么也得补上。”
去年三姐正在跟其他小孩子一样闹蛔虫,吃了劁猪匠给的土霉素,又吃了点南瓜糍粑,结果闹了好几天肚子。
母亲这次倒没有怼三姐了,估计也是看她最近在瓦厂做会计做的有声有色的,笑着说道:“这次给你吃个饱,你老弟特意让我多弄一些,给瓦厂的人也带一点。要是再剩下点,给你们阴一阴,你们平时吃饭都没个准时,烤上一烤,比那白糍粑还是要好一些。”
因为明天都是整个清水村要过节,所以瓦厂不得已只能放假一天。
幸好大家都知道要拿多一点奖金,前天的时候都是卖力的很。
尤其是刘有林见王美丽和泥都跟不上进度了,也不管避不避嫌了,挑完土也帮着和起泥来。
刘开富算是瓦厂最忙的人,他一边指挥大牛给两口新窑腾清地方,又在研究琉璃瓦的间隙之余,将新窑的砖石、水泥、石灰给运到了最近的地方。
听宋向阳还在招短工,刚来上短班不久的三叔四叔还是挺勤快的,生怕自己的位置被人给挤占了。
宋向阳心想看来这短工也得评个优秀奖,让新来的短工们也能有个比拼,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而且,让宋向阳欣慰的是,王美丽和刘有财的哥哥也都开始做上销售工作了,刘有财的哥哥连他岳父家的亲戚都问了个遍,也拿了一两百块的订单。
王美丽的娘家原来对于她年纪轻轻就守寡,多少有点心疼,所以娘家的人见她如今还在瓦厂上班了,也是不遗余力的把亲戚要瓦的都往她这送。
照这个势头下去,王美丽指不定这个月得拿上销售冠军。
现在村里的订单大家都快抢的差不多了,都开始往乡里和其他村子里打主意。
见到宋向阳又开始在研究新的琉璃瓦,平时不怎么信佛的三婶和四婶,现在都让娘家的母亲去拜拜。
其实都是为了打打关系,走走脸熟,等到琉璃瓦上市的时候,到时候也好跟人家推销推销。
宋向阳眼见大家对于瓦厂的事情这么上心,也是托人去市里问制瓦机,因为现在预售订单已经排到年后去了,一直这么招工,累积的成本也快赶上普通的老式黏土制瓦机了。
而且,制瓦机的好处,就是农忙的时候它可以替换很多人工不间歇的工作。
就算是下雨下雪都不影响。
唯一的就是价格有点高,得要两千多块钱,还是比较小型的。
他准备从瓦厂抽点人手,要把煤炉子和煤球生意也要搞起来了。
最近一次运煤的特意来看了看瓦厂,惊讶于宋向阳能搞的这么红火,一直在催促着什么时候把煤的生意给做起来,自己也好搭搭顺风车。
现在就连三姐的工作都忙的不可开交。
所以,这一次,他准备跟林香见面的时候,问问她愿不愿意来瓦厂和三姐一起做会计。
她在那深山林场没有啥事干,如果能来瓦厂,自己和她接触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比起前世两个人见了两次面就谈婚论嫁的情况,这次培养培养感情基础,两个人的感情可能会更好些。
过节的当天,大姐婆家一行人都早早都来了,手上还提了一条大草鱼,一包白糖,一瓶高粱酒,还有给宋向阳家里每个人都准备了一匹新布。
大姐夫因为要去送信,所以中午的时候才来赶个趟,吃个午饭。
嘎婆和舅舅们也都齐整的过来了。
相比婚宴上大家简单的照了个面,这一次大家聊的东西多了很多。
而且,大家现在对宋向阳瓦厂的事情也听说了很多,一行人全部都去瓦厂走了一遭。
大姐的婆婆和公公是见过世面的,但是对于宋向阳的瓦厂还是啧啧称奇。
尤其是她公公对于宋向阳能把那水车连接着履带做成传送带,是竖起了大拇指。
他在传送带边上看了许久,对着自家婆娘说道:“果真应了那句农村真是广阔天地啊,卫妹几她老弟看来是个能人啊。”
大姐婆婆重重的点了点头,她现在对于宋向阳是极为认同的,估计是大姐跟她说了开那卤货摊子是宋向阳的主意。
而且套圈和打气球生意,现在也是大姐在弄了。
这几个生意加起来,已经远远超过她卖布的生意了。
大姐的那台陪嫁的缝纫机,如今也给她婆婆在用,她现在又当起了裁缝,还有不少的鞋垫。
这些连带着她的卖布生意都比此前好上了不少。
现在整个街上平日里,除了卖肉的摊子,就属大姐她们那两个摊子最热闹了。
她之前还不明白大姐夫下班后,总是在街上各处去给自己拉瓦厂的单子,以为自己就是个小土窑。
现在这么一看那一口新窑和正在建的两个新窑,还有那几万片瓦,这摊子可不少了。
宋向阳陪着大家,顺便还跟大家讲起了琉璃瓦的事情,拿了一些刘开富已经制好的样式出来给大家掌掌眼。
大姐婆婆经常去市里进货,所以见的琉璃瓦的地方还不少,开口称赞道:“这样式还真有不少好款式,等到我们有钱盖新房了,我也得找你定些琉璃瓦。”
她可是对于市里一户很有钱的人家用的琉璃瓦羡慕的很,听说造价不便宜,见宋向阳也做起了这生意,心里也跟着高兴。
宋向阳笑着回应道:“伯母家要是盖新砖房了,琉璃瓦就包在我身上,我保准给你最好看的样式。”
大姐婆婆笑道:“那敢情好,我们国庆能有你这么干的小舅子,也不知道前世是修了多大的福气。他呀,平时没什么脑筋,你有时间见着他了多跟他灌输灌输,让他也开开窍。”
宋向阳觉得大姐夫在农村里已经算不错了,忙说道:“大姐夫人很好的,我那第一桶金还是他给帮衬了不少呢。”
之前卖蛇酒的时候,他给自己弄了好几斤天麻和人参,一分钱都没要自己的,当时和大姐也还没谈论婚事。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李国庆是一个很大方的人。
大家看了好一阵子,直到三姐来喊大家吃饭了,大家才意犹未尽的赶回家中。
母亲几个已经早早地把水牛花糍粑从蒸笼里拿出,那绿油油的颜色伴随着浓浓香气,让人胃口大开。
母亲忙招呼着众人先吃一些糍粑,等下再准备开席。
而宋向阳已经拿着之前买好的礼物去送给梨花嬢嬢了。
第112章 再遇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