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130节

  刘一民喝了一口茶说道:“我同意这样做,现在大家印的单行本,纸质,封面颜色都相同,如果能加入两张图片,确实能提高美感。春雨同志说,咱们商务印书馆印出来的书比人民出版社的精美。”

  编辑室主任打电话给印刷厂,询问这样做能增加多少成本,联系好后挂断电话:“刘一民同志,我们内部再讨论讨论,本来书的价格已经定了,如果增加成本的话,价格还得往上提一提。”

  提一提,又能多赚不少。

  刘一民太懂了,成本增加一毛,售价至少要多两毛。

  10号,燕大老生最后报到的日子,刘一民骑着自行车上学,朱霖在旁边说要送一送,于是两人骑着自行车一起来到了燕大。

  燕大大门上挂着“欢迎新同学”的标语,喇叭里播放着新生入学须知,播放完后就开始放歌。

  整个校园内,因为新生的到来,显得一片喜气洋洋。

  张曼凌站在路边正吃着雪糕,看到刘一民后冲着他招了招手:“刘一民同学,你怎么变黑了?”

  刘一民捏下车闸,笑着道:“这不是向你学习嘛!”

  张曼凌无奈地说道:“我们那边紫外线强。”又咬了一口冰棍,看向朱霖:“这位同学,又见面了?怎么称呼?”

  “朱霖!”

  “哦!”张曼凌忽然跑了过来,上下左右的打量了一番:“麦麦噻噻,我难怪看电影的时候觉得熟悉,这不是周筠嘛!哎呀哎呀,妈呀,哎呀”

  张曼凌猛地摇着朱霖的手,什么话也不说,就在那儿哎呀呀。

  刘一民笑道:“张曼凌同学,你平常不是挺能说吗?”

  “哎呀呀!”

  “.”

  刘一民和朱霖骑着自行车朝着男生宿舍骑去,张曼凌愣了一会儿,扔掉雪糕,骑着自行车跟跟了上去。

  “哎呀呀,刘一民啧,.也不知道使了什么手段!”张曼凌不断地想着。

  三个人一块到了宿舍,屋子里面还有三个人,正在兴高采烈地讲自己暑假的所见所闻。尤其是刘振云,讲的尤为兴奋,吐沫星子喷了陈大志一脸。

  刘一民推门进去,三人愣了一下,大笑着站起来欢迎刘一民,看到身后跟进来的朱霖。

  三个人:“哎呀呀,哎哎,这.哎呀!”随即红着脸,慌忙地收拾着宿舍,刘振云打开了窗户通风。

  张曼凌捂着鼻子说道:“你们几个,刘一民同学不在这儿,你们不能不讲卫生啊,国家的爱国卫生运动,我看你们落实的很差!”

  朱霖打了一个招呼后,就上去给刘一民整理起来了床铺,旁边三人被张曼凌以78级中文系老大姐的身份开始训。

  三个人点头点的倒是快,只是眼睛一直朝着上铺忙碌的身影瞟。

  刘振云手里咔嚓一声,陈大志床板上自己修的地方,被他给掰断了。

  陈大志也咔嚓一声,手挠进了床板里面。

  李学勤面无表情地看着上铺,心如死灰。

  朱霖收拾完床铺下来说道:“你们好,刘振云同学、李学勤同学、陈大志同学,还有张曼凌同学,走,我请你们吃饭!”

  “周筠同志,哎呀,你知道我们叫什么名字?”

  “刘老师经常提起你们,咱们见过面啊,好几次!”

  “哦哦哦!”李学勤慌忙起来,头一下撞到了床板,尴尬地看了一眼刘振云:“你怎么不提醒我咱们是在下铺!”

  刘振云:“是吗?咱们在下铺?”

  几个人跟在刘一民和朱霖身后,朱霖又笑着回头说道:“咱们见过好几面了!”

  “是啊,好几面了!但到宿舍来,还是第一次!”刘振云老老实实地说道。

  李学勤看了一眼不争气的刘振云,在旁边问起了拍电影的事情。

  吃饭的时候,朱霖笑着感谢他们当时替室友几个在诗会给刘一民传信的事情。

  “小事一桩,我们替他传信的次数多了,好多人找一民。”李学勤说道。

  这一顿饭,一向吃的最猛的刘振云,也变得极为优雅了起来。吃几口,就要用手帕擦一下嘴。

  吃完饭,几个人看着刘一民和朱霖的背影,张曼凌看了看自己,叹口气先离开了。

  李学勤和刘振云、陈大志三个人远远地跟着。

  “写作好啊,写作得学!”陈大志闷声说道!

  李学勤认同地点了点头:“书中果然有颜如玉,我觉得,咱们还是回去写吧?”

  “是滴是滴,得好好学一学写作!对了,《庐山恋》很好看吗?”刘振云问道,他家穷,暑假可没到电影院看过电影。

  李学勤嘿嘿一笑:“过几天大饭堂据说要放电影,中文系提议放这部,到时候去看看就知道了。”

  回到宿舍,三个人看了一会儿稿子,抓耳挠腮谁也看不进去。李学勤把稿子一盖:“你们说,一民特么的怎么那么厉害?”

  陈大志幽幽开口说道:“你是哪方面?朱霖同志还是写作?”

  “有区别吗?”

  “是啊,有区别吗?都挺厉害的!”

  “挺厉害?我看是很厉害吧!”

  等刘一民回来后,三人幽怨地看着他,谁都没有先开口。

  刘一民这边事业情感双顺利的时候,诗坛再次爆发了热议,《今天》杂志正式被勒令停刊,上门告知他们必须中断出版发行工作。

  北島他们正在为合规出版做着努力,甚至还发表了告各界同志书。将杂志改名为内部学习资料,不过坚持三期之后,编辑部最终自行消散。

第201章 朱霖想当导演

  中午,燕大南门,门口的建筑的阴影下,一名身材略瘦的老人穿着白色的半袖衬衣,不断地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

  传达室的老头从窗口伸出脖子笑着问道:“你是刘一民同学的什么人?”

  “我们?嘿嘿我给你讲一讲!”

  等刘一民骑着自行车到南门的时候,汝县文化馆馆长老张正在跟传达室的老头聊的热火朝天。

  “刘一民同志,在我们文化馆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前途不可限量!这孩子,还是我们那里的高考状元。”老张从口袋里面掏出一根烟递给了传达室的老头,得意洋洋地说道。

  刘一民笑着说道:“老张同志,你怎么来了?走,吃饭去!”

  馆长老张笑着坐在后座上给传达室的老头摆了摆手,表示自己没有撒谎。

  刘一民将老张带到了长征饭店,跟老熟人打了个招呼,顺便上了啤酒给老张消暑。

  老张满足地喝完一杯啤酒后说道:“不还是上次那个瓦罐的事情嘛,对,现在叫做鹳鱼石斧图。现在国内对它的研究很多,文物价值不可估量。去年紧急押解省博,历史博物馆要借到燕京展览,押解到燕京的任务自然又落到了我的头上。”

  “原来如此!”

  国家历史博物馆后来跟革命博物馆合并,成为了国家博物馆。

  各地发现的国家级宝物,大部分的归宿都是被借到燕京的国家博物馆,至于什么时候还?

  嘿嘿,凭本事借到的,为什么要还?

  等菜上齐后,刘一民喊着老张吃菜,并提出一会儿带着他到燕大里面转一转。

  馆长老张摆了摆手说道:“不转了不转了,来燕大看看你就行了。不错嘛,我到书店门口一溜,很多人都在谈论你的作品!”

  “这么急着回去?”

  老张说道:“下午得去见几个老朋友?”

  “嗯?”

  “怎么?你以为我在燕京没朋友?我告诉你,这件事一般我不主动对别人讲的,我以前是黄埔十八期的,说来在燕京还是有点熟人的。”老张神秘地说道。

  刘一民吸了一口冷气,被老张赶紧打断了,示意他不要大惊小怪。

  刘一民将冷气吐了出去,黄埔这么多期的学员,到了后期,基本上已经没有名将了。也有可能是有,只是来不及成长。

  刘一民问了问老张晚上住在哪里?

  老张告诉他,是住在历史博物馆的招待所。博物馆就在天安门对面,招待所也在附近。

  刘一民真诚地说道:“老张同志,你晚上有事情吗?没事情的话,请你到人艺看话剧,离你的招待所很近。”

  老张想了想后,看着刘一民颇为感动地说道:“那恭敬不如从命!”

  “您老这话说的,您可是我的老前辈,在文化馆没少照顾我!”刘一民举起啤酒杯说道。

  老张这杯啤酒喝的美滋滋的,忘记了秋老虎的炎热,又从口袋里面掏出一封信说道:“这是咱们主任,现在是书记了,杨玉山写的信,你暑假没回去,咱们‘一民班’今年的高考成绩非常好。”

  刘一民听到“一民班”这三个字总感觉怪怪的,听到高考成绩不错,刘一民还是很开心地接过信。

  信里面讲,今年“一民班”百分百过线,本科线也上了三十多个,还有好几个分数在地区也很高,上了河大、也有一个上了燕京的冶金机电大学,后来的北方工业。

  “杨书记专门感谢你的,有了个好的开局,接下来肯定越来越好。”

  “我就出了个名字!”

  “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唉,这也是无奈之举,其实抽调全县高中的优秀老师,对其他的学生并不公平。”

  不过重点班后来虽然屡屡遭受诟病,但也没有哪个学校愿意解散。

  “我觉得不错,劲儿往一处使,不管怎么说,能多一个上大学总比少一个上大学好。”

  吃完饭,老张急匆匆地坐上公交车,开始去找老朋友叙旧去了。

  刘一民回到学校,上完下午的第一节课,刘一民就准备骑着自行车去人艺,就被教授严家炎给叫住了。

  “你小子,又急匆匆地往哪儿跑?”严家炎手里面提着讲义,示意刘一民跟着他到办公室一趟。

  到了办公室,严家炎将讲义扔到办公桌上,用湿毛巾擦了一下脸上的汗水,转身笑眯眯地看向刘一民。

  刘一民告诉他自己去人艺的事情,严家炎泄了一口气:“倒像是给人艺培养了一个好学生。你的几个剧本我都看过,台词和表演都很不错。”

  刘一民嘿嘿一笑:“主要是老师们教的好!”

  严家炎冲着凳子摆了摆手:“坐嘛,想喝水自己倒,聊十几分钟就行。站在那里,总盯着我的头看不好。”

  刘一民倒了两杯水后坐在了严家炎的对面,严家炎现在已经秃顶了,站起来往下,刚好能看到发亮的那块区域。

  “你最近在报纸上和杂志上的文章我都看了,包括还有你到阿坝去的事情,写作嘛,亲身经历才能做到感同身受,你做的不错。”严家炎夸奖道。

  刘一民说道:“我继续努力,我在理论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

  严家炎意外地看了刘一民,忽而笑道:“不错嘛,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很了不起,不过你才大三,理论方面要是跟上了,我们这些了老家伙岂不汗颜了。

  实际上,你的理论功底要领先于同龄人。你关于改革文学的剖析,杨诲教授都觉得非常不错。我去杨教授家的时候,他时常提起你,几个教授之间,还会经常聊一聊你的小说。”

  刘一民不知道严家炎到底想说什么,不过每句话都很自然地回应着。

  “好了,回到正题。咱们燕大新生开学都要开一个欢迎仪式,今年也不能例外,今年想请你作为老生的代表发言,你感觉怎么样?”

  严家炎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你知道我现在还负责着系里面的一些行政工作,这件事儿就由我来给你说。”

  现在严家炎还不是主任,不过四年后将正式成为燕大中文系的主任。

  “系里面还是学校?”刘一民直接问道。

  严家炎没直接回,而是说道:“行啊,我以为你会先说自己不够格,推让一番!”

  刘一民摊开手说道:“严教授,我推让有用吗?要是能推让的话,现在说还来得及吗?”

首节 上一节 130/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