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心,上面也说了,不要过度的干预文艺创作。”蓝天野话虽然这么说,脸上也很凝重,丝毫没有轻松的样子。
刘一民点了点头,原来是这个事情:“他们什么时候来?”
“老万让咱们准备准备,一个星期之后吧!”欧阳山尊说道。
“文化部这边应该没什么问题!”刘一民想到夏言和周杨的态度,觉得问题还是在统战部门这边。
“反正就是这么个事情,咱们四个好好的看一看,有问题的话再改一改!”蓝天野说道。
“行!”
《山高水长》和《红河谷》依次进行排练,《红河谷》排练的时候,《山高水长》也不是完全没练,隔三差五也会排练一次。
这次几个人看排练的时候,完全没了以前的风轻云淡,几乎都是盯着舞台,没有人说话。
中间曹禹走了进来,默默地坐在旁边看了起来。
两场排练,有的演员是两场话剧都上场,连着演了两场,都累得够呛。
几个小时后,曹禹吐了一口浊气,率先说道:“别紧张,咱们人艺这种事,也不是经历一次两次了,无非是指出些问题,咱们改嘛!咱们要是觉得不适合改的话,到时候再说!”
“家宝公,有你这话,我们就放心了!”蓝天野说道。
压力在曹禹,要是真提出一些什么不适当的意见,曹禹顶不住压力,他们自然就得改。
“到时候夏言同志、周杨同志也会过来!”
欧阳山尊、蓝天野、苏民还在指导,曹禹把刘一民叫了出去说道:
“写剧本常有的事情,以后你就习惯了。写的大戏嘛,自然惊动的人也多。小石子扔进湖面上波纹不显,大石头扔进去是扑通一声,要是炸弹,浪花能窜几十米。”
“老师,我明白,有您在,我放心!”刘一民笑呵呵地说道。
天塌下来,高个子的顶着!
等晚上排练完,刘一民送完朱霖,就回到了学校。
大三的下半年课少,但也不是没课。
刘一民走进宿舍,看向他们三个,笑问道:“你们仨平常是不是吃好东西了,怎么上火这么严重?一个个嘴巴上起着泡?”
“急啊!”刘振云说道。
“急?你别急了,你长着几个大泡,再去见郭见梅同学,人家都不一定认识你了!”
李学勤和陈大志都冲着刘振云笑了起来,刘一民瞥了这两个连目标都没有单身汉,也不知道他们两个在笑什么。
外研社,刘一民如以前一样,跟一群留学生相对而坐,旁边的克俚福和李聪仁都不在,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以往的积极分子变成了落后分子。
埃塞俄比亚的穆拉土黑着脸说道:“李聪仁说中国过年都要送礼物,他也给你带了礼物,一会儿就来!”
法国留学生费尔南多说道:“刘,《勇敢的老人和他的狗》我在报纸上看到了去年的总销量,总共达到了五万册,法国畅销书年榜第十名,你目前是法国最有影响力的中国作家了!”
“不至于吧?还有那么多老前辈!”
“哦,我忘了,是最有影响力的中国青年作家!”
“.”刘一民冲着费尔南多说道:“费尔南多同志,请以后开会的时候称职务,还有说话千万不要忘了前缀。”
中国青年作家,估计也就刘一民在法国出版了,这个最有影响力的称号根本没对手啊,根本违反不了一点广告法。
又等了一会儿,李聪仁和克俚福两个人抬着一个行李箱走了进来。
“刘,你猜猜我带什么来了?”李聪仁高兴地说道。
费尔南多:“开会的时候请称职务!”
李聪仁将箱子打开,里面是几份美国的报纸,和十几本《巴黎评论》:“刘,《绿皮书》很多美国人看,卖的很好。我将报纸和杂志买了不少带回来给大家看。可惜,我原本带了更多的”
外国的刊物是不能在国内公开发行的,李聪仁带这么多杂志入境的时候,在入境检查的时候给拦了下来。
海关看着满满一箱的外国杂志,一下子都懵了,这个外国人也太胆大了,想偷运外国刊物。
拉到屋子里面,就问是不是想从事间谍活动?
李聪仁好一阵子解释,海关找来了精通外文的同志,对李聪仁的话做了验证,看着上面的小说作者名字,再三询问这个“Liu YiMin”是不是就是国内很有名的作家刘一民。
“同志,我是燕大历史系的留学生,外研社的,刘是我们的社长,他的小说在美国很受欢迎,我想给他分享一下这个喜悦。”
海关打电话跟燕大的留办仔细核对了一下信息,确认是一场误会之后,才放了李聪仁,但是没收了一大半的杂志,只留下了十几本的样子。
“留学生同志,以后记得不要带那么多,当然最好不要带!”
李聪仁老实地点了点头,跟着燕大留办的老师回到了燕大。留办老师叮嘱李聪仁不要把这件事情告诉美国使馆,以免引起外事纠纷。
外研社的学生看到后,纷纷拿起杂志看了起来,李聪仁递给了刘一民一份报纸,是《华盛顿邮报》,上面对《绿皮书》进行了高度评价,通过主人公的故事,得出了一个结论。
【爱可以使不同肤色的人走在一起,消除肤色的界限,共同沐浴在美利坚的阳光之下!】
刘一民轻蔑一笑,这话还真符合白人的虚伪价值观。
其余的几份美国报纸,不同程度的对《绿皮书》进行了评价。其中一份加州的报纸,上面写了“WHO IS LIU?”(刘是谁?)。
“刘,我还写了一篇关于你的文章,投给了这份报纸,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用稿!”李聪仁得意地说道。
外研社的很多学生冲着刘一民道喜,日本留学生小美贺子扑闪着一双大眼睛,对着刘一民躬身抱歉道:“刘君,很抱歉,我从日本回来没给你带礼物!”
“别给我惹事儿就行了!”刘一民对着十几个留学生通报了一件事情:“外研社的同志们,大家在华的行动一定注意,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咱们燕大日本留学生里面发生了一件事情,不请假跑到了军事基地附近拍照,差点被当成间谍给送走了。
大家引以为戒,好好学习中国文化,不要想那么多有的没的!”
“刘君,私密马赛!”
“贺子,你就别鞠躬了,又不是你,不过就算不是你,你也给我小心点!”刘一民笑着说道。
这是留办让刘一民说的,给这群人紧紧弦,真要闹出什么间谍的事情,学校面上就不好看了。
留办现在压力越来越大,随着燕大留学生越来越多,出现的情况就更多。
去年出现男生娶了加拿大留学生的事情,陡然出现这种事情,也让留办麻爪了,不过还是让他们在HD区领取了结婚证。
两个月后这名女加拿大留学生回国,接着男学生也顺利的去了加拿大留学。
真不真爱的,谁也不敢说!
刘一民看着外研社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感叹了一句队伍是越来越难带了!
开完会,刘一民离开了外研社。李聪仁和克俚福、穆拉土拉着刘一民来到了留学生楼吃西餐,说是要庆祝。
于是,刘一民第一次来到留学生楼上面的留学生餐厅,一名中国学生的面孔出现在这里还是挺引人瞩目的,但是看到周围那么多留学生众星捧月般的围着,缩了缩脑袋,没发表什么异议。
克俚福对着外研社的学生说道:“你们还是得去尝尝中国学生吃的食堂,来中国要吃中餐才才地地道。”
“刘,你吃几分熟的牛排?”李聪仁问道。
刘一民淡淡地说道:“全熟的!”
“全熟?”
“对!我们中国人,早就过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了!”刘一民打趣道。
很可惜,他们没搞懂,什么叫茹毛饮血!
刘一民从留学生楼出来的时候,拿走了几本《巴黎评论》,准备给徐驰寄一本,可是看着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母,邮局不敢寄,于是刘一民只能等到徐驰再次来燕京的时候给他了。
另外一本送给了曹禹,让他进行收藏,曹禹感叹他这个外研社的社长没白当,成为中外连接的桥梁了。
曹禹将杂志放在办公桌上:“走吧,他们马上就来了!”
人艺剧院外,几辆轿车停在了路边,曹禹和欧阳山尊几人在旁边迎接,刘一民站立在最后面。
“老万,风这么大,你出来干什么?”夏言冲着曹禹说道。
曹禹笑道:“出来感受一下风有多大!”
周杨说道:“我看今天的风不大嘛!”
另外几人走了过来,对着曹禹说道:“今天麻烦大家了,我们不得不重视啊!”
“理解理解!”
依次握了握手,夏言冲着刘一民说道:“好小子,二月份听到的都是你的名字,这两部小说写的很精彩嘛!”
“一个月内发表两篇,我们文坛目前最快的年轻人非你莫属了。”周杨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
“这就是刘一民同志?果然年轻,我是统战部门的乌.老万的学生,没给你老师丢脸,你在阿坝辛苦了!”
“一民,这是统战部门的负责人乌同志!”曹禹说道。
刘一民直着身子,保持了一个合适的微笑:“您好,领导同志,欢迎指导!”
到了排练室,两部门的领导坐在中间,刘一民和蓝天野四人分别坐在两边,随时准备狡辩解释!
刘一民坐在夏言旁边,夏言轻轻地拍了拍刘一民放在腿上的手,开玩笑道:“你这阵子也没去我那儿,小云儿可是一直吵着要见你!”
统战部门的几个人,就连周杨也诧异地看了看夏言,两个人的关系怎么这么好?
随着铃声响起,演员正式登场,排练室鸦雀无声,一群人认真地看着表演。
夏言和周杨时不时的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台上有几个演员不知道是排练的不熟练还是压力有点大,中间动作出了错误,好在审核的是剧情和台词,并不是动作。
出点意外,也无伤大雅。
《山高水长》表演完之后,周杨先说道:“我看这部话剧很好,与侵略者勇敢斗争,不惧死亡的精神非常感人!”
统战部门那边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人说道:“是不是冲锋的时候,可以喊一些为了民族和国家之类的口号,为了皇上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
刘一民准备说话,被夏言按住了,曹禹说道:“话剧也要符合史实嘛,改一改就不符合历史了,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目光去看待过去!”
“我们也不是说全部都改,但总该有侧重的体现!”
夏言说道:“台词里面也没有不写嘛!甚至皇帝的戏份都很少,我看体现的很均衡,民族意识那时候只是萌芽状态。我们主题是表达,自古以来各族人民都在为我们共同的家园而奋斗。”
相互辩论了几句之后,统战部的负责人摆了摆手:“大家慢慢聊嘛,先看《红河谷》吧,一会儿到会议室再讨论!”
第233章 良家子!
人艺会议室,看完《红河谷》之后,一群人坐在小会议室里面。
朱霖也在,蓝天野拉着她坐在会议室里面说让她见见世面,增强一下抗压能力。
在场的所有人手里面都有两本定版后的剧本,会议室里面来来回回翻页的声音比讨论的声音大。
周杨和夏言都没有提出意见,只是一个劲儿地说着一些鼓励文艺工作者放开手脚,大胆创作的话。
统战部门的几个人知道这是说给他们听的,一个个心里面直骂娘,暗道今天过来看彩排不是一个好差事。
现在知识分子的话语权大了,相对而言他们就小了。
乌同志没有说话,坐在刘一民的身边,询问着一些比较日常的问题。比如到阿坝感觉怎么样,走一走觉得目前国家有什么变化,家里面怎么样?农村现在是什么样的。
刘一民低声慎重的做着回答,乌同志说道:“不要管他们嘛,让他们去讨论,你家是豫省的,那里农村人口多,你尽管大胆说,出了这个会议室,你可以不认账!”
“农村现在的变化很大,今年我回到家里面.”刘一民将自己在家里面的所见所闻都给讲了出来。
乌同志听到刘一民的大哥结婚的事情,眉毛一扬:“哦?你大伯和你父亲都是革命战士嘞,你大伯几几年当的兵,在哪个战场上牺牲的?”
是个良家子啊!
“原来给我们那里的游击队送过几次口信,后来44年的时候一个人跑到伊川参加了豫西抗日支队,豫西地区依靠着伏牛山,山高林密,很适合打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