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民走到中间,崔道逸和李书两人一左一右,生怕起了冲突。
“同志们,我是刘一民。看到这一幕,其实我很高兴,说明大家都深深地热爱着我们的子弟兵!
我也想让结尾好一点,让我们的子弟兵都能够从战场上回来,和自己的家人团聚,一起吃着家乡的饭,说着家乡的话,手里扯着自己孩子的手
可是啊,同志们,战争是残酷的。我们每天看到的胜利消息,都是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我们的战士浴血奋战,我们的战士舍生忘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认识的子弟兵在前线,我有,我的朋友,跟我年纪差不多,我78年上大学,他78年去当兵。
他一直想成为英雄,积极地向上级要求上前线。80年下半年开始,他一直没有和我通信,直到去年夏天回来了,他站在燕大的门口,我几乎没办法认出他来。
他的脸被子弹划伤,一道醒目的伤疤改变了他的长相,我想去拍一拍他的胳膊,他的左袖空空如也他给我讲了很多战场上的事情。
每每想起不能回来的战友,他总是忍不住哭泣。同志们,这就是战场啊!”
刘一民站在人群中间缓慢地讲着,不少工人听到李兰勇的事迹后,眼角已经噙着泪水。
“不是我不想改,是因为现实就是如此残酷。童川虽然失去了双眼,但最终和江曼同志走到了一起,但是实际上,我们有多少战士,没办法再看到自己的心上人。”
车间内,响起一阵阵低声的抽泣。一些女工红着眼,靠在旁边大姐的肩膀上。
“刘作家,我们知道了,我们这就去开工,争取这本书早点和读者见面!”
一个男工走到刘一民旁边,握了握刘一民的手,朝着生产线跑去。
工人们一边擦着泪,一边跟刘一民握手,握完之后,就朝着机器跑去。
厂领导看到这一幕,心里面才放下了心,让车间的领导去指挥大家印刷。
“刘一民同志,李编、崔编辑,印刷工作三天左右就能够完成!”
“好,吓死我了!”李书搂着印刷厂领导的肩膀后怕地说道。
崔道逸悄悄的将手中的棍子扔了,觉得自己想的有点过了。
刘一民从怀里掏出几张大团结递给厂领导说道:“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我请同志们喝汽水!”
“刘一民同志,这不太好吧!”
“拿着吧,同志们都辛苦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等刘一民走后,厂领导喊上几个人骑着三轮车跑到旁边的商场,装了一三轮的汽水。
到了车间,将汽水摆到车间说道:“同志们辛苦了,这是刘作家自掏腰包给大家买的汽水,他让我转告大家,谢谢同志们!”
工人用围在脖子里的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纷纷跑过来拿了一瓶汽水,豪放地用牙齿咬开,咕噜咕噜地灌了一口:“刘作家请的汽水喝着就是甜啊,是不是同志们!”
“是!”
“刘作家都这样做了,咱们一会儿要加足马力,将《凯旋在子夜》尽快印刷出来!”
“好!”
“大家渴了再来拿,还有!不过一个人只能再拿两瓶啊,不准多拿!”
“刘一民同志可真大气,像咱们燕京爷们儿!”
李书拉着刘一民和崔道逸在外面吃了一顿饭才回去,李书笑着说道:“今天多亏了一民了!”
“工人同志要求改结尾,也侧面说明了这本小说的影响力之大!”崔道逸一口菜,一口汽水,吃的是津津有味。
“嗐,也不是,跟大家解释解释就成,同志们也都是好心!”
刘一民说道。
三个人吃完饭,各回各家。刘一民没有再去燕大,崔道逸和李书将他从燕大拽出来的时候,他正在上课呢!
给学生留下一句“自主复习”就走了。
崔道逸感叹,这大学老师当着可真舒服。当年怎么没有教授硬拉着自己留校呢,不用多硬,只要开口自己就留下。
木樨地,刘一民从曹禹口中得知,中国书刊社的人联系到了他。
想要通过曹禹联系到刘一民,从而获得出版《绿皮书》的机会。
“他们怎么这个时候想出版了?”
“肯定是觉得好啊!中国书刊社的亨利为咱们国家在美国的出版事业做了巨大的贡献。改革开放,美国那边对咱们的书籍审查放宽,来往的稿费也不再冻结。
这两年,他们的业务量非常大,发展十分迅速。上次去美国,我还见到了亨特。他在信里面告诉我,《绿皮书》这本小说在美国十分受欢迎!”
这家中国书刊社,后来被中国外文局和香江的一家出版公司联合收购。
曹禹将电报递给了刘一民。
刘一民将电报从头到尾看了看:“亨特先生没有提具体的细节啊!”
“亨特的女儿尼琪.诺伊斯在香江,如果你同意的话,她马上就能来燕京跟你谈!”
“当然同意,我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创汇的机会!”
李玉如笑着说道:“一民的书马上要占领美国喽!”
三人哈哈一笑,李玉如拿出自己做的糕点让刘一民品尝。
“一民,你尝尝,这是我从别人那儿学来的!”李玉如说道。
刘一民咬了一口说道:“很松软,挺甜的,还有鸡蛋的味道。”
“这是我改良型槽子糕,鸡蛋足足比别人多用了三分之一!”李玉如得意地说道。
“你师娘现在喜欢研究吃的,做出来还都很好吃!”
“老师,你想夸师娘,你直说嘛!”
李玉如冲着刘一民翻了一个白眼:“你这孩子!”心里面却是美滋滋的。
刘一民临走的时候,李玉如还让刘一民带走了一点。
尼琪.诺伊斯的动作很快,两天后就从香江赶到了燕京,跟中国书刊社有合作的几个出版社,甚至有商务部门,都派人去接了她,将她安排在了燕京饭店。
改革开放之后,很多考察团在中国书刊社落脚,当做了解美国的第一站。
因此,他们跟中国很多部门都非常熟悉。
刘一民在燕京饭店见到了尼琪.诺伊斯,穿着一身酒红色的职业西装,年纪在四十岁左右,笑起来非常慈祥。
“没想到,刘,你竟然这么年轻。”诺伊斯笑着说道。
刘一民说道:“诺伊斯女士,您也很漂亮!”
“哈哈哈,谢谢你的夸奖。《绿皮书》这篇小说在美国各个群体中都非常受欢迎,这也是我们想出版的原因。我们的主要业务是出版中国境内的期刊和书籍,但我想,《绿皮书》可以让我们例外!”
“相信《绿皮书》不会让贵社失望!”
“听说你的很多书在法国出版了?”
“对,如果贵社有需要的话,也可以看一看!”
“我会看的。我们先聊一聊《绿皮书》吧,按照一千五百美元的基础稿酬,10%的版税怎么样?”诺伊斯问道。
“诺伊斯女士,我希望版税分成是13%,据我所知,这个标准在美国并不高!”
“是不高,但是.好吧,我同意,你个贪财的小家伙。其余的中国同行,可不像你!”诺伊斯摇了摇杯中的红酒,笑着说道。
刘一民笑道:“诺伊斯女士,我不是贪财,百分之十三是我赢得的。第二嘛,我们的国家需要大量的外汇!”
“不管如何,百分之十三是你的了。当然,这不是白拿的!”诺伊斯笑着看向刘一民,轻轻地抿了一口红酒。
“有什么可以帮您的?”
“带我看一看燕京吧,我的父母很想中国。”
诺伊斯和刘一民走出燕京饭店,刘一民带她逛着燕京城,诺伊斯向刘一民介绍着自己的父母。
父亲亨特出生在中国,她的祖父是来华的传教士。母亲哥特也十分喜欢中华文化,虽然是英国人,但经常去华人社区做志愿者。
“刘,你撇嘴了?”
“有吗?”
“有,当我提起传教士的时候,你似乎有点不满!”诺伊斯好奇地问道。
刘一民坦诚地说道:“诺伊斯女士,我个人和中国人民十分感谢你们家族为中美友好所做的一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传教士来到中国的那段历史并不是一段愉快的历史,传教士也并非是简单的以传教为主。
所谓的‘传教’带着文化q略的意思,一些传教士不但与政客合谋,还做了许多令中国人愤怒的事情,他们犯下了大罪!”
“刘,我承认!你是个不简单的年轻人,我想换个人,他不会向我提起这个事情。”诺伊斯赞同地说道。
“如果您觉得不舒服的话,那很抱歉!”
“没有,我们都应该去正视历史!不过也是因为这段历史,我们家族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啊,这就是历史的神奇之处了!”
刘一民带着诺伊斯游览了胡同和故宫,去了燕大,看了燕大后面的圆明园遗址。
看着杂草丛生的圆明园遗址,诺伊斯一脸惋惜。
“我小时候就读过雨果先生斥责英国和法国的书信,他们不仅掠夺了文明,还将这美丽的地方付之一炬!”
“雨果先生超越了民族主义立场,中国人民都尊重他!”
诺伊斯笑着看看向刘一民:“希望有一天你能够获得雨果奖,我想,雨果先生肯定乐意看到一个东方面孔!”
诺伊斯说完,就觉得不妥,因为雨果奖是科幻小说奖!
两人游览过园子,诺伊斯已经很累了,并没有继续游览其它地方,而是回到了燕大。
在大饭堂里面和学生一起吃饭,大家看着这个外国人,还以为是新来的外教。
“刘,谢谢你,今天在燕京过得很开心!”诺伊斯笑着说道。
“我也是!”
“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在美国见面,我带你看看美国!”
ps感谢大佬岂无衣的200点币打赏
第286章 总政作协军事题材讨论会
诺伊斯来燕京,不单单是为了《绿皮书》而来。在燕京的这段时间里,她的行程很紧。
不过在她接下来的行程里面,还是抽出时间慢慢地了解着刘一民的小说。
在跟作协的张广年和文化部的领导见面的时候,诺伊斯向他们打听起刘一民的小说。
当听到动辄几十万到上百万册的销量时,诺伊斯大吃一惊,感叹着中国人对文学的热爱。
“诺伊斯女士,我想不单单是中国人对文学热爱的原因,我想还有刘一民同志个人作品魅力。”张广年笑着直起身子说道。
诺伊斯好奇地问道:“你们国内的报纸对刘评价如何?”
“一个年轻人,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一个爱国且有才华、低调幽默、品行兼优的年轻人!”
张广年的话层层递进,让诺伊斯频频点头。
诺伊斯说道:“你的这几点,通过昨天的接触,我全都了解到了。不过跟你们相比,这个年轻人也有不同的地方,他比中国文学界的人都敢于谈钱!”
“谈钱?”
“是啊,谈钱,当然我不是说他贪财。作家的商品就是作品,他只是在争自己的利益。但这跟中国文人的传统,并不相符!”诺伊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