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218节

  “哈哈哈!”张广年笑道:“稿费是作家应得的,诺伊斯女士,我坐在这里,我也要向一民学习,勇敢地跟你谈钱!”

  “我想我们的合作会很愉快!”诺伊斯说道。

  等刘一民再见到诺伊斯的时候,是在曹禹的家里面。曹禹特意邀请诺伊斯来家里面吃饭,诺伊斯给曹禹带来了礼物——美国话剧剧本!

  《推销员之死》《洋麻将》等都在其中。

  李玉如热情地邀请诺伊斯品尝着中国菜,不过不会使用筷子,汤汁几次险些滴到衣服上。

  等到吃完饭,诺伊斯对着刘一民说道:“刘,我了解了你写过的几篇小说,你觉得哪几本在美国出版会有比较好的文学市场?”

  “诺伊斯女士,你要让我说的话,我觉得全部都有!”刘一民笑嘻嘻地说道。

  曹禹冲着诺伊斯说道:“我这个学生脸皮有点厚!”

  “我觉得很有意思!刘,这本老人和小狗的故事、这本讲你们南疆战争的小说,这本讲男孩之间友谊救赎的小说,我觉得非常不错。”

  诺伊斯向他们讲了一下原因,第一本《忠犬八公》,讲述的是老人和狗的感人故事,人和宠物相处产生感情,本身在西方世界就比较吸引人。

  这种情感的力量是共通的,另外植树这个故事,相比其它的中国故事更容易让美国人接受。

  第二本是《追风筝的人》,童年的欺骗和救赎,也适合西方的读者。

  第三本是《凯旋在子夜》,美国刚刚从越南撤走,整个西方社会都十分关注这场战争。

  曹禹听到后觉得十分有理:“诺伊斯,你的眼光很准,我相信这三部小说能深受美国读者的欢迎。

  一民的几本小说,在法国广受好评,法国还准备出版《狼烟北平》《红河谷》这几本小说。”

  曹禹一边认可,一边还不忘替自己的学生向诺伊斯推销其他的小说。

  诺伊斯笑道:“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贪多嚼不烂,我们先出版几本试一试,其它的以后再说。”

  李玉如插嘴道:“那可惜了!”

  “师娘,没什么可惜的,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刘一民说道。

  “我是替那美国人可惜,看不到其它的好作品了!”李玉如笑道。

  三个人都被李玉如给逗笑了,如今出版的这几本书,都将按照百分之十三的版税分成计算总稿酬。

  刘一民已经期待起来接下来的美元稿费了,想到这里,又不得不在心里面低声骂了几句法国出版社,这稿费结的也太慢了。

  晚上,将诺伊斯送走之后,曹禹笑着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干的不错,又能挣不少的外汇了。另外燕京军区的战友话剧团和总政话剧团将《凯旋在子夜》排练的怎么样了?”

  “这我还真不清楚,燕京军区离咱们这儿实在是太远了,我基本上没怎么关注!”刘一民无奈地说道。

  “我明天打个电话问一问,剧院里面的几个导演还是觉得应该排练一下!”曹禹说道。

  刘一民跟曹禹聊了几句,就骑着自行车离开了。

  回去之后,跟家里面写了一封信,准备让刘福庆和杨秀云早点来,在四月底和五月初这段时间最好,真到了麦收之后,自己又不在燕京了。

  到时候又得耽搁。

  写完信,刘一民才躺在床上放心的睡去。

  翌日,曹禹告诉刘一民,战友话剧团对《凯旋在子夜》定版了,他们预计5月份就能够首演了。

  “这么快?”刘一民诧异地问道,一个剧本就排练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比人艺的剧本排练进度快啊!

  “军内的话剧团排练的快,他们雷厉风行,执行能力强!”曹禹说道。接着又对着刘一民说道:“你今天没事吧?”

  “没什么大事!”

  曹禹一眼就看穿了刘一民的小心思,笑骂道:“别给我打马虎眼,没事就是没事,还没什么大事!你跟山尊去一趟军区大院,咱们也排!”

  “好嘞!”

  “坐车去!”

  刘一民和欧阳山尊两个人坐在曹禹的车上,朝着燕京军区而去。刘一民感叹道:“四个轮子的就是比两个轮子的省劲儿!”

  “我能不知道嘛!”欧阳山尊没好气地说道,接着问道:“怎么?你还想买个轿车坐一坐?”

  刘一民嘿嘿一笑:“以后或可一试!”

  刘一民腰包是有钱,可是跟汽车的价格一比,就又成了穷人。况且,现在私人还不能买汽车。

  欧阳山尊对于这一趟军区之旅充满了期待,坐在车上就跟刘一民不断地讨论着剧本,从外国的剧本聊到《凯旋在子夜》。

  正聊着天,车子稳稳的停在了军区大院的门口。哨兵看到是小轿车,走过来先敬了军礼。

  “同志,你们找谁?请出示一下证件!”

  欧阳山尊、刘一民和司机三人都向哨兵出示了一下自己的证件。

  “你们是去战友话剧团的?”哨兵问道。

  “对!”

  “找谁?”

  “战友话剧团魏团长!”

  “稍等,车辆停到一边,我打个电话!”

  过了一会儿,哨兵走出来说道:“你们你去吧,魏团长在话剧团门口等着你们!”

  三个人坐着车到了战友话剧团,魏团长果然已经在这里等着了。欧阳山尊笑眯眯地走过去打了一个招呼,两个人关系看起来十分密切。

  “老魏啊,《凯旋在子夜》让你们捡了个便宜,我们排练还得来你们这里取经!”

  “山尊,你这样说本子我可就不给你们了!”魏团长开玩笑道,看到刘一民时响起了爽朗的笑声:“一民啊,快进来看看我们排练的怎么样!”

  一行人笑着走了进去,魏团长向大家介绍了一下演员的名字,接着拍了拍手,演员立即开始了表演。

  “山尊,我们的选角还不错吧!”魏团长得意地问道。

  “也就那样!”欧阳山尊哼哼了一声,算是承认了。

  魏团长笑道:“好你个山尊,咱们部队里面的好小伙子和姑娘多的是,瞧,我们文工团的女兵,个顶个的漂亮。”

  说到这里,魏团长似乎想起了什么,于是望向刘一民:“一民同志,你有对象没有?需不需要我给你介绍个对象?”

  欧阳山尊拍了拍魏团长的胳膊说道:“都说战友话剧团的魏团长以前是媒婆出身,喜欢帮人拉媒牵线,还真是名不虚传。

  家宝公的弟子,你就别操心了,文工团的姑娘再漂亮,也没有一民她对象漂亮。”

  “这我就不信了!”魏团长嘴一撇!

  “一民的对象是我的学生,朱霖同志!对,就是那个获得了百花奖和金鸡奖的朱霖同志!”

  魏团长一想,好像还真没有。

  见魏团长沉默,欧阳山尊嘿嘿一笑,专心欣赏起话剧表演。

  等观看完之后,欧阳山尊十分配合的鼓起了掌,笑着说道:“老魏,排的还真不错。等过阵子,你瞧瞧我怎么排的!”

  魏团长并没有收人艺的版权费,临走的时候,欧阳山尊向魏团长提了一个请求,那就是到时候让人艺的演员来部队训练一下。

  魏团长笑着说道:“这个我来安排!警卫团的人我都熟,你们演员跟着他们训练就行了。”

  刘一民和欧阳山尊坐上车离开了燕京军区,欧阳山尊笑着说道:“这个老魏还不错,人很好,业务能力也强!”

  4月19号,总政和作协联合举办的军事题材写作会议正式开始。来自军内和地方的一百多名作者一起走进总政的会议室,场面蔚为壮观。

  军绿色的军装和中山装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第一天开幕,会议室的主席台上,坐着作协的领导和总政的领导。魏巍和张广年两个人,都在上面坐着。

  魏巍穿着军装,目光扫视下面的黑压压的人群,扫过刘一民的时候,冲着他微微点头。

  凡是会议,必然有点无聊。

  台上领导侃侃而谈,刘一民不断的用笔记着,旁边的人感觉刘一民记得十分认真,于是偷偷的瞥了一眼。

  这一瞥不要紧,看到上面的字,差点都笑喷了。

  只见上面画着一个个的小人儿,小人儿的旁边写着“好、

  嗯、好”之类的字。

  “同志们,尤其是军内的同志们,你们来自各地的文工团和剧团。你们要好好的领悟上级的指示精神,写出更好的军队作品出来。为军队服务,为人民服务!

  《凯旋在子夜》这部作品大家应该都已经看过了,我想没看过的人肯定没有。这部作品,在军内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影响力,自不必多说。《收获》1月刊,将近一百九十万册的销量,已经说明了一切。

  所以我们不仅要看这本书,而且要好好的去学习这本书。我们的军内的文艺工作者,要向刘一民同志学习。

  我们也希望更多如同刘一民同志这样的文艺工作者,为军队文艺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会议开的很久,几乎每一个领导都谈了谈,还传达了领导对于军队文艺事业发展的期望。

  接下来的会议,就是各种各样的学习。中间会组织一场外出活动,那就是组织作家们到高碑店看打靶。

  “同志们,下午我们就不讲了,让谁讲呢,让刘一民同志来讲,讲一讲自己的创作经验,大家要打足精神去学习,我们也希望接下来优秀的军事作品越来越多。”

  上午会议结束之后,作协的领导们都离开了会议现场。魏巍和总政文化部的一名副部长一起作为接下来会议的组织工作者。

  总政给大家安排了舒适的居住环境,伙食是军区机关食堂的标准。

  会议结束之后,不少人主动过来跟刘一民打起了招呼。大部分都是军队内的人,一个个穿着军装,过后基本上都记不住。

  除了作家之外,编辑自然是少不了。如此众多作者,编辑们可不会放弃这一次盛会,《人民文艺》《燕京文艺》《十月》等杂志社的编辑,开始四下交流作家,发出约稿函。

  崔道逸忙着跟大家打招呼,显然已经忘记了他这个亲师弟了。

  到了机关餐厅,魏巍坐在了刘一民旁边,笑着说道:“听说你前阵子到军区了,怎么也不去找我?”

  “您工作忙,我跟人艺的同志到战友话剧团观摩观摩,就没有去打扰!”

  “嗐,忙什么忙,再忙也不会怠慢了你这个小老乡!”魏巍笑着说道。

  魏巍坐在这里,倒是少了很多人来握手。

  魏巍问道:“听说《凯旋在子夜》印刷的时候出了点事情?”

  “嗐,也没什么大事儿,就是同志们不太理解,解释清楚就行了!”

  两个人聊着天,崔道逸坐了过来,刘一民嘴角一勾:“崔编辑,怎么忽然想起亲师弟了?”

第287章 恭喜,你被录取了!

  中午吃完饭,刘一民和崔道逸一起回到招待所休息,路上碰到了周燕如和《十月》的张守任,崔道逸跟防贼一样看着两人。

  张守任调侃道:“百密终有一疏,老崔,你可好好的防,一不留神,一民可就跑到《十月》或者《燕京文艺》了!”

  “哼,老张,走着瞧!”

  崔道逸拉着刘一民回到房间,两个人住一起。

  周燕如和张守任对视了一眼,张守任的眼神颇为无奈,认识大队也挺久了,一次稿子也没拿到。

  “老周,还是你有手段,好歹拿到了一次,《山高水长》这本小说当时的销量也不错!”

  “嗐,放心,以后还会有!”

  周燕如笑眯眯地说道,可把张守任气得不轻,转身走回了自己的房间。

  中午躺在部队的招待所休息之后,刘一民和崔道逸两个人擦了把脸,就准备去会场。

  崔道逸随口问道:“研究生复试快要开始了吧?”

首节 上一节 218/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