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虽然紧了点,但是房子不用装修,家具也不用添置太多,时间还是够用。
最费时间的还是送请柬,一家一家的送。刘福庆和杨秀云等人帮不上什么忙,刘一民就让李兰勇带着他们逛燕京,天安门、故宫之类的地方全都逛了一遍。
ps朋友的书《1983:弃艺从文开始的文豪》
第291章 抽空结个婚
四合院内,里里外外的打扫的干干净净,就算是菜园子里面的菜也不能由着自己的心思生长。豆角出来,必须得排成一排。
刘福庆和杨秀云在游燕京之外,心思全都花到了院子里。大哥刘一国和大嫂顾萍以及李兰勇,给两人打着下手。
“兰勇,一民在燕大怎么样?”干活的时候,刘福庆和杨秀云总是问李兰勇这句话,让李兰勇给他们讲一讲,刘一民在燕大的事情。
李兰勇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刘一民在燕大的事迹全部讲给他们听,几个人高兴地合不拢嘴。
“兰勇,燕京人生地不熟,接亲的队伍咋办?”刘福庆惆怅地说道。
“福庆叔,你们不用管,一民的几个室友已经在找人了。到时候清一色都是燕大的学生,而且啊,还都是各个地方的第一名。”李兰勇笑着说道。
刘振云几个人靠谱了一回,消息一出,中文系的很多人都想帮刘一民接亲,最后找人,变成了挑选。
找了十几个形象好,自行车新、成绩好的燕大学生,没选上的,自然是扼腕叹息。
正谈话间,刘一民跟崔道逸一块走了进来,看到刘父刘母,崔道逸先热情地打起了招呼。
找厨子之类的,都是崔道逸帮忙找的。
“崔同志,谢谢,您可是帮了大忙了!”杨秀云连忙感谢道。
“嗐,婶儿,您说谢谢这可就见外了,我是一民的师兄,那就是亲兄弟,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况且也不是我一个人,还有许多人帮忙!”崔道逸客气地说道。
刘一国看到两人满头大汗,赶紧从冰箱里面拿出冰镇汽水给两人解渴。
“崔同志,我这个大哥在燕京帮不上什么忙,有什么打下手的活儿,您告诉我!”刘一国笑着说道。
崔道逸笑呵呵地说道:“哈哈哈,没事儿,有需要的地方,咱都得上手干!”
傍晚的时候,曹禹和李玉如、还有万方三个人来到了四合院里面,看看刘一民把四合院布置的怎么样了。
“老师,师娘,师姐!”刘一民笑着跟他们打着招呼。
刘福庆和杨秀云也从屋子里面赶紧走出来说道:“万先生,李同志!”
七八十年代,汝城的农村一直保持着对老师和医生等群体称呼为“先生”的叫法,这是农村人对知识分子的尊重。
随着老一辈人的离世,这种叫法渐渐归于尘埃。
“福庆老弟,秀云弟妹,不用称呼什么先生,叫我万家宝就行!”曹禹笑着说道。
刘福庆赶紧摆了摆手说道:“这样就坏了礼数,那可不中,那可不中!”
“嗐,我比你大,叫我一声老哥哥也行!”
刘福庆这才答应,笑着喊了一声“老哥哥!”
曹禹的年纪比刘福庆大了十几岁,两个人这样称呼也没什么毛病。不过从外表看,倒是刘福庆年纪大。
农村人风吹日晒的,老的快!
刘福庆和杨秀云来燕京的第二天,就到曹禹家里面拜访了一次。曹禹对如何称呼刘一民的爸妈,估计也是思索了很久。
有了老哥哥,那杨秀云拉着李玉如称呼李玉如为“老嫂子”就顺理成章了。
杨秀云看向万方,万方赶紧说道:“您叫我小方就行!”
两家人在四合院里面转悠着,看看还有什么地方布置的不妥当。曹禹看了一遍后,笑着对刘福庆说道:“福庆老弟,你养了个好儿子啊!”
“是啊,一民自从考上大学后,就让我省心多了。以前啊,我们为了他这个工作,是成宿成宿的发愁。现在啊,老大老二都让我们省心了,我有两个好孩子啊!”
刘福庆得意地挺直常年劳作,已经初显佝偻的身子。
杨秀云也说道:“俺家老大和老二都好,又找了两个好儿媳,以后啊,我们两个老家伙,是享不尽的福。我们大队的人,都打心眼里羡慕呢!”
晚上,两家人就在四合院里面吃了饭。李玉如在饭桌上,帮忙讲着注意事项,看有没有什么忽视的地方。
直到耐心的过了一遍,觉得没有什么遗漏,才放下了心来。
“一民,听说你准备买摩托?”曹禹笑着问道。
刘一民疑惑地问道:“您怎么知道的?”
“哈哈哈,你就别管我是怎么知道的,进口的都要外汇券,你?”曹禹问道。
“我有侨汇券,我跟王府井百货商场摩托经销部的人都讲好了,明天就去提摩托车。”
曹禹问道:“钱凑手吗?”
“放心吧,老师,钱够着呢!”
李玉如拉着刘一民说道:“你又是买冰箱,又是买彩电的,要是不够,提早跟师娘说。”
晚上吃过饭,曹禹跟刘福庆喝了点酒,不过只是小酌。见一切都差不多了,才笑着离开了四合院。
送走曹禹和师娘以及万方,刘福庆站在四合院门口感叹道:“一民啊,你这老师和师娘人真不错!”
刘一民笑着说道:“爹,娘,老师和师娘对我一直很好,你们放心吧!”
刘福庆和杨秀云对刘一民以后在燕京的生活和工作,稍稍放下了心。
刘一民问刘福庆和杨秀云愿不愿意在燕京,老两口都说还是在老家自在,走到胡同里面,都听不太懂燕京话。
“什么前门楼子,胯骨肘子,听不懂啊!我跟你娘还是在家里面待着自在,种种地,喂喂牛,那才是咱们庄稼人的生活。你在燕京好好干,前面就是天安门,要经常听老人家教导!”刘福庆认真地说道。
“好,我记住了!”
送老两口回去休息,刘一民笑着对大哥说道:“大哥,我明天给大山叔拍个电报,让他帮忙给咱们的几亩麦子收了,等结完婚,咱带着爹娘大嫂,到时候还有霖霖爸妈,到北戴河玩两天!”
“北戴河?”
“对,北戴河!”
“那地方咱能去吗?报纸上和电影上讲,都是领导才能去的!”刘一国隐隐有些激动,这可是北戴河啊!
“现在能了,那里是海边。咱爹娘一辈子没有见过海,到那里转一转!”刘一民说道。
刘一国迟疑了一下说道:“行!等以后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看海,既然来了,索性去看看,就是辛苦你了!”
“大哥,你这说的哪儿的话!”
翌日,刘一民来到王府井提摩托车。这个摩托车经销部,有国产和进口的两种。
国产的摩托,就是沪上摩托车厂的幸福250和鲁省的轻骑。
幸福250排量不大,但是发动机的动静可不小。从华侨公寓启程,发动机刚启动,估计燕大的学生就听到声音,知道刘教授要来上课了。
轻骑和幸福是大哥二哥,都一样,轻骑除了噪音大,还冒黑烟。
进口的车分为东欧和小日子的,东欧的笨重,且操控性不好。
所以选择了小日子的车,排量有50cc和100cc的,刘一民选择了铃木100cc的,50cc的看起来太单薄,载人的话,后面的人比较坐着不舒服。
铃木100cc就不一样了,坐垫长,后面坐着也舒服。
“同志,你看看这怎么样?”摩托经销部的同志拍了拍铃木的后座,得意地问道。
“我坐上试一试!”
刘一民跨上摩托试了试,小日子的车操控性确实不错,要不然后来也不会快速的占领了国内的摩托车市场。
“怎么样?”
“可以,就这台吧!”刘一民从摩托车上下来,从包里面掏出来一个信封,递给了售货员。
售货员接过信封,把一沓崭新的大团结拿了出来,手指沾了沾唾液,快速地数了起来。
数完之后笑着说道:“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总共三千二百块钱!加上侨汇券,同志,随我到这边开票吧!”
交过钱,拿着发票,刘一民骑着摩托车朝着东城公安局骑去,到公安局上个牌子。
这台铃木A100红色的车身,十分喜庆,车身上有铃木和100的标志。车身修长且有劲儿,排量大,油耗自然不低,百公里可能要三升以上。
到了公安局不仅是要上牌,还要办购油手续。想加油得有汽油票,都是定量。
摩托车不出燕京,定量的汽油肯定够用。
到了公安局,上牌子的公安盯着崭新的摩托车,看了看局里的偏三轮,一脸的羡慕。
检查完刘一民的发票外,确认不是黑车后,开始给他办理手续。
“哎呦喂,这可是好车,能买到这车,小同志,不简单呐!这是牌子,这是购油的凭证,你拿好,不要弄丢,补办忒麻烦!”
公安同志将牌子拧上,把其它的手续装进档案带里面。刘一民缴纳了上牌的费用,还有其它的一些税费,才骑着摩托车回到了四合院。
梁大妈知道刘一民要结婚,过来询问他要不要帮他凑点桌椅板凳。
拍了拍他崭新的摩托车,羡慕地说道:“这瘦驴可贵了,我家那口子的外甥儿最近靠着投机倒把发了不少财,天天骑着一破250过来臭显摆!”
看的出来,梁大妈对于她外甥儿靠投机倒把发财十分的不满,不满中带着酸味儿。
“梁大妈,到时候要是缺什么,肯定要麻烦您!”
“好说,好说,你爹娘人不错,我们一聊啊,就好像回到了鲁省老家,你结婚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来找我,大妈给你吼一嗓子!”
梁大妈悄悄地摸了几把摩托车的坐垫,笑着离开了。
鲁省和豫省的口音有相似的地方,挨得近的地方几乎差不多,正因为如此,梁大妈跟刘一民的爹娘,碰见面能聊的热火朝天的。
19号,剧组在军区拍戏,拍的是《凯旋在子夜》里面,童川在部队伤人被关在了禁闭室的片段。
正收工的时候,朱霖找到了王严和李俊,笑着向他们请三天假。
“请假?”王严很是意外。
“王导,对,请假,我明天要抽空结个婚!”朱霖高兴地说道,眉眼间全是笑意。
“结婚,跟谁?”
李俊没反应过来,王严没好气地踢了李俊一脚:“能有谁,肯定是一民啊!难怪一民这阵子没来,不过,你们明天结婚?”
“对!”
“哎呀,朱霖同志,你们怎么不早给我们说,明天结婚,今天才请假,来得及准备吗?”王严无奈地说道。
“这不是怕耽误了剧组的进度,再说了家里面都准备好了,我只用当好”
朱霖没有继续再说下去。
剧组的王严和李俊,刘一民都还没有告诉他们。
“那我们剧组明天也停一天!”王严冲着李俊说道。
李俊点头附和:“你们两个结婚,我们明天也得去!”
“两位导演,那欢迎你们。刘老师之所以没对你们先讲,就是怕耽误了拍摄!”
收完工后,王严和李俊将大家招呼在一起,说了句明天休息一天。
演员们听到后立马欢呼雀跃了起来,从10号开机到现在,大家一天都没有休息。
没有演出任务的,都跟着燕京军区部队训练。
大家只知道要休息,不知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