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226节

  朱霖向刘福庆和杨秀云介绍着北戴河,搞得朱父和朱母心里面比吃了柠檬还酸。

  这就成人家的了!

  两家人住在了稍好的一个招待所,感受着北戴河的凉爽,一行人中尽是笑声。

  翌日,朱父和朱母说道:“霖霖,一民你们两个玩你们的,我们玩我们的。”

  “对对对,你们小夫妻,想去哪儿去哪儿,我们沙滩边随便转转就行!”刘福庆说道。

  于是刘一民和朱霖去游泳,也不再管他们了。

  “刘一民同学,朱霖老师上次教你的游泳之法,不知道还记不记得!”朱霖掐着腰得意地说道。

  刘一民轻轻地掐了一下她的腰肢,笑道:“试试才知道!”

  两人先是游了一遍,等人多的时候,又找到了上次待过的礁石,坐在礁石上,朱霖笑着学着当时第一次亲吻刘一民脸颊的场景。

  亲完后,朱霖跳下了水,刘一民嘿嘿一笑,这次可没那么简单。

  说着跳下水抱住了朱霖,双手拨开海水,吓得朱霖立马躲到了礁石后面。

  “刘老师,别被人看到了.”

  “放心,游泳而已,保持同一水位”

  燕京军区,拍戏的间隙,冯小钢没戏,也没去训练,而是跑到了一栋墙后面。

  他手里面拿着冰棍,弯腰笑着对旁边的一个圆脸凸眼,胖乎乎一脸痞相的年轻人说道:“硕哥,这么热的天,吃根冰棍,我给你扇一扇!”

  “你丫的说的是真的假的,有那么玄乎?”王硕一脸不耐烦地说道。

  “嘿,我要是说一句假话,我拍戏到了前线遇见白眼狼当烈士。硕哥儿,您是不知道。丫刘一民结婚的时候,里面坐的都是文艺界有头有脸的人儿,那句话怎么说,群贤毕至。

  这一堆是燕大的老教授,那一堆是作协的老同志、南边是电影厂的、北边则是文化部的,除此之外还有人艺的。哎呦喂,我认识了不少人。

  刘一民拉着我的手给他们介绍我,说我是他铁瓷儿,还敬了我两杯酒。哎呦喂,您说我能不给面儿吗?回来的时候我都忘了怎么回来的!

  不过啊硕哥儿,您这篇小说一发表,以后啊,肯定比丫刘一民混的好。我看您的这本小说,有东风压倒西风的势头啊!”

  王硕摆了摆手,不耐烦地说道:

  “你丫哪来的那么多废话,能不能比的上,我自己心里没数吗?不过,这个刘一民我倒是想认识认识,见识见识他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那么厉害,别人都夸他,我偏不服气!”

第294章 八十年代现象级小说

  本来计划只在北戴河待上一天,王严和李俊告诉朱霖不急着回剧组,剧组先拍其它的戏份。

  于是,刘一民就带着大家在北戴河呆了三天,朱霖和刘一民两个人除了去游泳之外,其余的时间就是陪着家人,拿着相机给大家拍照。

  朱父、朱母和刘父、刘母这几天,天天都是笑呵呵的,两家人好的跟一家人一样。

  平常也少了许多暗地交锋,比试高低的小动作了。

  刘一民和朱霖晚上合法地躺在被窝里的时候,会先交流一番,讲一讲两家人的变化。

  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两家人依依不舍地回到了燕京,刘福庆和杨秀云还有大哥大嫂,没有停留多久,就坐上火车回家了。

  家里那金黄的麦田,是刘福庆和杨秀云永远舍不了的牵挂。

  除了刘家人之外,李兰勇也跟着回家了!

  刘一民和朱霖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之中。

  剧组在燕京的戏份,马上就要拍完了,接下来就是到前线拍摄了。

  刘一民除了呆在剧组时不时地跟导演商量一下剧本之外,就是回到跟杂志社和出版社沟通了。

  《凯旋在子夜》首印八十万册,刘一民结个婚的时间,竟然就即将销售一空了。

  李书将这个数据给刘一民拿来的时候,他猛地锤了李书一拳后,才知道这竟然是真的。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社长韦君怡将之称为“文学作品销售史上的奇迹!”

  巨大的横幅扯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大楼前,上面实时的贴着《凯旋在子夜》的销量,引得整个燕京的报社前来采访,新闻稿通过燕京的报社,转载到各地方的报纸上,标题简单明了。

  《凯旋在子夜》的几个大字后面,跟着一大串数字。

  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二批已经紧急开印了,各地书店的电话,如同羽檄飞驰,急如星火。厂里面印好后不放仓库,直接装车往各地的发。

  就这,市场上仍然是供不应求,书店拿不到货的情况比比皆是。

  商务印书馆和燕京的其它几家出版社,一起找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刘一民,表明希望联合出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会议室内,商务印书馆、燕京出版社、人民出版社、津城人民会出版社四家出版单位齐聚,来的级别最低也是副社长。

  四家单位在会议室里面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而刘一民和社长韦君怡就在旁边的办公室。

  韦君怡也知道如此销量,光靠一家出版社的力量,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销量。

  上级领导也十分看好,这个时候不同意联合出版,那肯定会授人以柄。

  “一民,我们本来还打算出版《凯旋在子夜》的连环画,和你的另外《家园三部曲》的少数民族语言版本。现在看来,还得往后面放一放了。印刷厂所有的机器,除了一些不能动用的,全部都在印《凯旋在子夜》了。”

  韦君怡站在窗前,手里面拿着茶杯,说话的时候神情激动,脚来回踱步。

  李书靠着《凯旋在子夜》的销量,如今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可以说是横着走,即使眼睛长到头顶,也会有人夸奖说这有利于向上观察。

  “韦社长,出版能获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还得多谢出版社的帮助。”刘一民笑着说道。

  “嗐,你不用说谢谢,我们倒是想做那个抬轿子的,可惜啊,你这轿子不用抬就能走!走吧,我们去见见我的那些老朋友吧!”

  韦君怡和刘一民两人一前一后的走进会议室,刘一民的手里面拿着一本《凯旋在子夜》的样书。

  过了一会儿,李书也走了进来,整个人红光满面,就差直接坐在桌子上了。

  “韦大姐,一民,你好,我是商务印书馆的陈元!”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陈元冲刘一民伸出了双手。

  “陈总经理!”刘一民打量了一下陈元,目前国内出版行业的领头人之一。

  陈元本来为馆里丢失《凯旋在子夜》的出版权,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呢,看着销量越来越高,心里面越来越不是滋味。

  即使如此,陈元依然没去批评黄春雨,这个年轻人能从人民文学的手里面连抢三本小说,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陈元和另外几个出版社的人对视了一眼,冲着韦君怡说道:“韦大姐,这联合出版的事情.”

  “给给给,为了咱们出版行业的发展,我们作为国内出版行业的老大哥,这点胸怀还是有的。各家联合出版,就按照我们人民文学的版面来,另外我们收取百分之三的印数稿酬当做版权费。“

  韦君怡直截了当地说道,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既然确定要给,就没有必要再搞什么欲擒故纵了。

  几家出版社听完之后,觉得这个价格可以接受,于是就笑着同意了。

  津城人民出版社的社长甚至催促起来,想要早点签合同,开始让下属或者合作的印刷厂立即印刷。

  刘一民和人民文学一起,跟几家签订了合同,刘一民收取同样数额的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

  这一下,靠着五家出版社,刘一民要赚的盆满钵满了。

  韦君怡签完合同,看向陈元说道,我们人民文学的好作品分给你们出版,以后啊,你们可不能小气。

  “韦大姐,那是自然,都是为了出版行业嘛!”陈元乐呵呵地说道。

  等几个出版社的人离开,韦君怡拉着刘一民说道:“一民,你们班上有一个学生叫张曼凌是吧,她的那本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你看了吗?”

  “这本小说她刚写的时候,我就看过。韦大姐,您想出版?”刘一民问道。

  韦君怡诧异道:“你怎么知道?”

  “您询问这个,除了出版,还能干什么?”刘一民笑着说道。

  “我看了这部小说,我觉得应该出版。”韦君怡从抽屉里面将《燕京文艺》拿了出来,正是刊登《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那一期。

  李书说道:“韦大姐,我这就让一民帮忙介绍一下,拿下这本小说的出版权!”

  听到李书表态,韦君怡满意的点了点头。

  燕大,他们78级的学生终于到了毕业离校的时候了。校园里,各个系的办公楼前面都挂着横幅,祝福新一届的毕业生未来能够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中文系给78级的学生准备了毕业典礼,学生们从教授的手中接过毕业证,最后再听一听教授的教诲。

  严家炎笑着将毕业证递给刘一民,说道:“以后咱们有的是机会,就不跟你多说了!”

  中文系的女孩子们,眼角泛着泪花。大大咧咧的刘振云,也拘谨了许多。

  严家炎和几个老教授讲了讲勉励的话,号召大家到新的工作岗位上,要努力工作,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做贡献。

  到此,刘一民的大学生涯正式结束了。

  从会议室走出来,刘一民看到张曼凌,向她提起了人民文学出版社想要出版她小说的消息。

  张曼凌听到这个消息,本来心里面因为毕业有点伤感,下一秒一蹦三尺高。

  “张大姐,你别吓蹦啊,不知道的还以为地震了!”刘振云贱嗖嗖地说道。

  张曼凌作势要踢刘振云,被他轻松的躲开了。

  李书见到张曼凌,向她讲着单行本出版的相关政策,以及稿费标准。张曼凌没怎么认真听,对她来说只要能出版,不给稿费也行啊!

  “李书同志,如果要印刷的话,什么时候能够印好?”张曼凌问道。

  李书想了想,不好意思地说道:“真正要出版的话,估计要等到十月份左右了,最近印刷厂不分白天黑夜的印刷《凯旋在子夜》,很多不太急的书,都在延期!”

  张曼凌看了一眼刘一民,无奈地说道:“跟一民一个班,都习惯了。”

  说完,张曼凌又好奇地问道:“《凯旋在子夜》现在单行本的销量有多少了?”

  “我们首印八十万册全部销售完毕,二次印刷出来的二十万册,已经运到各地书店,目前应该已经卖完了。其余几家出版社,正在印刷,印出来的还没有上架!”李书脸上露出傲然的神情。

  这才不到一个月,销量已经达到了百万册,几家印刷厂同时开工,据不完全统计,每天印刷出来的《凯旋在子夜》多达二十万册,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的上涨。

  “一民,恭喜你啊!”张曼凌笑着说道。

  张曼凌跟李书签完合同之后,想请刘一民他们吃饭。可惜,人已经凑不齐了。

  陈大志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去赶火车了,单位催的急,他为了给领导一个好印象,领完毕业证,就马不停蹄的离开燕京。

  刘一民和张曼凌、李学勤还有刘振云坐在长征饭店吃饭,刘振云和李学勤不断地恭喜着张曼凌。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刘振云乐呵呵地拍着马屁。

  刘一民笑着看向张曼凌和李学勤:“你们两个也不找对象?”

  张曼凌和李学勤对视了一眼,苦笑道:“找对象哪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我们没你那么有才华,也没有振云那么厚脸皮,只能再等一等了。”

  刘震云黑着脸说道:“你们不要平白冤枉了好人!我是靠才华,打动的建梅!”

  “幸好没说是靠容貌,脸皮还没那么厚!”李学勤打趣道。

  四个人坐在这里嘻嘻哈哈的聊着天,忽然鼻腔里涌入刺鼻的体味,一抬头,七八个留学生已经将他们围了起来。

  李聪仁和克俚福、穆拉土、小美贺子等人都在,李聪仁瞪大了眼睛说道:“刘,你背叛组织!”

  “哈,这洋鬼子说话太气人!”刘振云乐呵呵地说道,接着道:“一民是中国人,我们才是组织!”

  李聪仁说道:“我们外研社也是一个组织!”说完,让人找凳子,开始围坐在旁边。

  这群留学生也要走了,他们觉得临别的时候,应该跟刘一民这个外研社的社长好好的话一话离别之情。

  可惜,一直都没露面。

  “这群老外还吃醋了!”李学勤低声说道。

  “刘,以后来美国的话,一定要找我,我在美国等你!”李聪仁紧紧地抱着刘一民,浓烈的体味差点让他窒息。

首节 上一节 226/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