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朱母秉承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并没有脱离单位群众。
如今单位到了评选劳模的关键时刻,朱母成了呼声最高的那个了。
第327章 《凯旋在子夜》拷贝数量破千
一月二十日,燕京大学中文系大二的学生正紧张地等待刘一民的“审判”。
中文系的学生在考场上拿到刘一民的卷子的那一瞬间,估计把自己在课堂上做过的错事全部想了一遍。
都在想到底是做了什么,让刘教授这么对待他们。
哀嚎过后,一个个硬着头皮写了起来,有的甚至最后没有做完。
集体办公室内,刘一民看着卷子乐不可支,有的卷子改的也太容易了。
不过刘一民秉持着“根据题目难易适度打分”的原则,只要有出彩的地方就给分。
要是切入的角度好,就算没写完,也给个小满分。
吴组缃、孙玉石他们批改卷子的时候,卷子写的字儿一个比一个多,字迹潦草的,老教授还得拿着放大镜看,刘一民都感叹批改不易。
刘一民将卷子批改完但是没有登分,而是将卷子带回了华侨公寓,由他们的“师娘”帮忙加分。
“刘老师,我要是算错了怎么办?”朱霖看着卷子问道。
“到时候卷子发给他们,算错了找我复核。朱霖同学,我相信你,你数学那么好,肯定不会算错!”
刘一民也没有闲下来,而是拿起一摞也算了起来。
一百六十人,两个人算分也算了一晚上。
11点,朱霖揉了揉酸痛的眼睛,吐出一口浊气说道:“刘老师,不行了,要去睡觉了,脖子好酸!”
刘一民合上卷子,笑着起身来到朱霖背后:“来,我帮你揉揉,你可是帮我大忙了!”
感受着脖子上的酸痛缓解,朱霖露出了十分享受的表情。
过了一会儿,朱霖说道:“来,刘老师,我帮你也按按!”
朱霖从朱母那儿学了一套按摩的手法,从脖子按到头,按完之后,脑子都清晰了不少。
“刘老师,崔师兄说让你抽个空回几封读者来信,到时候发表到《人民文艺》上,给前线的战士们看看。”朱霖一边按摩一边说道。
“好,这两天我也在想这个事情,学校考完了也没啥事儿,我到四合院挑几封!”
“你要是不想去,我中午给你挑几封带回来!”
“没事,有一阵子没到四合院了,挺想四合院的。”
旁边一直默不作声的三花冲着两人瞄了一声,刘一民笑着说道:“好好好,也带你去!”
“三花也喜欢四合院!”
两个人都很困,到床上没怎么聊天就睡着了。
第二天刘一民先去了学校一趟,将卷子给学生们发了,经过核对后,还真有一个人核错了。
59分少了一分,一分之差就是及格和不及格的区别。
学生的苦瓜脸顷刻间变成了得意,比全系第一名还高兴。
“同学们,这次题比较难,但是通过给分,大家就知道没有那么难。这些考题注重大家的文学思辨能力和创意答题能力。
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培养的是文学评论家。评论家就是要学会从各个角度看问题,所以大家看到难题的时候,不要痛苦,勇敢地去解答。
好了,没什么问题了!同学们,明年见!”
全系的学生,只有两个学生不及格。这挂科率,在全系的课程里面都是偏低的。
在中文系的学生间开始流传起来一句话,刘教授虽然出的题难,但是给分大方。
从学校出来,骑着摩托车顶着猎猎寒风来到了四合院。
燕京胡同上空乌鸦成群,叫声凄切,青砖朱门都露着寒意。三花在四合院的屋檐和银杏树上跳来跳去,屋檐和树梢的停留的喜鹊被惊扰的飞往其它地方。
刘一民摘下手套,搓了搓发红冰冷的脸,跑到厨房的煤火炉旁先将身子烤热,再到书房将《凯旋在子夜》的读者来信拆开。
书房的书架上的读者来信早已经摆满了,看来还得再找间屋子。
因为是前线战士的,刘一民回复了很多。大多数没发表的意义,不过对于寄信的战士就不一样了。
一天的时间刘一民都坐在四合院的书房里面写回信,除此之外挑选了两篇有代表性的来信进行了精心回复。
其中讲的一篇是感情问题,自己跟对象年纪渐大,女方急着结婚,但是他身在前线,自觉朝不保夕,不知道如何抉择。
经他的描述,女方有情有义,从他当兵的时候已经等了。
在信里面,刘一民劝他珍惜眼前人,从女方的角度和他的角度都做了分析。
不过刘一民也有不解,按理现在前线部队经常轮换,撤下来后结婚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刘一民嘀咕了一句,可能是特殊部队,一直在前线。
第二封是一名77级参军的大学生,经过临战训练后初到前线,将自己在阵地上的所见所闻都给刘一民写了出来。
除此之外,言语间还带着大学生的傲气,总觉得有些地方,前线的基层军官做的很不到位。
这点是大学生到阵地上的普遍问题,跟从战士提干的指战员经常尿不到壶里。
【同志,我们要深入的看待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并去分析它存在的原因。或许我们不理解,但可能是对的。
如果经过深入的分析,仍然无法理解,则应该虚心请教。如此知道是优是劣,对于正确的要认真学习,对于不正确的要敢于斗争!
】
“刘老师,邮筒都快塞满了!”朱霖晃了晃胡同口的邮筒,笑着说道。
“抱着三花走啦,到《人民文艺》一趟,趁着《人民文艺》还有人,把稿子给他们。”
《凯旋在子夜》的电影版于1月底终于剪好了,文化部打电话邀请刘一民和朱霖两个人去参加最后一次审片。
刘一民和朱霖两人携手来到文化部,内部的审片室内,放映员早已经准备好了一切。
文化部的周杨、夏言,八一厂的刘佩然和导演李俊,北影厂的汪阳和导演汪阳全都在这里等着了。
刘佩然率先说道:“这片子剪的可不容易啊,我们厂的金剪子剪了三次才定版,一民,你好好看看,绝对没给小说掉链子!”
李俊和王严两人有点憔悴,两人为这部电影没少提心吊胆。
夏言说道:“走吧,咱们进去吧,中影和各地电影公司的同志也在等着了!”
“中影的也在?”刘一民诧异道。
汪阳说道:“不仅是中影,报社的同志也在。这次啊各地的电影公司直接报拷贝数量,报完之后,报社同志们先发新闻,做个宣传。”
走进审片室,中影的经理丁达明冲刘一民打过招呼后,笑眯眯的看了看汪阳和刘佩然。
两人都没什么好脸色,这么好的片子,自己的利润却有限。一想到中影这次挣的盆满钵满,刘佩然和汪阳都没了看下去的心情。
【在风沙肆虐的燕京城墙下,镜头转到城外,朱霖穿着厚重的东北大袄背着大卷的行李走入了镜头】
朱霖在黑暗中拉着刘一民的手,欣赏着电影里面的自己,嘴角不自觉地咧开了。
叙事娓娓道来但情节比原版电视剧更加的紧凑,到了战场上的情节,大家的心一直都悬着没放下。
真实的冲锋和炮弹出膛的声音,让中影和地方电影公司的心里越来越有底儿了。
伴随着烈士陵园的送别枪声,审片室经过短暂的沉默后,爆发出一阵热烈地掌声。
中影公司总经理丁达明夸赞道:“这次上级决策英明,八一厂和北影厂合拍,拍出了最高的艺术水准。”
汪阳哼了一声:“那中影公司也不舍得多拿点利润。我们两家电影公司一分,基本上相当于胡萝卜吊驴空欢喜!”
“这是上级的任务,怎么能用钱来衡量!”中影公司厚着脸皮说道。
夏言摆了摆手:“好了,都别讲了,到会议室吧!”
文化部会议室内,随着中影公司领导的一声令下,各地电影公司开始报数。
“苏省电影公司先报数!”中影领导笑眯眯地看向苏省电影公司的代表。
“我们订九十个!”苏影公司代表睥睨的看了一眼全场,慢悠悠地说道。
苏影公司的代表说完,会议室内一语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议论了起来,心里开始调整自己报数预期。
“九十个?差十个可就一百个了!”中影公司的领导递话道。
周杨和夏言还有电影厂的人都看向了苏影,苏影的领导缓缓地吐了一口烟,带着几分漫不经心:“那我们再加十个,不过就是多了十万块钱嘛!”
这样子,真有苏大强的感觉!
“好,苏影公司一百个拷贝,其余的电影公司报数量!”中影公司的领导红光满面,一百个,一个拷贝一万零五百块钱,一百个拷贝就是卖了一百零五万块钱。
李俊激动地抓住了自己的大腿,刘一民低声问道:“李导,这么激动?”
“一民,你不知道。苏省是全国电影消费的强省,几乎占了全国十分之一,他们定一百个,说明最终拷贝的数量可以卖到一千多个,一千多啊。
最近国内的电影,只有79年《保密局的枪声》卖出去了一千多拷贝,《庐山恋》都还差得远!”
李俊想到这里,身体就忍住不颤抖了起来。
果然到了最后,拷贝的数量达到了一千一百个,要不是看到周杨和夏言在,中影公司领导的腿此时已经翘到会议桌上了。
刘佩然和汪阳两人嫉妒的眼球充血,恨不得撕了中影。
总共一百万的拍摄经费,一千多万的利润,而两家电影公司到手的利润只有几十万。
夏言和周杨一看刘佩然和汪阳的情绪有点不对头,对视了一眼,想悄悄的退出会场。
汪阳和刘佩然两人同时起身,凳子哐当一声倒在了地上,吓了会议室所有人一跳,两人异口同声地嘶吼道:“领导,这不公平,不公平啊!”
第328章 首批文物返还
文化部会议室内,伴随着汪阳和刘佩然的急眼,整个会议室的气氛微妙了起来。
以两人的身份不至于如此失态,不过想通过此表达强烈的不满向部里和中影公司施压而已。
平日里都是称呼“周杨同志、夏言同志”,今日直接大喊“领导”,声音中好似有满腹的委屈。
周杨和夏言暗道今天不应该召集这个会,本意是通过看片会加上拷贝订购,做一次宣传。
现在好了,成了汪阳和刘佩然的哭诉大会,两个人不表态好像也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关键是这态度也不是那么好表啊。
八一厂和北影厂总共投入了一百万,但是实际最后的拍摄经费并没有用那么多,只用了五十万。
按照目前的分成政策,一部电影最多能卖108万。120个拷贝以内的电影,中影按照一个拷贝9000元付款,最多就是108万。
而最好的电影(超过120个拷贝),中影就不再根据拷贝付款,而是以99万元的统一价格。而最差的电影,只要通过审查,也要以99万元付款给电影厂。
之所以如此,就是靠国家政策调节,用好的电影利润去补贴垃圾电影的造成的中影亏损。
因此电影厂很少拍超过百万成本的电影,两家电影厂将投入的经费设置到了100万元。做好了不怎么挣钱的准备,两家大成本制作,一方面是出于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是想树立电影厂的形象。
另外,真要是亏了,联手跑到文化部哭点补贴。
可是拍摄的时候才发现,部队实在是太支持了,真金白银支持,给两家电影厂省了五十万经费。
按照现在算,一家能拿到24.5万元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