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新啊,吃饭其实正常来就行了,我看你表演的已经很成功了。”刘一民无奈地说道。
“一民同志,那可不行,你说了得时时模仿才行!”杨力新倔强地说道。
隔桌的濮存惜心里面吐槽了一句,不就是捏兰花指吗?我上我也行!
濮存惜这么久还没演过主角,但是杨力新,已经演了三四个主角了,心里面怎么能不郁闷。
吃饭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捏了一下兰花指试一试。
下午,刘一民在排练场里面昏昏欲睡的看着台上的表演。苏民凑到了刘一民旁边,询问《雷场相思树》剧本的事情。
蓝天野在旁边看着倒是也没争,苏民闲的太久了,蓝天野看的都于心不忍了。
“我知道给军内的话剧团,到时候跟《凯旋在子夜》一样,引进到咱们人艺话剧院,啥时候能写好?”苏民嘀咕道,防备的看了一眼蓝天野。
“最少要到2月中吧!”刘一民说道。
“行,我等着,我现在就去找家宝公!”苏民起身赶紧离开了排练厅,准备先下手为强。
等他走后,蓝天野走过来说道:“这个老苏,真是可爱啊!”
“嗯?”
“哈哈哈,一民,我都没打算跟他抢,一副小人之心的样子!”
下午排练完,刘一民和朱霖一起来到了朱家,朱父朱母早已经做好饭在等着了。实木饭桌上,热乎乎的饭菜冒着热气,中间摆着一条鱼。
“一民,赶紧坐,你们两个骑摩托车的时候慢点。这天阴沉沉的,像是快要下雪了。下班骑自行车回来,感觉这风跟刀子似的!”
朱母拉着两人坐下,絮絮叨叨地说道。
朱父笑着说道:“我看呀也是离下雪不远了,今年就元旦前下了一场,雪没存住。学校放假了,我也不用天天顶风往学校跑了!”
“你跟一民在大学工作,有寒暑假,比我跟霖霖舒服,我们娘俩”朱母叹了一口气,接着冲朱父说道:“以后早上你起来做饭!一民天天忙着写作,可是你放假可没啥事儿干!”
“我也写啊!”朱父嘴硬道。
“哎呦喂,就你写那破玩意儿,给我一张纸,我也能写!”
这话太侮辱人了,朱霖看这架势,赶紧插了一句嘴:“等我成了大导演,说不定电影学院也会请我去当老师!”
朱父将饭桌中间瓷盆的盖子打开,一股鲜汤的味道立马弥漫了出来:“先吃饭,先吃饭!”
吃饭的时候,朱霖又提起一批文物要回来的喜事儿,饭桌上的气氛热烈了起来。
朱母给刘一民舀了一碗汤:“一民,今年跟霖霖咋回豫省啊?”
三天的假期,马不停蹄地坐火车,一来一回也得三天呐!
“妈,忘了告诉您了,今天万老师说了,会给霖霖批四天假期,加上三天没用的婚假总共七天,算上春节假期,总共十天!”
朱霖也是刚从刘一民的嘴里听到,笑着追问道:“真的?”
“真的!”
朱父和朱母满意地露出了笑容:“就是太折腾你们俩了,到了豫省也待不了几天。”
“我准备跟霖霖坐飞机到郑市,然后再坐火车直接到汝城,这样一来一回省了不少的时间。”
郑市在离火车站不远的地方有个机场,本来是军用的,现在成了军民两用。
“飞机?我还没坐过呐!”朱霖喝了一口汤,笑眯眯地说道。
“好!”朱父和朱母这才放心了。
现在刘一民是副教授,燕大是副部级单位。中文系是燕大第一大系,级别也符合,让系里面出一份介绍信,坐飞机指定没问题。
回到家里面,朱霖想到自己平生第一次要坐飞机了,就忍不住激动的心情。
于是,刘一民也鸡动了一把!
第二天,刘一民就跑到燕大,找到严家炎开了两封介绍信,一来一回。
介绍信上面写着刘一民和朱霖两个人的信息,严家炎盖上系里面的章后说道:“保险起见,你再到校办盖个校章,有的同志比较死板,只认校章!”
“好,谢谢您了严教授!”刘一民将信揣到了兜里面。
严家炎盖上钢笔帽:“这有啥,你有所求,系里面自当照办,你在系里面可比我宝贝。明年开学,系里面准备给你加加担子,大三也开设西方现代文学思想这门课,任课老师,当然得你来!”
“大三下半学期开设?是不是有点?”
“有点什么?有点累是吧!”
“严教授,我可不是这意思!”
“我看你就是这意思,放心,大三课比大二课更少。主要是他们要升大四了,毕业论文是一道坎,让他们多学点知识,对论文的写作有好处。
系里面讲西方现代文学思想的也就你了,等你硕士学历下来了,由你牵头找几个讲师成立一个西方现代文学思想的教研室。”
严家炎向刘一民解释了大三开课的原因,以及接下来中文系的规划。
“硕士不够吧,得博士!”
“说你够格你就够格,我不也不是博士!”严家炎说道。
“您可是副博士,只是因为中文系需要您教课,要不然当年不至于拿不到副博士学位。”
严家炎哼了一声:“你小子取笑我是不是?副博士跟你这硕士不是一样?”
以前我国实行苏联的副博士和博士学位制度,副博士就是西方的硕士。
“至少沾了博士这俩字!”刘一民笑道。
“好好干,系里面还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没让你兼行政职务就够好了。等我以后不干了,肯定要拉你干。”
走出中文系,刘一民到了校办将大章给盖了。以前行政老师都磨磨蹭蹭的,今天盖章竟出奇的顺利。
“刘教授慢走,以后有事儿给校办打个电话就行!”校办的老师热情地将刘一民送到门口。
2月初,《人民文艺》的崔道逸将一月期杂志的最终销量告诉了刘一民,突破了两百万册。
除了小说本身的原因外,也借助了媒体的宣传。一月初,媒体上泼天盖地的榜样宣传,刘一民觉得给至少提升了百分之三十的销量。
“我们专门统计了一下,根据不完全统计,《雷场相思树》的转载报纸和杂志达到了二十家,地委和县级的小报纸,根本就没算在内。当然,我看这转载稿费,你也很难收回来!”崔道逸将统计好的有名的报纸和杂志的名单递给了刘一民。
《燕京文艺》2月份的杂志刚发表,崔道逸这份名单可就统计到了。
《燕京文艺》、《钟山》、《花城》、《金陵文艺》等等都在其中。
一大堆数字下来,崔道逸说的是口干舌燥。端起桌子上的茶杯润了润嗓子,又说道:“不过《雷场相思树》的杂志销量虽好,但是我感觉单行本的销量估计比不上《凯旋在子夜》。
毕竟现在军事题材的小说,开始百花齐放了。《凯旋在子夜》出来的时候,不是打遍天下无敌手,而是举目四望没对手!”
刘一民对崔道逸的论断表示认同:“这个,我自己心里面已经有预期了,怎能本本都是小千万册的销量!”
《雷场相思树》的单行本出版权,刘一民没让商务印书馆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争,而是直接授予了两家。
谁也不抽谁的佣,省去了中间商。
两家出版社等单行本上市的时候,应该能够满足市场上的需要。
“你这书桌上写的啥?”崔道逸想把脑袋凑过去,被刘一民给拉了回来。
“这是剧本!”
“我咋瞅着不像呢!”
“师兄,就算是小说,下一本也给不了你喽。《收获》的晓林师姐都来信了,这次《人民文艺》已经连发表几篇了!”
李晓林在信里面询问的很委婉,刘一民回信里信誓旦旦地表示下一篇一定投《收获》,并预祝李晓林和巴金新春快乐。
崔道逸听到后咧着嘴说道:“行,我不惦记了!”
《绿皮书》和《雷场相思树》的发表获得的销量,让他已经心满意足了。
“听说有一批文物要回来了?”崔道逸不着痕迹地打听道。
“都知道了?”
“老张同志是作协书记,部里面的事儿能瞒的着他?而且据说部里面准备在春节前宣传一下,给全国人民过年送上个好消息!”
“师兄,你的消息比我还多!”
刘一民拿起茶杯,跟崔道逸碰了一下调侃道。
“做编辑,那就得是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望闻问切都得会!”
马上要过年了,崔道逸也没多少的干劲儿了,坐在刘一民的书房里,舒服的喝着茶。
刘一民在准备回老家前,依次去拜访了一下老朋友、老前辈。
李记的遗孀、茅盾的儿子韦涛、《诗刊》的邹获凡和作协招待所的马爷,一个都没有漏下。
不过就是到《诗刊》的时候,邹获凡硬拉着刘一民要诗歌,上次答应给《诗刊》的稿子现在都没给。
这件事情,刘一民几乎已经忘了。
看邹获帆气鼓鼓的样子,刘一民忙说道:“老邹同志,没忘没忘,就是忘带了!”
“忘带了?你记性好,现在写下来!”邹获凡笑着说道。
“老邹同志,你都已经是全国诗坛主帅了,应该稳重点嘛!”刘一民笑道。
从今年开始,邹获凡正式成为《诗刊》主编,执掌中国的诗坛。
“主编应该是什么样子?没有好稿子,我们《诗刊》就坐不稳诗坛老大哥的位置,你说我急不急!”
刘一民提起主编的事情,倒让邹获凡又想起一件事。
“我有个想法,那就是举办青年诗歌刊学院,到时候邀请你来讲课怎么样?”
第330章 《青年作家在美国的二十个日夜》
对于邹获凡的邀请,刘一民点头答应:“到时候有时间,我一定给您捧捧场!”
“哈哈哈,你这样说,我就更有信心了。诗坛自从82年开始显示出疲态,我是真的担心啊!”
刘一民给邹获凡留下了几句后世的鸡汤,名字叫做《前进》。
邹获凡笑着说道:“这两句有冲劲,能鼓励现在迷茫的年轻。‘向前冲才是青春,向阳盛开才是我们!’,青春,青春真怀念啊!”
“青春追寻理想,后来的理想又变成了青春。人都是这样,从少年到死亡,生命长短不一,但这些过程一个不少。”刘一民感慨道。
“对,你说的不错,蜉蝣一日,也是一生。虽说朝生暮死,但什么都经历了一遍。我那些年纪轻轻就牺牲的好友,人生短暂但也是荡气回肠。”
刘一民拍了拍邹获凡的手:“还整悲伤了!”
两人一起到了招待所跟马爷聊了半个小时,约定等过年了,三个人再坐在一块喝酒。
旁边接替马爷的周兴,这两年也大变样了,从返城知青到结婚有了家,脸上生活的痕迹越来越重,比以前更不健谈了。
等刘一民走后,周兴羡慕地说道:“刘一民同志这生活才叫生活啊,说书里讲的少年成名就讲的是刘一民同志了吧!
成作家、当教授、出国领奖替国争光!”
马爷看着刘一民的背影,想着第一次在大池子见刘一民的时候的样子。
不由得说道:“那时候一民刚来燕京,大池子里,隔着热气,马爷我看他小鸟儿都是嫩的!”
刘一民要是听到马爷的话,估计得眼前一黑。周兴听到马爷的话,笑容里恶趣味十足。
马爷继续说道:“兴儿啊,人这一辈子,富也一生,穷也一生,不能比。人的贪心无止境,得了千田想万田,当上宰相望称王,做了皇帝想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