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294节

第364章 《传奇大掌柜》

  丰泽园内,经理听到刘一民的话脸色难看,狠狠地瞪了一眼态度不好的服务员。

  经理连忙道歉:“不好意思,刘一民同志,我们一定做好培训工作。”

  刘一民点到为止没有继续再计较下去,当经理听到刘一民是来采风的,准备以老北平餐饮业的发展的视角来透视整个历史时,高兴地表示丰泽园将全力配合。

  “刘一民同志,我给你讲我们丰泽园的历史可是很悠久,成立于1930年,创始人是从当时京城八大饭庄之一的新丰楼走出来的,名堂栾学堂和当时的名厨陈焕章带着20多人走了出来成立了丰泽园”

  经理滔滔不绝地向刘一民讲着丰泽园的历史,从当时创业的艰难到解放后的光荣历史。

  “经理同志,这些你都记得啊?”刘一民意外地问道。

  经理眉头一扬,得意地说道:“嗐,一民同志,咱们这儿是领导请外宾吃饭的重要场所之一,胡志明、西哈努克、田中角荣都来过,他们这些人啊,不仅喜欢吃,还爱询问这菜的历史,我不记清楚,外宾问起来怎么办,再说了,回答的多了,早就记的滚瓜烂熟了。”

  “是这样啊?难怪服务员态度不好,敢情我不是外宾啊!”刘一民调侃道。

  经理赶紧说道:“一民同志,实在是对不起,我们平时其实都有培训的。”

  “老北平跑堂的讲究的是八面玲珑,滴水不漏,客人吃的舒心,听的满意。经理同志,还是要好好培训,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外宾,来到了咱们丰泽园都是客人。”

  “那是,我以后一定严加管理。”

  经理让人给刘一民上了一份乌鱼蛋汤:“一民同志,你尝尝。”

  乌鱼蛋汤在国宴上深受欢迎,甚至被称为国宴第一汤。主要的原材料就是乌贼鱼的蛋,汤则是清鸡汤。主要讲究的是酸不见醋,辣不见椒,清香不见油,微酸微辣。

  酸汁儿是来自于酸黄瓜汁儿。

  刘一民品尝了一口觉得好喝是好喝,但是偏淡,不过这也符合大宴整体偏淡的理念。

  “好喝,现在的丰泽园还是没有辱没当初的名头。”刘一民点评道。

  “吃了葱烧海参,再喝这乌鱼蛋汤,觉得够味,田中角荣喝了都喊吆西,西哈努克喝了喊斯娃乐本。”

  经理请刘一民吃完之后就带着他来到后厨,丰泽园作为国宴场所之一,七十年代初中央级领导支持修建了三层楼,整体修建的十分气派。

  作为丰泽园的核心,后厨的规模自然也非常大。里面厨师加上切菜的工人有二三十个,一道道菜被端出去送到食客的嘴边。

  “经理,这是后厨,你怎么随便带人进来?”一名厨师语气不善地说道。

  “这是作家刘一民同志,刚写了《横空出世》,他呀过来采风,想写一写咱们丰泽园的故事,陈爱武你不要给刘作家添堵。”

  刘一民看向一脸硬气的陈爱武笑道:“陈爱武同志啊,我听过你的事迹。”

  陈爱武一听,脸上没了刚才的不满,多了几分羞涩:“刘一民同志,这件事儿是他们太欺负人了。”

  80年的时候商—部的领导来丰泽园吃饭,消费了一百多象征性的给了十几块,这个陈爱武敢告到上面,《中青报》更是登报表扬这个不怕特-权的人。

  当时报纸传的沸沸扬扬,加上《中青报》更是大报,刘一民也有所耳闻。

  “你做的很好。”刘一民笑着说道。

  刘一民一一跟后厨的人打了一个招呼,后厨并没有见到王义均老爷子。

  走出后厨,刘一民向经理提出能否见一见王义均同志,并且最近允许他在后厨待一阵子,了解一下丰泽园的菜系。

  “一民同志,别人来见不到,你来肯定能。你是弘扬我们丰泽园的历史的,王义均同志知道也肯定十分乐意。在后厨待?没事,完全配合。”

  经理是大堂经理,在带着刘一民来后厨的时候,已经让人去找了总经理。

  总经理下楼听到了两人的对话,当即表示完全配合,并亲自带着刘一民朝着王义均同志的办公室走去。

  “王义均同志今年五十岁,从71年开始就主持丰泽园的后厨工作,现在仍然负责,不过日常的时候就由其他人代为管理了。毕竟王义均同志现在有点忙,时不时还被邀请出国表演厨艺。”

  总经理敲开王义均的办公室大门,王义均身穿中山装,行头打理的极为笔直,看起来不像一名厨师,倒像是一名机关干部。

  “老王同志,这是燕大教授、作家刘一民同志,今天特地来拜访你的。”

  总经理介绍完后,王义均打量了几眼刘一民,立马伸手笑道:“刘一民同志,哎呀,你的小说拍成的电影都很好看,最近这《横空出世》更是了不得,核弹啊,爆炸掀起的火浪可比我玩的火大多了,您赶紧坐。”

  王义均邀请刘一民和总经理坐下,刘一民又跟两人讲了讲自己的想法。

  “我们的掌柜栾学堂,我是见过的,他从一个小乞丐成为京城响当当的掌柜,人生经历堪称传奇,五十年代末在协和去世了。解放的时候丰泽园就因为创始人分红不合理闹掰了,加上劳资关系紧张没落了。

  后来靠着公私合营,上级支持一步步走到了现在。”

  创业者往往同甘苦容易,同享福难,成功后分红不均,互相攻讦导致没落的企业实在是太多了。

  能挣钱的人不一定敢分钱,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再或者人心不足蛇吞象,其中的弯弯绕绕,旁观者一时也难以梳理清楚。

  “我13岁来北平谋生,刚开始是个‘小力巴’,就是什么也不会的学徒。工作是蹭勺,大厨将勺子一扔,我就得拿着蹭,把勺子蹭干净了,洗干净了,大厨再接着用。”

  王义均讲的时候,刘一民时不时发问,总经理早已经离开了。

  王义均讲完之后,兴奋地带着刘一民去后厨,要跟刘一民亮一手,尝尝全世界都喜欢吃的葱烧海参。

  两人一踏入后厨,就有不少人欢呼了起来,王义均在后厨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我们这个海参啊来自鲁省半岛是最好的刺参,这玩意儿营养价值高,吃完能蹦能跳。”王义均给刘一民介绍道。

  “吃完能踢足球吗?”

  “足球?那可能差点事儿!”

  王义均往灶台旁边一站,半岛刺参和大葱就送了过来,一个学徒拿来了递过来了白色的围裙和套袖。

  王义均行云流水,一边做,一边给刘一民讲着葱烧海参的要点,炒完之后端着到外面让刘一民品尝。

  “王师傅,你做的比我刚才吃的这海参的海鲜味和大葱味融合的更好,吃起来更鲜。”刘一民尝完之后,连连夸赞。

  “那是自然,这群小兔崽子还不到家。”

  “今年厨师大赛,您能拿第一。”

  “哈哈哈,天下名厨如过江之卿,谁也不敢轻易说自己第一。但是刘一民同志,您现在是青年作家中当之无愧的第一。”

  “过奖了,王师傅我有个不情之请啊,如果不合适,您就拒绝。我妻子怀孕了,我看这个海参和那乌鱼蛋汤都挺有营养,所以我想问问,能不能向您拜师学几招。”

  王义均愣了一下后眉头皱成了螺纹,不过下一秒又舒展开来:“学可以,拜师就不用了,我担当不起。你以后也不做厨子,你学一学也没什么关系。一民同志,你什么时候结婚的?”

  “去年这个时候结的婚。”

  “对方是谁啊?能入你的眼?”

  “王师傅可能在电影上见过,朱霖同志。”

  王义均拍了一下大腿:“《凯旋在子夜》里的江曼同志啊,郎才女貌,咱们认识晚了,要不然你结婚的时候还能过去帮你掌个勺,当时去的人一定多吧?”

  刘一民讲了几个人名,王义均感叹道大半个文坛名人都去了,早知道自己去开开眼界了。

  “您见的世面才大呢。”

  刘一民跟王义均在后厨待了两个小时,热的满头大汗,估计小说写好,自己能直接考厨师证了。

  “刘一民同志再见,以后来直接来后厨就行。”王义均和大堂经理笑着送走了刘一民。

  29号下午,刘一民从丰泽园出来直接去了人艺。朱霖没有继续在家待着而是开始上班了,她想了想还是要把半个月的假期存起来,等到需要的时候再用。

  刘一民将《横空出世》的剧本交给了曹禹,曹禹看完后问道:“军队找你了吗?”

  “总政和战友都找了,但是被我给回绝了。”战友文工团的魏团长还找来了魏巍,可惜刘一民以早已答应的理由给婉拒了。

  “你剧本现在写的越来越好了,对故事情节和场景的把控已经是一名大剧作家才有的水准了。这个剧本我准备用四个导演来排,分别是夏淳、山尊、天野和朱霖。以夏淳和山尊为主,天野和朱霖为副,你觉得怎么样?”

  曹禹翘起二郎腿问道,显然他对自己这个阵容很满意。

  “我觉得挺好,这算是人艺最强阵容了,相信排出来一定是特别的精彩。”

  曹禹立马将夏淳、欧阳山尊、蓝天野和朱霖叫了进来,夏淳三人看到刘一民在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就已经抑制不住了。

  谁都知道,此时曹禹将他们叫进来是什么意思。

  三人进来后笑眯眯的轮流握了握刘一民的手,看向曹禹保证道:“家宝公,我们四个,一定能排好这出戏,您和一民瞧好吧!”

  “你们四个我当然放心,这是剧本,我觉得没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这部话剧有两个难题,那就是布景和人物,你们这两方面要把握住。看看如何营造出贴近现实的布景,让大家切身感受到过程的艰难。”

  曹禹说完,刘一民插嘴道:“不仅要展示过程的艰难,也不要将爆发点营造在‘苦’上面,要展现科学家和战士们革命的乐观主义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一民讲的这一点是很重要,不要搞成了诉苦会。”曹禹说道。

  几个导演点了点头,看完剧本各自发表了几点意见。

  “那就这样,行动吧!”

  曹禹说完,刘一民和几个导演走出了办公室。欧阳山尊拉着刘一民的肩膀,问他三个剧本的事情。

  “另外两个要到九月后了,各位导演别急,急也没什么用。”

  蓝天野笑道:“我们几个不急,有的人急喽,比如老苏哈哈哈。”

  于是之迎面走来,冲刘一民招了招手。

  刘一民跟于是之走进他的办公室,于是之笑道:“有你还真是我们人艺的福气,这次剧本费是一千块,税已经扣了,现在物价在涨,咱们剧本费也得涨一涨,剩下两个本有苗头吗?”

  刘一民学着于是之叹了一口气,于是之黑着脸说道:“你别学我叹气!”

  刘一民嘿嘿一笑,故意说道:“文学的事情哪有个时间啊!”

  于是之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心里只盼望刘一民最后不要讲一句,“文学的承诺怎能算数”就行。

  作家和艺术家有时候放一些空炮,大家也会谅解,因为“作家就这样”!

  刘一民将装钱的信封收好,对着于是之说道:“老于同志,放心,有句话说得好,叫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你不知道,大家都眼巴巴的瞅着你呢,就等你‘吧唧’一下掉下来个剧本,大家伙分一分来排呢。”于是之无奈地说道。

  “放心,接下来的剧本里,肯定还有适合您的角色,到时候啊谁都不会闲着。”

  刘一民拍了拍于是之的肩膀,于是之听到会有自己的角色,满意地点了点头。

  剧本又给了万方一份,万方给了刘一民九百块钱的稿费,《收获》那边给的稿费应该也差不了多少。

  晚上刘一民和朱霖一起回到家,朱霖询问刘一民学习进展如何。

  “我还准备学一道菜叫做乌鱼蛋汤。”当刘一民跟朱霖讲了讲大概的做法之后,听的朱霖直摇头。

  “这些菜去饭店吃还行,但是要自己做,实在是太麻烦。”

  “朱霖同学,你这是在给我找不学的理由吗?”

  朱霖给刘一民嘴里塞了一颗葡萄:“学还是要学的,等你学会了教教我,我做。”

  刘一民和朱霖简单的在厨房忙活了一阵子,一道肉菜和一道素菜,吃完饭刘一民回到书房开始准备写作。

  刘一民要写的是《传奇大掌柜》,这电视剧讲的就是丰泽园掌柜栾学堂从一个乞丐、到成为大掌柜,成为北平餐饮协会会长的过程。

  开局的大背景就是巴黎和会失败,愤怒地学生冲击了正在济丰楼庆胜利的章宗祥。

  栾学堂认识了人生中的

  在济丰楼内,栾学堂帮助济丰楼解决了数次危机。包括巧妙的为张作霖做全猪宴,结识没带钱的吴佩孚。

  他的机灵表现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但被老板的小舅子历秋辰所记恨,最终被老板赶出济丰楼。

  栾学堂在姚泽圣的资助下成立丰泽园,并和济丰楼名厨陈焕章一起将济丰楼干的有声有色,娶走了历秋辰心上人关雅丽。

  历秋辰勾结警察局长屡次闹事使阴招被栾学堂化解,通过豪爽地手段挖走了已经在济丰楼心寒的曾念安,曾念安最擅长做的就是葱烧海参。

  小日子进城后,历秋辰又勾结日本人,并且帮助鬼子矢野尝遍北平美食。此剧诞生了一个名场面,那就是矢野吃卤煮时对店家说:“骚味,骚味越大越好吃。”,就喜欢吃洗不干净的猪大肠的味道。

  小日本快败时,矢野希望在日本也能吃到葱烧海参,于是派人向曾念安学习。

首节 上一节 294/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