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305节

  朱霖就坐在书房旁边织小孩穿的鞋子,累了就拿起书看书。

  十点半左右,朱霖一边看书一边打瞌睡,刘一民放下笔说道:“走回去睡觉。”

  “刘老师,完了,我现在已经开始嗜睡了。”朱霖放下书揉着眼睛,打着哈欠。

  刘一民关掉书房空调扶着朱霖走回卧室:“你以后不用在书房陪我。”

  11月12号还没下班,严家炎和朱光遣两人骑着自行车准备出发,刘一民扭了扭摩托车的油门:“朱教授,要不我载你去?晚上再把你送回来?”

  “不用了,我能骑!”朱光遣倔强地摆了摆手。

  朱光遣和严家炎看着跑的极快的摩托车,瞬间觉得屁股下面的自行车有点难骑了。

  “朱教授,您骑着怎么样?”严家炎问道。

  “我身体好着呢,别看我年纪大了,骑自行车没问题。”

  等两人赶到的时候,人艺的话剧也快开始了。

  人艺门口的检查跟上次藏地和平解放三十周年话剧演出一样,早有人来这里检查了一遍。

  老首长和一些首长正坐在前排准备观看,刘一民坐在旁边时不时地跟他们交谈几句。

  “一民同志,你对话剧有没有信心?”老首长问道。

  刘一民接道:“首长,人艺的话剧肯定没问题,您就擎好吧,当然这核弹爆炸现场肯定是弄不来。”

  “哈哈哈。”

  随着钟声响起,话剧正式开始。

  【陆光达同志,你愿意一辈子隐姓埋名吗?】幕布拉开之后,直接就是陆光达在办公室里接受任命的剧情。

  杨力新饰演的陆光达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开始承担起国家研制核弹的重任。

  书中一句句震撼人心的对话随着演员的表演呈现在了观众面前,台下时不时地响起热烈地掌声。

  当冯石即将说出那句“NO,去你妈的”时,全场观众异口同声地吼了出来。

  老首长眼含热泪地握着刘一民的手说道:“这些演员表演的真好。”

第374章 余桦来京

  舞台上的布景因为技术原因并没有办法完全将黄沙漫天表现出来,但演员的台词和号子声,依然能让观众体会到环境的恶劣和科学家们、战士们战天斗地的决心。

  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台词戳着观众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大家不敢轻易眨眼,就怕错过精彩的片段。

  原子弹即将爆炸的时候,整个剧场落针可闻,无论是演员和观众都神情紧张,宛如大家都处在试验场,紧张地等待着天空升起的蘑菇云。

  喇叭里不断传来宛如机械般的冰冷倒计时声:“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两、幺,起爆!”

  一道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在剧场响起,舞台上的演员欢呼雀跃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

  观众席后面冲出几队举着红旗的战士,呼喊着胜利的口号沿着座位席的走廊冲上了舞台。

  一时间舞台上红旗翻滚,漫卷西风,整个舞台成了红旗的海洋。

  台下也沸腾了,声音冲破人艺的楼顶,楼上正在休息的演员家属“震感明显”。

  红旗中间,演员们互相拥抱,将帽子抛向上空,抛向台下。台下,前排的首长们互相握紧了大手,仿佛再次回到了成功的那一天。

  随着音乐声响起,演员们齐声唱着《祖国不会忘记》。

  “我们一起唱吧!”老首长整理了一下军帽和领章,站在人艺前排大声地唱了起来。

  【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

  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

  不需要你歌颂我

  不渴望你报答我

  我把光辉融进

  融进祖国的山河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

  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

  话剧结束之后,刘一民跟朱光遣和严家炎打了一声招呼,朱光遣的眼周都是晶莹的泪花,跟严家炎诉说着当初在英国爱丁堡大学求学的不易,国家落后,学生如无根之草。

  “朱教授,严教授,你们回去慢点。”

  “放心吧,你去忙你的吧!”严家炎说道。

  后台的演员们还没从戏里面走出来,一个个红着眼睛。欧阳山尊的声音响起:“同志们,首长们要进来看望大家!”

  刘一民跟着一众首长走进了后台,跟还没有卸妆的演员们一一握手。

  “同志们,你们很了不起,表演的很精彩,我向你们表示感谢!”老首长大声地说道。

  演员们争先恐后地跟首长们握手,最后不知道谁提议了一句拍张照片。

  “好啊,咱们一起到舞台上拍照。”老首长欣然同意。

  剧场的观众已经走完了,舞台和观众席上的灯光全部打开,曹禹让人找来了院内最好的相机。

  拍完照后,老首长握着曹禹的手说道:“老万啊,你手下有一群好兵啊,排练的非常好。我原本以为,你们跟军队话剧队伍相比,军人的铁血气概会太弱。没想到完全演出来了,尤其是最后的这个环节,非常好,让观众身临其境。”

  “这是我们导演团队里的朱霖导演想出来的,我们这样做就是为了让观众身临其境。另外也是因为整个舞台有限,我们想办法拓展一下舞台的体验空间。”曹禹笑着解释道。

  最后一个场景,指的就是一排排的战士手举红旗从观众席后面冲上舞台的场面。

  “哦?朱霖同志在哪儿呢?”老首长左右看了一下,朱霖从侧面走了出来。

  老首长跟朱霖握了握手:“不错,这就是咱们人艺导演后备军,一民同志写剧本,你来当导演,夫唱妇随哈哈哈。听一民说你怀孕了,你们两个可要为国家培养好文艺事业接班人啊。”

  “谢谢老首长关心。”朱霖红着脸说道。

  “好,要是一民欺负你了,记得来找我。天色也不早了,同志们准备下班吧!”

  张同志和爱平主任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笑呵呵地夸赞他书好剧本好,人艺的同志们演的更好。

  送一行首长离开后,刘一民和朱霖跟曹禹打了一个招呼,准备回家。

  曹禹拉着刘一民的胳膊没让他走,而是转身向演员和导演宣布:“今天参加演出的演员和导演,月底发三十块钱的奖金。”

  只有三四十工资的演员兴奋地跳了起来,几个导演开心地咧着嘴冲曹禹道着感谢。

  “同志们,我们要继续创作出更优秀的剧目,大家不要骄傲,要戒骄戒躁,再创造精品剧目。”

  曹禹说完,挥手让大家下班。

  “一民,你们两个路上慢点!”曹禹说道。

  “万老师,放心吧!”

  刘一民这才跟朱霖一起离开了人艺,过了天安门,大街上非常安静,晚风呼呼的吹,偶尔能听到几声犬吠。

  回到华侨公寓,刘一民立马打开了卧室的空调。

  “刘老师,暖气管的温度比前两天又高了,看来供暖已经进行了,只是水温上来还需要时间。”朱霖摸了摸暖气管道说道。

  刘一民说道:“过两天就不用开空调了,15号应该完全能热。”

  如今的热力系统供暖的地方少,管道内热水循环的线路短,热量就上升的快。

  加上能供暖的地方都是重要单位和公寓,热力系统也不敢在这上面省钱。

  不像之后的一些热力公司,总想在供热方面克扣点。

  “刘老师,几个首长可真够亲切的。”朱霖将手放到了空调的出风口旁,跟烤火似的温着手。

  “主要是排的好。”刘一民笑道。

  要是排的差了,谁还能笑的出来啊!

  刘一民没有回书房写东西,跟朱霖一起洗了一个热水澡。盆浴已经改成了淋雨加盆浴,洗起来比以前方便多了。

  晚上,两人躺在床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完全忘了是什么时候睡着的。

  刘一民拍了拍旁边的被子发现没人,推开门听到了朱霖在厨房忙碌的声音。

  “刘老师,你吃几个鸡蛋?”朱霖问道。

  “一个吧!”

  “好!”

  洗漱完毕,餐桌上摆好了早餐。吃完饭刘一民将朱霖送到人艺后,来到了燕大。

  朱光遣正坐在办公室里面看报纸,听到刘一民进来的动静,抬头说道:“瞧,《人民报》正在报道《横空出世》的话剧,接连用了好几个‘震撼’。”

  “朱教授,您昨晚什么时候到家的?”刘一民问道。

  “什么时候?已经忘了,老头子到家泡个脚就睡了。真是老了,搁在以前,我从人艺骑到燕大不带歇的,现在不行喽。”朱光遣将报纸递给刘一民,从抽屉里拿出文件准备工作。

  刘一民接过报纸看了几眼,上面还有一篇关于《传奇大掌柜》的评论。

  “下面的人真胡闹,现在一些单位将烫发和擦雪花膏都视为资倾,上面明明不是这个意思,下面的人走了样。”朱光遣想起最近的清除资倾出现的荒唐事,忍不住抱怨道。

  “这也是基层工作者的素质问题,上面发文,下面执行,他们分不清,于是就搞一刀切。不过这样的例子并不是很多,我相信过阵子就会纠正。”刘一民说道。

  刘一民跟朱光遣最后整理了一下资料,静等教材编审委员会召开。

  实际上这个问题,上面已经注意到了,将个人生活美好追求和资倾分开,不准往人民的兴趣爱好上面搞。

  正如刘一民所说,17号《中青报》发文《污染要清除,生活要美化》,不能把烫发、穿时装跳集体舞当做污染加以禁止。

  “一民,走,过堂喽!”办公室内,朱光遣起身说道。

  11月18号,燕大中文系举行的教材编审委员会正式召开,朱光遣和刘一民带着几个研究生挺着胸脯走进编审现场。

  朱光遣和刘一民跟编审委员会的人打着招呼,钱锺书和季羡临本来正在聊天,看到两人后微笑点头。

  钱锺书和季羡临坐在首位,依次是王佐良、严家炎、吴组缃、王瑶等人,孙玉石作为编审主持人坐在中间。

  “朱教授,刘教授,紧张吗?”钱锺书笑着问道。

  朱光遣表情很拽地说道:“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

  “辛苦几位教授参加教材编审会。”刘一民说道。

  钱锺书夸奖道:“不辛苦,话剧《横空出世》我去看了,给人的感觉非常震撼,刘教授,很了不起啊!另外上次家宝跟我们说,还有一盘葱烧海参没上,后来才知道他指的是《传奇大掌柜》这本小说啊。”

  王佐良插话道:“我从49年归国,一直生活在燕京,一民写的这个《传奇大掌柜》真是特有味道。用老燕京人的话儿就是‘特地道’!”

  刘一民摆了摆手,后面的几个研究生朝着后面的椅子走去。

  会议室的桌椅被摆成了长方形,长方形后面是几个凳子,没有桌子,研究生作为旁听坐在后面。

  刘一民和朱光潜坐在编审委员会的对面,旁边还有一张空位,上面摆着“杨诲”的姓名牌。

  孙玉石教授看大家准备就绪,于是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教授,今天是燕京大学中文系《西方现代文学思想》教材编审会,教材主编为刘一民教授、副主编为朱光遣教授、故去的杨诲教授。

  感谢钱锺书教授、季羡临教授能来参加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材编审会”

  孙玉石一大篇开场白之后,正式进入了审核环节。说白了,就是一方挑毛病,另一方疯狂解释。

  钱锺书等人都已经看过教材了,所以直接提问。

首节 上一节 305/4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